首先,让我们来了解一下DLBCL。DLBCL是一种侵袭性肿瘤,尽管R-CHOP方案作为一线治疗取得一定成效,但仍有部分患者表现为复发或难治。而双表达(DEL)淋巴瘤患者,更需要进行进一步分层筛选,以便精准治疗。
这项研究通过分析118例DLBCL患者的临床和PET/CT数据,发现总肿瘤代谢体积(TMTV)和美国东部肿瘤协作组行为状态(ECOGPS)评分为OS独立预测因子。这意味着,通过PET/CT参数,我们可以更加精准地预测DEL患者的预后,从而为医生制定治疗方案提供重要依据。
那么,PET/CT参数是如何预测预后的呢?让我们一步步来揭秘。
首先,研究团队对118例患者的PET/CT影像学资料和临床资料进行了回顾性分析。这些患者均经过组织病理学检查确诊为DLBCL,并接受了基线18F-FDGPET/CT检查。
其次,研究团队使用LIFEx7.0.0软件对患者的PET图像进行了勾画。他们以41%SUVmax为阈值,自动勾画计算MTV,并记录所有病灶中数值最大的SUVmax,计算TLG。
最后,研究团队采用IBMSPSS25.0和R4.2.2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结果显示,SUVmax、TMTV和TLG是预测OS的因素,而ECOGPS评分和TMTV是OS的独立预测因子。
这项研究的意义不言而喻。它为DEL患者的预后预测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有助于医生制定更加精准的治疗方案,提高患者的生存率。
当然,这项研究也存在一些局限性。首先,研究样本量有限,需要更多患者进行验证。其次,研究并未设立验证组,可能存在过拟合风险。最后,研究仅采用41%SUVmax作为边界测量TMTV及TLG,测量方法缺乏统一标准。
尽管如此,这项研究仍然具有很高的价值。它为淋巴瘤患者的预后预测提供了新的思路,有助于改善患者的治疗效果。相信在不久的将来,PET/CT参数将更加广泛应用于淋巴瘤的治疗和预后评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