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振宇:争夺对自己人生的定义权

读书人的身份在罗振宇心中占据着很重要的位置。在他看来,由短视频、推文构成的“流媒体”内容和书籍之间有着显然的分野:“内容是被算法推给读者的……你不用做任何努力,算法来定义你的‘课题’。但书不一样,书最大的价值恰恰是它不理会这个时代其他人的课题,它自己订立一个课题。”

而罗振宇所订立的课题正是他的新书,《阅读的方法》。他希望用自己独特的阅读经验,打破人们对读书这件事的旧有认知。

相比很多人对某一类书的专一与偏爱,罗振宇把阅读看做一场“流动的盛宴”。从小到大,从一本书到另一本书,不论是只看封面、书名,还是坐下来翻阅、细读,罗振宇的阅读是一个不断“游弋”的过程。

他主张,在这种“游弋”中,经营自己的独特性。“这个时代其实有一场永恒的战争,这场战争我们经常会败,但偶尔也能赢,那就是争夺对自己人生议题的定义权”。

在他看来,只有充分决定自己的人生议题,才能在最终的命运面前,知道自己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谈及人到中年的当下,他坦白自己在和衰老搏斗:为了防止他最担心的阿兹海默症(老年痴呆),他决心从现在开始学钢琴。谈及抑郁症,他表示:“如果我生病,我会立刻发朋友圈请大家介绍北京六院治抑郁症最好的大夫给我。”

去年跨年演讲的头几天,他突然得知观众不能进场,自己要面对着一万多人的空座位进行演讲,“当时左边的耳朵就聋了……到现在也没怎么好”。然而,这并没有特别困扰他,或者说,没有特别阻碍他。在罗振宇的众多关键词中,没有消沉这一项,有问题,就解决它。无论是工作还是生活,他从来不拒绝解决方法。

他希望自己能坚持学习,坚持行动,坚持写书,直到八十岁,乃至更老的年纪。正如他所说的,“人能跟自己的衰老相搏斗的,只有自我构建这一件事情”。

▲点击观看「凤凰网文化直播间」罗振宇:不会有任何一个外界的资源,辜负渴望成长的生命

1.人类心灵的结构底层是“认书”的

罗振宇:我们生活在数字化时代,尤其现在是短视频和直播的时代。那么身处其中,一个人可能有两方面追求,第一是做内容,第二是做一个“小世界”,这是完全不同的两个目标。

我记得去年,美国有一个著名的电影导演,马丁·斯科塞斯,他接受采访的时候,说电影正在被系统地贬低为一种内容。

我们知道很多电影被大家剪成了“三分钟讲解”的短视频,然后大家放在短视频流里面这么看。导演马丁觉得这叫内容,但这不是电影。

因为一个三分钟的短视频,它的上面可能是一个宠物狗(的视频),下面可能是一个小姐姐的舞蹈,你是在流当中去看它,它是一个“颗粒”。

但是所有的电影人,甭管成败,他的努力都是为了制造一个独立的世界。这个世界,它有自己的生命、自己的人设、自己的宇宙、自己的英雄、自己的故事。

我觉得在这个时代,写书和做内容,也有这样的区别。比如说这两天围绕高考语文作文,你写一篇“10万+”“100万+”的爆款文,这是做内容。但是任何一本书,它能够来到世界上,一定经过了作者、编辑、市场、读者的多重审视,然后它才能变成一个实体。

内容是被算法推给读者的,我往床上一躺,就刷嘛,反正算法会推给你,你不用做任何努力,算法来定义你的“课题”。但书不一样,书最大的价值恰恰是它不理会这个时代其他人的课题,它自己订立一个课题。

你打开一本什么样的书,就决定了此刻你要给自己定义一个什么样的课题,你要接受一个陌生人用他营造出来的小世界,去碰撞你自己的这个世界。在数字化的算法时代、在短视频时代,这是一件了不得的事请。这是世界与世界之间的相碰,而不是滔滔内容洪流当中的一朵浪花。

所以这个世界上,拍一部电影的人,写一本书的人,我认为他们的内心中都有一个“小世界”的梦。

我觉得人类心灵结构的底层是“认书”的。比如说我们都会觉得《永乐大典》烧掉了好可惜,但是你永远不会觉得朱元璋的一句话没有被记录下来很可惜。为什么呢?《永乐大典》记叙的不就是古人说的那些话吗?为什么它变成书,你觉得毁掉了可惜呢?

《永乐大典》是明永乐年间编纂的一部集中国古代典籍于大成的类书。全书目录六十卷,正文二万二千八百七十七卷,装成一万一千零九十五册,收录先秦至明初的典籍七八千种。《永乐大典》屡遭浩劫,正本不知去向,副本今仅存四百多册八百余卷,散藏于九个国家和地区的三十多个公私收藏机构。

文明是一条河,有的东西它是河床中积淀的石子,被浪花一波一波推着往前走,它能跟上河流的脚步。有的就只是一朵浪花,随生随灭。所以我觉得,每一代人,如果你还觉得自己是一个读书、写字的人,可能你都会有一个终极梦想:我要用我如此短暂、脆弱、苍白的生命,制造出一颗石子,哪怕最后只有一粒沙,但我是能进入这条河流的,而不是去用我生命的火焰,燃烧出一朵烟花。我觉得这是不一样的。

写过一本书的人就相当于把古人对于月亮的崇拜、爱慕之情,变成了月饼。

当然对于这块月饼,每一代人可能都会有创新,但这些创新都属于换月饼的馅料。从最初的冬瓜糖馅,然后变成豆沙馅、蛋黄莲蓉馅,乃至火腿馅。严格来讲,那都不叫创新,因为不同的“馅”随时会被替代进而消失。但是只要天上的月亮是圆的,我这个月饼就是圆的,你永远不可能造出一个三角形的,那就不叫月饼了。

所以要顺着这个人类心灵的底层结构去做创新,那才是真正的创新。一旦做出来之后,它就不会变。

每一代文化人都要创制实物,不能天天想内容。天天想内容,你就会变成月饼里面的“馅儿”。可能每一个大厨都在想,自己能不能做出一个新型月饼,但谁创制了月饼的那个“壳”才是更重要的。这是实物的价值。

凤凰网读书:我们每天都会大量接受各种信息流的内容,这些内容会影响你吗?

罗振宇:这个时代其实有一场永恒的战争,这场战争我们经常会败,但偶尔也能赢,那就是争夺对自己人生议题的定义权。

当然,这是一个不能取得终极胜利的搏斗,但你对自己的满意会偶尔浮现:我今天定义了我的话题,这个议题是我决定的。

凤凰网读书:所以面对信息流的做法就是驯化信息流。

罗振宇:对。我觉得这个时代阅读最大的价值也是在这儿——有那么多书,不管你取哪一本来读,你都定义了自己的一个议题。

2.书真的要读完吗?

凤凰网读书:您在新书《阅读的方法》中,所列举的图书种类很庞杂,包括了历史学领域的,比如《国史大纲》;包括文艺类的,比如陈春成的小说《夜晚的潜水艇》;还包括了很多社会学、管理学、自然科学的著作。看起来,您好像是在打破图书分类的“次元壁”。

这么多书,您是如何把它们选到您这本书里的?

罗振宇:在你看来,这本书里好像提到了特别多的书,但对我来说非常简单,这就是我在爬梳自己的“心灵世界”。分类是图书馆的事情,跟我没有关系。我在乎的,是我读了那么多书,哪一本书让我特别兴奋、激动?这是只有我知道的事情。比如说我在少年时代,哪本书给了我爱情的冲动?很多人都不信,是《聊斋》。

我上大学第一年的寒假,把《聊斋》系统地读了一遍。但你要说分类,那《聊斋》怎么分类,它也分不到爱情(一类)。

凤凰网读书:志怪志人。

我们研究社会学,会把每个人进行各种各样的分类:医生、教师、律师;城里人、乡下人;老人、年轻人……但如果我要写一本书讲我一生中认识的所有人,那第一章,我可能写的是我愿意邀请来我葬礼的人;第二章可能是我愿意邀请来我婚礼的人;第三章是我愿意跟他一起创业的人;第四章是我愿意跟他一起撸串的人……

按照这种以人为核心的标准,我在乎的是谁给过我感触、让我激动,谁又曾经让我拍过大腿、让我惊呼,这些是我的心灵事件。之所以《阅读的方法》中,“八竿子打不着”的书能够写在一起,也是因为这个。

凤凰网读书:您还提出了一个“大胆”的说法,您说如果遇到一本书,不好读、不想读,就可以扔掉。但好多书其实都不好读,比如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小说,比如钱穆先生的《国史大纲》。如果觉得它们不好读就都不读了,不会有问题吗?

罗振宇:如果有人逼着自己咬紧牙关,把难读的书都啃完,那太棒了,我给你们点赞。但是我担心的是什么?就是这个读者他既觉得这本书不好读,又觉得要把它读完,然后感到痛苦,从此远离阅读。我觉得这才是大概率会发生的事情。

作为一个文科毕业的大学生,我没读过黑格尔的《小逻辑》,我还是个人吗?——他要这么一想,然后一辈子什么都不读,岂不是很可惜。

《小逻辑》/[德]黑格尔/贺麟/商务印书馆/2019-8

《小逻辑》是黑格尔唯心主义最少、唯物主义最多的一部哲学著作。它论述的是由感性的反映物质世界,发展为由知性反映有关人性在关系中的宏观现实世界,最后发展为由理性的、辩证的上升到主观与客观、理论与实践、有限与无限统一的全体的绝对理念。

我觉得绝大多数人,如果做不到从头到尾啃下一本大书,那我们也可以退而求其次,追求两个事:第一,不读书我也不愧疚。我在游戏世界里,我在短视频世界里,我也能很好。我这辈子不读书,我也是个英雄,可以吗?当然可以,中国古人当中不读书的多了去了,“刘(邦)项(羽)原来不读书”,禅宗的六祖慧能也不读书,但是他们不会愧疚。

焚书坑

唐·章碣

竹帛烟销帝业虚,关河空锁祖龙居。

坑灰未冷山东乱,刘项原来不读书。

或者,咱们就把这些纠结放下,高高兴兴来到每一本书面前,敲每一个门,打开一看不喜欢掉头就走,去敲第二个门。

凤凰网读书:您这个观点也是很符合陶渊明说的“好读书不求甚解”,它最重要的还是后面一句,“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

罗振宇:我看过一个数,说人类至今写了40亿本书。且不说40亿这个数字,就说经典书、号称应该读的名著,甚至只是“凤凰网读书”推荐过的书,你能把它们都读完吗?这一辈子也做不到。

比如说《明史》,两百卷,你非要逼自己读完它,你不难为自己吗?但是有一个叫当年明月的人写了《明朝那些事儿》,你读不完《明史》,去读读这一本,那不也挺好吗?

陶渊明说的“每有会意”,就是你真的对某一个话题感兴趣,比如你对明朝一些事情好奇的时候,你自然就会顺着去查,甚至去读《明史》的原典。这难道不是一个更能成就自己的台阶吗?何必为难自己呢?

拿我自己来说,上小学的时候,我爸不知道从哪儿淘换来一本书,是斯坦尼斯拉夫斯基的《演员的自我修养》,很破旧,还是竖排版、繁体字的,应该是50年代印的。它一直在我们家书架上蹬着我,我偶尔也会打开看看,看不懂嘛,每次都扔下。

但是因为它瞪了我那么多年,我心中就有一个概念,就是当演员很牛。所以初中一年级,学校组织课外的各种活动,我就报了我们学校的话剧社,那个暑假,我参与排练了我们学校的第一出话剧。

然后我就到我语文老师家里去借了一本书,叫《悲剧心理学》。我觉得我是演员,我得懂点戏剧。那是一本美学著作,其实是朱光潜先生的毕业论文。我把它拿回家翻了一天,看不懂,就还给老师了。但是通过这本书,我知道了一个事情,就是朱光潜先生是我们老乡。

后来我又在新华书店看到了朱光潜写的《西方美学史》,自己摁着头读了大概二三十页,还是读不懂。但我知道了其中有一个故事,就是柏拉图的那个“洞穴之喻”。在初中二年级的一次作文当中,我就写了“洞穴之喻”,被老师疯狂表扬。

洞穴之喻(AllegoryoftheCave)是柏拉图在《理想国》514-521中描述的对人类知识的基本想象。大致内容为:地穴中有一批囚徒,被锁链束缚,不能转头,只能看面前洞壁上的影子。在他们后上方有一堆火,有人扛着各种器具走过囚徒背后的小道,火光则把器具投影到囚徒面前的洞壁上,囚徒自然地认为影子是惟一真实的事物。洞穴之中的世界相应于可见世界,而洞穴外面的世界则比作可知世界。

从此我就会觉得,不真的懂点哲学,我自己都不好意思。所以这一生,我对哲学方面的知识相对比较留意,我算是哲学外行当中比较懂哲学的人。

我想说的是什么?这三本书我读了吗?我哪本也没读对吧?第一本书甚至我只看过封面,第二本书我知难而退,第三本书我只看了三十页。但我想反问的是,这三本书哪本辜负我了吗?没有,它们是一本一本把我护送到了人生的下一站。

所以读书真的要读完吗?古人讲“开卷有益”,别说开卷,看封面都有益。

3.重读的意义

凤凰网读书:除了泛读,您会重读一本书吗?重读时是否有新的启发?

罗振宇:我大概十一二岁第一次读《水浒传》,十五岁看到了金圣叹的评点版,觉得自己原来跟没读一样。大概三十多岁的时候,第一次听鲍鹏山老师讲水浒,又觉得自己跟没读一样。

我在写这本《阅读的方法》时,把《水浒传》掏出来又读了一遍,发现原来好多东西其实还没读懂。我还不到五十,等我七十岁的时候,如果有机会再读,那可能前面的感受又不算数了。

最近我开了一个研修班,要讲杜甫的诗。我上初中的时候买了《杜诗详注》,一直带到今天,期间会不断地重读。我借开研修班这个机会又把杜诗翻了一遍。

杜甫这一生,他身上有一个特别牛的东西,就是他允许复杂

在杜甫之前,所有的诗人都在表达自我,但是杜甫把自己做成了一个透镜,“啪”一下把自己贴在几千年文明的星空当中。

“夔府孤城落日斜,每依北斗望京华”,他没说“死”,也没说“哭”,他让安史之乱的背景、让它的复杂性浮现出来。他的诗里,既有欢愉、不舍,也有苍凉,既有对唐玄宗、杨玉环那段“孽缘”的隐隐责怪,也有一种小小的、儒生似的捍卫。既有对君王的仰慕,也有对大唐日落的悲切。

秋兴八首(其二)

唐·杜甫

夔府孤城落日斜,每依北斗望京华。

听猿实下三声泪,奉使虚随八月槎。

画省香炉违伏枕,山楼粉堞隐悲笳。

请看石上藤萝月,已映洲前芦荻花。

所以你读杜甫,读到的就不只是简单的几首诗,远没有那么简单。你会调动自己对文化母体的情感,然后再去理解这个人。

为什么要回到古典?“古典”并不是一个知识门类,它是你的文化母体,是理解自己“生命之根”的通道和法门,也是我的个人趣味。

凤凰网读书:您是不是也有一种古代士大夫的情结在这种个人趣味里?

罗振宇:那倒没有,我觉得我不是士大夫,士大夫这辈子老想跟皇上说话。

凤凰网读书:那您想跟谁说话?

罗振宇:我特别想跟自我对话。在《阅读的方法》里面,我提到阿兰·德波顿的一本书,《哲学的慰藉》。我觉得他的表达极其精准:一切都是工具,它们最后帮助你完成自我的人格构建。

凤凰网读书:有一个未来之我。

罗振宇:我们就是在地上匍匐攀爬,一直走到命运或者说上帝的脚边,求他把兜里的底牌掏给我看一眼,看我这辈子命中注定该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人这一生都在找那个问题的答案,我们现在的自己其实根本不是自己。

人能跟自己的衰老相搏斗的,只有自我构建这一件事情。因为你的身体,客观上,在生理性地衰竭。

5.与其难过,不如解决问题

凤凰网读书:您最近几年有没有感到身体上的衰老?

罗振宇:那当然,衰老是非常明显的,我现在左耳突发性耳聋。就在去年“跨年演讲”的头几天,突然得知观众不能进场,我得一个人面对一万多个空座位演讲,当时耳朵就聋了,急的。

凤凰网读书:一夜白头的那种感觉?

罗振宇:对,左耳就聋了,到现在也没有怎么恢复。这种不可修复的衰败其实天天在发生。杜甫到我这个岁数的时候,不仅有糖尿病,左臂也不行了。白居易晚年“飞蚊症”很严重,字都看不清了。

这是一个不可逆转的趋势,对我这个岁数人来说,那就接受它,我想办法延缓。但是我肯定不会消沉。我现在就特别注意防止自己老年痴呆,那是我觉得最恐怖的事。

凤凰网读书:您怎么应对?

罗振宇:我现在听说比较有效的方式是弹钢琴,所以我今年开始学钢琴。对我来说,考级这事儿不重要,演出也不重要,重要的是确保能够随时调动自己的身体进入“心流”。

岁数大了,健身、徒步这些事情肯定慢慢都做不了了。但我上网查,刘诗昆、鲍蕙荞都八十多岁了,还能弹钢琴呢。那这事儿现在学来得及。而且有科学论文明确说,弹钢琴可以减缓老年痴呆的发病。那就开始吧。

凤凰网读书:您抑郁或自卑过吗?

罗振宇:自卑是一直有。我原来是一个258斤的胖子,老婆都是在“世纪佳缘”上找的,追谁谁都不干。那种自卑,我觉得是青春时代一个人逃不掉的东西。抑郁我自己觉得没有,但是旁人都说有。

那就调整呗,它是个问题,是问题就有解决的办法。如果我生病,我会立刻发朋友圈请大家介绍北京六院治抑郁症最好的大夫给我。这就是我行事的方法,不拒绝解决方案。

凤凰网读书:您好像是一个对什么事情都很有把握的人,有没有遇到过什么没有把握的事?

罗振宇:我是觉得我有超强的解释能力,并不是真是有把握,这是文科生的缺点也是优点。

谁也不敢空谈把握,但是爱因斯坦讲过一句话,他说最奇妙的事情是这个世界居然可以被理解。因为从自然到整个宇宙,它们从未设想过,也不指望要被人类理解。但是人类通过这么多年,通过好几百万种科学突破,居然对这个世界的理解越来越深,这件事太奇妙了。爱因斯坦说这是他最大的一个感慨。

对我们这代人来说,这也是最大的感慨:在这个世界上生活的我们自己,居然是可以变好的,这件事太奇妙了。有那么多工具让我们使用,有书、有算法让我们学习,有朋友可以商量,有那么多的看盘让我们分析、理解一个一个的数字,这些都是台阶,让我们踩着往上走。

5.这是我一天的“阅读冲浪”轨迹

罗振宇:最近我读了大量关于安史之乱的材料,其中我找到最好一本是张明扬写的《弃长安》。

这本书彻底扭转了我对史实的一个认知,原来杨贵妃和唐玄宗之间的关系,并不只是一个普通的女子被年老君王霸占或者吸引的关系,不是这么简单。

《弃长安》/张明扬/天地出版社/天喜文化/2021-12

我们过去都以为,杨国忠因为是杨贵妃的哥哥所以才当了宰相。根本不是,他代表的是杨氏集团,只不过恰好,他的妹妹跟唐玄宗有那样的关系。

它讲的是十七世纪法国的一件事。一帮印刷工人因为被老板欺压得太狠,又不敢反抗。老板特别爱养猫,他们就把他的猫杀了,然后跑去把全城所有的猫都杀了,就是这么一个事。但这个事怎么会变成历史学上的一个“著名篇目”,这是我今晚回家要研究的事。

从张明扬的《弃长安》,到初唐时代的婚姻集团,从陈寅恪,到《历史学基本篇目选读》,再到《屠猫记》,这就是我的一天下来的整个“阅读冲浪”轨迹。其中,你说有什么收获呢?收获很大,我纠正了自己原来对事情的看法。高高兴兴接受自己的变化,这本身就是收获。

最后回答你的问题,强烈推荐张明扬写的《弃长安》,真是一本好书。

《阅读的方法》/罗振宇/新星出版社/得到图书/2022-4

您当前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导致网站不能正常访问,建议升级浏览器

THE END
1.为什么人们喜欢养狗而不是其他动物作为宠物有些人认为,狗狗是人类最忠实的朋友之一。它们非常聪明、友好和忠诚,可以成为家庭的一员并与家人分享生活经验。此外,许多人还觉得拥有一只狗会增加他们的运动量和平衡能力。但是也有人更喜欢猫或其他动物做为宠物,因为这些动物可能更独立或更容易照顾 因为狗狗是人类最亲密的伙伴之一,它们可以陪伴我们度过许多美好的时...https://www.1lhyh3ij.cn/tu-pian-zi-xun/403720.html
2.宠物主义有哪些功能特性呢怎么使用宠物主义呢导读宠物主义是一种对宠物的热爱和照顾的态度,具有多种功能特性。以下是宠物主义的一些主要特性:1. 情感支持:宠物可以为主人提供情感上的支... 宠物主义是一种对宠物的热爱和照顾的态度,具有多种功能特性。以下是宠物主义的一些主要特性: 1. 情感支持:宠物可以为主人提供情感上的支持和安慰,有助于缓解压力、焦虑...https://www.cnzjfc.com/jyzn/202411/425333.html
3.高三生物知识点总结归纳(精选12篇)由没有一定方向性的外界刺激(如光暗转变、触摸等)而引起的局部运动,外界刺激的方向与感性运动的方向无关。 3、激素的特点: ①量微而生理作用显著;②其作用缓慢而持久。激素包括植物激素和动物激素。植物激素:植物体内合成的、从产生部位运到作用部位,并对植物体的生命活动产生显著调节作用的微量有机物;动物激素:存...https://www.unjs.com/fanwenku/269144.html
4.感悟生命小学生作文(精选11篇)“为什么人类还要分国家?”(在如今同一个地球村的观念下,到了世界大同的时候国家还有意义吗?这不正是人类对未来社会的憧憬吗?)“怎样做才可以活得时间长久?”(这不正是几千年来的帝王将相追求的目标吗?)“我从小就想知道为什么人的身体会根据人的思想来动呢?”“为什么人有善、恶,好、坏之分?”“为什么...https://www.360wenmi.com/f/file608a320e.html
5.2017年海南省公务员考试《行测》真题8、泰山在我国传统文化中具有特殊的意义,下列对泰山相关描述错误的是: A.“泰斗”,即“泰山北斗”,指在德行或事业方面为大家所敬仰的人 B.泰山位于山东省中部,又名“岱宗”“东岳”等,被誉为“五岳之首” C.“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是唐代诗人杜牧咏泰山的名句 ...https://www.yjbys.com/edu/gongwuyuankaoshi/250189.html
6.1000字社会实践报告实用34篇此次工作使我第一次亲身感受了所学知识与实际的应用,理论与实际的相结合,让我们大开眼界,也算是对以前所学知识的一个初审吧!这次生产实践对于我们以后学习、找工作也真是受益匪浅。在短短的一个星期中,让我们初步让理性回到感性的重新认识,也让我们初步的认识了这个社会,对于以后做人所应把握的方向也有所启发。http://m.yueduku.com/fanwen/shuqishehuishijianbaogao/707/707326.html
7.有关婴儿的早期教育为了使孩子明确自己的想法,父母们不惜辛苦给他们创造条件,增加他们的感性认识。他们认为培养孩子的判断力和独立性比什么都重要。 三、有创意性的感性 法国被称作是热爱艺术的国家,他们的婴儿早期教育都是围绕着感性教育来进行的,家庭教育的重点放在对孩子进行美术指导上。法国所有的幼儿园都把艺术教育看成是教育的根本...https://mip.jy135.com/muying/306378.html
8.语言与思维的关系论文(精选11篇)中国传统思维注重实践经验, 因而借助于直觉体会, 通过知觉从总体上模糊而直接地把握认识对象的内在本质和规律, 即“以经验为基础, 通过由此及彼的类别联系和意义涵摄, 沟通人与人, 人与物, 人与社会达到协同效应。”中国人对事物的认识只满足于对经验的总结和对现象的描述, 而不追求对感性认识的深层思考与对现象...https://www.wenshubang.com/hanyuyanwenxuebiyelunwen/160816.html
9.狂犬病摄入已感染狂犬病的动物的生肉或其他组织不是人类感染源。 哪些动物会感染狂犬病?各种家畜、家禽及小哺乳动物均对狂犬病有易感性,各种野生动物也能感染,总之,几乎所有的温血动物,包括禽类都可感染狂犬病。一种动物对同种动物传染的狂犬病更易感。 动物对狂犬病病毒的敏感性如下: 最...https://www.yixue.com/index.php?title=%E7%8B%82%E7%8A%AC%E7%97%85&direction=next&oldid=242309
10.10部高分宠物题材的电影比大雕特里克还要感性!诺曼在这个有时大风雪盖过说话声的冰雪世界,培养出他独特的生活态度。这部电影是对这个景观壮丽、辽阔原始的高海拔国度的礼讚。 看完影片不得不感慨,哈士奇果然不适合在城市养。 《一条狗的使命》影片以汪星人的视角展现狗狗和人类的微妙情感,一只狗狗陪伴小主人长大成人,甚至为他追到了女朋友,后来它年迈死去又转世...https://mip.ali213.net/news/html/288109.html
11.人类历史上对致病微生物的无知而遭受传染病大流行的事例有哪些?1918年西班牙大流感对日常生活的影响 历史上的高死亡率的疾病西班牙大流感 人类都经历过哪些灾害性疾病的洗礼? 欧洲曾经有次瘟疫死了一半的人,能介绍下详细...传染病因病原微生物的不同和宠物的差异 传染病由病原体引起的,能在人与人之间或人与动物之间传播的疾病叫传染病。病原体包括病毒、细菌、真菌、寄生虫...https://www.da-quan.net/wa/atdhn3aytdadytetacn.html
12.撸猫不铲屎?Anki新一代情感机器人,满足你对宠物+家政的一切幻想△ Vector 跟人类打扑克牌丨图源:engadget 互动起来还是那么精灵古怪 在人机互动方面,作为一款主打「情绪」牌的机器人,Vector 利用肢体、语音、表情等感官恰...理性和感性的平衡 尽管Vector 已经能与人对话、控制家居,Anki 团队并没有打算让它跟 Alexa、Google 的智能音箱竞争,而是让它保持该有的独立情感。他们承认...https://www.shenzhenware.com/articles/12602
13.预防鼠疫宣传教育8篇(全文)鼠疫在世界历史上曾有多次大流行,1992年全世界报告发生人间鼠疫的有巴西、中国马达加斯加、蒙古、缅甸秘鲁、美国、越南及扎伊尔等9个国家共1582例,病人大多集中在非洲,病死率为8.7%。因此正确认识鼠疫的传染途径,鼠疫的防治方法对全人类的健康发展有重要意义。https://www.99xueshu.com/w/fileejs3cisw.html
14.畜间人畜共患病100问当身上皮肤有破损时,特别要注意伤口的卫生处理,防止从动物上感染病毒或病菌;在动物养殖场中,尽力做到生活区与饲养区隔开;宠物爱好者要学习一些有关人畜共患疾病的防治知识,定期对宠物进行某些疾病的预防接种,在被怀疑患狂犬病的动物咬伤时,要立即求医救治;饮食上要讲究卫生,选用经过检验的乳、肉、蛋等食品,并提倡...http://yjb.enshi.gov.cn/2016/0105/187967.shtml
15....各种年龄和不同性别的犬都有易感性,但以刚断奶至9【单选题】道德是人类社会生活中依据社会舆论、( )和内心信念,以善恶评价为标准的意识、规范、行为和活动的总称。 查看完整题目与答案 【单选题】人眼由...【单选题】对人体有生理意义的多糖主要有:淀粉、糖原和( )。 查看完整题目与答案 【单选题】关于光介质的说法不合适的是( )。 查看完整题目与答案 ...https://www.shuashuati.com/ti/210e3981f720405fb0b3fea6d833e81ea2.html
16.写宠物的文章作文四:《写宠物的作文(四篇)》1300字 写宠物的作文(四篇)写宠物的作文(四篇)妈妈说得对,植物是有灵性的,养宠物必需要有充足的爱心和耐烦,如许,它才气成为我们真正的朋侪。我要降服害怕的弊端,把小仓鼠“约请”回家~我家的鸽子一对会语言的眼睛,一张尖尖的小嘴,一身灰白色的羽毛,这就是们誉为 宁静使者 ...https://www.xdyy8.com/wenxue/zuowen/7749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