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林艺术的应用概论论文范文

随着社会发展和科技的进步,人们对生活环境的要求越来越高,对居住环境的高要求就是其中一个方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园林艺术概论论文,供大家参考。

浅谈环境艺术在城市园林中的应用

摘要:环境艺术起源于人对自然环境的美化、改善和利用自然改善环境这两种需求。自从人类掌握了种植术后,建立起了菜园、果园、苗圃;学会饲养后,围成了牧园。环境艺术就开始植根于人类这些最早的造园活动中,园林也慢慢地从实用型向观赏型过渡和转变。在社会城市化趋势越来越明显的今天,把环境艺术应用于城市园林建设中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城市园林,环境艺术,要素,应用,平面布局,空间构成

Abstract:theenvironmentalartoriginatedinthepersonofthenaturalenvironmentbeautification,improveandusenaturaltoimprovetheenvironmentthesetwoneeds.Sincehumanmasteredaftergrowupavegetablegarden,orchards,nursery;Learntoraise,becameapriestaroundthegarden.Environmentalartstartedrootedinhumanthesefirstlaactivities,gardenslowlyfromthepracticaltowatchtypetransitionandchange.Inthesocialurbanizationtrendmoreandmoreapparenttoday,theenvironmentalartusedintheconstructionofurbangardenhasveryimportantpracticalsignificance.

Keywords:thecitygarden,environmentalart,elements,application,layout,spacecomposition

现代造园产生以来,环境艺术的形式空前丰富。形式完全是自由的,然而不论形式如何地变化,终究存在着一种相对原始的基础原则,制约和引导着形式的发展。功能永远是环境艺术形式的重要原则。环境艺术来自于大自然,因此它必须与自然之间取得最大限度的和谐,尤其是在城市中,除了工业化的环保设施隐瞒,环境艺术是改善城市生态环境的最佳方法。

一、城市园林中的环境要素

1、植物

植物是最早、最为基本的环境要素。环境设计是探讨如何将绿化演进为一种艺术创作当然它还包括其它许多内容,但是植物在环境艺术中的确是一种极为重要的创作元素。通常来讲,植物美学方面的问题,需要环境设计师与园艺师共同负责。人与人之间在对一些总是上有着不同的看法是正常的。譬如说种花,有人喜欢将不同颜色的花聚在一起,因为觉得那样是姹紫嫣红的;但有人认为将所有的颜色聚在一起远看就是灰色,因此更喜欢将红色的花种在一起,黄色的花种在一起,紫色的花种在一起,看上去红一片、黄一片、紫一片。从环境艺术设计的角度来看,两种方式都是对的,不过是前者宜近看,后者宜远观的区别而以。

2、水

除了植物之外,水是环境元素中最有生命力的了,总给人一种能够孕育生命的感觉,事实上也是如此。水滋养了植物,可以养禽鸟、观赏鱼等园林动物,还可以清洁物体、降低温度、提高湿度。水还具有趣味性,现代的许多城市园林都会设计喷泉,这种设计不仅供人观赏,而且要吸引人进入。水的另一特性是水的声音,处理得当的话,潺潺的水声非常悦耳,流速缓慢的水声像蝉声一样会使空间变得更加恬静。喷泉的水声在大空间里会压制人的喧闹声。由于静的存在,人们会加以注意,进而放弃自身的喧哗,但在一些较封闭的空间内,人又不可能不说话,这时要小心,不恰当的水声会增加噪声的分贝。

3、园林建筑

园林建筑不应该包括和园林没有必然依存关系的大型主体建筑,但主体建筑应该为环境艺术设计提供方便条件。孤立式建筑要用环境艺术来弥补其对室外空间产生的不良影响,而围合式建筑、伸展式建筑、组合式建筑等会为环境艺术提供较好的空间,建筑物突出的门廓、连廓、构架则有可能起到园林建筑的作用。

中国的园林中有最优秀的空间,也有最丰富的园林建筑。中国的传统建筑一般尺度较小,建筑群采取单元组合形式。正式的主体建筑也可以完全融于园林空间中,大山大水的园林还可以容纳相当大体量的建筑物,如颐和园的佛香阁。真正的园林建筑更多的是指亭子、廓子、桥梁、大门、重要的围增和一些有功能用途的小建筑,如棚、暖房、管理用房、设备用房等等。在现代园林中还有许多运动设计、纪念物等内容。

除了上面谈到的几种外,还有园林构筑物、园林的地面、园林内的艺术品、运行设施等多种园林环境设计要素。

二、环境艺术在园林平面布局上的应用

中国的园林形式是仿自然的,从自然形态中发现适合的秩序这更符合现代造园的理念。从形式上看,现代造园可以像一张抽象画,像一次构成实验,但现代形式绝非信手拈来,做好一个现代园比做好一个古典园难得多,需要很强的创造力和表现力。除能力之外,影响现代造园平面布局的因素还有地形、基地资源、功能、性质、场所等。

以地形为例,园林建设最理想的是利用自然界原有的地形,它是亿万年逐步形成的,具有自然界本身固有的协调,利用起来既省工省力,又有丰富的自然风趣。事实上现在的城市已经很少保存着原有的自然地形了。无限制地开垦、开采、修建工程等,城市生态平衡早已被破坏。为了后世子孙造福、为了研究地形的利用和改造,以便充分发挥地形的环境艺术效果十分重要。地形的环境艺术设计要注意下面几个问题。

1、尽量不要大动干戈

在园林环境艺术的构成设计中,应正确地利用原有的地形,无论是建造房屋、修路和种树。一切属于园林建设的内容都要尽量使原有的地形变动越少越好。一切人为的设施只有一条原则就是“因地制宜”。我国的许多名园的人文构景都是因山就势,很少有大动干戈的。这是前人积累的宝贵经验,具有一定的科学性、艺术性和经济合理性。

2、要远近结合

3、利用植物来展现环境艺术

天然地形力求保留,但地面植物是可以进行补充或改造的。它们既相互依存又是相得益彰。植物一定是园林的主角,在园林建设的时候要充分利用地面上原有的树木,从而体现出风景的历史。从艺术角度而论,树木可以起到平缓地形的作用,也可以强调地形以表现其高耸。所以树木既可丰富景观,又可改造地形的外貌,还能维护和提高生态环境。因此要重视树木在园林环境艺术构成中的作用。

三、环境艺术在园林空间构成上的应用

环境艺术在园林空间中至少能起到下面几个重要的作用:一是制造园林内的空间;二是充当园林内部空间中必不可少的内容;三是进行自身的空间构成。

成排的树木形成的屏障很早就在园林中起到划分空间的作用。园林中需要围合的空间边界上,树木可以起到建筑围墙和柱廊的作用,而且具有自己的优势和特点。行道树可以划分出车行道、自行车道和人行道的空间,但细节方面需要善加处理。车行道与自行车道之间不宜种植一两米高的乔木,那样会在一些转弯处影响视线,也会造成地面空间的拥挤感;种植低矮花草又不能形成分割效果。此处应以种植经过修剪的高树为宜,在两米以下只留光溜溜的树干,像一排长长的柱廊。人行道要自行车道之间,则以高树和低矮的花草相结合为宜。

进行环境设计,实际上与城市设计、园林设计很相似,重点都是在设计空间。环境艺术可以帮助完善园林空间,进行自身的空间创造。我国的皇家园林模仿大山大水,利用广阔的湖面和山体营造园林;私家园林则采用象征性的山水,利用空间的转折、收放,力图小中见大。小是空间尺度的小,大是心胸的大。现代园林的环境设计形式灵活,但大园一般要有强烈的主景和空间等级,要有明确的秩序,如轴线、图案。轴线可以只是一条鲜明的主渠道,并不意味着对称、基准,而图案也不必是明确的几何图形,只是有几何属性的构图。这些可使大园具有其应有的空间结构,而小园则需适度地灵活一些、模糊一些。

四、结语

在现代化城市日益追求生态平衡的背景下,城市园林担负了重要的、美化城市环境的责任。如何运用环境艺术理论、手法,建设富有观赏性、人性化的城市园林值得深入的探讨与研究。

参考文献

[1]张斌,杨北帆《城市设计与环境艺术》[M]天津:天津大学出版社2000.4

[2]余树勋著《城市设计与环境艺术》[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6.4

园林环境艺术特点及其绿化功能的探究

关键词:园林环境艺术;绿化功能;生态环境;和谐环境

中图分类号:TU986文献标识码:A

引言

园林是人类文明发展的产物,人们将人文与自然景观在园林中有机融合,以建筑的形式将自己的审美追求固化下来。可以说园林不仅仅体现了人们对于美好事物的追求,更反映了园林建设者所处时代的历史环境和生活形态。园林的任何一次变化都反映出社会的进步和文明的发展。我们对园林艺术进行研究的意义就在于通过对园林设计规律的总结和把握,使人们的生活环境更加优美。

一、园林环境艺术的分类

1、自然式园林

自然式园林尊重自然原有的形态,并在此基础上通过极少的人为修整来实现其设计意图。也叫不规则园林。我国传统园林便是其中的代表。从周代开始,我国的园林风格就倾向于自然式风格,自汉代以后,受“天人合一”的儒家思想和“道法自然”的学说影响,我国园林建筑在重自然原貌突出自然美的方面积累了大量经验。

2、规则式园林

规则式园林强调依据建筑学的规律对园林景观进行设计和改造,这类园林设计中,自然景物主要是作为烘托和突出建筑物的美好而存在,多为人文景物的附庸品。由于其严谨的设计风格,也使其有了“几何式园林”、“整体式园林”和“建筑式园林”之称。这类园林多见于西方文明早期,并在文艺复兴时期达到巅峰。

3、混合式园林

混合式园林是对自然式园林和规则式园林的修正。它并不刻意强调自然环境或是人文景观的重要性,而是努力使自然景观和人文艺术进行融合,凸显其整体上的艺术性与美感。在具体设计中,混合式园林既没有明显自然的山水架构,也没有控制全园的主轴或副轴线,但在具体设计细节中,因地制宜的采用自然式或规则式的手法进行设计。

二、中国园林的设计特点

1、效仿自然

设计者在设计园林时遵循自然生态发展的规律,强调恢复自然的本来面貌,以自然景色作为参照,采用人工开凿等方法进行修建。

2、以水为主

为了强调自然和谐的构图效果,往往围绕水面灵活放置山石、树木等小品。用水面替代建筑物对庭院进行封闭的处理也比比皆是。

3、亭台楼榭为中心

在设计中,将亭台楼阁作为构图和布局的中心,采用灵活多样的方式来设计围墙、隔墙,努力实现中国文人画中的艺术美景。

4、留白不空

虽然中国园林设计讲求空间和布局上的留白,但却并没有出现西方园林那种大片草地。中国园林设计师往往会采用大量栽植不规则形状的树木或花卉对草地加以点缀,形成自己独特的风格。

5、堆土造山

山水庭院是中国园林设计的主角。在园林中设计假山,一方面可以将景区进行自然划分,又可以使其成为独立景观以供观赏。

三、园林环境艺术的绿化功能

早在三千年前,古人就懂得用园林来绿化和美化环境,园林环境艺术是我国悠久历史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并且一直发展到今天。园林的绿化功能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园林可以创造各种境界,美化人们对心灵,满足人们的精神追求;园林里的花草、树木、流水、山石,首先可以美化人们的生活环境,然后通过美化环境来美化人们的心灵,振奋和陶冶人们的精神,通过这种作用可以使人们得到消遣、娱乐,还可以达到延年益寿的作用;花草树木可以净化空气,这也是目前我国大力进行绿化建设的重要目的,绿色植物能有效吸收空气中二氧化碳、杂质,释放氧气来净化空气,不仅减少灰尘,还可以保持空气的清洁新鲜。比如在干旱地区和沿海地区可以建造防护林来增加植被,保持水土避免被侵蚀。城市里植被的增加能减少灰尘扬沙,保持空前的清洁;植被还能够涵养水源,对动植物来说也是一种很好的保护。

园林环境富含丰富的艺术意义,还具有很好的绿化美化功能,园林环境的维护与建设需要引起人们的重视。建设合理科学的园林,面临着许多现实问题。在科技发达的现代社会,建设园林时,既要保持园林的传统,继承民族传统,还要做到理论跟实践的结合,学习各种先进的国内外艺术精华,建造出科学先进的园林,给人们创造出一种安全、优美宁静、方便舒适、生态良好、隐私安全、称心如意的生活环境。园林环境的绿化功能

1、吸附污染

随着人们健康意识的不断提高,对于清洁空气的需要变得日益迫切。园林中的绿色植被可以通过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并释放氧气,而植物叶面的纤维结构可以使粉尘附着在叶片表面,降低空气中漂浮物的含量,从而起到净化空气的功效。

2、隔音降噪

城市中的各类噪音,如工业生产噪音、汽车鸣笛、建筑施工噪音等极大的影响到城市居民的生活品质。而园林中的树木可以有效吸收和隔离噪音。

3、调节空气湿度

通过蒸腾作用和光合作用,园林中树木能够将水分从地下释放出来,加快城市微气候的流动速度,减轻城市热岛效应。

4、涵养水源

雨天时,由于有了园林植物的阻碍,使雨水渗入地面的过程拉长,有效减缓了地面径流的速度和流量,使更多的水分渗入地下,有效涵养城市地下水源。

5、满足精神需求

园林艺术所展现出的美感能够满足人们的审美需求,陶冶情操,净化心灵,无疑会使人们日益加大的生活压力和工作压力得到有效缓解。园林自身还可以为人们提供一个相互交流、感悟自然的场所,促进整个社会的和谐稳定。

四、绿化功能对人类的影响

人们通过长期的实践、研究和体验,明确的认识到花卉盆景和园林绿化的重要作用,对人类的生存发展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也是人们必不可少的生活条件,是环境艺术的重要构成因素。

园林艺术的境界包括花草、树木、流水、山石等都可以用来美化环境,对人们的精神、心灵都有振奋和陶冶的作用,是一种很好的娱乐消遣方式。花草树木能够净化空气,减少灰尘,具体表现为:绿色植物覆盖在地表,使得地面在晴天时不会被暴晒,降低水分的蒸发,减少大风时的扬尘,保持空气的清洁干净,下雨时降水先落到植被上面在渗入到地面,减少了地面的径流,减轻水土流失,可以使水浸入到土层深处,涵养水源;树木能够提供给鸟类栖息的地方,鸟类能够吃周围的垃圾、害虫等还可以传播树种和花粉,是加快绿化和保持生态平衡的重要生力军。我国劳动人民在古代就意识到了园林绿化功能的重要作用,意识到绿化作用也是提高劳动生产率的重要因素,创造了许多举世闻名的园林瑰宝,并且总结了大量的实践经验,给后人留下了非常多实用的遗产。我们要继承并发扬民族光荣传统,重视园林绿化的理论与实践,并做到两者的相互结合,在规划城市、建设公园与广场、家庭绿化、庭院绿化等各方面,要充分的运用绿化功能,把这个环境艺术要素充分利用起来,真正发挥绿化功效,为我国人民不断创造出更加舒适、美观的生活工作环境,振奋人们的精神、舒畅人们的心情。

结束语

综上所述,园林不仅体现人们对审美的追求,还反映了生活状态和历史环境,其自身变化反映了社会进步,在现代社会的绿化功能值得研究。近年来我国不断推行绿化建设,环境艺术中绿化是非常重要的。园林的重要作用就是绿化,绿化作用不仅可以美化环境,还可以调节人的精神情绪,影响着人们的精神文明。

[1]王文影.园林环境艺术的特点及绿化功能[J].北京农业,2014,03:70.

[2]刘凤妮.现代监狱环境绿化设计研究[D].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13.

[3]冯勃.西方园林元素在我国居住区中的运用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3.

[4]白桦琳.光影在风景园林中的艺术性表达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13.

浅谈园林景观艺术在环境综合整治中的作用

关键字:园林景观艺术;环境综合整治;作用

一、环境综合整治的意义

二、园林景观艺术在环境综合整治中的作用

(一)软质景观的生态效益

园林景观是由软质景观和硬质景观构成,软质景观包括行道树、草坪、水生植物等,它们对于环境的改善具有重要的作用。

1.隔音降噪

众所周知,园林植物的枝叶对噪音有很好的吸收和屏蔽的作用,当噪音照射到叶面上的时候,部分的噪音会被反射出去,就像玻璃的作用一样,能使一定频率的波发生折射,从而达到减弱噪音的效果。当形成一定群落的时候减低噪音的效果更加的明显,例如用银杏加雪松加八爪金盘形成的高低配合的群落,降噪效果非常明显。

2.杀菌消毒

园林植物能够释放出一种有效的起杀菌作用的分泌物,而且它本身具备的吸附粉尘的能力使它能降低空气中的细菌数量,从而起到良好的杀菌消毒的作用。

3.净化空气

园林植物可以吸收粉尘,还能吸收空气中的各种有毒气体。例如洋槐吸收氟化氢,银杏、柳杉吸收二氧化硫,同时还可以通过光合作用有效地吸收空气中的CO2,并释放出O2,维持碳氧平衡。

4.调节气候、缓解热岛效应

园林植物通过吸收阳辐射热来完成自身的蒸腾作用,而且它的叶片可以对太阳辐射热的反射、吸收和遮挡作用。特别是成排的园林植物种植的时候,具有很强的遮阳荫蔽和减低风速作用。这样一来,就对高温状态下的城市起到降温、增湿、调节小气候的作用,缓解城市热岛效应。

5.防灾减灾

树木和草地都可以降低风速,从而减少风沙。江河湖泊岸边的树木和草皮,可以涵养水源、对净化水质、护岸保土和减少泥沙对河湖的淤积,均有良好的作用。

(二)园林景观艺术对城市生态环境建设的作用

1.促进城市生态景观的多样性

为了满足人们不同的审美需求,园林景观艺术应该是多种景观的组合模式,才能使自然生态景观成为城市景观的一部分而存在,这对丰富城市景观的多样性也起着重要的作用。

园林景观艺术可以通过新城区扩建与废墟地段改建相结合的方式,扩大环境综合治理的覆盖面,达到生态景观的多样性。通过植被绿化、房屋改建、景观配置,地面的修补,使居住环境满足人们的环境需求和顺应季节的变化,精心建设丰富多彩的城市生态景观,既符合当地人的绿化需求,又可以促进旅游事业的开发,环境治理后的城市呈现出干净、整洁、绿化比例高、空气清新的面貌。

例如广西的废墟改建,广西防城港滩涂度假地的构建、生态民俗旅游景区新城区的旅游开发等环境整合治理,逐步实现了旧城区园林绿化完善改造与新城区景区生态化建设的和谐局面,提升了当地的城区环境风貌,塑造了绿化、环保、生态的景观气象,有利于整个片区的环境品质的提升。

2.美化市容,宣扬城市文化

即使是单一的植物也可能成为城市的代名词,例如北京市的市花月季和菊花,重庆市的市花山茶,何况是以多种景观组合形成的园林景观艺术呢。

在园林景观设计的时候,在选择植物种类方面,优先考虑本地特有的经济作物,和象征城市形象的特色植物。例如大家耳熟能详的桂林市市花桂花,洛阳市市花牡丹,这些植物在当地既属于经济作物,又是城市的鲜明代表,园林景观中的水景、雕塑小品、景墙等使城市宛如天然的自然地,实现了回归自然的生活本质,获得了良好的视觉享受,带来心理上的安慰,甚至成为人们生活片段的美好记忆,引发人们的想象和思维拓展。园林景观艺术是环境综合治理的核心部分,离开了园林景观艺术,环境综合整治就无法开展,也就失去了生态环保的意义。园林景观艺术在我国已经逐步规划到城市的环境综合治理中,随着环境综合治理工作的开展,逐步细化公园、广场、街道的园林景观配置。

3.提高城市总体形象,加速城市经济发展

园林景观艺术的发挥它们不仅起着装点城市形象的作用,改善城市的环境面貌,同时也带来经济利益,还会带动一个城市的旅游发展。

如广西会河运动公园的改建方案中园林景观设计就是突出环保、城市文化、人文生态、清新健康的设计原则,实现环境空间、公园绿化及美化城市的协调与完整。同时要积极引导市民养成环保意识,同时,带动身边更多的市民共同关心、支持、参与会河运动公园管理活动,维护城市形象。园林景观设计体现了民族性与时代感的特征,实现现代艺术与文化的结合。园林景观设计引领着城市的文明风尚,是对城市文明的一种向往,注重文化的启蒙、传承,行为习惯的养成,塑造积极向上的文化氛围,从思想上达成公共文化建设的意识,让更多的人参与到公共游憩空间中。

所以说园林景观艺术提高城市总体形象,加速城市经济发展,合理的园林景观设计凸显出城市的发展风貌和人文景观。

三、结语

园林景观的组成要素不仅能防治污染、保护环境,而且可美化环境、丰富人们的文体生活,使身心得以健康发展,对环境的综合整治具有重要的意义。真正有效的方法是通过对园林景观艺术的理解,了解园林景观艺术在环境综合整治的重要作用,采取有效的方法在城市建设中进行规划和布局,支持和推广园林景观艺术的建设,把城市打造成为生态园林城市,使我们的居住空间环境更加的美好和自然。

[1]齐冰.园林景观设计中植物空间效果研究[J].现代商贸工业.2010(16)

[2]杨艳红、李卫国.园林植物资源及其在环境保护中的应用[J].中国园艺文摘.2011(03)

[3]郑云宁.城市中生态园林对环境保护的作用研究[J].科技信息.2009(28)

[4]杨艳红、李卫国.园林植物资源及其在环境保护中的应用[J].中国园艺文摘.2011(03)

THE END
1.为何说花卉对环境保护具有重要作用为何说花卉对环境保护具有重要作用 花卉是什么东西,能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什么美好?这个问题似乎简单,但其背后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历史和生态意义。花卉不仅仅是一些颜色鲜艳、形态各异的植物,它们是自然界中最为细腻和复杂的生命形式之一。 在不同的文化和历史时期,花卉代表了什么意义和象征呢?这是一个值得我们深入探讨...https://www.l0dm1h3tk.cn/shu-cai-bai-ke/449336.html
2.园林花卉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10篇(全文)园林花卉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家居花卉选修课论文 摘要:花卉是大自然赐予人类最美好的东西之一,其种类极多,范围广泛。可以净化环境,绿化环境,美化环境,还可以陶冶情操。本文通过花卉和人类生活之间大的方面阐述,大致的介绍了花卉和我们健康生活的关系。关键词:花卉、艺术、欣赏、生活、健康、情趣。 https://www.99xueshu.com/w/file1n1ajx4w.html
3.美学原理作业二(精选6篇)(2分)(2)理由:孔子提倡诗教和乐教,他提出了“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教育思想,认为“诗”能够使人受到感动,引发伦理情感;“礼”能够使这种伦理情感转化为行为准则,树立人的思想道德准则;“乐”能够陶冶人的情操,使人成为一个不仅具有良好行为规范的、而且真正懂得生活意义的、优秀的人人。这一观点充分强调...https://www.360wenmi.com/f/filez7cjjinj.html
4.平泉市人民政府动态要闻学生日常生活常识12、优美的环境对身体健康有什么好处? 优美的环境,能调节人的情绪,陶冶人的情操。给人增添无限的生活乐趣,使人对生活更充满信心和憧憬,从而有益于人们的身心健康。 13、树木对人类有什么作用、植树节是哪一天?为什么不能攀折花卉? 树木是人类生活环境中不可缺少的植物,它能释放供人体呼吸的氧气;保持水土;调节气候...https://www.pingquan.gov.cn/art/2008/8/31/art_4597_397508.html
5.生物八年级上册练习题4.植物的呼吸作用与人类生产、生活的关系非常密切。请分析说明下列实例的原因: (1)刚刚收获的粮食,必须尽快晒干。 (2)卧室内不宜放置大量花卉过夜。 (3)农田淹水后要及时排涝。 (4)贮藏水果、蔬菜是要保持低温。 (5)萝卜贮存时间久了,为什么会糠(空心)? https://www.ruiwen.com/lianxiti/5028448.html
6.初一生物《呼吸作用》教案设计通过证明植物进行呼吸作用的实验,使学生掌握呼吸作用的概念,理解呼吸作用的过程;了解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的区别和联系;了解呼吸作用与人类生产、生活的关系。 1、通过证明植物进行呼吸作用的实验,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形象思维能力以及比较分析的科学方法的训练。 https://www.unjs.com/jiaoan/shengwu/20220825205212_5512006.html
7.园艺对人类的意义是什么?园艺业是农业种植业生产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对丰富人类营养和美化、改善人类生存环境有重要意义。https://www.shuashuati.com/ti/1b71e2977c474ec68507c741973859a8.html
8.有关《珍爱地球,保护环境》主题班会活动教案(精选13篇)请学生举出生活中人类破坏生态系统的行为。教师总结归纳:地球生物圈是全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共同家园,世界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空间上的距离和国家的边界对环境灾难是没有约束力的。环境问题没有国界,是全球性问题,各国的环境问题可以相互影响、相互作用。 https://www.yuwenmi.com/jiaoan/ernianji/362450.html
9.现代室内植物与花卉(内在的自然)书评阐述室内植物与花卉在现代室内设计中的地位和作用,以及它们如何成为连接人与自然的桥梁。二、内在自然的概念解释内在自然的概念,即人类内在的与自然相通的本性和智慧。通过实例说明如何通过室内植物与花卉来唤醒人类的内在自然,以及它们对人的身心健康的影响。三、室内植物与花卉的种类与选择介绍适合室内种植的植物与花卉...https://book.douban.com/review/15640681/
10.白玉兰树的寓意与象征意义(美丽而坚韧的白玉兰树)花语大全-高贵、白玉兰树以其纯洁,成为人们追求美好生活和精神追求的重要象征、坚韧和希望的象征意义。 -艺术和宗教领域扮演重要角色,也在环境保护和人类情感中发挥着积极作用,它不仅在文化。 成为人们追求美好生活和精神寄托的重要象征、白玉兰树以其独特的美丽和深刻的象征意义。白玉兰树都起着重要的作用,无论是在文化艺术领域...https://www.suyuanshengtai.com/article-6957-1.html
11.人文地理学考研总结试题人文地理学研究主要方法论的内涵是什么8、方法论:(1)经验主义:观察是其重点,强调综合和归纳的作用;(2)实证主义:对任何事物合乎科学的理解必须有意义并且同实际相符,演绎由一般到特殊;(3)人本主义:以人为主体,重视人类行为的丰富意义和社会价值观念体系中的非经济成分;(4)结构主义:可观察的事物,只有当把它用一个潜在结构或秩序联系在一起时,才有意义...https://blog.csdn.net/qq_67692062/article/details/131699968
12.植物学作用(植物学的意义和目的)植物学的意义和目的 1、净化大气: 植被对地球的大气有很好的净化作用,可以让空气变得更好,减少空气中的尘土。大部分的植物叶片表皮都生长着一些细毛、粘液、油脂等物品,这种东西可以吸附大气中的粉尘和有害物质,净化大气中的有毒气体,具有净化空气,调节气候等作用。 https://www.tjrmsm.com/10364.html
13.绿植保护学生态系统功能与人类福祉的双重角色在当今快速发展的社会中,城市化和工业化进程加速,自然环境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绿植作为地球上生命之源,不仅是生物多样性的基石,也是维持生态平衡的关键元素。保护绿植不仅关乎到植物本身,更关系到整个生态系统及其对人类生活质量的影响。本文将探讨保护绿植的意义,并分析其对于生态系统功能和人类福祉带来的积极作用。 https://www.fmhzfagxq.cn/wu-shui-zhi-li/398581.html
14.关于植树节的优秀教案(通用22篇)(三)活动准备:幼儿自备小铲子,各种蔬菜花卉植物种子或枝丫,剪好的塑料瓶,植物名牌。各班制作一个班牌。 (四)活动地点:幼儿园东边绿化带。 (五)活动具体内容 1、向幼儿讲解活动意图,了解活动意义。 2、观察分辨蔬菜与花草的区别。 3、带领幼儿到种植园,各班划分包干区域。 https://www.oh100.com/kaoshi/jiaoan/62029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