狂犬幻灯片课件.ppt

狂犬病(Rabies)一概述狂犬病(Rabies)又称恐水症(Hydrophobia)是狂犬病病毒引起的一种人畜共患的中枢神经系统传染病。

该病多见于狗、狼、猫等食肉动物。人多因被病兽咬伤而感染。一旦发病,死亡率几乎100%。临床表现为特有的狂躁、恐惧不安、怕风恐水、流涎和咽肌痉挛,终至发生瘫痪而危及生命。预防接种在本病有极其重要的意义。狂犬病主要有以下特点:

①病毒感染;

②绝大部分由动物咬伤传染;

③每个无免疫力的人都可能被感染;

④潜伏期多为1~3个月,最短5天,最长可近20年;

病毒与神经肌肉结合部的特异性受体结合,沿着神经轴快速向心传播。运行速度为3.0mm/小时。

⑤发病后,病程一般1个星期左右。唾液腺中的狂犬病病毒

细胞培养的狂犬病病毒

电镜下的狂犬病病毒

狂犬病病毒为单股负链RNA病毒,病毒外壳为紧密而完整的脂蛋白双层包膜,包膜下面是一层基质蛋白,外表有1600~1900个10nm长的槌状糖蛋白(G)覆盖。病毒中央是直径为40nm的核衣壳,它包含核酸(RNA)、核蛋白(N)、磷蛋白(NS)和依赖RNA的RNA多聚酸(L)。1750个核蛋白(N)分子与核酸(RNA)结合形成核糖核蛋白(RNP),并有60个RNA多聚酸(L)分子与95个磷蛋白(NS)分子一起构成紧密螺旋的核衣壳。糖蛋白(G)可诱导产生中和性抗体,产生保护。狂犬病病毒的基因结构图:2、培养特性

病毒可在鸡胚绒毛尿囊膜、原代鸡胚成纤维细胞以及小鼠和仓鼠肾上皮细胞培养物中增殖,并在适当条件下形成蚀斑。此外,人二倍体细胞HDCS株等也常用于狂犬病病毒的培养。适应于鸡胚成纤维细胞的毒株,如Flury毒株的LEP和HEP株,在细胞培养物中的病毒产量较大,可以用于制备疫苗。三流行病学

②从周围神经侵入中枢神经期。主要侵犯脑干及小脑等处的神经元。③向各器官扩散期。病毒自中枢神经系统再沿传出神经侵入各组织与器官。狂犬病病毒在神经细胞内增殖示意图五症状

犬典型病历的潜伏期2~8周,有时可达一年或数年。病初主要表现精神沉郁,举动反常,如不听呼唤,喜藏暗处,出现异嗜,好食碎石,木块,泥土等物,病犬常以舌舔咬伤处。不久,即狂暴不安攻击人畜,常无目的的奔走。外观病犬逐渐消瘦,下颌下垂,尾下垂并夹于两后肢之间。声音嘶哑,流涎增多,吞咽困难。后期,病犬出现麻痹症状,行走困难,最后终因全身衰竭和呼吸麻痹而死。犬表现狂暴不安症状

人类狂犬病病程分以下四期:潜伏期、前驱期、急性神经症状期和麻痹期即昏迷死亡期。图:狂犬病患者前驱期症状

潜伏期

前驱期:

大多数患者有低热、倦怠、乏力、头痛、烦躁、恐惧、恶心、周身不适等症状。对痛、声、风、光等刺激开始敏感,并有咽喉紧缩感。本期持续1~4日。前驱期一般为3天,较少超过4天。

急性神经症状期:

①狂躁型狂犬病以亢进为主,表现为狂躁不安、恐惧惨叫、恐水怕风、吞咽困难、呼吸困难等。特别是恐水怕风是狂躁型狂犬病的典型症状之一。狂躁型狂犬病本期一般为1~3天,之后进入昏迷死亡期。

②麻痹型的狂犬病也称静型式亚狂犬病,主要表现为虚弱、瘫痪、嗜睡、共济失调等。麻痹型狂犬病的病程较长,有的病人存活长达30多天。

病理变化主要为急性弥漫性脑脊髓炎,脑膜多正常。多数病例在肿胀或变性的神经细胞浆中,可见到1至数个圆形或卵圆形、直径约3~10μm的嗜酸性包涵体,即内基小体(Negribody)。常见于海马及小脑浦顷野组织的神经细胞中,偶亦见于大脑皮层的锥体细胞层、脊髓神经细胞、后角神经节、交感神经节等。六病理变化

内基小体

在表现典型的临床症状前,狂犬病尚无任何确诊的检测方法,一般都是根据动物咬伤史及临床症状就进行综合判断的。狂犬病的实验室诊断(死后诊断)主要进行病毒检测、抗原抗体检测以及病毒的核酸检测等。通过这些特异性的检测,可以最后确诊。可疑病例通过下列方法确诊:

①狂犬病特异性抗原

②在脑组织中存在Negribody(狂犬病病毒包涵体)

③在脑组织或唾液中用细胞培养分离到病毒七诊断与鉴别诊断八防制措施(一)预防措施1.加强动物管理,控制传染源:

(1)大力宣传养狗及其他野生动物的危害。(2)野犬应尽量捕杀。(3)家犬应严格禁锢。并进行登记和疫苗接种。(4)狂犬或患狂犬病的野兽应立即击毙焚毁或深埋,严禁剥皮吃肉。2.伤口处理主要为清创,立即用20%肥皂水和清水反复彻底清洗伤口和搔伤处,至少20分钟,再用75%乙醇或2%碘酒涂擦,也可用1%新洁尔灭液冲洗,以清除和杀死病毒。

3、预防接种

对兽医、动物管理人员、猎手、野外工作者及可能接触狂犬病毒的医务人员应作预防接种。对被狼、狐、狗、猫等动物咬伤者,应作预防接种。与此同时加用免疫血清,效果更佳。

暴露前免疫预防预防

暴露后免疫预防图:暴露前免疫程序图:暴露前免疫后抗体演变暴露类型与可疑动物接触程度推荐治疗方法I

触摸或饲养动物,被舔皮肤完好无损

如有可靠的病史,不必处理II

轻微咬伤皮肤;轻度抓伤或擦伤,未出血;舔到有破口的皮肤

立即接种狂犬病疫苗III

单一或多处穿过皮肤的咬伤,

或抓伤黏膜被唾液污染(如舔)

立即接种狂犬病疫苗及

抗狂犬病免疫球蛋白暴露后的处理

图:暴露后免疫5针的接种法经济有效的接种程序

WHO推荐的3种安全有效的疫苗:①人二倍体细胞疫苗(HDCV)②纯化Vero细胞疫苗(PVRV)③纯化鸡胚成纤维细胞疫苗(PCECV)WHO强烈推荐使用安全有效的现代疫苗。2001年3月在越南河内召开的WHO/梅里亚基金地4届亚洲狂犬病控制专题研讨会上,14个亚洲国家的成员共同呼吁2006年以后亚洲停止使用脑组织疫苗。PVRV(纯化Vero细胞疫苗)疫苗两种程序比较

4、暴露后免疫失败的分析

每年世界范围内,仍然会有少数免疫治疗失败的病例,经过分析发现,主要原因如下:①伤口没有及时处理。②没有及时合理用抗狂犬病血清或狂犬病免疫球蛋白。③疫苗质量不佳。④患者个体免疫力低下。研究表明,免疫治疗失败的主要原因不是细胞培养疫苗的问题,而是暴露后处理不当,特别是潜伏期短的患者和在抗血清供应不足的地区。犬、猫一般采用犬五联疫苗或者犬七联疫苗进行免疫,国产犬五联疫苗免疫程序如下:初免而后每半年追加免疫注射一针(二)治疗:

(1)一般处理单间隔离病人,避免不必要的刺激。

(2)加强监护患者常于出现症状后3~10日内死亡。致死原因主要为肺气体交换障碍、肺

THE END
1.狂犬病是由狂犬病病毒感染引起的烈性传染病,一旦发病致死率接近...图1是体外小鼠细胞合成、加工、运输和分泌狂犬病病毒免疫球蛋白的过程图,序号代表细胞中的结构;图2表示免疫球蛋白分泌前后膜面积变化。 (1)和狂犬病病毒免疫球蛋白的主要元素组成一致的物质是___。 A.肝糖原B.DNAC.膜蛋白D.胆固醇 (2)图1中指导免疫球蛋白合成的遗传信息主要储存在细胞核中的___。 A.核仁B...https://zujuan.xkw.com/15q17921704.html
2.中国狂犬病病毒的分群和进化特征狂犬病为一种以急性进行性脑脊髓炎为临床特征的人兽共患病,一旦发病几乎不可逆转,给人类生命安全带来了巨大威胁[1]。人和犬狂犬病主要由狂犬病病毒(rabies virus, RABV)引起,其中RABV的5个结构蛋白之一的糖蛋白(Glycoprotein,G)是病毒主要的致病决定因子,是研究病毒自然进化的理想目标[2]。 虽然基于一定数量中国毒株...http://www.jbjc.org/JBJC/html/article_7774.htm
3.一种猪伪狂犬病病毒gH与gL亚单位联合疫苗及其制备方法4.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上述不足,提供一种猪伪狂犬病病毒亚单位疫苗及其制备方法,该疫苗能使动物产生高水平中和抗体,同时又能提供免疫保护。 5.为达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融合蛋白,其包括猪伪狂犬病毒gh蛋白和gl蛋白,编码该蛋白的gh-gl基因序列如seq id no.1所示。其中,gh-gl基因是...http://mip.xjishu.com/zhuanli/27/202211580312.html
4.七年级上册生物知识汇总3.病毒的结构 (P73 病毒结构示意图) 病毒由蛋白质外壳和内部的遗传物质组成。 4.病毒的生活 寄生在活细胞里,离开活细胞,通常变成结晶体。一有机会侵入活细胞,生命活动就会重新开始。 5.病毒与人类的关系 (1)有害:给人类、动物、植物带来极大危害。使人类和其它生物得病:乙肝、甲肝、流感、非典、禽流感、艾滋病、...https://www.jianshu.com/p/f8ada02d913a
5.狂犬病毒L蛋白呈现转录作用;N蛋白是组成病毒粒子的主要核蛋白,是诱导狂犬病细胞免疫的主要成分,常用于狂犬病病毒的诊断、分类和流行病学研究;G蛋白是构成病毒表面纤突的糖蛋白,具有凝集红细胞的特性,是狂犬病病毒与细胞受体结合的结构,在狂犬病病毒致病与免疫中起着关键作用;M1蛋白为特异性抗原,并与M2构成细胞表面抗原。 http://www.a-hospital.com/w/%E7%8B%82%E7%8A%AC%E7%97%85%E6%AF%92
6.狂犬病毒在人的皮肤表面能存活多长时间?急诊科指导意见:狂犬病病毒本身没有细胞结构,在空气中,水中以及其他任何脱离宿主细胞的情况下,没有几分钟就会全部死亡.暴露在完好的皮肤上被阳光照射几秒也会死亡.指导意见以及各种生活中常见的肥皂,花露水,沐浴液都能在很短的时间内杀死它.根本不可能在完好的皮肤上存活两天并且进入人体. 2022-10-21 16:37 病毒 皮肤...https://m.bohe.cn/iask/mip/n4adpzbakow8tvr.html
1.狂犬病病毒生物学性状和致病性企业动态内基小体:狂犬病病毒在易感动物或人的中枢神经细胞(主要是大脑海马回的锥体细胞)中增殖时,可以在细胞质中形成一个或多个、圆形或椭圆形、直径为20~30nm的嗜酸性包涵体。可以作为辅助诊断狂犬病的指标。 (三)病毒毒力变异野毒株:从自然感染的动物体内分离的病毒 ...https://www.biomart.cn/news/16/3228007.htm
2.病毒载体与应用>病毒载体>伪狂犬病毒(PRV)伪狂犬病病毒(Pseudorabies virus,PRV)又称猪疱疹病毒Ⅰ型,属于疱疹病毒科的α-疱疹病毒亚科,病毒粒子呈椭圆形或圆形。其基因组为约150 kb的线性双链DNA分子,带包膜的成熟病毒粒子的直径约150~180 nm,包膜表面有呈放射状排列的刺突,其长度约8~10 nm(图1)。PRV是猪伪狂犬病的首要致病因子,可以感染猪牛羊猫狗等...https://www.braincase.cn/plus/list.php?tid=28
3.RVG29;狂犬病病毒肽;狂犬病病毒糖蛋白;11513625RVG29(狂犬病病毒肽)是一种由29个氨基酸组成的细胞穿透肽,它来源于狂犬病病毒糖蛋白。RVG肽能够特异性识别并结合中枢神经系统中普遍存在的烟碱型乙酰胆碱受体(nAChR),并通过受体介导的转胞吞(RMT)机制介导物质或载体穿过血脑屏障(BBB)进入脑细胞。RVG肽的这一特性使其在药物递送和靶向治疗中具有潜在应用,特别是在...https://blog.csdn.net/Apeptide008/article/details/141425650
4.教学设计神奇的微生物师:图片展示病毒与真核细胞、大肠杆菌大小比较示意图,更加形象直观,学生们都能比较出来。生4:病毒是最小的微生物。生5:病毒形状多样。 师:神奇的病毒与我们人类又有什么样的关系呢?请同学们想一想? 生6:病毒引起生病,流行性感冒、肝炎、狂犬病、艾滋病、禽流感等等。 https://www.360wenmi.com/f/filewe6xx3kz.html
5.狂犬病毒L蛋白呈现转录作用;N蛋白是组成 病毒粒子的主要 核蛋白,是诱导 狂犬病细胞免疫的主要成分,常用于 狂犬病病毒的诊断、分类和流行病学研究;G蛋白是构成病毒表面纤突的 糖蛋白,是狂犬病病毒与细胞受体结合的结构,在狂犬病病毒致病与免疫中起着关键作用;M1蛋白为特异性抗原,并与M2构成 细胞表面抗原。.....https://baike.sogou.com/v804907.htm
6.狂犬病毒简介狂犬病毒毒性→MAIGOO百科狂犬病病毒基因组由11928或11932个核苷酸组成的单股负链不分节段的RnA,基因组从3′端至5′端的排列依次为N、P、M、G和L基因,分别编码5种结构蛋白,其阅读框大小依次为1353、894、609、1575、6429nt。 病毒易被日光、紫外线、甲醛、新洁尔灭、50%~70%酒精等灭活,病毒悬液经56℃30~60min或100℃2min即灭活...https://www.maigoo.com/citiao/278065.html
7.转贴孟胜利:狂犬病病毒待解之谜微生物与免疫黄病毒和粘附病毒引起的中枢神经系统并发症被认为是主要通过该种路径所导致。尽管从外周到脑组织的狂犬病毒血液传播已经被实验室用银发蝙蝠狂犬病病毒(SHBRV)证明,但这并不是主要的自然界感染狂犬病毒的传播方式,也没观察到狗携带传染的狂犬病毒通过血液传播。https://3g.dxy.cn/bbs/topic/32632190
8.狂犬柴犬病的简介,症状,病因,治疗,护理狂犬病(rabies)是由狂犬病毒引起的一种人畜共患的中枢神经系统急性传染病。因狂犬病患者有害怕喝水的突出临床表现,本病亦曾叫做“恐水病(hydrophobia)”,但患病动物没有这种特点。主要临床表现为特有的狂躁、恐惧不安、怕风怕水、流涎和咽肌痉挛,最终发生瘫痪而危及生命。 病因 狂犬病病毒(rabies virus)属于弹状病毒...https://disease.91160.com/detail.html?id=3059
9.狂犬病毒特性,狂犬病毒消毒以及狂犬疫苗的制备发生改变。经Jameson-Wolf抗原表位优势图分析发现,SRV~9|在192位氨基酸的改变,导致该部位产生了一个新的潜在抗原位点。由于狂犬病病毒糖蛋白是诱导机体产生中和抗体唯一抗原,因此,上述氨基酸的改变可能与其特殊的蚀斑特性和其安全性提高有关。保持对毒株的氨基酸...https://m.chunyuyisheng.com/m/topic/345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