狂犬病(Rabies)一概述狂犬病(Rabies)又称恐水症(Hydrophobia)是狂犬病病毒引起的一种人畜共患的中枢神经系统传染病。
该病多见于狗、狼、猫等食肉动物。人多因被病兽咬伤而感染。一旦发病,死亡率几乎100%。临床表现为特有的狂躁、恐惧不安、怕风恐水、流涎和咽肌痉挛,终至发生瘫痪而危及生命。预防接种在本病有极其重要的意义。狂犬病主要有以下特点:
①病毒感染;
②绝大部分由动物咬伤传染;
③每个无免疫力的人都可能被感染;
④潜伏期多为1~3个月,最短5天,最长可近20年;
病毒与神经肌肉结合部的特异性受体结合,沿着神经轴快速向心传播。运行速度为3.0mm/小时。
⑤发病后,病程一般1个星期左右。唾液腺中的狂犬病病毒
细胞培养的狂犬病病毒
电镜下的狂犬病病毒
狂犬病病毒为单股负链RNA病毒,病毒外壳为紧密而完整的脂蛋白双层包膜,包膜下面是一层基质蛋白,外表有1600~1900个10nm长的槌状糖蛋白(G)覆盖。病毒中央是直径为40nm的核衣壳,它包含核酸(RNA)、核蛋白(N)、磷蛋白(NS)和依赖RNA的RNA多聚酸(L)。1750个核蛋白(N)分子与核酸(RNA)结合形成核糖核蛋白(RNP),并有60个RNA多聚酸(L)分子与95个磷蛋白(NS)分子一起构成紧密螺旋的核衣壳。糖蛋白(G)可诱导产生中和性抗体,产生保护。狂犬病病毒的基因结构图:2、培养特性
病毒可在鸡胚绒毛尿囊膜、原代鸡胚成纤维细胞以及小鼠和仓鼠肾上皮细胞培养物中增殖,并在适当条件下形成蚀斑。此外,人二倍体细胞HDCS株等也常用于狂犬病病毒的培养。适应于鸡胚成纤维细胞的毒株,如Flury毒株的LEP和HEP株,在细胞培养物中的病毒产量较大,可以用于制备疫苗。三流行病学
②从周围神经侵入中枢神经期。主要侵犯脑干及小脑等处的神经元。③向各器官扩散期。病毒自中枢神经系统再沿传出神经侵入各组织与器官。狂犬病病毒在神经细胞内增殖示意图五症状
犬典型病历的潜伏期2~8周,有时可达一年或数年。病初主要表现精神沉郁,举动反常,如不听呼唤,喜藏暗处,出现异嗜,好食碎石,木块,泥土等物,病犬常以舌舔咬伤处。不久,即狂暴不安攻击人畜,常无目的的奔走。外观病犬逐渐消瘦,下颌下垂,尾下垂并夹于两后肢之间。声音嘶哑,流涎增多,吞咽困难。后期,病犬出现麻痹症状,行走困难,最后终因全身衰竭和呼吸麻痹而死。犬表现狂暴不安症状
人类狂犬病病程分以下四期:潜伏期、前驱期、急性神经症状期和麻痹期即昏迷死亡期。图:狂犬病患者前驱期症状
潜伏期
前驱期:
大多数患者有低热、倦怠、乏力、头痛、烦躁、恐惧、恶心、周身不适等症状。对痛、声、风、光等刺激开始敏感,并有咽喉紧缩感。本期持续1~4日。前驱期一般为3天,较少超过4天。
急性神经症状期:
①狂躁型狂犬病以亢进为主,表现为狂躁不安、恐惧惨叫、恐水怕风、吞咽困难、呼吸困难等。特别是恐水怕风是狂躁型狂犬病的典型症状之一。狂躁型狂犬病本期一般为1~3天,之后进入昏迷死亡期。
②麻痹型的狂犬病也称静型式亚狂犬病,主要表现为虚弱、瘫痪、嗜睡、共济失调等。麻痹型狂犬病的病程较长,有的病人存活长达30多天。
病理变化主要为急性弥漫性脑脊髓炎,脑膜多正常。多数病例在肿胀或变性的神经细胞浆中,可见到1至数个圆形或卵圆形、直径约3~10μm的嗜酸性包涵体,即内基小体(Negribody)。常见于海马及小脑浦顷野组织的神经细胞中,偶亦见于大脑皮层的锥体细胞层、脊髓神经细胞、后角神经节、交感神经节等。六病理变化
内基小体
在表现典型的临床症状前,狂犬病尚无任何确诊的检测方法,一般都是根据动物咬伤史及临床症状就进行综合判断的。狂犬病的实验室诊断(死后诊断)主要进行病毒检测、抗原抗体检测以及病毒的核酸检测等。通过这些特异性的检测,可以最后确诊。可疑病例通过下列方法确诊:
①狂犬病特异性抗原
②在脑组织中存在Negribody(狂犬病病毒包涵体)
③在脑组织或唾液中用细胞培养分离到病毒七诊断与鉴别诊断八防制措施(一)预防措施1.加强动物管理,控制传染源:
(1)大力宣传养狗及其他野生动物的危害。(2)野犬应尽量捕杀。(3)家犬应严格禁锢。并进行登记和疫苗接种。(4)狂犬或患狂犬病的野兽应立即击毙焚毁或深埋,严禁剥皮吃肉。2.伤口处理主要为清创,立即用20%肥皂水和清水反复彻底清洗伤口和搔伤处,至少20分钟,再用75%乙醇或2%碘酒涂擦,也可用1%新洁尔灭液冲洗,以清除和杀死病毒。
3、预防接种
对兽医、动物管理人员、猎手、野外工作者及可能接触狂犬病毒的医务人员应作预防接种。对被狼、狐、狗、猫等动物咬伤者,应作预防接种。与此同时加用免疫血清,效果更佳。
暴露前免疫预防预防
暴露后免疫预防图:暴露前免疫程序图:暴露前免疫后抗体演变暴露类型与可疑动物接触程度推荐治疗方法I
触摸或饲养动物,被舔皮肤完好无损
如有可靠的病史,不必处理II
轻微咬伤皮肤;轻度抓伤或擦伤,未出血;舔到有破口的皮肤
立即接种狂犬病疫苗III
单一或多处穿过皮肤的咬伤,
或抓伤黏膜被唾液污染(如舔)
立即接种狂犬病疫苗及
抗狂犬病免疫球蛋白暴露后的处理
图:暴露后免疫5针的接种法经济有效的接种程序
WHO推荐的3种安全有效的疫苗:①人二倍体细胞疫苗(HDCV)②纯化Vero细胞疫苗(PVRV)③纯化鸡胚成纤维细胞疫苗(PCECV)WHO强烈推荐使用安全有效的现代疫苗。2001年3月在越南河内召开的WHO/梅里亚基金地4届亚洲狂犬病控制专题研讨会上,14个亚洲国家的成员共同呼吁2006年以后亚洲停止使用脑组织疫苗。PVRV(纯化Vero细胞疫苗)疫苗两种程序比较
4、暴露后免疫失败的分析
每年世界范围内,仍然会有少数免疫治疗失败的病例,经过分析发现,主要原因如下:①伤口没有及时处理。②没有及时合理用抗狂犬病血清或狂犬病免疫球蛋白。③疫苗质量不佳。④患者个体免疫力低下。研究表明,免疫治疗失败的主要原因不是细胞培养疫苗的问题,而是暴露后处理不当,特别是潜伏期短的患者和在抗血清供应不足的地区。犬、猫一般采用犬五联疫苗或者犬七联疫苗进行免疫,国产犬五联疫苗免疫程序如下:初免而后每半年追加免疫注射一针(二)治疗:
(1)一般处理单间隔离病人,避免不必要的刺激。
(2)加强监护患者常于出现症状后3~10日内死亡。致死原因主要为肺气体交换障碍、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