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自闭症也被称为孤独症,是一种比较常见的疾病,属于广泛性发育障碍的一种,多起病于婴幼儿期。自闭症儿童多数存在语言发展障碍、表达紊乱、精神发育迟缓等症状。因此,当父母发现自己的孩子有自闭倾向的时候,一定要及时地进行干预,避免自闭症对孩子的身体和心理造成持续的影响。
1警惕11种自闭症的症状
1.1当婴儿盯着父母或者照顾他的人时,不会表现出高兴的反应
有孩子的父母都知道,当家长或看护人靠近时,小孩都会表现得很开心,欢呼雀跃并且爱笑。但这种表情在自闭症孩子身上就很少见,当父母和家人鼓掌要抱抱他们的时候,他们并没有露出开心的表情,而是一副无动于衷的样子,自顾自的做着自己的事。
1.2五个月大,不能发出交流的咿呀声
通常5个月左右的婴儿可以对家长的呼唤做出反应,例如手指会抬起来抓握,口中会发出咿咿呀呀的声音。而大多数自闭症的孩子则不然,他们的语言能力大大滞后,16月龄开始才会有少量语言反映。但是对正常儿童而言,已经能用词汇清晰的表达自己的需求。
1.3不和别人进行眼神交流
目光对视是人与人之间进行信息交换的一种辅助方式,在亲子间也经常发生,比如父母一个眼神,就可以让孩子放下手机去写作业。然而,患有自闭症的孩子和父母、家人之间很少有眼神接触,他们不直接注视别人,也不和父母对视。
1.4不能辨认父母的声音
如果大家有仔细观察过自闭症儿童就会发现,很多自闭症的小朋友是不能够辨别父母的声音,甚至他们根本不知道自己的父母在叫他。而当父母和他人一起呼唤孩子的时候,他们本身就无法辨别出是谁在叫自己。有些自闭症儿童的家长说:当时我去接孩子放学,孩子坐在车里,我不停地叫他,叫了半天他也没搭理我,直到走到跟前了才有所反应。
1.5九个月后才发出咿呀声
1.6说话前很少配合手势
一、两岁大的小孩,在开口说话时,往往会有身体上的动作,例如手指的挥舞,比划数字,比喻描绘出某物等。但患有自闭症的孩子却很少与人合作,只是呆呆地坐着,说出的话模糊不清。但是,也有一部分自闭症儿童比较活跃,他们很喜欢使用手势,但与之相反的是,他们的手势和语言的不匹配,也就是说,他们口中的话和手上的动作不一致。
1.7反复重复一个动作
有些高功能自闭症的孩子有一种刻板的行为,他们经常会做同样的事情,比如在街道的角落里走来走去,或者是不停地用鞋带缠绕。刻板行为对孩子的影响往往是深远的,有些孩子在幼年时期就形成了自己的刻板行为模式,这很可能会成为永久性的特质。
1.8语言功能倒退
有一部分的自闭症儿童可能会有这样的表现:部分儿童在早期语言功能正常,但后期却出现语言倒退症状。
1.9注意力不集中,伴随有多动
1.10社交障碍,无法参与正常的社交
大部分孤独症孩子都有社交障碍,他们几乎没有朋友,与人交往也是非常困难的,不懂得如何和别人进行正常的沟通,甚至会出现攻击别人的行为。
1.11两岁时没有语言交流
大部分的孩子在两岁的时候就能和家长用文字和单词进行沟通,他们还能从语音中获得更多的信息,但是在两岁的时候,自闭症孩子连基本的语言都没有学会。
2儿童自闭症的表现
(1)无语言型:一般都会被误认为是听力有问题或者是失语症。
(2)立即仿说:主要有三种,一种是有变化的,一种是没有变化的。前者被认为是自闭症患儿有交流的倾向;后者大多没有交流的倾向。
(4)说话不带感情:只是在告诉你,而不是和你谈话,也没有一般人说话时一问一答、一来一往的特性。
(5)无法掌握音调、音量:说话就像一个木偶一样,毫无感情可言,他们不能用语音的音调,节奏,抑扬顿挫来表达自己的情绪和感觉。而且,在不同的情况下,声音的大小也是不能改变的。
(6)字义无法变化:如学校和校正,不能分辨其读音。
(7)代名词反转:“你”、“我”、“他”等代名词有混淆的现象。
(7)不清楚肯定与否定的概念:常使用“不”,而较少使用甚至不会使用“是”或“好”。
(8)文法结构不成熟:会说自己的语言,只有那些经常跟他接触的人,才能够了解他在用什么语言,说什么。
(9)很少发问:除了强迫的行为表达,他们几乎不会提问。
(10)固着性:无论在什么情况下,他们都会不断地重复着同样的话语。
(11)不会使用因果性的语言:如因为、所以、因此、如果等词汇。
据了解,大多数的自闭症孩子,他们要经过数年乃至十多年的训练,才有可能真正走出“自闭”,走上正常的道路。但在这漫长的过程中,他们最终又将如何,谁也无法预料。目前为止,孤独症的病因还是不明确的,但可以肯定的是遗传因素在其中起到了很大作用,一般第一胎的男婴出现的几率会更高,大约在4%左右,而第二胎、第三胎出现的几率都会有所下降。而男性出现的比例大概是女性的三四倍。至今为止,没有任何办法可以预防,也没有任何药物可以治疗。除了训练,没有其他的手段,2-7岁是儿童语言发展的最佳时期。建议家长在日常生活中要多注意孩子的行为,及时发现自闭症征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