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例犬血小板减少症的诊治分享免疫凝血犬血小板减少症白细胞红细胞骨髓

血小板减少症是指血小板数低于正常范围所引起的病症,血小板减少症可能源于血小板产生不足、脾脏对血小板的阻留、血小板破坏或消耗增加以及被稀释。

二、基本信息

照片

三、病史

1.主诉:突然发病,全身紫癜,发病部位主要集中在腹部,食欲不振,精神状态良好,最近没有外出和创伤的经历。

2.疫苗和驱虫:体外驱虫大宠爱,今年未注射疫苗;体内驱虫情况不详。

3.用药史:无

四、体格检查

精神状况:精神状态良好;体重:4.15kg;

体格评分(BCS):7/9;体温:38.2°C(肛温);

皮肤弹性:正常;水合程度:脱水5%;

心率:116次/分钟;心律正常;无心杂音;

脉搏:未见异常;呼吸:26次/分;无杂音;

外周淋巴结:未见异常;腹部触诊:未见异常;直肠检查:未见异常。

五、问题列表

1.皮下淤血;2.食欲不振。

六、鉴别诊断

1.皮下淤血(小动物医学诊疗思路推理)

1.1.1血管病变

1.1.1.1FIP(猫传染性腹膜炎)

1.1.1.2利什曼原虫

1.1.1.3心丝虫

1.1.1.4库兴

1.1.2血小板减少症

1.1.2.1生成减少(a受血小板影响:埃里希体病和其他立克次氏体等感染、白血病病毒感染。b全血细胞减少症:淋巴瘤;药物毒性:细胞抑制剂、磺胺类药物;慢性埃里希体病;中毒:铅、铊;猫白血病。)

1.1.2.2消耗增加(弥散性血管内凝血、出血)

1.1.2.3破坏(免疫介导性血小板减少症、埃里希体感染)

1.1.2.4扣押(脾肿大:全身性感染、自身免疫性疾病、脾肿瘤、脾扭转)

1.1.3血小板病

1.1.3.1水杨酸的给予

1.1.3.2血管性血友病因子缺乏

1.1.3.3高球蛋白血症

1.1.3.4尿毒症

1.2继发性凝血功能障碍

1.2.1凝血因子缺乏

1.2.1.1生成减少(a先天:血友病A/B;b后天:肝功能障碍、VK拮抗剂、肝素)

1.2.1.2消耗增加(DIC)

1.3外伤性

思考与分析

a.考虑到动物居家饲养、没有接触毒物和药物可能,应该排出毒物和药物引起出血;

b.动物无打架和摔伤病史,排除外伤原因导致的淤血。

2.食欲不振(小动物医学诊疗思路推理)

2.1对食物感兴趣

2.1.1进食困难

2.1.1.1咀嚼障碍(下颌关节脱臼、牙科疾病、咀嚼肌肌炎、三叉神经病变、占位性病变如肿瘤、脓肿)

2.1.1.2吞咽障碍(a机械性障碍:口腔咽喉颈部异物、黏膜水肿、肿瘤;b神经学障碍:狂犬病、破伤风、环咽肌失弛缓症。)

2.1.2进食疼痛

2.1.2.1口腔黏膜溃疡

2.1.2.2牙周疾病

2.1.2.3颈部疾病

2.1.3应激/心理性原因

2.1.3.1换食物

2.1.3.2搬家

2.1.3.3成员改变

2.2对食物无兴趣

2.2.1没有嗅觉

2.2.1.1鼻部疾病

2.2.1.2嗅觉神经疾病

2.2.2有嗅觉

2.2.2.1胃肠道疾病

2.2.2.2中枢神经疾病

2.2.2.3口腔以外的疼痛

2.2.2.4代谢性疾病

2.2.2.5传染病

体格检查:未见牙齿疾病和牙龈红肿,口腔溃疡,下颌张力正常,下颌关节活动正常,咬合正常,未见吞咽困难动作。

病史:有对食物闻闻就走动作,证明它食物不感兴趣,有嗅觉。

七、诊断计划(含结果判读)

1.CBC+血涂片

表1

血小板检查为零,白细胞正常和红细胞正常。

血涂片

2.生化检查

表2

结果:未见黄疸,未见肝脏指标上升

3.凝血检查

凝血功能正常。

4.腹部超声

脾脏大小正常,呈中等强度回声,未见结节以及肿块,其他脏器未见明显异常,有大量胆泥淤积,未见腹腔有液体回声。

八、新的问题列表

1.血小板减少(兽医循证医学与鉴别诊断)

1.1首先确定血小板是单独减少还是与其他两系减少同时发生

1.2假性减少

1.2.1三分类计数

1.2.2需要人工计数校正

1.3生成减少

1.3.3病原体:艾利希体、FeLV、FIV(少见)

1.3.4疫苗:据报道,疫苗可干扰血小板生成

1.3.5单纯巨核细胞生成无效

1.3.5.1免疫介导(抗巨核细胞抗体)

1.3.5.2周期造血

1.3.5.3病原体

1.4清除增多

1.4.1免疫介导性血小板减少症

1.4.2同种异体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新生儿

1.4.3继发性非免疫介导性

1.4.3.1DIC

1.4.3.2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1.4.3.3溶血性尿毒综合征

1.5消耗增多:通常是炎症、DIC、传染病(艾利希体)以及蜱媒传染病等

1.6分布异常

1.6.1脾亢

1.6.2内毒素血症

1.6.3门脉高压

1.7药物

药物可导致血小板生成减少、血小板清除加快以及血小板“扣押”,都可能与使用的各种药物有关。抗生素、抗真菌药、抗惊厥药、抗炎药、化疗药、抗病毒药、利尿药。

血涂片未见血小板凝集和大血小板、很难发现血小板、未见血小板形态异常以及红细胞包涵体,和血源病原体,暂时排除感染性因素导致血小板减少和血小板假性减少,超声未见肿瘤和脾脏异常、排除肿瘤和脾脏原因影响血小板下降、血常规红细胞和白细胞结果正常,生化指标正常,基本排除溶血疾病和骨髓造血异常情况,血凝指标正常基本排除DIC,病史调查未注射疫苗和服用药物情况,基本排除药物和疫苗影响。

2.BUN增加(兽医循证医学与鉴别诊断)

2.1肾前性

2.1.1相对(血浆量少)、脱水

2.1.2绝对(尿素氮过多)、尿素氮产量增加(从胃肠道吸收蛋白:a餐后【少量增加】;b胃肠道出血:溃疡、门脉高压、肿瘤、炎症)

2.2肾性

2.2.1AKI

2.2.1.1中毒

2.2.1.2钩端螺旋体

2.2.1.3药物(如NSAIDs、两性霉素B、氨基糖苷类)

2.2.1.4缺血

2.2.1.5肾盂肾炎

2.2.2CKD

2.3肾后性

2.3.1泌尿道阻塞

2.3.1.1尿石症

2.3.1.2尿道拴子(猫FIC)

2.3.1.3肿瘤

2.3.1.4尿道痉挛

2.3.1.5前列腺增大(增生、脓肿、肿瘤)

2.3.1.6输尿管阻塞(结石、狭窄、肿瘤)

2.3.2泌尿道创伤

2.3.2.1膀胱破裂

2.3.2.2输尿管/尿道破裂

生化指标CRE正常、BUN/CREA升高,血常规HCT升高,病史食欲下降考虑肾前性氮质血症,可能脱水导致。

九、鉴别诊断(综合分析)

1.免疫介导性血小板减少

2.蜱传媒病(埃里希体、嗜吞噬细胞无形体、心丝虫、莱姆病)

十、进一步诊断计划(含结果判读)

1.SNAP4dx

爱德士SNAP4Dx(埃里希体、嗜吞噬细胞无形体、心丝虫、莱姆病)检测结果为阴性。

2.传染病PCR/血清学检查(未送检)

十一、初步诊断

免疫介导性血小板减少症

十二、治疗计划

1.泼尼松龙:1mg/kg,bid,po;血在血小板上升并且达到正常后,病情稳定,每2周减量1/2用量;

2.环孢菌素:5mg/kg,sid,po;连用一个月;

3.多西环素:5mg/kg,bid,po;连用3周;

4.西咪替丁:10mg/kg,bid,po;连用1周;

5.监测:前十五天每三天检查一次血常规,十五天病情相对稳定每隔一周一次血常规,15天到58天,每周一次血常规58天以后每半月一次血常规检测。

十三、病情发展

本病例在72天内的血常规监测结果,如下图1、图2、图3:PLT数值变化,WBC数值变化,RBC数值变化。

治疗结果分析:

1月25开始治疗,到2月3日泼尼松龙每日两次一次1mg/kg,环孢菌素一日一次,一次5mg/kg,连用一个月,症状逐渐好转,皮下淤血点基本消退,PLT483,WBC24.11,RBC7.34,白细胞增高,血小板正常,2月4日开始逐渐减药,泼尼松龙每日两次一次0.5mg/kg,减药期间血小板数值稳定,白细胞逐渐下降到正常,所以决定2月18日继续减药,每周检测一次血常规,血小板数值稳定,红细胞稳定,白细胞有所偏高,可能与激素有关。3月4号继续减药,每日一次,一次0.5mg/kg,连用两周,症状比较稳定未见其他异常,由于症状比较好,后续每两周递减百分50%直至停药。

十四、总结

本病例在就诊时出现严重的血小板减少(Thrombocytopenia)因此对引发血小板减少的常见病因进行了排查,包括详细询问既往病史;近期有无异常的用药史及旅行史;并对会引发血小板减少的常见寄生虫因素进行了排查,均为阴性;同时排除了感染性因素和肿瘤疾病。除去以上病因,引发严重血小板减少(PLT<30K/μL)最常见的原因是免疫介导性因素,其中免疫介导性血小板减少症(Immune-mediatedThrombocytopenia,IMT)属于破坏/消耗增加,且IMT通常引起极严重的血小板减少(<10K/μL)。因此该病例初步诊断为免疫介导性血小板减少症。

2.免疫介导性破坏

原发性免疫介导性血小板减少症(ITP)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其特征是产生针对正常“自身”血小板抗原的抗体。继发性免疫介导性血小板减少症与潜在的疾病(例如感染、肿瘤、药物、输血)有关,这些疾病会引入新抗原或破坏宿主的免疫平衡。抗血小板抗体测定能够检测与病患血小板结合的抗体[血小板表面免疫球蛋白(PsAIg)或能够结合血小板的循环抗体。然而,PsAIg或间接抗体检测无法区分原发性ITP和继发性ITP,非特异性血小板抗体的结合进一步限制了其临床实用性。

犬ITP比猫更常见。犬ITP的系列病例表明中年犬和雌性犬多发,并且可卡犬、贵宾犬、英国古代牧羊犬具有品种易感性。通常基于临床和实验室的综合标准进行诊断:排除潜在疾病,严重的血小板减少症(<50,000/mcL),巨核细胞正常或增多以及对免疫抑制疗法的反应。

3.诊断

人医和兽医均缺乏诊断免疫介导性血小板减少症的金标准,要做出血小板减少症的诊断,需要进行CBC、详细的血涂片检查、评估用药史和旅行史、体格检查(包括眼底检查)、并应仔细评估脾脏、肝脏和淋巴结。进一步的检查包括骨髓检查、病原体检查、影像学检查同时采集细胞学或活检样本以及凝血试验,做排除性诊断,如下表3。

血小板减少症和血小板增多症的诊断试验(小动物内科学第八版)表3

4.治疗

4.1第一阶段治疗为内科治疗

一旦血小板计数在正常范围内,则初始的泼尼松龙剂量将每2周减少约四分之一至五分之一,最后转为隔日治疗。如果没有出现复发,则在大约6个月内逐渐减量。

长春新碱可用于对糖皮质激素无反应或血小板减少症威胁到生命的犬,它可以刺激骨髓中巨核细胞的有丝分裂,增加血小板从骨髓中释放,提前释放的血小板功能不全。

急性管理:长春新碱(0.02mg/kg,静脉注射)与单独使用泼尼松龙相比,这些药物与泼尼松龙联合使用可更快的增加血小板数量。

长期管理:犬:环孢菌素(5mg/kg,q12h)、吗替麦考酚酯、硫唑嘌呤(起始剂量2mg/kg,q24h)、来氟米特(3-4mg/kg,q24h),与泼尼松龙联合使用;猫:苯丁酸氮芥(0.1-0.2mg/kg,q24h),吗替麦考酚酯。

预防和治疗胃肠溃疡(奥美拉唑:1.5mg/kg,雷尼替丁,2mg/kg,SC;硫糖铝60mg/kg,PO)即使血小板数量有回升,患犬仍有继续出血的风险。

抗生素:考虑使用抗生素(潜在隐性感染的可能性,免疫疾病导致的感染倾向),如果未排除蜱传播的疾病,则使用多西环素5mg/kg,一日2次,三周。

输血疗法:如果单纯免疫抑制疗法效果不显著或大量出血,可以输全血来补充血小板。

4.2第二阶段

第一阶段治疗效果不理想,进入第二阶段治疗。第二阶段治疗为外科治疗,手术切除脾脏。

脾脏是最大的外周免疫器官,同时具有清除红细胞和血小板的作用。脾脏切除后可一定程度地弱化免疫亢进,减少血小板及红细胞的吞噬作用。脾脏有肿物和其他异常考虑手术切除脾脏。

4.3第三阶段

第三阶段继续免疫抑制治疗,用药与第一阶段相似,每日监测血小板、白细胞及红细胞变化。

在严重出血(危及生命的(GI)失血风险)的情况下,每天测量血细胞比容2-3次。每天评估血小板计数,直到超过50,000/uL,之后,几天复查一次,直至血小板计数正常。在药物剂量递减期间,每1-3周复查一次。每2-4周进行一次CBC和生化检查。由于有继发性感染的风险(尤其是在雌性中),需每4-6周进行一次尿液微生物检查。

4.4注意事项

4.4.1谨慎使用疫苗,其在复发中的作用不确定。

4.4.2停止任何没有必要的药物治疗,可能导致继发性血小板减少症。

4.4.3免疫抑制:易发生机会性感染。

4.4.4症状缓解后剂量减少过快可能导致复发,复发则更难控制。

4.4.5避免肌肉注射和皮下注射和侵入性操作。如膀胱穿刺和颈静脉穿刺。

4.4.6避免硬质食物。

4.4.7皮质类固醇导致胃肠道溃疡,医源性库兴。

4.4.8如果出血,尽量多次评估出血,严重出血可以危及生命,严重出血每天测量HCT2-3次,及时输血。

4.5预后

开始治疗后的几天,血小板计数通常会增加至>50.000/uL(通常是1-15天后,25只犬中的24只平均为5天)。长春新碱或hlg联合泼尼松龙可使血小板更快增加到50,000/μL(中位数2.5-4天)。很少有犬无法达到正常血小板计数。对治疗无反应时应重新考虑诊断。19只犬中有5只(26%)在19-286天后复发,中位数为66天;复发的原因是泼尼松龙的剂量减少,主人依从性差。如果复发,应添加第二种免疫抑制药物,建议逐渐减少剂量,使动物在剩余生命中可采用交替用药的方案。近期研究中的出院存活率:84-97%;如果需要,包括血液/血小板产品在内的强化治疗对预后更有利,猫的死亡率为15%(2/13)。

在7只经历了不止一次复发的狗中,有4只在最后一次随访时存活,中位存活期为1008天(范围为655至1389天)。

参考文献略

近期可报实操课程

点击图片了解更多课程详情

今日课程预告

看图话猫眼—角膜3

角膜疾病在眼科疾病中具有非常大的占比,在临床上多数角膜问题一定程度上需要靠外观及经验判断,充分了解角膜不同的疾病类型,有助于我们进行疾病诊断治疗及预后判断。

THE END
1.如何检测猫抓病的检查项目有哪些语音科普如果患者怀疑得了猫抓病,经过了临床对病原体的培养以及进行了分离之后,能从病人的皮肤破损部位、血液中以及淋巴结的脓液之中分离培养出汉赛巴通体,这个时候一般可以诊断为猫抓病。 一般要进行检查的项目有血常规、间接免疫荧光实验、皮肤试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聚合酶链式反应,其中比较快速、灵敏、简便、并且具有诊断...https://www.xinglinpukang.com/audio/96549055.html
1.猫咪降体检:全面检查好项目(2024版)对于刚刚接回家的小猫,及时进行体检是非常必要的。体检项目包括传染病的检查,如猫瘟、猫疱疹、猫杯状病毒等。费用大概在几百元左右,具体根据所选项目和地区医院差异而定。全面的体检有助于及时发现病症,预防疾病。建议主人定期带宠物去专业的诊所进行体检。 https://www.tijian8.com/post/21FD2F209680.html
2.壹生资讯检测抗汉赛巴通体IgM抗体,敏感性强,特异性较好,有临床诊断价值。 4.组织病理学检查 淋巴结活检特征性病变是微脓肿性肉芽肿形成,主要分布于淋巴结的皮质区、副皮质区,在组织细胞中发现多形性革兰阴性的病原体有助诊断。 【诊断】 本病可根据患儿猫接触、抓咬史,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可确定诊断。 https://www.cmtopdr.com/post/detail/9df5de7d-0aaa-4b33-98e4-493f8c6c1746
3.“撸猫”后出现怪病,反复高烧不退!医生检查发现住院期间医生为巫先生完善了肿大淋巴结的穿刺活检协助诊断,送穿刺组织进行病理检查,病理诊断证实了符合“猫抓病”。 “狂犬病”大家听得不少 但这“猫抓病”大家还是比较陌生 “猫抓病”严重吗? 快来看看! ▼ “撸猫”有风险,儿童更易中招 “猫抓病”又称猫抓热,是汉赛巴尔通体感染所致的自限性疾病,大多数患...https://3w.huanqiu.com/a/077c70/4C1MSHizffa
4.EMI:曹清教授团队等首次系统描绘“猫抓病”患儿的临床特征儿童医学中心感染科曹清教授团队联合上海交通大学农业与生物学院袁聪俐研究员团队在国际权威期刊《Emerging Microbes & Infections》(影响因子19.568)在线发表临床研究成果,首次系统描绘了免疫功能正常的“猫抓病”患儿出现全身骨骼损害和内脏损害的临床特征,详细阐述了导致骨骼损害的巴尔通体感染的流行病学、病原学、临床...https://www.medsci.cn/article/show_article.do?id=18ece45317a2
5.猫抓病的症状有哪些传染科指导意见:一旦感染猫抓病之后,患者常见的临床症状主要有:被猫咬伤或者抓伤的部位会出现一些红色的小丘疹,也可以呈脓包或水泡的形式存在。皮损部位多见于颜面、足部、前臂、手部、小腿、眼睛等部位,1-3周之后会形成结痂,并且还有一部分形成色素沉着。在被猫抓伤感染的第1-2周,患者会出现局部淋巴结肿大的情况,多见于...https://m.bohe.cn/iask/mip/ycfashuxxkq0aec.html
6.猫的常见疾病常见疾病1:猫癣猫癣到底是什么? 猫癣(Ringworm)是一种由一组皮肤真菌感染造成的皮肤病。真菌以皮肤上的死细胞和毛发为食,在人身上会带来很典型的圆圈型症状,在猫咪身上通常表现为干燥、瘙痒、片状的脱皮、脱毛,皮肤上也会出现圆圈状发红的症状,但是同时也可能呈现各种其他皮肤病的表征,也不排除是猫自己抓的可能。 https://www.douban.com/note/757971679/
7.torch检查是什么项目费用检查时间报告单结果什么是torch检查 torch检查又称之为优生四项、五项,其中T是弓形虫、O指的是其他病原体、R指风疹病毒、C指的是巨细胞病毒、H指的是单纯疱疹病毒,孕妈感染这些病原体后会通过母婴传播,引起胎儿宫内感染,造成早产、死胎、胎儿畸形等,而做此项检查可提前预知并及时处理。 https://www.icheruby.net/baike/909.html
8.脑筋急转弯及答案93、一个病人到医院去做健康检查,为什么医生说:“你离我远一点”请问这、病人得了什么病? 答案:斗鸡眼 94、什么东西没吃的时候是绿的,吃的时候是红的,吐出来的是黑的? 答案:西瓜 95、为什么太阳天天都比人起的早? 答案:因为:人比太阳睡的晚! 96、一只狼钻进羊圈,想吃羊,可是它为啥没吃又没吃羊? 答案...https://www.yjbys.com/naojinjizhuanwan/753823.html
9.[感染与传染病学]猫抓病(五)组织病理学检查 在上文中已述及,对诊断有相当帮助。 (六)病原体抗原或DNA检测 已开展各种新方法(包括PCR)以检测活检切片中的汉赛巴通体抗原或活检标本和脓液中的特异性DNA,其实用意义有待进一步研究。[医学教育网 搜集整理] 【诊断说明】 被猫抓、咬后2~3周出现局部淋巴结肿大,特别伴有原发皮损可拟本...https://www.med66.com/html/2007/8/zh64540204142870023200.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