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常规检查血白细胞大多为3×109/L~4×109/L,伴中性粒细胞减少和嗜酸粒细胞消失,后者随病情的好转逐渐回升。极期嗜酸粒细胞大于2%,绝对计数超过4×108/L者可基本除外伤寒。高热时可有轻度蛋白尿。粪便隐血试验阳性。2.细菌学检查(1)血培养是诊断的依据,病程早期即可阳性,
1.实验室检查小肠炎性疾病的患者白细胞计数均有不同程度的增高、贫血、粪便隐血阳性、红细胞沉降率增快;急性出血性肠炎粪便普通培养可有大肠埃希菌、副大肠杆菌或铜绿假单胞菌生长,厌氧菌培养可有产气荚膜杆菌生长。肠伤寒穿孔患者,血清肥达反应阳性;粪便培养阳性;可行伤寒杆菌培养。肠结核痰及粪便的结核杆
有以下临床特点可考虑为胆汁淤积性黄疸:1.有以上临床表现。2.胆红素浓度逐渐升高,一般在171/μmol/L(10mg/dl)左右,多不超过256.5μmol/L(15mg/dl),个别可超过513μmol/L(30mg/dl)以上,其中以结合胆红素升高为主,占血清总胆红素>60%。
(1)癌性溃疡者,使用前应先明确诊断,以免延误治疗。(2)老年患者由于肾功能减退,对本品清除减少、减慢,可导致血药浓度升高,因此更易发生毒性反应,出现眩晕、谵妄等症状。(3)对实验室诊断的干扰,口服15分钟内胃液隐血试验可出现假阳性;血液水杨酸浓度、血清肌酐、催乳素、转氨酶等浓度均可能升
PH与维生素C是尿干化学检测指标,也是一项监控指标,尿PH偏高或偏低,尿中维生素C浓度大于或等于是乎5mg/dl时对尿试纸化学试验产生干扰,应予以纠正,方法如下:1、PH干扰:1.1项目:PH7.8时,可使蛋白出现假阳性,测定尿糖、白细胞时,如PH变化过大,使酶反应不能在最适合PH反应也会使
PH与维生素C是尿干化学检测指标,也是一项监控指标,尿PH偏高或偏低,尿中维生素C浓度大于或等于是乎5mg/dl时对尿试纸化学试验产生干扰,应予以纠正,方法如下:1、PH干扰:1.1项目:PH7.8时,可使蛋白出现假阳性,测定尿糖、白细胞时,如PH变化过大,使酶反应不能在最适合PH反应也会使结果
PH与维生素C是尿干化学检测指标,也是一项监控指标,尿PH偏高或偏低,尿中维生素C浓度大于或等于是乎5mg/dl时对尿试纸化学试验产生干扰,应予以纠正,方法如下:1、PH干扰:1.1项目:PH7.8时,可使蛋白出现假阳性,测定尿糖、白细胞时,如PH变化过大,使酶反应
潜血1+的是尿常规化验单上的结果,意思是尿液经离心沉淀后在高倍显微镜下发现了10个血红细胞。如果经过离心沉淀后的尿液,在显微镜下每高倍视野有2个以上的红细胞,就称的上是血尿。在高倍镜下,发现10个红细胞就计为“+、1+或+1”,20个计为“++、2+或+2”30个计为“+++、3+或+3”4
1.血常规通过测定血红蛋白、红细胞、红细胞压积来判断患者出血的情况。血红蛋白每下降10g/L提示血容量丧失400mL左右。但在出血早期血红蛋白可不降低,在出血3~4小时以后才出现血红蛋白降低。而白细胞在出血时多出现应激性升高。2.上消化道内镜(胃镜、十二指肠镜)诊断上消化道出
当血管内有大量红细胞破坏,血浆中游离的血红蛋白超过1000mg/L时,血红蛋白可随尿排出,尿中血红蛋白定性检查阳性,称血红蛋白尿。血红蛋白尿的特点是外观呈浓茶色或透明的酱油色,镜检时无红细胞,但隐血试验呈阳性反应。尿血红蛋白定性的临床意义:1、异常结果:(1)血型不合的输血、广泛性烧
1.不宜用于急性胰腺炎。2.用药期间应注意检査肾功能和血常规。3.应避免本品与中枢抗胆碱药同时使用,以防加重中枢神经毒性反应。4.用本品时应禁用咖啡因及含咖啡因的饮料。5.突然停药,可能导致慢性消化性溃疡穿孔,估计为停用后回跳的高酸度所致。故完成治疗后尚需继续服药(每晚400mg
随着尿分析仪的普及,其简单、快捷的优点被人们所接受,但由于试纸带在测定过程中易受尿液中化学因素的干扰,且由于人们操作误差等诸多因素,造成假阳性、假阴性原因进行全面分析。报告如下。1材料与方法1.1样本病人空腹晨尿,收到样本后两小时以内测定完毕,共检验800例病
【摘要】目的探讨在尿常规检查中尿液分析仪法与尿沉渣显微镜检测法相结合的重要性。方法对500例尿标本用Mejer-600型尿11项分析仪检测和尿沉渣显微镜检测法同时进行检测,对其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尿液分析仪法与尿沉渣显微镜检测法在尿检中比较得出:两者结果相符均为阴性的有445份,占89%
病例资料患者女,60岁,因Scr升高1周,于2016年7月8日入院。患者有慢性胃炎史,约8周前(5月11日)因胃部不适在外院就诊,给予雷贝拉唑钠肠溶片(20mg,1次/d)口服,持续2周。停药5周后出现口干,进干食需水送服,上腹不适,大便干燥,体重较前下降10kg。7月1日在外院就诊,Scr2
正常粪便由已消化和消化未尽的食物残渣、消化道分泌物、大量细菌和水分组成,通过全肠道,特别是结肠直肠而逐渐形成,它不但能反映消化道的功能状态及病理情况,也有助于某些全身疾病的诊断。大便常规检查属于三大常规之列,目前在三大常规检查中,除了血常规已经受到人们的重视外,很多人都不太愿意做尿常规和
近年来,随着干化学尿液分析自动化程度的不断发展,尿液分析仪逐步在国内普及,其优点是操作简单、快速、检测少量尿液可获得多项参数,提高了实验室结果的精密度、敏感性、准确性,也为临床快速诊断提供了可靠的实验依据。尿液分析仪的质量控制工作很有必要,否则会直接影响检测结果。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点。
患儿男,年龄2.4个月,体重6.7kg。因鼠咬伤3d,发热2d,黄疸、酱油色尿、拒乳1d,在当地抗炎对症治疗无好转,急诊入院。鼠咬伤后曾于当地肌注狂犬疫苗和破伤风血清。入院时查体:T37℃,P172次/min,R48次/min,BP92/54mmHg(1mmHg=0.133
尿液分析介绍:尿检也叫尿液分析(uninalyoio)定义为目测、理学、化学、显微镜及仪器,对尿液进行分析,以达到对泌尿、循环、肝、胆、内分泌等疾病进行预防、诊断疗效观察及预后判断等目的。尿常规检查是健康体检中的必查项目,它是尿液分析一般过筛项目,包括颜色、混浊度、干化学试带十一项及沉渣显微镜检
内科包括体检和实验室检查。内科体检一般要测心率、脉搏、呼吸、血压、体温等是否正常。心脏检查,检测心尖搏动、心界大小、心率快慢、节律是否整齐、有无心脏血管杂音及心包摩擦音。呼吸系统检查,主要检查胸部呼吸音、肺肝界、呼吸频率快慢、有无干湿性啰音及胸膜摩擦音。消化系统检查,检查腹部是否平、
pH值、亚硝酸盐、葡萄糖、蛋白质、隐血、酮体、胆红素、尿胆原、比重、白细胞、维生素C、微量白蛋白(根据纸条);一、标本自适应定量技术、点式加样技术;1、仪器根据试纸条每个反应块试剂量的不同,智能加入相对应的标本量,保证反应的充分性和均匀性;2、试纸条每个反应块单独点式加样,杜绝项目间
异常结果:1、尿白细胞(U—LEU)。异常时,尿中含有大量白细胞,表示泌尿道有化脓性病变,如肾盂肾炎、膀胱炎及尿道炎等。增高:见于急‘吐肾炎、肾盂肾炎、膀肮炎、尿道炎、尿道结核等。2、尿亚硝酸盐(NIT)。阳性,见于膀肮炎、肾盂肾炎等。3、隐血(U—BLO)。尿中出现多量红细胞,
①出血:胃溃疡是上消化道出血的常见原因之一。出血是由于血管受到溃疡的侵蚀、破裂所致。毛细血管受损时,仅在大便检查时,发现隐血;较大血管受损时,出现黑便、呕血。一般出血前症状加重,出血后上腹部疼痛减轻或消失。②穿孔:溃疡深达浆膜层时可发生急性胃穿孔,内容物溢入腹腔,导致急性弥漫性腹膜炎。表现为
临床表现:早期无明显特异性临床表现,晚期由于肠壁神经丛受到淋巴肉瘤浸润的压迫,常有腹部钝痛,可有不规则发热和腹泻,腹部触诊发现腹部包块,表浅淋巴结肿大不明显,很少有便血。诊断:若患者有腹痛、腹部包块、出血等症状,临床上出现原因不明的急性小肠梗阻,应高度怀疑小肠肿瘤。小肠淋巴肉瘤早期临床表现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