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动物科学的认识(精选5篇)

一任务驱动教学法在模具设计课程实施中存在的问题

1任务选取不合适

选取的任务难易程度不合适。选取任务太难,学生感觉吃力,容易打消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选取的任务太容易,使学生不易获得应有的知识,不易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2任课教师的工程实践能力和经历有待于进一步提高

在任务驱动教学法中,对任课教师的工程实践能力要求较高,不仅具备模具设计制造必须的理论知识结构,还要具备现代模具企业一线的工作经历和丰富、熟练的实践工作经验,否则,容易造成选取的任务实用性不强,讲授照本宣科,指导学生完成任务的过程不符合企业的生产流程、步骤、要求,学生完成任务的图纸成果存在图形表达不完整、尺寸漏标、尺寸标注错误、形位公差标注不合理、技术要求不会表达、装配结构不严密、零件结构工艺性欠佳等问题时,老师也不能及时提出来进行指导,导致学生的工程实践应用能力不能全面提高,因此就不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任务驱动教学法”。

3任务驱动教学法的配套教材尚未开发

4任务驱动教学法的实施造成原课程学时数明显不足

6缺乏模具制造实训环节

二关于任务驱动教学法在模具设计实施中存在问题的解决对策

1选取真实的、实用的、难易程度合适的任务

为激发学生的参与意识和兴趣,任务也可由学生从日常生活中接触到的零件中选取,但难易程度需经老师把关。

2增加教师的模具企业工作经历和实践工作经验

3开发适应任务驱动教学法的配套教材

4采用一体化教学模式

一体化教学模式,就是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教中学,学中做,教、学、做一体化的教学模式。具体措施为:

(1)教学内容的改进

围绕模具设计课程实践性强、重点培养学生工程实践能力的要求,根据学生完成给定任务的实际需要,结合模具企业设计、制造模具的具体步骤、流程,调整、改进理论教学内容和顺序,如增加具体零件的结构工艺性分析知识,模具结构、尺寸确定后增加压力机型号校核内容,增加现代模具设计中较为重要的标准模架及标准件选取知识,将压力机简介及压力机型号选择内容调整到冲压工序力计算之后,增强知识学习目的性和连贯性;将冲压工艺设计部分从最后总结讲解调整穿插到前期及具体设计过程中讲解,针对性强,学生便于理解和应用。

(2)教学模式的改进

这种一体化教学模式采用理论教学与实践能力培养相互结合、相互穿插,较好解决了实践性较强课程的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脱节问题,减少理论课之间及理论与实践课之间知识的重复,充分体现学生主体参与作用,有助于教学质量的提高和应用型高技能人才的培养。

参考文献

[1]朱仁盛,申倚洪.任务驱动教学法在数控专业教学中的探索[J].装备制造技术,2007(3):100102.

【关键词】高职兽医专业化学课程教学

一、化学课程在兽医专业教学中的重要性

化学课程作为高职兽医专业的基础课程,是每一个从事动物医学研究人员必须掌握的课程。尤其是近些年来,动物医学领域得到了更多专家与学者的探索与研究,化学课程在其发展过程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化学课程作为高职学生学习动物医学的知识平台,与兽医专业课程也有着非常紧密的联系。例如:兽医专业中的家畜卫生、动物药理、理化检验、动物病理、动物营养、动物检疫等课程,都要使用到生物化学与分析化学的基础理论知识与实验操作技术。因此可以看出,化学课程在兽医专业教学中占有着举足轻重的位置,直接关系到高职学生学习兽医专业课的好坏。

二、化学课程在兽医专业领域的应用

1.分析化学在兽医专业领域的应用

分析化学主要是对物质的化学组成进行分析的一门理论科学,分析化学的方法在高职兽医专业的实际教学中具有广泛的应用。例如:在动物的饲料分析中,可以采用滴定分析法来对氨基酸添加剂进行测定;在动物的药物分析中,也可以滴定分析法对青霉素及阿司匹林的含量进行测定;动物饲料中的粗纤维、水分、灰分等含量的测定,可以采用重量分析法来对其进行分析;重量分析法还可以对兽药中的VB1等物质进行测定。

2.生物化学在兽医专业领域的应用

三、兽医专业知识在高职化学教学的作用

1.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可以加强兽医知识与化学知识的联系

高职的化学教师在进行授课时,可以将兽医专业课与化学课进行有机的结合,这样可以让化学知识为兽医知识进行更好的服务。

本学期我上一年级的科学课,为了较好的完成教学任务,现将本学期的教学做如下计划。

一、教材解读

一年级下册由“我们周围的物体”和“动物”两个单元构成。“我们周围的物体”单元有7个教学内容,分别是《1.发现物体的特征》、《2.谁轻谁重》、《3.认识物体的形状》、《4.给物体分类》、《5.观察一瓶水》、《6.它们去哪里了》、《7.认识一袋空气》。“动物”单元有6个教学内容,分别是《1.我们知道的动物》、《2.校园里的动物》、《3.观察一种动物》、《4.给动物建个家》、《5.观察鱼》、《6.给动物分类》。两个单元总计13个教学内容,原则上每个教学内容需1课时来完成教学。另外每个单元最后都有“科学阅读”内容。

“我们周围的物体”单元,是小学生物质科学领域学习的开篇,指向“组成世界的物体能够依照它们的性质进行测量、分类和描述”这一科学核心概念。物体在一年级学生的生活中最为常见,一年级学生对其有直观感受,他们对物体性质的理解又将为他们持续建立材料和物质的概念打下基础。为此,“我们周围的物体”单元,从具有固定形状的物体到一瓶水和洗发液再到一袋空气,循序渐进地带领学生们展开了一系列的探索活动,以加深他们对物体具有质量、形状等特征的理解。

“动物”单元同一年级上册的“植物”单元一样,指向“地球上生活着不同种类的生物,生物有基本的生活需求”这一科学核心概念。给一年级学生设计的“动物”单元,主要是为他们提供探索动物的机会,使他们认识到动物是有生命的。像所有的生物一样,动物具有独特的外部结构,能帮助自己实现生命的功能,感知周围的生活环境。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动物”单元首先从唤醒学生们的生活经验开始,经过寻访校园里的动物,对动物形成初步的认识,然后通过对蜗牛和鱼的身体结构、运动方式和生存环境的细致观察,丰富对动物某些共同特征的理解,最后一课给动物分类的活动,则是从研究方法上给学生们以启示。

这两个单元从一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出发,都强调了在比较中观察,以及对观察对象的描述和记录。另外,分类和识别在两个单元中也都处在重要的位置。尽管这些活动主要是从运用感官及简单工具的层面上展开的,但对小学生理解什么是科学、科学家如何做科学都十分重要。

二、学情分析

虽然经过一个学期的科学学习,学生的观察与描述能力有了明显的发展,但是一年级学生依然处于形象思维阶段,他们的抽象概括和语言表达能力仍然比较弱,教师的指导和帮助仍然非常重要。当学生走出教室寻访校园里的小动物时,很容易出现“兴奋有余,活动不足”等现象。在观察蜗牛、金鱼等活动中,也会出现注意力分散、观察无序等现象,会有不能用准确的语言描述自己的发现等问题。为此,除了教科书为学生提供的“科学词汇”外,教师还要注重观察、记录方法的示范和引导,注重提供语言表达的范例。

三、教学目标

1.“我们周围的物体”单元教学目标

(1)科学概念目标

①物体的颜色、形状、轻重、厚薄、表面粗糙度等特征可以被我们观察和描述。

②不同的物体之间有许多相同和不同的特征,我们可以根据这些特征对他们进行分类。

③水和空气具有无色、无味、会流动的特征。

(2)科学探究目标

①能运用多种感官和简单的方法观察和描述事物间的相同之处和不同之处。

②能以讨论、绘画、书写等形式进行描述和交流。

③尝试以图标的形式组织信息。

④在教师的指导下,能够对信息进行整理和分类。

⑤在教师的指导下,能够回顾和反思探究的过程和方法。

(3)科学态度目标

①认同以图表形式组织和交流信息的重要性。

②乐于在情境中学习,保持对一个问题的好奇心和探究兴趣。

③乐于小组合作探究,能主动参与合作学习活动。

④愿意倾听他人的意见,乐于讲述自己的观点。

⑤具有分析、反思探究过程的能力。

(4)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

①认识到水和空气是重要的资源,需要珍惜和保护。

②知道不同的物体有不同的特征,在我们的生活中发挥着不同的作用。

2.“动物”单元教学目标

①知道地球上生活着多种多样的动物。

②知道不同的动物具有共同的特征,同一种动物也有个体差异。

③知道动物是有生命的,是生物。

④知道动物会运动、呼吸、生长、繁殖和死亡。

⑤体会动物生活在适宜的环境中,他们需要空气、食物、水、阳光等。

⑥知道动物可以通过眼、耳、鼻等器官感知环境。

⑦说出周围常见的动物名称及其特征。

⑧知道按一定的标准可以给动物分类。

①能用多种感官观察动物。

②能用语言、图画描述和记录观察内容。

③能在观察过程中提出要研究的问题。

⑤能用合适的科学词汇进行简单的表达。

⑥能按自己的标准给动物分类。

①能在好奇心的驱使下,对常见的动物表现出探究兴趣。

②对动物的特征和需求形成一定的敏感性。

③养成实事求是的态度。

④养成参与、表达和倾听的良好习惯。

①了解动物与人类生活、生产的密切关系。

②了解动物是地球家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认识到保护动物的重要性。

四、具体教学措施

1.培养学生科学学习的兴趣和良好习惯

2.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境中学习科学

教学中,充分利用学生的生活经验,设计生动有趣、直观形象的探究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境中理解和认识科学知识,鼓励每一位学生动手、动口、动脑,参与科学的学习过程。

3.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并与同伴合作交流

独立思考、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科学的重要方式。教学中要鼓励学生在具体活动中进行思考,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意见,并与同伴进行交流。老师有意识地培养学生与人交流的愿望和习惯,使学生逐步学会运用适当的方式描述自己想法,学会注意倾听他人的意见。

4.培养学生初步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材特别注重培养学生提出问题的意识和能力,教学中,教师应该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随时引导学生把所学的科学知识应用到生活中去,解决身边的科学问题,并尝试从日常生活中发现科学问题,了解科学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体会学习科学的重要性。

(一)教材简析。

(二)学情分析。

(三)教学目标。

1.知识方面

能举例说出动物在维持生态平衡,促进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和帮助植物传粉、传播种子等方面的作用。

2.能力方面

通过资料分析、图表设计等活动促进学生主动开展探究性的学习,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比较、归纳的能力;通过问题讨论、出谋划策等活动,培养学生表达、交流的能力;通过音像、图片资料的享用,培养学生获取信息的能力;初步学会运用所学的生物学知识分析和解决某些生活、生产或社会实际问题。

3.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

(四)教学的重难点。

1.教学重点

动物在自然界中的三个作用:维持生态平衡、促进物质循环,帮助植物传粉、传播种子。确立的依据:教材条理清晰,对动物在自然界中的这三个作用进行了描述,版块分明。第一部分“在生态平衡的重要作用”中,提供的资料和设计的讨论题比较凌乱,缺乏逻辑性,不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所以我对资料和问题进行了重新选择或重新组合。在第二部分“促进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中,文字的表述显得单调苍白,我设计了一个活动,让学生把文字转变成图表,使学习内容变得生动形象,加深理解。第三部分“帮助植物传粉、传播种子”,教材上提供了图片,但是录像资料更生动活泼,更能满足学生的视觉享受,所以我选用了教材配套的录像。

2.教学难点

二、教法和学法

三、教学程序

(一)导入。

(二)动物在维持生态平衡中的重要作用。

这是第一个知识点,也是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我安排了四个连续的学生活动。

1.资料分析

资料一:麻雀啄食和糟蹋农作物,曾被列为主要的害鸟。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我国开展了“剿灭麻雀”的运动。可是现在专家发出了“保护麻雀”的呼吁,这是为什么?

资料二:呼伦贝尔草原是我国最大的牧业基地。过去那里有许多狼,对牧业的发展构成严重的威胁。为了保护人畜的安全,当地牧民组织了大规模的猎捕狼的活动。但随后野兔却以惊人的速度发展起来。野兔和牛羊争食牧草,加速了草场的退化。想一想,野兔的数量会不会无限增加?为什么?

请你选择其中一个资料,列举该生态系统中的各种生物,用食物链或食物网表示各种生物之间的关系,并根据你的图解解释上述问题。

此处选用的资料,是人类对所谓害鸟、害兽态度变化的经典事实,让学生针对自己画出来的具体的食物链,分析各种生物数量的消长关系,知道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数量和比例处于动态变换之中,对生态平衡形成感性的认识。

2.问题讨论

以往人们习惯把对人类有益的动物成为益鸟、益兽,加以保护,而把对侵犯人类利益的动物称为害鸟、害兽,不断地猎杀。你是怎样看待这个问题的?

在资料分析的基础上提出这个问题,目的在于引导学生对人类错误的行为进行反思。此处采用小组讨论的形式开展,利用学生的差异性,让不同的观点碰撞,从而形成比较统一的认识。小组讨论不能流于形式,问题过于简单,或者只有唯一答案的讨论,就没有意义,教师预设的讨论题一定要能生成多样的答案,让学生在讨论中学会表达,学会倾听,学会辨别,学会采纳或否决。

3.整理归纳

通过前面的分析和讨论,结合图片“跷跷板”(生态平衡示意图),你得到什么启示?(你认为自然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之间有什么样的关系?动物有什么作用?)

在资料分析和问题讨论的基础上,给学生一个缓冲思维的过程,结合“跷跷板”的图片,整理思路,自主归纳动物在维持生态平衡中的重要作用。

4.出谋划策

(1)2001年9月,重庆壁山古老城遭受了罕见的蝗虫灾害,铺天盖地的蝗虫像收割机一样把当地近千亩的农田和果树林蚕食得面目全非。请你出谋划策,帮助古老城和其他相邻地区躲过蝗灾。

(2)美国阿拉斯加的涅利钦自然保护区,保护着4000多头鹿。为了使鹿的数量进一步增多,人们把鹿的天敌――狼消灭得一干二净,鹿过着无忧无虑的生活。10年以后,鹿群的总头数猛增到42000余头,鹿群吃掉了牧场上的草,破坏了整个鹿苑的植被,鹿因缺少食物开始大量死亡,出现濒临灭绝的危机。如果你是一名生态学家,你会给出什么建议?

这连续的四个活动,遵循儿童认知规律,层层深入,同时也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合作地开展学习。

(三)动物能促进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

在生态平衡中我们强调的是植物和动物,即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的关系,但是生态系统中还有别的成分――分解者,即细菌和真菌,非生物因素如阳光、空气、水等。那么在生态系统中它们是怎样密切联系的呢?学生回答。

请你用图表的形式描述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循环。

将文字转化为图表来学习,能使知识要点一目了然,形象、直观,便于理解,易于记忆,能简捷地展现完整的知识结构,有助于培养和发展想象、联想、推理能力,开发智能。但是对学生来说,也有一定的难度,可以示以范例,给予铺垫,鼓励学生勇于创新。

选派两位学生展示自己的图解。

提问:如果没有动物,这一过程会受到影响吗?可见,动物有什么作用?

(四)帮助植物传粉、传播种子。

动物并不总是那么讨人喜欢,比如下面录像中的动物就让人类很头痛。播放录像《动物危害植物》,以往遇到这样的情况,人们是怎样应对的?(使用杀虫剂。)杀虫剂的使用带来什么后果?(寂静的春天)惨痛的经验教训给人类带来怎样的启示?怎样寻求更合理的解决办法?(生物防治)什么是生物防治?(P47科学技术社会)

(五)课堂总结。

关键词:初中;科学课堂;教学有效性

一、初中科学课堂教学中的不足

1、课堂教学没有以学生为主体

随着教育部不断的改革,形成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是在现代教学发展的必然趋势,但是受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许多科学教师的教学模式没有充分的发挥出学生的主体性。一些教师在科学课堂上,教师根据自己上课前准备好的教学内容,不顾学生是不是能够理解,机械式的传授知识,学生也只是机械的接受,不能够将教师所讲的内容全部的理解。教师这种只是传授课本上知识的教学模式,忽略了学生课堂的主体性,不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也就不能够提高初中科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1]。

2、缺乏对初中科学实验的重视

3、教师的教学水平不高

1、建立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教学模式

在初中科学教学课堂上要建立以学生为主体,教师起引导作用的教学模式,只有这样才能够充分调动起学生学习的热情,提高初中科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例如在学习《常见的动物》这一节时,教师可以先对学生进行提问,如我们生活中主要有哪些动物?这些动物的特点你们知道吗?先让学生彼此之间进行讨论,然后在回答教师的这些问题。教师在播放一段动物世界的视频,让学生了解日常生活中不容易见到的动物,例如老虎、大象、狮子等,来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教师将课本上一些常见动物的特点,生活习性对学生进行详细的讲解之后,教师鼓励学生到讲台上模仿自己喜欢的动物,可以模仿动物的声音,也可以模仿动物的走路等,通过开展这些活动,更多的让学生参与到课堂中,学生能够更好的学习动物的生活特点,提高了科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3]。

2、加强对初中科学实验的重视

3、加强对科学教师队伍的建设

结束语:

初中科学这门课程对初中学生认识科学世界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教师要加强对这门课程的认识,不断提高科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促进初中学生全面健康的发展。初中科学教师要及时的发现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有针对性的采取措施,提高学生课堂教学中的主体地位,加强对科学实验的重视,以及加强对教师队伍的建设,不断创新科学教学模式,这样才能够更好的提高初中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吴昊19840110男浙江义乌汉族中二本科科学教育

参考文献:

[1]裘海峰.基于学生认知起点开展有效的课堂教学――浙教版科学《物体为什么会下落》教学片段分析[J].物理教学探讨.2011,09(09):58-59

[2]孟兴,胡碧刚.借“教学设计”追求“有效教学”――在科学教学中追求“有效教学”的一些理解与实践[J].教师.2013,09(18):89-90

THE END
1.犬猫生化检查指标的解读及其临床意义(收藏)生化检查就是指用生物或化学的方法来对动物进行身体检查,生化检查内容包括:总蛋白、白蛋白、总胆红素、直接胆红素、转氨酶、总胆固醇、肌酐、尿素氮、肌酸肌酶等。生化检查是对身体进行一次全面的检查和对身体情况的一种了解,定期检查有助于及时发现宠物内脏器官疾病和起到及时治疗的作用。 https://www.360doc.cn/article/58461123_776289693.html
2.贰降风险评估分析-目的:衡量发生心血管病的危险性,同时包含了TC和HDL-C两个指标 -比值越高,心血管病疾病的危险性越大 -对预测女性的心脏病发生极具价值 (七)甘油三酯: -来源:动物性食物的饱和脂肪,植物油的不饱和脂肪 -总量占人体脂肪组织的95%,以储存能量为目的 https://www.meipian.cn/2j8awwtw
3.解读猫血检生化尿检生化检查-SerumBlood Chemistries 生化检查的作用于检测器官功能、血液电解质平衡、内分泌水平。这一检查在治疗动物肾脏肝脏疾病中尤为重要。在评估动物疾病、麻醉前检查、长期药物影响时做生化检查都是有帮助的 ALB(清蛋白/血清白蛋白albumin)该数值的高低用来评估身体是否出现失血、水分充分程度、肝脏疾病、肾脏疾病。血清...https://www.weibo.com/p/23041814e117b440102whoa?mod=zwenzhang?comment=1
4.小象“莫莉”近况:血液指标无异常动物园正开展饲料转换...小象“莫莉”近况:血液指标无异常 动物园正开展饲料转换适应 原标题:昆明动物园快讯 经实验室检测,亚洲象“莫莉”入园后采集的血液样本显示,血液常规及生化指标无异常。其它样本检测持续进行中。目前,昆明动物园正积极开展“莫莉”饲料转换适应。http://society.yunnan.cn/system/2022/05/21/032095590.shtml
5.爱德士生化基础知识ppt课件.ppt所有术前的动物。 所有治疗过程中的动物:病程监测,副作用的监测。生化需求分析- 什么情况需做生化检查:62021精选ppt2. 肝脏各项指标解读72021精选pptTP、ALB、GLO、ALKP、GGT、ALT、AST、NH3、TBIL、 LDH(GLU、CHOL、CK、BILE ACID、COTISOL)涉及指标肝脏生理生化功能回顾82021精选ppt92021精选ppt102021精选ppt相关...https://m.taodocs.com/p-498372758.html
1.啮齿动物血生化项目分析(上)绝大多数血生化检测都可以用血清或肝素血浆样本检测,两者的检测结果会有差异,但这种差异并无临床意义。然而,对于需要长期监测动物,相同指标应在监测周期内选择相同样本进行检测。样本的保存和抗凝剂的使用均应根据不同的检测项目进行选择。此外,样本采集的质量可直接影响检测结果。 https://www.lascn.net/Item/106696.aspx
2.血清生化参考范围(犬猫猪家兔豚鼠)是哪位科研人想要猪的生化参考指标来着~ 记得点赞、转发、收藏! 大家一起学习一下吧~ 血清制备方法 使用采血器取合适的全血,静置 2 小时即可在上层析出血清,若需要得到更多的血清可以在 4℃冰箱静置后离心 10 分钟(3000 转),若无法及时使用可放置于 -80℃保存,切勿反复冻融。 https://www.pmshe.com/88248.html
3.体检报告上的常见指标解读体检报告上的常见指标解读 目录 1、血液生化指标 | 2、甘油三酯偏高 3、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 4、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5、血糖 | 6、总蛋白 7、谷丙转氨酶偏高 | 8、胆结石 9、尿酸偏高 | 10、胃窦粘膜充血水肿 11、幽门螺旋杆菌尿素酶抗体 | 12、红细胞...https://m.chunyuyisheng.com/m/topic/295830/
4.糖类检测试剂盒生化试剂指标 仪器平台 适用仪器平台广泛 适配进口和一流国产生化仪 “BH”货号为7170瓶型,适用机型:日立7080/7170/7180/7600P;贝克曼AU400/480/680/2700/5421/5800系列;东芝TBA-120FR/2000;迈瑞 BS-200/300/400;迪瑞CS600/800等 “BF”货号适用东芝40机型 ...https://www.tellgen.com/biochemical_reagent/gluco_bio_pro.htm
5.2019年6月三级降管理师考试《理论知识》真题精选试卷...A.动物性食物消费量 B.进餐时间C.运动时间 D.食盐摄入量 E.蔬菜水果摄入量 38.若对高血压病人进行体检,最重要的生化检测指标是(). A.身高 B.血糖 C.肝肾功能 D.低体重 E.心电图 39.依照高血压分级标准,该患者随访测量血压的间隔至少是(). https://www.hqwx.com/web_news/html/2020-7/15952393497899.html
6.大鼠铜缺乏和过量敏感指标筛选及铜锌生物效应缺铜组大鼠的5项生化指标都极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除铜过量组大鼠的红细胞铜-锌超氧化物歧化酶外,缺铜组大鼠的其余4项生化指标也显著低于其余3个铜处理组(p<0.01)。 铜处理组间比较结果如下: 血浆铜蓝蛋白酶活力:大鼠血浆铜蓝蛋白酶活力随饲料铜水平的升高而升高,其铜摄入水平与血浆铜蓝蛋白酶活力呈显著...https://wap.cnki.net/touch/web/Dissertation/Article/2007220808.nh.html
7.血常规化验单怎么看尿酸(血常规里的尿酸)–比特币行情谁能给解读一下血常规报告单 诊断:见单核细胞数目略高,通常提示有伤寒等感染现象,但考虑异常不明显,如没有明显的不适症状,那么不必担心,属于正常现象;平均血红蛋白含量略高郑漏于正常值,影响这项指标的因素比较多,如仪器误差、早激唯晚的身体变化、采血时间等,上下波动都是正常化现象,考虑偏差不大,认为不提示异常...https://www.btchangqing.cn/52420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