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我来试着解释下生化项目负值的结果是怎么来的,为什么会出现负值。
上图是两点终点法的浓度计算公式,其中定标液1一般是0浓度,斜率和截距仪器默认一般是1和0(参数设置界面有可能做过更改,不是1和0)。那么负值就自然就来自于前半部分的K(Ax-Ab)。
3、K:我们一般说的K值或K因数,定标之后得到或者手动输入的,计算公式如下图:
其中A2的计算方式与上面提到的Ax相同,S1Abs即试剂空白。
以上三者都可能是负数,都与吸光度有关,所以凡是会造成吸光度不正常变化的因数都有可能造成负值的结果。
一些影响结果的主要原因
1、灯泡老化或质量问题:部分生化分析仪是要求吸光度>19000或750小时需要更换。
3、清洗针堵塞或者漏气:反应液无法抽走或者无法添加清洗液进行清洗;也有的可能会在测试中滴水,反应液被稀释,造成吸光度突然下降,可能出现负值。
4、搅拌棒清洗不干净:搅拌棒有一层特氟龙涂层,如果被刮坏,不易洗干净,易造成交叉污染。
5、样品针堵塞:样品没有被加入到反应杯,没有发生反应,反应曲线是一条直线,吸光度没有变化,差值为负,出现负值。
6、试剂R1/R2添加错误:很多实验室应该都是习惯于在试剂快用完了时,往试剂瓶里面添加试剂的做法,部分生化分析仪加样顺序是:样本S+试剂R1+试剂R2,因为主要反应物在R2,如果放反了,样本S和试剂R2直接就开始反应,吸光度上升,等试剂R1加入后吸光度下降,吸光度差值为负,结果出现负值。
7、严重脂血或黄疸标本:加入样品S+R1时吸光度就很高,加入R2之后反应的吸光度可能还没有S+R1高,吸光度差值为负,结果出现负值。
9、底物耗尽:通俗的讲就是,浓度太高,试剂里面的反应物不够用了,造成吸光度异常下降或上升。一般酶类项目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可采取稀释重做。
如果你说上面又是公式又是反应曲线的,太复杂了,我都不懂咋办?
那么你可以考虑试试采取以下方式处理:
1、查看标本是否脂血,如果是严重脂血标本试试高速离心后再检测或让患者清淡饮食几天后再抽血检测。
2、检查试剂瓶R1/R2有没有放反。
3、考虑试剂R1/R2添加错误,实际操作中这种情况可能性较大,可将R1/R2整瓶更换之后重新测试看看(反应曲线会有所表现,如果不会看的话直接换掉试试,注意是连瓶子一起换掉!)。
4、如果是酶类项目或者速率法的项目出现负值或异常偏低的情况,考虑底物耗尽,可稀释重测(反应曲线也可以看得出来)。
5、试剂连带瓶子一起换掉,重新定标、做试剂空白,做质控再测标本(一般来讲,可解决相当大的一部分结果问题,也比较容易操作)。
6、特别说下总胆红素和直接胆红素,这两个可能是负值出现频率较高的项目,因为他们反应的吸光度变化比较小,一般也就几百的吸光度变化。
除了要注意样本、定标品、质控品的避光以及试剂空白之外,建议定标的时候增加一个0浓度,也就是采用两点定标,一般采用的是单点定标,默认0浓度的时候吸光度为0通过原点,但有时候其实不是的,对胆红素这种反应度比较低的项目还是有影响的。
部分生化分析仪的原装胆红素试剂,结果应该会比较好一些,专门设置了通道测定样本的吸光度,反应的吸光度会减掉样本的吸光度再进行计算。
【参考文献】
1)D_P_Module-Photometric_Principles,COBI-CDVersion2.0,Rochediagnostics
2)D_P_Module-Photometric_Calibration,COBI-CDVersion2.0,Rochediagnostic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