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健康频道消息(通讯员江丽波苏航)近日,家住哈市59岁的王先生总是感觉腰痛,起初他以为是搬重物闪了腰,静养几天就好了,但几天后腰痛未好反而加剧,他又考虑到是不是腰间盘突出导致,于是到多家大医院看病,做了CT、放射线等检查,同时针灸、按摩按照腰间盘突出治疗了几个月,结果却差强人意,越治越严重,以至于疼痛无法走路。后来在家人陪同下来到哈尔滨市第一医院PET—CT做进一步检查。
在市一院联影uMI510世界首台96环光导超速高清PET-CT的“鹰眼透视”下,医生们发现王先生肺部、腰部及一些骨骼处有一块块不规则的光斑,而PET—CT的原理将PET全身代谢影像与CT的X线断层显像技术两者融合一次性获得全身成像,准确显示出人体各器官的生理代谢情况和解剖结构,而光斑处正是病灶糖代谢等异常项的体现,经市一院PET—CT主任张嘉文、副主任王强、王楚南医生等进一步分析、诊断后,确诊为王先生患有肺癌且骨转移,所以导致腰痛。明确了诊断进行了对症治疗。
据市一院PET-CT主任张嘉文介绍:近年来,肿瘤疾病高发并逐年递增,因此对肿瘤的早期筛查及良、恶性的判断尤为重要,而很多恶性肿瘤的早期往往没有症状,当出现症状时往往已经是中晚期,因此治疗肿瘤的关键在于早发现,早治疗。
PET-CT检查与传统的影像学检查相比,具有灵敏度高、分辨率好、图像清晰等特点;检查只需静脉注射微量的显像剂,整个检查过程安全、无创伤、无痛苦,一次显像能获得患者的全身图像,可以一目了然了解患者的全身状况,同时PET—CT可以早期发现全身微小的各种病变,如心、脑、神经及肿瘤等疾病病变,特别是发现其它设备不能发现的早期恶性肿瘤病变,对肿瘤的诊断、分期、疗效评估等具有精准的指导性,是目前最先进的诊断和体检设备。
健康链接:
哪些人应建议做PET-CT检查:
1、如恶性肿瘤确诊患者:PET-CT对病变准确分期,明确是否有其它部位的转移,帮助选择科学的治疗方案。
2、恶性肿瘤治疗中或治疗后:监测肿瘤手术后、放化疗后的复发、转移,区别肿瘤与瘢痕组织,评价治疗效果。
3、肿瘤疑似病人:如肿瘤标志物增高、CT、磁共振等发现病变但不能明确性质,PET-CT能对多种病变进行准确的定性。
4、发现转移灶,原发灶不明者:PET-CT可以发现很多其他检查方法不能发现的原发病灶。
5、某些慢性疾病患者:如慢性肝病、肺病、糖尿病等均易诱发恶性病变。
6、有明显临床症状,但各种检查无异常者。
7、长期吸烟、酗酒或精神压力过大,处于亚健康状态者。
8、有肿瘤家族史者。
9、癫痫病患者:PET-CT可以发现脑内致痫灶,定位后行手术或放射治疗,治愈癫痫。
专家介绍:
张嘉文哈尔滨市第一医院PET-CT中心主任主任医师
在影像科及PET-CT室工作近20年,是国内第一批从事PET-CT诊断工作的医生,东三省第一个PET-CT诊断医师,先后于广州南方医科大学附属南方医院PET中心及上海华山医院PET中心进修学习。并于2015年德国参观学习;熟练掌握各学科常见病及多发病的影像诊断;并于PET-CT在头颈部肿瘤、肺部恶性病变诊断及鉴别诊断、肝部占位病变的良恶性诊断及其他消化系统(胰腺、肠道)肿瘤的良恶性鉴别诊断上有自己的独到见解和心得;对肿瘤治疗后的评估及监测中有正确的见地。
中华医学会核医学分会脑功能成像工作组委员会委员;黑龙江省医学会核医学分会委员;黑龙江省医师协会核医学分会委员;哈尔滨市医师协会影像诊断专业委员会委员;北京肿瘤防治研究会肺癌分委会委员,曾获全国、省、市多项大奖。
王强哈尔滨市第一医院PET-CT中心副主任主任医师
从事医学影像诊断工作30多年,熟练掌握常见多发及疑难病诊断,长期工作经验积累丰富,积极学习本专业最新前沿技术及发展趋势,在上海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核医学科学习进修,提高PET/CT影像诊断专业技术水平,多次获得省、市大奖,先后在国家级、省、市级专业技术杂志发表论文十余篇,专业论著3部。
程豫菲医学硕士
2013-2014年曾工作于佳木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硕士在读期间参与省级新技术立项项目获得黑龙江省医疗卫生新技术应用奖一等奖;以第一作者身份发表中文核心期刊论著一篇;
参加工作后于上海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核医学科学习进修,提高PET/CT影像诊断专业技术水平。
王楚南医学硕士,硕士在读期间参与发表SCI论文3篇,以第一作者身份发表中文核心期刊论文一篇;参与获得国家级发明专利2项,参加工作后于上海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核医学科学习进修,提高PET/CT影像诊断专业技术水平;
阚清鹏医学硕士,硕士在读期间以第一作者身份发表中文核心期刊论文一篇;参加工作后于沈阳陆军总院及哈医大二院进修,提高核医学影像诊断专业技术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