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肿瘤的边界多可分为边界清楚(Well-defined)、边界模糊(ill-defined)和骨化(Sclerotic)。
骨肿瘤种类繁多,良恶性各异,如何有效鉴别其良恶性对临床治疗方案的选择至关重要。
01
#良性骨肿瘤
1.单纯骨囊肿(Simplebonecyst,SBC)
2.成软骨细胞瘤(Chondroblastoma)
3.非骨化性纤维瘤(NonOssifyingFibroma,NOF)
4.骨软骨瘤(Osteochondroma)
5.纤维性结构不良(Fibrousdysplasia,FD)
6.骨样骨瘤(Osteoidosteoma)
7.动脉瘤样骨囊肿(Aneurysmalbonecyst,ABC)
8.嗜酸性肉芽肿(Eosinophilicgranuloma,EG)
9.骨巨细胞瘤(Giantcelltumor,GCT)
10.内生软骨瘤(Enchondroma)
11.骨瘤(Osteoma)
02
#恶性骨肿瘤
1.尤文肉瘤(Ewingsarcoma)
2.骨肉瘤(Osteosarcoma)
3.纤维肉瘤(Fibrosarcoma)
4.骨膜外肉瘤(Parostealsarcoma)
5.软骨肉瘤(Chondrosarcoma)
6.骨髓瘤(Myeloma)
7.转移瘤(Metastases)
8.脊髓瘤(Chordoma)
03
#如何鉴别肿瘤良恶
对于肿瘤良恶性鉴别的指标较为复杂,但是可以通过年龄、病变位置和影像征象三个方面对骨肿瘤的良恶性进行简单、快速、有效鉴别。
#年龄
△图1常见骨肿瘤发病年龄分布图,其中红色为恶性,蓝色为良性
发病年龄是鉴别骨肿瘤重要的参考指标,从上述图中可以看出,30岁为鉴别良恶性骨肿瘤的最佳临界点(cutoff)。
30岁以下,骨肿瘤多为良性(蓝色),仅有Ewing肉瘤和骨肉瘤(Osteosarcoma)为恶性(红色);
30岁以上,骨肿瘤多为恶性,仅有骨巨细胞瘤(Giantcelltumor)和内生软骨肉瘤(Enchondroma)良性。
#病变位置
△图2不同骨肿瘤常见发病位置示意图
#结合年龄+病变位置,可以更好的对肿瘤类型进行鉴别;
图3不同年龄阶段股骨常见骨肿瘤及发病位置
#影像学征象
1.骨膜反应
当肿瘤、感染、创伤等引起骨膜刺激时即可发生。
轻微骨膜反应:良性骨肿瘤和创伤后。
明显骨膜反应:恶性肿瘤,也见于有侵袭性的良性病变,如感染和嗜酸性肉芽肿。
图4骨膜反应示意图
实性(Solid)多为良性;板层状(Lamellated)和毛刺放射状(Spiculated)提示病变多有侵袭性,当骨膜反应呈Codman三角提示肿瘤恶性程度较高。
2.肿瘤边界
△图5常见骨肿瘤根据边界及年龄进行分类图
1)边界清楚
边界清楚常是病变缓慢生长的标志,硬化边更是表明病变低生物活性。
30岁以下患者边界清楚的病变意味着我们可将其当良性病变处理。
30岁以上,特别是超过40岁的患者,即使影像上表现为良性的病变,也需要考虑转移瘤和浆细胞瘤的可能。
40岁以上患者,转移瘤和多发性骨髓瘤是最常见的骨肿瘤。患有神经母细胞瘤、横纹肌肉瘤或视网膜母细胞瘤等原发肿瘤的年轻患者,鉴别诊断里需包括转移瘤。
2)边界模糊
边界不清常是浸润性生长的标志,是恶性肿瘤的表现。
感染和嗜酸性肉芽肿是两种很像恶性骨肿瘤的病变,需包括在恶性骨肿瘤的鉴别诊断中。
嗜酸性肉芽肿几乎总是见于30岁以下的患者,所以对于30岁以下的患者所有肿瘤的鉴别诊断中都需包括嗜酸性肉芽肿。
感染可以发生在任何年龄。
04
#总结
年龄、发病位置和常见影像学征象(骨膜反应,肿瘤边界)是鉴别骨肿瘤良恶性的三把利剑。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人点赞
人收藏
打赏
我有话说
0/500
同步到新浪微博
进群即领
扫码加入
扫码进群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意见反馈
下载APP
健康界APP
了解更多
返回顶部
您已认证成功,可享专属会员优惠,买1年送3个月!开通会员,资料、课程、直播、报告等海量内容免费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