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肯定听过老人们“买鞋下午去,那样才合适”的劝告
甚至你老以为“足力健”老人鞋是骗老人智商税,但老人穿起来真的感觉“轻快不累脚”
我们多被灌输了”跑多了脚充血肿了“的先入思想,所以很多人来不及去思考人云亦云,如果仔细想想真的是全部都是充血肿胀的原因吗?
功能性扁平足
获得性扁平足
获得性扁平足比功能性扁平足更容易理解,字面看就是以前不是扁平足,各种原因导致后天变成变成扁平足。这里针对跑步人群,故只简单讨论跑步导致扁平足的主因。
当我们跑步或运动时出现以上三种情况不加以重视的话,足弓就会最后形成扁平足,就真的会形成足力健老年鞋所说的“老年人脚长脚宽”然后足力健根据情况适时加高鞋垫给足弓支撑,放宽鞋楦给脚掌松绑,因此能深得老人心。一旦获得性扁平足真的形成,以目前国人对自己身体重视程度,估计还没多少人完全理解矫形鞋垫的良苦用心,还停留在“矫形鞋垫=智商税”的阶段。鞋垫的对足弓的支撑确实能改变足底压力分布,缓解足部病患。
功能性扁平足和获得性扁平足有哪些隐患?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扁平足的出现必然导致下肢力线的旋转和偏移,如身体不能很好纠正或适应,常会导致膝关节慢性疼痛和下腰部的疼痛,影响运动成绩的发挥。
我们能做什么呢?
短期缓解:我虽然很懂,但练得不够多,基本在32公里左右会出现明显的足底酸胀,能明显的感觉横弓疼痛,因此我在跑马拉松(长距离)之前都会用肌贴辅助足底。
长期预防:鉴于运动引起的扁平足多是因为运动强度超过足弓耐受,因此专门针对性的踝关节周围肌肉训练很有必有。常用动作有足底抓毛巾、提踵、负重踝关节屈伸、负重踝内外翻等。
写在文末
训练计划的制定者是教练,训练的执行主体是运动员,运动员应及时详细的将自己对训练计划的身体反应告知教练员,教练应该根据运动员反馈信息制定更切实可行的个体化训练计划。
拿扁平足来举例,如果教练员在运动员出现胫骨后肌出现酸痛和脚型发生变化时抓住损伤变化特点,减少训练强度多增加肌肉耐力的康复体能训练,可能是会避免小腿骨膜炎的发生和延缓获得性扁平足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