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声医学质量控制是指为保证超声医学影像质量和诊疗质量达到规定要求所采取的各项技术规范[1]。相对于其他医学专业或专科质量控制而言,超声医学质量控制起步较晚[2]。从2002年福建省建立了我国第一个省级超声医学质量控制中心,到2018年国家超声医学质量控制中心成立,我国“国家-省级-市级-县级-医院-超声医学科”六级超声医学质量控制管理体系才正式建立[3]。各级质量控制中心为做好超声医学质量控制工作,相继出台了质量控制指标[4-6]。然而,超声医学科作为超声医学质量控制的基本单位,鲜有研究聚焦其质量控制管理体系建设。PDCA[计划(plan,P)、执行(do,D)、检查(check,C)和处理(act,A)]循环管理模式是目前管理界公认的质量管理办法之一,已被成功运用到放射医学科的质量控制工作中[7]。国内也曾有不少文献提到要在超声医学质量控制中运用PDCA循环管理模式,但均没有详细展开叙述[3,6]。因此,本文从描述超声医学质量控制管理体系现状出发,分析目前存在的问题,并基于PDCA循环管理模式提出超声医学质量控制管理各阶段的具体措施,为提高超声医学质量控制水平提供理论思路。
一、超声医学质量控制管理体系现状
福建省在国内率先建立“省级-市级-县级”超声医学分级质量管理体系,初步确立了以管理制度、人员准入、仪器设备、检查操作和报告书写等5个方面为主的超声医学质量控制管理体系,这对国内超声医学质量控制产生了较大的影响[5]。随着超声医学质量控制管理体系的发展,后来又陆续添加了患者随访和质量控制讨论等方面内容。2018年,国家超声医学质量控制中心(筹)发布的《超声医学专业质量管理控制指标专家共识(2018版)》的指导性文件中,专家们从结构、过程、结果3个方面设置了7个超声医学专业质量指标,这也为今后超声医学质量控制管理体系建设指明了方向[4]。
二、超声医学质量控制管理体系建设存在的问题
三、超声医学质量控制管理体系的初步建立
关键词:建筑工程;质量控制;监督管理
1建筑工程质量控制监督管理问题及产生的原因
2建筑工程的质量控制监督管理措施
1项目区概况
WD公司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项目位于陕西省商洛市丹凤县,为省级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性质为土地整理,项目区地貌特征属商洛浅山丘陵地貌区,项目建设总规模为625.4981hm2,可建成高标准基本农田281.9888hm2,高标准基本农田占项目区总面积的89.13%,整治后新增水浇地面积54.7094hm2,占项目区耕地总面积的19.61%;整治后耕地质量平均提高1个等级。整治后可改善耕地面积281.9888hm2。通过对项目区田、水、路、村进行综合整治,按需平整土地,加厚土层,合理配置灌溉与排水设施、田间道路及农田防护与生态保持工程,改善农业生产条件,项目区的种植条件将得到极大改善,土地质量得以提高,项目区内耕地有效土层厚度达到50cm以上,耕作层厚度达到25cm以上,灾毁破损田坎、护堤修复率达到99%以上;田间基础设施占地率达到5.20%;基础设施使用年限达到15年以上。可提高灌溉、道路基础设施配套程度,改善农业机械化、规模化生产条件,增强抵御自然灾害能力,改善生态景观,提高粮食生产保障能力,促进高标准基本农田的持续利用,为推进农村现代化和社会经济发展提供保障。
2PDCA循环理论
全面质量管理采用一套科学的、合乎逻辑的工作程序,即PDCA循环。PDCA由plan(计划)、do(执行)、check(检查)、action(处理)组成,将全面质量管理的工作过程分为计划、执行、检查、处理4个阶段[9-10]。PDCA循环理论在我国医学领域方面应用众多,且取得了显著成果[11-15],在工程安装和园林施工质量控制和管理方面也进行了较多探讨[16-18]。因此,本文使用PDCA循环理论来进行土地整治项目质量控制和管理中的应用分析。
3WD公司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项目质量控制存在的问题
1我国水利水电工程质量控制概述
建设项目的质量是决定工程成败的关键,也是建设项目三大控制目标的重点。
1.1建设项目管理。建设项目管理是指在建设项目生命周期内所进行的有效的计划、组织、协调、控制等管理活动,其目的是在一定的约束条件下(如可动用的资源、质量要求、进度要求、合同中的其它要求等),达到建设项目的最优目标,即质量、工期和投资控制目标得以最优实现。
由于水利水电建设项目的独有的复杂特点,从而其具有几大共性,即实践性、复杂性、多样性、风险性和不连续性等特点;同时,由于我国的国情与西方国家存在一定的差异,因此,我国水利水电建设项目管理还具备其自身特点,例如:严格的计划性和有序性;较广的监督范围和较深的监督程度;明显的“政府行为”特征等。
1.2工程项目质量控制。质量是指实体满足明确和隐含需要的能力的特性总和。质量主体是实体。而工程项目质量的内涵包括三方面的内容:(1)工程项目实体质量;(2)功能和使用价值;(3)工作质量。工程项目质量控制是指为达到工程项目质量要求所采取的作业技术和活动。工程项目质量要求主要表现为工程合同、设计文件、技术规范规定的质量标准。因此,工程项目质量控制就是为了保证达到工程合同规定的质量标准而采取的一系列措施、方法和手段。在研究水利水电工程项目质量控制的有关问题时,也必须充分考虑水利水电工程项目质量特点,包括:主体的复杂性、影响质量的因素多、质量隐蔽性、质量波动大、终检局限大、质量要受投资、进度的制约等。质量控制的任务:根据水利水电工程合同规定的工程建设各阶段的质量目标,对工程建设全过程的质量实施监督管理。
2水利水电工程质量控制——施工阶段的质量控制
关键词:食品安全;检验检测机构;内部质量控制;外部质量控制
1引言
2检测结果的质量控制
质量控制[5-6]既是为了达到规定的质量要求所开展的一系列技术活动,也是为保证实验室所得到的数据准确度和精密度控制在已知的概率限度内所采取的措施。质量控制的目的在于监视过程并找出导致不符合、不满意的原因。为达到质量要求,需在检测过程中采取多种措施来评价检测结果[7]是否可靠。通常情况下,将质量控制分为内部质量控制和外部质量控制两个方面。应根据检测机构实际工作的需要制定适宜的年度质量控制计划以监控检测工作的有效性,并明确内部质量控制的内容、方式和要求。年度质量控制计划应尽可能覆盖所开展的常规检测项目和全体检测人员,即保证质量控制有效及检测人员定期进行能力评估,对年度内部质控计划举例说明见表1。
摘要:为全面提升路桥施工质量和施工技术水平,更好的保证人们出行安全,进而促进社会经济的稳步发展,满足社会发展需求。本文对路桥施工质量控制内容与质量管理进行简要分析论述,并提出几点有效性意见和建议。
关键词:路桥施工技术;质量控制;路桥结构
1路桥施工质量管理内容
路桥工程施工质量影响因素极为复杂,可能会跨越海域、河流、山地等各种体积较大的空间障碍物,这些障碍物具有体型庞大、地点固定以及类型多样等特点。因此,必须要重视路桥施工质量控制,提升施工技术水平。路桥施工特点可总结为:占用大量流动资金且多为露天和高空作业,施工单一,对施工建设组织协调性有着较高的要求。路桥施工质量管理内容包括:应力控制、几何控制、稳定控制以及安全控制。应力控制主要是要求路桥结构受力要符合施工设计要求,这一点也是路桥施工质量控制首先应考虑的问题。几何控制要求通过各种方法,保证路桥结构形态,更好满足路桥施工设计要求,但路桥结构变形影响因素较多,常常会发生路桥施工位置偏移,影响路桥顺利合龙,难以满足施工设计要求,影响工程施工质量。稳定控制是路桥结构安全的重要环节,它要求对路桥结构稳定性实施严格的控制,以提升路桥结构安全性。安全控制要保障施工过程中各项工作和人员安全,只有保证路桥施工安全和人员安全,才能够推动路桥施工的顺利开展,实施有效的质量控制。
2.1加强施工和管理人员质量安全教育
一、通信建设工程中质量控制的特点及意义
通信工程建设的特点:第一,通信工程的技术性较之其他工程比较强,具有一定的专业性,只有相应资质的建设单位才能进行工程的建设;第二,在工程建设的过程中,设备和一些材料价格不同,在工程预算上不能完全实施合理的预算;第三,通信工程建设工程管理人员管理的范围和介入的深度以及投入的工作量较之普通工程要大的多。质量建设是工程建设的重点建设项目,质量好坏反映的是整个工程的安全性和可靠性以及后续的可维护性。通信建设工程中质量建设的控制主要包括质量控制、投资控制进度和进度控制三个方面,三个方面是相互依存和相互影响的,其中质量控制贯穿整个建设过程,对投资进度和进度控制起着重要的监管作用,同样,投资控制和进度控制也影响着质量建设,资金和速度是影响质量建设的主要方面。
二、影响工程质量的要素分析
(1)施工主体,通信建设工程的施工主体主要是员工素质,施工单位总体的人员技术素质和管理水平直接决定着工程的施工质量,工程建设的监理业务水平和责任心直接影响着整体施工工程。另外施工单位的领导层的正确决策也影响着工程质量其组织领导能力也深刻影响着施工的总体水平;(2)材料质量。通信工程科技含量高,材料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着工程质量。施工材料的性能,特点和技术参数是否符合现场施工的要求,都直接对通信工程有直接的影响。(3)施工机械。机械设备质量优劣是否达到施工的标准,直接影响着施工进程和施工质量,在设备操作方面,操作员的技术水平都会对质量建设有重大影响。(4)施工方法。贯穿整个施工过程,工程的施工工艺和流程以及组织措施和检测的手段都有相应的规定,施工计划的合理与否,施工步骤的详细粗略概况,以及是否具备相应的施工经验对通信工程也有一定的影响。四是施工的环境。地理环境和人文环境是影响施工质量的重要因素,恶劣的施工环境可能导致设备功能的发挥失常,对整个工程的质量不能很好的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