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9月,迎来了一年一度的开学季,家长们又开始忙碌起来,与孩子一起携手迈进新学期的生活。如何帮助孩子从休闲轻松的假期中调整节奏,尽快适应规律的学习状态?应急总医院儿科主任医师刘丽利为各位家长准备了一份开学季健康宝典,通过科学方式帮助孩子适应新学期。
帮助孩子调整生物钟,按时作息
陪伴孩子锻炼身体,提高身体抵抗力
家长可以和孩子一起做运动,包括跑步、跳绳、打羽毛球等,帮助孩子走出房间摆脱手机、电视、游戏等吸引力,减少接触电子产品的机会,尽快转移对电子产品的注意力,增强孩子运动体能的同时,也有助于提高抵抗力。
做好健康监测、保持用眼健康、纠正不良坐姿
加强防护,严防秋冬季传染病
秋冬季是诺如病毒、流感病毒等传染病的高发季,多通过空气和接触传播,提前认识积极预防很重要。
1、首先养成良好的饮食卫生习惯,做好手卫生,家里要勤通风,保持空气清新。
3、如果在校期间同学有可疑传染病的症状,一定要在老师的引导下,避免与患者亲密接触,做好个人防护,带好口罩减少感染的可能。
4、很多肠道病毒引发的的传染病如:诺如病毒感染、手足口病,都可能由成人携带病毒并传播,提醒家长们也要注意个人卫生,进家门后洗脸、漱口、清洗鼻腔,避免给孩子带来潜在感染的风险。
5、如果孩子在校期间出现发热、咳嗽、咽痛、腹泻等不适症状、一定要告知老师尽早就医。
做好安全教育,预防校园内伤害
1、出入校门时提醒孩子注意学校周边环境,不追逐嬉闹。
2、课间玩耍时不要持铅笔等尖锐文具追逐避免刺伤。
3、就餐时保持安静不要大声说笑,避免食物误入气管。
4、上体育课时提前检查好鞋带是否系好,在老师指导下做好热身,让关节肌肉活动充分后再进行剧烈运动。使用体育器械要在老师指导下掌握要领,避免不必要的运动损伤。
家长要做好与孩子的沟通和交流,理解孩子的情绪,给予积极的心理暗示。当孩子需要情绪疏解时,家长首先要控制好自己的情绪,细心了解孩子的内心想法,耐心与孩子平等交流,理解这个年龄阶段的特点,不要简单粗暴地责怪孩子,并及时与老师沟通,了解引起孩子情绪变化的原因,找到解决办法,帮助孩子认识和管理情绪,尽快让孩子从不良情绪中走出来,恢复孩子原本单纯快乐的天性。
家长在开学的第一周,应该注意哪几点才能把孩子放飞的心收回来,把注意力从闲散状态中拉回到学习生活呢?
1、为孩子提供安静的“收心”环境
孩子静不下心,总吵着要手机玩游戏时,家长不妨陪孩子做做运动,听音乐等转移注意力,在孩子面前家长自己也要减少玩手机,以身作则,帮助孩子逐渐适应新学期的节奏。
2、与孩子一起回顾假期生活
家长和孩子可以一起把假期生活“倒电影”式地回放一遍,有哪些开心时刻、美好的记忆,让孩子在回味中总结自己的假期收获,是否按照预定计划完成假期任务等,同时对即将到来的新学期心中充满期待和憧憬。
3、与孩子一起制定学习计划
新学期刚开始,家长可以和孩子一起拟定计划,帮助孩子明确方向,更好地进入学习状态。协助孩子制定一个长期目标和短期目标,目标越具体越好,孩子越容易集中精力达成,帮助孩子掌控自己的学习状态,每实现一个具体目标都能增强孩子学习的积极主动性,通过达成目标来提升孩子的成就感。家长需要在目标执行过程中给予适当的奖励,精神鼓励尤为重要。要注意落实到具体事件中表扬,多用努力这样的字眼鼓励孩子,帮助孩子挖掘自己的优势,期待每个目标实现并脚踏实地执行完成既定目标。
专家推荐
刘丽利,应急总医院儿科副主任,主任医师,硕士。
毕业于昆明医科大学临床儿科系,从事儿科临床工作30余年,曾在中日友好医院儿科进修学习,对儿科常见病、多发病的诊治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尤其对于消化系统疾病、儿童生长发育、营养保健有较深入地研究。主译《消化系统疾病治疗原理与实践》、参与编译《急诊与现场急救实用指南》等论著4部,参与编写科普书2部,院级课题3项。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评审专家,朝阳区医学会儿科分会委员,朝阳区医学会鉴定专家库成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