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伦理学考试重点2015年5月29日星期五19:08
道德的概念。
医德的概念与特点。
医学伦理学的概念。
我国古代医德思想的四个发展时期。《希波克拉底誓言》医德思想的主要内容。
医学伦理的基本理论:人的生命论、医德本位论、医患关系论。
生命神圣论的概念。
生命神圣论形成及发展的基础。
生命神圣论的历史评价。
生命质量论的概念。
生命价值论的概念。
生命价值论的意义。
“生命三论”的关系。
医学人本论的概念。
医学人本论的核心内容。
医学功利论的概念。
医学公正论的概念。
医德关系论包括医者义务论、医者美德论、病人权利论。
病人的基本权利。
医德规范体系的构成。
社会主义医学人道主义原则的内容。生命伦理的“四原则”。
医德基本范畴包含:权利与义务、情感与理智、审慎与胆识。医务人员的义务。
医患关系的概念。
医患关系的特征。
近现代医患关系及其特点。
国外医患关系模式研究成果:萨斯-赫伦德模式。
“有时去治愈,常常去帮助,总是去安慰”,分析这句话对改善医患关系的现
实意义。
预防医学工作的特点。
预防医师的伦理准则。
诊治基本要求。
首诊负责制的概念。
一般诊治伦理的原则。
生殖技术应用的伦理问题。
我国辅助生殖技术应用的伦理准则。
器官移植的伦理问题。
我国器官移植的伦理准则。
安乐死的概念。
安乐死的伦理争论。
临终关怀的基本特点。
医德教育的概念。
医德评价的概念。
医德评价依据。
一、绪论2015年5月29日星期五19:50
1.道德:道德是指人类特有的一种生活方式,是人们在社会生活实践中形成并由经济基础决
定的,以善恶作为评价标准,以社会舆论、传统习俗和内心信念作为评价方式调节个人与个人、个人与社会、人类与自然之间的利害选择,并追求自身人格完善的活动现象、关系现象、意识现象(个人心理与社会规范)的总和。
2.医德:是指医学实践或医学领域中特殊的道德;它是人类追求和实现健康利益的产物和反
映,是医者以善恶为尺度认识和调节医方与患方之间、医方与医方之间、医学与社会之间及生态间利益关系的所有医德活动现象、医德关系现象、医德意识现象的总和。
3.医德的特点:
1)医德具有鲜明的专业性;
2)医德具有突出的传承性;
3)医德具有显著的普世性。
4.医学伦理学:是指以医德为研究对象的一门科学,是人类尤其是医者认识医德生活的产
物;是运用一般伦理学原理和主要准则,在解决医学实践中人们之间、医学与社会之间、医学与生态之间的道德问题而形成的学说体系,是医学与伦理学相互交叉的新兴学科,属于应用伦理学的范畴。
二、医德思想的发展历程2015年5月29日星期五20:01
1.我国古代医德思想发展的四个时期:萌芽时期、形成时期、发展时期、相对完善时期。
2.孙思邈是隋唐时期的名医,被誉为我国传统医德的集大成者,著有《大医精诚论》。
3.明代陈实功在《外科正宗》中对我国古代医德做了系统总结。
4.《希波克拉底誓言》的医德思想的主要内容有:强调尊重老师同行和医学传承;强调
“为病人谋利益”的医学宗旨;强调医生的品行修养;强调保守医学秘密。
5.1946年《纽伦堡法典》为医学人体实验制订了基本准则;1964年《赫尔辛基宣言》强调
了人体实验必须经受试者知情同意。
6.生命伦理学是20世纪60年代首先在美国产生的。
三、医学伦理学基本理论2015年5月30日星期六8:32
1.医学伦理学基本理论或基本概念可以划分为三大类:人的生命论、医德本位论与医患关
系论。
2.人的生命论包括生命神圣论,生命质量、价值论。
3.医德本位论包括医学人本论、医学功利论、医学公正论。
4.医患关系论包括医者义务论、医者美德论、病人权利论。
5.生命神圣论:是指强调人的生命价值至高无上、人的生命神圣不可侵犯的生命理论。
6.生命神圣论的形成及发展的基础:医学发展的内在要求;欧洲人文主义运动提供的强大
动力。
7.对生命神圣论的历史评价:
生命神圣论的历史意义:从道德的角度强化了医学的宗旨;为医学伦理学其他基本理论的形成和发展奠定了思想基础。
传统生命神圣论的局限性:传统生命神圣论缺乏成熟的理性基础;传统生命神圣论过于抽象,具有模糊性和片面性。
8.生命质量论:是指主张以人的体能和智能等自然素质的高低、优劣为依据来衡量生命存在
对自身、他人和社会的意义,强调人的生命存在质量,从而给出相应对策的生命理论。9.生命价值论:是指主张以个人生命对他人和社会及自我的意义大小为标准确认其质量以及
神圣性,从而可以做出相应选择的生命理论。
10.生命价值论的意义:
1)首先,它使医学价值观更全面,更深刻,更合理。
2)其次,它使生命理论更完善,更进步,更科学。
3)再次,它为求解当代医德难题提供了全新的思路。
11.“生命三论”的关系:生命神圣论强调人的生命价值至高无上、人的生命神圣不可侵
犯,是人的生命理论的起点和基础;生命质量论、生命价值论强调人的生命质量、生命价值在生命神圣性中的地位,是对传统生命神圣论的补充、修正和对生命理论的发展。“生命三论”相辅相成,构成支撑整个医学伦理学理论体系的运行。
12.医学人本论:是指以人为本的理论在医学领域中的具体体现,是关于在医学利益关系中以
病人为本,即回答为什么应该将人的生命和健康放在第一位,为什么应该同情和关心病人、尊重病人的人格与权利的医学伦理学理论。
13.医学人本论的核心内容:以病人为本(主题);以医务人员为本(重要内容)。
14.功利论:是指主张利益是道德的基础,人具有趋利避害的本性,追求最大多数人的最大幸
福就是善,因而应以行为的效用作为道德评价标准的伦理学理论。又称效果论。其代表人物是边沁和密尔。
15.公正论:又称正义论,是指以自由主义修正功利论但并未完全超出功利论的伦理学理论。
也叫新自由主义。代表人物是美国的罗尔斯。
16.义务论:又称道义论,是关于道德责任、行为应当的理论,具体研究的是准则和规范,即
社会和人们根据哪些标准来判断行为的主体及其具体行为的善恶以及行为主体是否负有道德责任。它表达的额方式是人们应该做什么和不应该做什么,以及如何做才是道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