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病人是一个不到3岁的患儿,临床初诊为下呼吸道感染。临床表现为高热、咳嗽、咳痰等,并且病情发展已有三天,给予输液观察治疗。在输液过程中,当给患儿输完第1瓶液后换上第2瓶液时,一个致命的隐患发生了:错换了滴液瓶。因为在基层有时病人较多,而且又只有一个人,查对难免有疏忽的时候,虽然每个瓶上都有标注,但有时还是一不留神被错拿。就好比常在河边走,没有不湿鞋的道理一样。但药水已经换上了如果当时要是真的未及时查觉出来,那么一起医疗事故很可能就此酿成了。这是由于这瓶被错换的药水里面含的不是一般性药物,而是含有0.25克的氨茶碱(当时给一个COPD患者用的,同是100毫升的葡萄糖小瓶),要是全输给一个3岁的儿童,能不出医疗事故吗?要是鉴定的话肯定会判个什么技术型医疗事故而非过失型的,那双方肯定都是很惨的,想一想都觉得后怕,直让人全身冒冷汗,不是吗?如果缺少了细心的态度,后果岂可扭转!所以细心的重要性也就可想而知啦!
B病人是一个中年女性,主诉月经过多伴头晕1周来诊。按基层一般处理原则就给开点止血药或者挂些水什么的,至于病因多数人很少去细究和思考。但我接诊后分析该病人的出血虽属头一次,但情况跟一般月经淋漓不尽尚有些区别,因农村缺乏影像学检查,所以我嘱患者做个简单的妇检做些诊断上的排查(村级一般基本上是不做的,并且妇检也只有在出血量多等特殊情况下警慎操作,并且要有家属陪同,以免产生不必要的误解)。当扩阴器打开,用棉球擦净血液暴露宫颈后,就清楚的看到肌瘤已被挤出宫颈口突入**的上端,宫颈粘膜下肌瘤诊断确定。所以我就跟病人把这种疾病的属性说明清楚之后,及时把患者转至县级医院妇产专科治疗。如果误诊很可能会发生大出血,进而导致失血性休克影响到生命。故即使你有全科基础知识,如缺少细心的责任意识在脑海里,有可能一场意外难免。
纵观A、B两病人,不难发现,在缺乏细心的情况下:A病人定会发生一起医疗**事故;B病人极有可能会发生一起误诊意外事故。作为一名医生,尤其是一名具有高度责任感的医生,细心的修养难得可贵,多一份细心,也就多一份保障,少一份隐患。
为了临床的工作需要、为了病人、也为了自己的高风险职业,请及时添加“细心”这一重要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