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生看的不是病,而是病人

清明节三天假期,84岁的钟南山一直在位于广州医科大学越秀校区的办公室工作。

钟南山,中国工程院院士,1936年生于南京,1960年毕业于北京医学院(现北京大学医学部),改革开放后第一批公派留学生。17年前,非典期间,67岁的钟南山牢牢坚守于此;17年后,新冠肺炎疫情袭来,84岁的他,仍然像一名钢铁战士站在斗争最前线。

“医生看的不是病,而是病人。”4月4日,接受记者专访时,钟南山以一句直击人心的话,道出了医者仁心,更道出了一位84岁老人对生命的体悟。

奔赴:“去武汉的时候有一种比较急迫的心情”

问:您1月18日急赴武汉,到武汉后了解到哪些情况,当时的心情怎么样?

钟南山:1月18日下午,我在参加会议讨论广东省抗击疫情部署时突然接到通知,让我当天晚上必须赶到武汉,参加国家卫健委高级别专家组,而且安排我做组长,第二天要进行讨论。当时,我就意识到这个问题应该是比较严重的,去武汉的时候有一种比较急迫的心情。

我是带着一系列疑问去武汉的,因为一旦一个急性传染病有人传人的性质,会波及整个社会、整个经济。我在车上一直在想,怎么看待这个问题。

第二天早上开会以前,很多在武汉临床一线工作的我的学生,还有此前从北京派去的专家都跟我讲了一些情况。结合调研了解的情况,我就有了一个很肯定的结论。

1月20日上午,我代表专家组汇报说,我们所看到的情况是比较严重的。它肯定存在两个现象,一是人传人,二是医务人员受感染,这是两个非常重要的标志,说明这个疾病会迅速蔓延。

面对一个新的传染性疾病,首先要考虑怎么防。对所有的公共卫生事件,首先要把它堵在上游,一定要防止它大量向外扩散。当时我心里头想得最多的就是,如何在上游能够解决好病人的情况,这是我们第一波尽量减少传播的一个关键。

战斗:“避免更多的感染,减少死亡,没有什么比这个更重要”

问:如何总结两个多月在防控一线的日子?

钟南山:在党中央的领导下,我们疫情防控策略是很正确的。早期实施上游堵截,把武汉传染源截断,在全国开展群防群治,后来上升为联防联控。什么叫联防联控?我自己的理解就是“四早”: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这在中国是成功的。在重视医疗的同时,也注意总结规律,比如它有哪些临床特点,哪些药可能有效,这些对全世界都有很好的指导作用。

经过艰苦努力,现在我国疫情防控取得阶段性重要成效,这非常不容易。但是,境外疫情呈加速扩散蔓延态势,我国疫情输入压力持续加大。到4月3日,已经有700多例境外输入病例,而且还在持续增加。所以,我们要及时调整完善疫情防控策略,把重点放在外防输入、内防反弹上来,入境人员必须都要做检测,只要是阳性就要隔离。

问:在这期间,您个人感受最大的压力是什么?

钟南山:在我从医以来,我觉得最大的压力在于病人最后是救活了还是去世了。把病人救活了、康复了,什么都好说;如果病人没有救过来,那我的压力是最大的。现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也是如此,避免更多的感染,减少死亡,对于医生来说,还有什么比这个更重要呢?

问:疫情期间您多次与救治团队连线会诊,这种特殊方式发挥了什么作用?

钟南山:远程视频会诊在抗击疫情中起到了重要作用。通过视频连线,我的团队以及重症医学科、放射科医务人员,定期连线广东深圳、中山、东莞等地,以及湖北武汉等疫情震中医院的重症监护病房,会诊研讨重症、危重症病人的救治,在非常时期和特殊条件下,这种方式发挥了独特作用。

进展:“防治疫情,从历史的情况看,还是要靠疫苗”

问:在这场科学与病毒的赛跑中,您的团队在新冠肺炎科学救治和药物验证方面取得了哪些进展?

新冠肺炎与SARS相比,除了肺纤维化等共同特点外,突出的特点是小气道里黏液非常多,阻碍了气道通畅,容易导致继发感染。我们前期观察了一些患者使用氢氧混合气治疗的情况,初步发现氢氧混合气能够明显改善气促,可能更适用于出现呼吸困难的患者。

钟南山:研制疫苗是很必要的。新冠病毒的传染性比SARS强很多,传染系数可以达到3.5,也就是说,1个传3个半,而SARS顶多是1个传2个,所以现在有些国家每天增加上万名确诊病例。防治疫情,从历史的情况看,还是要靠疫苗。

我们知道典型的例子,一个是天花,一个是脊髓灰质炎。天花和脊髓灰质炎传染性都很强,死亡率能达到百分之二三十,而且后遗症很多。我记得小时候,周围有很多人脸上有麻子,这是得天花留下的后遗症。现在根本看不见了,靠的就是疫苗。我认为,研制新冠肺炎疫苗非常迫切,必须要抓紧推进。

科研:“基础科研要为临床实践保驾护航”

问:您是医生,也是带队攻关的院士,你们团队在这次新冠肺炎的科研方面开展了哪些研究?

家风:“我父亲很少说话,他说讲话要有证据”

问:很多人都想知道,您成为医生是否与家庭环境有关?

钟南山:我想还是有关系的。我父亲是儿科医生,在上世纪四五十年代,一到晚上经常有很多邻居带着孩子来我家看病,孩子用了药以后好了,邻居很开心,父亲也很有成就感。我母亲是协和医科大学毕业的高级护理师,后来在华南肿瘤医院、现在的中山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当副院长,参与了这个医院的组建。在家里,父母谈论的多是医学方面的内容,对我的影响还是很大的,培养出了兴趣。

问:父母以及家风对您影响最大的是什么?

钟南山:对我最大的影响,恐怕还是实事求是。我父亲很少说话,他说讲话要有证据。1969年,我下乡参加医疗队看过一些病人,有一次遇到一个孩子尿血很厉害,大家都说这是结核病人,要做治疗。我回家讲起这个情况,讲了半天,父亲突然问我一句,你怎么知道他是结核?一下把我给问住了。因为尿血是很常见的症状,可能是膀胱的炎症,可能是结石,当然也可能是结核,但你得有证据才能治疗。

到现在我都还记得他这句话。这让我以后不管做什么,都坚持讲实话,坚持实事求是,你要相信自己实践的,而不是单纯听见的。

问:家人如何看待您的事业?

钟南山:他们的支持是无声无形的。因为我很少休周末,就算在家,我爱人也说你最好的休息就是能够安静坐在家自己看书。家里人对我的要求不高,并不是要全家出去旅游,但这方面我是欠了家里的。我的工作取得一些成绩,家人的支持极为重要。

我现在等于“饭来张口、衣来伸手”的状态,一回到家就有饭吃,有很好的生活照顾。由于生活上没有顾虑,也能够保证承担比较重的任务。

做人:“《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对我的影响非常大,爱国主义精神影响了整整一代人”

问:您曾讲过,自己的医学事业是从35岁那一年才开始的,为什么这样说?

钟南山:当时孩子还小,我和爱人长期分开,对家庭和老人的照顾很困难,所以碰上一个机会就调回广州了。回来为什么算是一个大的转折呢?因为之前我在北京医学院是搞基础研究的,35岁那年,回到广州后才从头开始,在广州市第四人民医院,就是现在的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从事临床工作,这对我来说是很难忘的。当时,在临床知识上也几乎是“一穷二白”,因为我读大学期间还为参加第一届全运会训练了一年,回到北医就上了半年临床课,之后又留校当老师。所以我此前并没有搞过临床,这是一个很大的挑战。

问:您在1979年赴英国爱丁堡大学留学,就在前几天的4月2日,还获得了爱丁堡杰出校友奖。留学期间有什么事印象深刻?

钟南山:我是改革开放后第一批公派留学生,要参加教育部的考试,考过了才能去。当时的英语考试我考了52.5分,结果那年45分就合格,我就出去了。

那时候所有留学生都很艰苦。坐火车去英国要9天,为了省钱,连草纸、洗衣粉都带着。我们每个月只有6英镑生活费,在英国剪个头发就要12英镑,干什么都得靠自己。到了爱丁堡皇家医学院后,最困难的还是语言关。我以前是学俄语的,每天参加完查房,就去图书馆借录音带来听、来写,听不懂的就去问,差不多花了大半年来提高英语水平。

我的导师弗兰里教授是专门研究慢性气道疾病的,非常有名。我做了一些研究工作,有三项做得比较好,也得到全科室的认可。英国有些研究思想值得我们学习。我们常常做出了一点成果就理所当然地直接往下做,他们是要反复验证,没走好第一步之前,绝对不走第二步。再就是要相信自己做的实验,不一定相信权威。这两条给我印象很深,所以我后来一直很重视对团队基本功的训练,练好了再提高。

问:听说回国前导师极力挽留,为什么还是决定回国?

钟南山:后来,我想做哮喘方面的研究,就去伦敦进修,又待了半年。想留我的是伦敦另外一个教授,他主要看我有关哮喘的研究做得比较好。但是我觉得国家这么困难还给我们机会出去留学,从来没想过不回来。学了以后就得回来提高我们国家的科学水平,当时就是这样单纯的想法。

问:您常说自己“不过是一个看病的大夫”,如何看待医生这个职业?

钟南山:医学是一门实践性科学,我的很多想法甚至灵感,或者一些科研题目,都是从临床实践里来的。我不太习惯从文献中找课题。

医生看的不是病,而是病人。我们要经常想到的是,在医学里有什么问题解决不了,你怎么去解决?像我40年前在英国,就开始跟导师研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当时诊断很清楚,但是治疗很落后,后来技术改进了很多,但对病人治疗仍然没有带来实质改变。

我一直在思考,这其中的要害在哪儿?很多慢性病,比如高血压,你早期把它控制住,就不会发展为脑出血、脑梗塞。糖尿病也是如此,不一定等到出现其他症状才下诊断,血糖高到一定程度就控制,一些合并症都可以避免发生。这就是战略的进步。

很多呼吸科医生不愿意研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因为没什么好办法救治。病人来的时候,已经呼吸困难了,这个时候肺的病变已经不可逆转。所以在2000年初,我就有这个想法,为什么不在病的早期进行干预呢?

在世界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诊治中,只有出现症状才干预。现在我们的看法改变了,因为我们做了一些研究发现,更早期没有出现症状,或者只有很轻的症状时就实施干预,效果非常好。我们要继续走这一条路。

问:我们看到,您的这张办公桌上,除了电脑、资料,还专门摆了一个年轻时打篮球的小雕像,年过八旬仍能承担非常繁重的工作任务,是否和一直没有间断锻炼有关?

钟南山:我从小就喜欢体育,后来在中学、大学经常参加体育比赛。竞技体育的优点,一方面是指锻炼对身体有很大好处,另一方面对培养意志品质也有很大帮助,什么事情都想争上游不落后、追求高效率。我原来跑400米,训练一年成绩能提高两三秒就了不得了,在平常的工作里,你为什么不能也珍惜每一分钟、每一小时?所以这对我提高学习效率有很大启发。再一个就是协作,像跑接力赛一样,得大家一块儿努力。我们研究所里从1982年就开始组织篮球队,每个星期六晚上大家聚在一块儿比赛,坚持了30多年。

身体是基础,健康需要投资。我现在每天工作十二三个小时,还有这个能力支持,跟身体锻炼很有关系,对我来说这一辈子受益非常大。

问:能和我们回忆一下,什么书对自己的影响比较大吗?

未来:“健康应该贯彻到整个医疗卫生工作全部政策中,这是要害”

问:今后,完善公共卫生体系应该在哪些方面着力?

钟南山:非典以后,中国作出了巨大的努力,能够及时监测有可能出现的突发性传染病。这些年也确实做得不错,包括有效应对甲型H1N1流感、MERS(中东呼吸综合征)、H5N1和H7N9禽流感等。但还有继续完善的方面,因为预防工作应该摆在更高的地位。党中央提出实施健康中国战略,“健康”应该贯彻到整个医疗卫生工作的全部政策中。从这个角度来说,应该更重视抓上游,搞好预防为主,这是最要害的问题。

总的来看,公共卫生体系,一个是认识上需要加强,另一个是组织结构需要改进,对于突发性疫情,应该赋予疾控机构更大权力。

本世纪刚过20年,就已经出现三次冠状病毒感染疫情——2003年的SARS、2012年的MERS、这次的新冠肺炎,这是自然界和人类的博弈。人与自然界之间,应该保持一个和谐的生态关系,这样自然生态链才能够比较好地运行,这是很重要的。

问:几年前您说过有两个心愿,建成广州呼吸中心和推出自己研发的抗癌药,请介绍这两项工作的最新进展?

这个中心有四项功能,一是科学研究,二是人员培训,三是疑难疾病诊治,四是急性传染病防控。现在我们非常有信心把它建成国际上最大的呼吸疾病研究中心。

我和一名美籍华人科学家花了26年研发一种抗癌药物。这个药有一定普适性,不是单纯治疗某一个肿瘤,而是多种实体瘤,包括肺癌、胃癌、乳腺癌、肝癌等,有望在今年得到临床批准。药物研发过程中遇到过各种各样的困难,但我始终没有放弃。因为这个药能够造福很多人,我一定要坚持下去。

除了这两个心愿,我还有一个愿望,就是希望改变全世界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治疗战略。这个病分一至四期,现在的治疗重点是在三四期,很大精力花在治呼吸困难甚至呼吸衰竭上,这是下策。如果把首要力量放在早期预防上,就能事半功倍。我特别希望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早诊早治能形成一个全国乃至全世界的治疗思想。

采访结束时正是上午10时。窗外警报响起,钟南山站起身,腰板挺直,静立默哀。“中国的医务人员始终无愧于‘白衣天使’的称号”,他说,这次举行全国性哀悼活动,也是对被新冠病毒感染牺牲医务人员的认可和尊重,是从人们的内心肯定这些白衣战士的贡献。(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姜永斌张锐荆培轩)

THE END
1.我想帮患者即使有困难也要找办法,不想帮的医生只需要一个理由!孕妇喊腰疼被送到医院,医生看了一眼就断定这个孕妇活不过今晚 以晴爱搞笑 23跟贴 打开APP 医生在患者的脸上,扎一个小孔放血,网友:这是治什么的 德融视讯 1.4万跟贴 打开APP 一年十几万,一分不报销,肿瘤还控制不住,你这治疗方法就不对! 于福壮医生 38跟贴 打开APP 被下病危通知,医生劝家属放弃,放手也...https://m.163.com/v/video/VRH5GR2LU.html
2.医生越来越不会看病了?5、现代化:现在很多医院都计算机管理了,这一方面方便了病人和医生,另一方面也增加了一些医生的工作难度。以前医生只要会看病就可以了,现在还要会计算机,系统没事还老升级。想开个药,还经常不在医保范围内。再加上“新药”很多,层出不穷,医生也是应接不暇。开个药还要在计算机上看看说明书和服用剂量。这都增加了一...http://m.jsly001.com/wap/thread/view-thread/tid/2925404
1.医生有没有权利拒绝给病人诊治?普通外科我看了评论非常生气,以至于费劲扒拉的,登录等来到这里,我只想说里面两个评论的人。1,说病人有选择医生的全力,要给医生赋予选择患者的全力。你说这话过脑子了吗?医生都选择好治疗的患者,那些不好治疗的患者大家都不选,让他等死吗?2,遇自然灾害,医生听从政府和卫生部调遣。说凭什么要冲到第一线。你选择...https://3g.dxy.cn/bbs/topic/36633610
2.医生拒绝给病人看病违法吗一般情况下,医生无正当理由拒绝给病人看病可能构成违法。在医疗服务关系中,医生有义务按照医疗规范和职业道德为患者提供医疗服务。但也存在一些特殊情况,例如医院没有相应的医疗条件或技术能力,或者患者的病情超出了该医生的执业范围等,此时医生的拒绝不违法。如果医生是基于个人偏见、歧视等不正当原因拒绝看病,则可能违反...https://m.66law.cn/v/wenda/3795420.aspx
3.国家卫健委:所有医疗机构不得以任何理由拒诊患者南方plus“救死扶伤是医疗机构和医务人员的神圣职责,所有医疗机构不能以任何理由拒诊患者。”郭燕红表示,特别是没有核酸结果的紧急就医者,有很多是急危重症,容易造成治疗延误,因此更要及时为这些患者提供紧急的医疗服务,要求所有的医疗机构落实首诊医生负责制和急危重症的抢救制度,同时制定和完善相应的应急预案,并严格执行救治患...https://static.nfapp.southcn.com/content/202212/07/c7149634.html
4.去看病,为什么老觉得医生态度不好,在坑你?有时候,同理心的影响看起来比较像是一种神奇力量,而不像是一种生理学效应。当医生的同理心指数较高的时候,病人从感冒复原的速度会比较快,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控制会比较佳,人们会更紧密地遵循治疗方案,而病人会觉得自己比较有能力处理他们的疾病。具同理心的医生会反映自己比较健康,所吃到的官司也比较少。 https://www.chunyuyisheng.com/pc/article/107915/
5.一位离职医生揭露,在医院看病时你要注意的潜规则!(内幕)2、医生最烦病人不信任他 不是所有的医生都是白衣天使,也不是所有的医生都是白眼狼。大部分医生还是好的,都想把您的病治好。而且,医生基本都有一个共性,就是最烦患者不信任他。所以咱们看病时,要充分相信医生,最起码当着医生的面不要表现出不信任的表情,这对咱看病没啥好处。如果真的觉得这个医生不靠谱,可以...http://www.360doc.com/content/16/1002/08/33795874_595235564.shtml
6.看病的时候敢跟医生说谎?这样的人还不少而对医生隐瞒事实的最主要原因是“不想被医生指责和教训”,其次是“不想听到自己的不良行为可能产生的后果”、“不好意思”、“不想让医生觉得自己是难搞的病人”,以及“不想占用医生更多的时间”。研究还发现,年轻的患者、女性性别、对自己健康状况评价较低的,以及患有慢性疾病的患者,更容易对医生隐瞒信息。https://xskx.hgu.edu.cn/info/1124/1528.htm
7.壹生资讯拿过病人的肺CT看了看我就哽咽了,这还能是什么,一眼看上去就知道是肺癌,转过头看见病人期待着我告诉他没事的眼神,久久说不出话,难以启齿,身为医生的无力感,这种情况,一天好几次。 @l頔l 19 我家智障就是学医的,他有很大的压力,从最初的喜欢到现在的无法用言语表达,其实我知道他还是很喜欢学医,但是这个...https://www.cmtopdr.com/post/detail/e03c4351-0fd0-4918-a942-6cedf366a1f3
8.为什么医生不愿留个人电话/微信给患者?所谓公事公办,既然医生看病是工作行为,那医生就应该只在工作时间,工作地点,与患者发生工作上的关系,医患双方都严格按照医疗契约做事,公私分明,以免出现问题后双方夹缠不清。 一切公事公办,一切严格按照医疗流程和医患契约办事,医生和患者的权益都能得到最大限度的保障,医生和患者也都能最大限度的规避风险。 https://www.haodf.com/neirong/wenzhang/9393095446.html
9.佛山第三人民医院佛山市第三人民医院http://www.fstth.com/
10.三甲医院不说的10件事虽然三甲医院是服务机构,但由于患者多和医疗资源紧张,实际情况是它们经常对你“服务”不过来,反而需要你“学会”在三甲医院看病。 01 特需门诊号数量浮动最大 医院挂号种类一般有三种:普通门诊,出诊医生为初级和中级职称级别的医生,如主治医师,挂号费在7元以下;专家门诊,需有高级职称的医生,如副主任医生,挂号费14元...https://www.yicai.com/news/2874057.html
11.医生最反感的四类患者,蓝瘦香菇……“不能直接手术么?还要做检查啊,我们村好几个老伴都像我这样,最终都是白内障。” 针对这类患者,门诊屡见不鲜,主要是随着医疗知识普及,以及群众对健康保健的重视,患者可以通过各种不正规渠道获取诊疗信息来进行自我诊断,从而拒绝医生给出的诊疗计划,甚至怀疑医生的诊断与建议。 https://xingren.com/web/article/32b2EN2Y/wap
12.台州女医生杨永红出钱求患者看病:总不能不管病人,是不是接诊的杨永红初步判断,徐师傅患有败血症,最好住院治疗。“他是个不太听话的病人,说什么也不肯住院,我就让他一定要先把盐水挂上,因为败血症不及时治疗很可能导致感染性休克,危及生命。”杨永红说,徐师傅担心医药费,他说自己身上只有50元,算算看病得花几千元,舍不得,想放弃不治了。 https://www.guancha.cn/society/2016_02_02_350053.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