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人要不要给医生送礼?

在上一篇专栏里,我聊了许多医院里收礼送礼的奇闻异事。在这篇中,我想探讨一下病人送礼背后的心态,以及该不该送礼。

先说一个颇为典型的例子。我一朋友因为胎儿畸形要引产,住院四天一直没给做,她和家人都认定有潜规则,医生故意为难他们,非要我替他们送礼或者送红包。而实际情况是,朋友有阴道炎症,需要首先用药治疗直到炎症消失才能引产,否则容易继发子宫内膜炎、盆腔炎,影响她将来生育。结局是:礼物红包都没送,顺利引产出院。

我并不反对病人送礼表示心意。我自己就曾经收到病人画的画﹑亲自纳的鞋底﹑亲手做的手机挂坠﹑水果﹑泡面﹑饮料,甚至盒饭﹑醋﹑大蒜......我认为,当礼物表达的是发自内心的感谢,送礼就是对医生的肯定和鼓励,这是能帮助医患关系良性循环的催化剂。要是一个医生行医一辈子,都没个病人送礼,只能说明他挺失败的,说明他没个病人惦记、没个病人感谢他。

但是送礼是趟浑水,很多时候不仅仅是表示心意那么简单,而是参杂了各种心态和因素。送礼要不要得,得看送礼者是何种心态,我觉得,主要有如下几种:

第一种,当然还是表达谢意。中国是人情社会,有些人情往来也没啥不好的。病人手术痊愈出院了,或者看好了多年的毛病,给医生送礼,或学生毕业后回头给老师送份礼物表示心意,都属于这种情况。我就经常情不自禁地干这事,给以前的老师寄个贺卡,或过年过节提点水果去看望一下恩师——虽然常常是我送去的水果还不如我在老师家里吃的多。

每当我收到术后病人专程送来的书籍、水果或者小吃什么的,我都会感到很高兴,因为这是病人对我工作的肯定。但是这种礼物不应过于贵重,而且最好我还能做到礼尚往来。太贵重了,可能会不知不觉在表达谢意之外,参杂一些别的用意;礼尚往来则是让我收礼收的心安理得,让我不至于睡不着觉。例如,病人送我一本书,我就送她一份健康科普资料;病人送我一袋水果,我就回赠食堂的盒饭一份。

第二种心态可能更为普遍,就是谋求额外照顾。官场人士送礼,希望自己能够被提拔、官运亨通;家长给老师送礼,希望老师给自己的孩子谋个班干部或评个三好学生;病人给医生送礼,希望能够加塞、免去排队等候床位之苦、或者在住院期间比其它病人得到更多关照。

说句实话,这种类型的送礼,是送礼人自己给自己找的劳累。如果我们不去惦记特殊照顾,干嘛要送礼我从小到大也没有给老师送过礼,因为我从来也没有想过要当班干部,选上就当,选不上就不当,因此我小学时最大的“官”也就是学习委员,从来没有当过“三条杠”。

第三种心态是,是跟风。人家都送,自己不送,会不会受到不一样的待遇我就有一个发现:在一个病房里,如果第一个住进来的病人没有送水果,之后住进来的其他病人也都不会送。

有病人怕手术前不给医生送红包,医生就会不好好做手术。这种情况下,病人心里不乐意,医生收了也不踏实。手术总是有风险的,收不收礼都不能保证100%的成功。而且,医生上了手术台,都必须全力以赴,谁也不会把手术故意做坏,因为那样医生要吃不了兜着走。

因此,这种心态下的送礼,一开始就没有必要,只要从源头上终止了,也就终止了。就好象在幼儿园,如果所有的家长都不送礼,老师们也就不会对小朋友区别对待。

第四种情况,则是被人索取。这样的事情,搁谁头上谁都不乐意!病人如果碰到这种情况,就应该坚决拿起法律武器,留取证据,告索贿者一个永世不得超生!如果有医生索取红包,他们必然是医生队伍的败类,只有绳之以法、驱逐出这个行业,才能保正医生队伍的纯洁性。

以上四种送礼心态中,最普遍的还是谋求额外照顾和跟风。这两类送礼,应尽量杜绝,但是因中国人的传统思想作祟,估计不会断的那么快。被人索取礼物的情况应该还算是少的,但也是对医患关系影响最大、后果最严重的,应该予以严罚,一经发现,立马开除或者取消执业医师资格。

表达谢意的送礼,则是我们大家喜闻乐见的。但是礼物有轻重、价值有贵贱,不好把握尺度。因此国外一些医院干脆规定:“医生一律不许收受病人的礼物,无论轻重。”当然,医生在那些国家享有极高的报酬和社会地位,犯不着为了一点点礼物或红包断送自己的前途。例如美国医生一年的工资收入就有几十万甚至上百万美金。但是在中国,医生待遇低,一年收入也就几万或十几万人民币,这种惩罚的威慑力明显降低。

作者简介:章蓉娅,医学博士,新晋“辣妈”,毕业于清华大学及北京协和医学院,现就职于北京协和医院妇产科。在微博上记录工作和生活点滴,被誉为国内孕产育儿科普先锋,2011年新浪亲子“微博达人”(@协和章蓉娅)。“杏林”一词源自三国董奉行医济世的故事,后代指医道。从医路上痛并快乐着,但无论有何荆棘,愿以乐观心态坚守,做一个“杏林守望者”。

患者用仿制药代替原研药后副作用持续1周,国产仿制药“不靠谱”?背后的偏差在哪

THE END
1.我想帮患者即使有困难也要找办法,不想帮的医生只需要一个理由!孕妇喊腰疼被送到医院,医生看了一眼就断定这个孕妇活不过今晚 以晴爱搞笑 23跟贴 打开APP 医生在患者的脸上,扎一个小孔放血,网友:这是治什么的 德融视讯 1.4万跟贴 打开APP 一年十几万,一分不报销,肿瘤还控制不住,你这治疗方法就不对! 于福壮医生 38跟贴 打开APP 被下病危通知,医生劝家属放弃,放手也...https://m.163.com/v/video/VRH5GR2LU.html
2.医生越来越不会看病了?5、现代化:现在很多医院都计算机管理了,这一方面方便了病人和医生,另一方面也增加了一些医生的工作难度。以前医生只要会看病就可以了,现在还要会计算机,系统没事还老升级。想开个药,还经常不在医保范围内。再加上“新药”很多,层出不穷,医生也是应接不暇。开个药还要在计算机上看看说明书和服用剂量。这都增加了一...http://m.jsly001.com/wap/thread/view-thread/tid/2925404
1.医生有没有权利拒绝给病人诊治?普通外科我看了评论非常生气,以至于费劲扒拉的,登录等来到这里,我只想说里面两个评论的人。1,说病人有选择医生的全力,要给医生赋予选择患者的全力。你说这话过脑子了吗?医生都选择好治疗的患者,那些不好治疗的患者大家都不选,让他等死吗?2,遇自然灾害,医生听从政府和卫生部调遣。说凭什么要冲到第一线。你选择...https://3g.dxy.cn/bbs/topic/36633610
2.医生拒绝给病人看病违法吗一般情况下,医生无正当理由拒绝给病人看病可能构成违法。在医疗服务关系中,医生有义务按照医疗规范和职业道德为患者提供医疗服务。但也存在一些特殊情况,例如医院没有相应的医疗条件或技术能力,或者患者的病情超出了该医生的执业范围等,此时医生的拒绝不违法。如果医生是基于个人偏见、歧视等不正当原因拒绝看病,则可能违反...https://m.66law.cn/v/wenda/3795420.aspx
3.国家卫健委:所有医疗机构不得以任何理由拒诊患者南方plus“救死扶伤是医疗机构和医务人员的神圣职责,所有医疗机构不能以任何理由拒诊患者。”郭燕红表示,特别是没有核酸结果的紧急就医者,有很多是急危重症,容易造成治疗延误,因此更要及时为这些患者提供紧急的医疗服务,要求所有的医疗机构落实首诊医生负责制和急危重症的抢救制度,同时制定和完善相应的应急预案,并严格执行救治患...https://static.nfapp.southcn.com/content/202212/07/c7149634.html
4.去看病,为什么老觉得医生态度不好,在坑你?有时候,同理心的影响看起来比较像是一种神奇力量,而不像是一种生理学效应。当医生的同理心指数较高的时候,病人从感冒复原的速度会比较快,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控制会比较佳,人们会更紧密地遵循治疗方案,而病人会觉得自己比较有能力处理他们的疾病。具同理心的医生会反映自己比较健康,所吃到的官司也比较少。 https://www.chunyuyisheng.com/pc/article/107915/
5.一位离职医生揭露,在医院看病时你要注意的潜规则!(内幕)2、医生最烦病人不信任他 不是所有的医生都是白衣天使,也不是所有的医生都是白眼狼。大部分医生还是好的,都想把您的病治好。而且,医生基本都有一个共性,就是最烦患者不信任他。所以咱们看病时,要充分相信医生,最起码当着医生的面不要表现出不信任的表情,这对咱看病没啥好处。如果真的觉得这个医生不靠谱,可以...http://www.360doc.com/content/16/1002/08/33795874_595235564.shtml
6.看病的时候敢跟医生说谎?这样的人还不少而对医生隐瞒事实的最主要原因是“不想被医生指责和教训”,其次是“不想听到自己的不良行为可能产生的后果”、“不好意思”、“不想让医生觉得自己是难搞的病人”,以及“不想占用医生更多的时间”。研究还发现,年轻的患者、女性性别、对自己健康状况评价较低的,以及患有慢性疾病的患者,更容易对医生隐瞒信息。https://xskx.hgu.edu.cn/info/1124/1528.htm
7.壹生资讯拿过病人的肺CT看了看我就哽咽了,这还能是什么,一眼看上去就知道是肺癌,转过头看见病人期待着我告诉他没事的眼神,久久说不出话,难以启齿,身为医生的无力感,这种情况,一天好几次。 @l頔l 19 我家智障就是学医的,他有很大的压力,从最初的喜欢到现在的无法用言语表达,其实我知道他还是很喜欢学医,但是这个...https://www.cmtopdr.com/post/detail/e03c4351-0fd0-4918-a942-6cedf366a1f3
8.为什么医生不愿留个人电话/微信给患者?所谓公事公办,既然医生看病是工作行为,那医生就应该只在工作时间,工作地点,与患者发生工作上的关系,医患双方都严格按照医疗契约做事,公私分明,以免出现问题后双方夹缠不清。 一切公事公办,一切严格按照医疗流程和医患契约办事,医生和患者的权益都能得到最大限度的保障,医生和患者也都能最大限度的规避风险。 https://www.haodf.com/neirong/wenzhang/9393095446.html
9.佛山第三人民医院佛山市第三人民医院http://www.fstth.com/
10.三甲医院不说的10件事虽然三甲医院是服务机构,但由于患者多和医疗资源紧张,实际情况是它们经常对你“服务”不过来,反而需要你“学会”在三甲医院看病。 01 特需门诊号数量浮动最大 医院挂号种类一般有三种:普通门诊,出诊医生为初级和中级职称级别的医生,如主治医师,挂号费在7元以下;专家门诊,需有高级职称的医生,如副主任医生,挂号费14元...https://www.yicai.com/news/2874057.html
11.医生最反感的四类患者,蓝瘦香菇……“不能直接手术么?还要做检查啊,我们村好几个老伴都像我这样,最终都是白内障。” 针对这类患者,门诊屡见不鲜,主要是随着医疗知识普及,以及群众对健康保健的重视,患者可以通过各种不正规渠道获取诊疗信息来进行自我诊断,从而拒绝医生给出的诊疗计划,甚至怀疑医生的诊断与建议。 https://xingren.com/web/article/32b2EN2Y/wap
12.台州女医生杨永红出钱求患者看病:总不能不管病人,是不是接诊的杨永红初步判断,徐师傅患有败血症,最好住院治疗。“他是个不太听话的病人,说什么也不肯住院,我就让他一定要先把盐水挂上,因为败血症不及时治疗很可能导致感染性休克,危及生命。”杨永红说,徐师傅担心医药费,他说自己身上只有50元,算算看病得花几千元,舍不得,想放弃不治了。 https://www.guancha.cn/society/2016_02_02_350053.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