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病贵,看病难的一直是老百姓绕不过的一道坎儿。而这次医保新政的实施,在全国引起了巨大的争议。这次改革是大幅度的降低了个人账户的返还金额。实施门诊报销,却造成了人们看病吃药的不方便,并且还增加了看病的成本。
在本次医改之前的旧政策,其实是非常方便的。那没改革之前啊,平时有个头疼脑热,小病小痛的,大家都不会去医院,而是会去家附近的这个药店买点药吃就解决了。而现在呢,个人账户每个月的返还的只有几十、百把块,和以前比是大幅度减少了。吃药看病是要去医院门诊,并且超过起付标准后,才能按比例报销。这就给吃药和看病的人,尤其是老年人带来的诸多不方便。因为退休的这个老年人,一般都会有点慢性病,需要常年吃药来维持,并且是知道自己需要吃什么药的。没改革之前,他们利用医保卡每月进账的钱,自行在家附近的药店购买药品,其实是非常方便。但现在的医改之后,就只能去医院,它所产生的交通费、挂号费、检查费、起步费等,都是大大的增加了这些退休老年人吃药和就医的成本。所以说此次医改,老年人的意见就非常大。
此外,在医改之前,个人医保还有社保卡上的钱呢,是由个人和自己单位按比例配套交的,这个医保费是这两个部分组成的,单位给个人交的医保费占到大头,是个人医保费用的这个四分之三。而现在呢,这个单位交的这个大头儿呢,是被医保公司拿走了,个人医保卡上呢,只有自己交的那很少一部分。换句话说呢,就是在这个改革之后啊,这医保公司就拿走了这个四分之三,个人就只剩下了四分之一。在这个医疗费用的报销之上,三级医疗又加剧了医疗资源的分配不公。这次医改之后,百姓看病分成了社区医院、二级医院、三级医院三个档次。在条件最差的社区医院看病的,报销80%。到二级医院去看病,报销60%,到了三级医院看病的报销50%。越到好的医院去看病,患者需要出的钱就越多,这样就会导致了老百姓为了省钱,只能到条件差的基层的医院去看病,而好医院将会成为有钱人看病的地方。
再从这个报销上来看,门诊的起步线,职工是700块钱,退休人员500块钱。而这700块钱和500块钱,是规定的患者看病要自费的门槛费,超过了这个门槛费的部分呢,再按照80%、60%、50%来报销。也就是说按照这个新医改后面的报销规定,一个职工在三甲医院门诊看病,花了一千块,需要自己出700块钱。剩下的这个300块钱,就只能报销150块钱。也就是说职工看了1000块钱的病,自费850块钱。而且呢,如果说这个职工有大病一年报销的医药费,不能超过3500元。封顶数如果超了的话,这部分呢就需要全部自费了。而且如果说你要把这能报的3500元全部都用完,你的看病费用呢,就必须要达到7700块钱。这7700块钱当中,有个人自费的4200和医保承担了3500组成。这自费部分里面还不包括多次的挂号费,以及不能报销但是又必须存在的检查费,还有就是不能报销的但是医院又给你使用了一些药物费。
这次医改,实际上大幅度增加了患者的费用。因此这个部分人群他的怨气还是比较大的。下面我们来看一下本次医保改革出台的初心和背景。导致我们国家的这个医保不像从前那样方便的根本原因,是财政紧张。绝大多数人由单位缴纳的医保大头由医保公司拿走,为的就是补上财政紧张造成的亏空。实际上这些医保改革的本质就是通过增加患者医疗费用的方式,缓解财政紧张所带来的医疗系统的压力。财政是否困难和百姓医药费之间存在着非常紧密的关系。当国家财政困难的时候啊,对公立医院的投入和医保的支出就都会降低。公立医院就是我们常说的三级二级和一级医院。而财政对这三种级别的医院的投入是不同的。三级医院是目前国内级别最高的医院,也是医疗条件和医疗品牌最好的。无论是从医疗设备、医生数量和质量,还是护士护理经验上来看啊,他们都是在各种医院中最好的。二级医院就差一些,一级医院呢就更差。三级医院呢就像211、985这些重点大学一样,二级医院就像一般的那种一本大学,而一级医院呢就类似于那种二本专科。国家财政即使再困难也不会减少对211、985的财政投入,而对一般的重点大学和普通二本大学的投入则会相应的减少一些。
因此,在财政困难的时候呢,财政就只能将有限的资源投入到最好的医院。这就是身处我们这个时代最需要知晓的一个常识。用一句话来说,就是在老龄化日益严重,财政危机开始抬头的这个年代,是要先保住各级医院的经营与存在。当本轮全球经济济危机结束,包括我国在内的全球各国的财政大账的数据比现在更好看了之后,我们喜爱的这个旧医保体系才有可能会回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