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长期以来,“以药养医”“医疗市场化”等不合理的医疗机制存在,导致医院在日常运营中丧失了公益性的原则,忽略了社会效益而一味地追求经济效益,片面地追求短期利益,导致了民众“看病贵看病难”的问题。
2.医患之间信息不对称,且利益相对,同时患者期望值过高。由于医患之间对医疗知识存在一定差距,在诊疗过程中,如果医生不解释清楚,容易造成患者接受信息有误,认为医院治疗效果慢然后要圈钱,缺少了病患对医生的信任感。
3.医疗资源分布不均,总体来说,优质资源通常分布在一线城市,或者是三级公立医院等大医院。导致患者有个头疼脑热的也要往大医院跑,进而医院员工经常出现超负荷工作。医生因不堪重负、疲累的状态使得病患得不到满意的医疗服务,容易发生口角争执,自然就恶化了医患关系。
4.其中医疗事故也是造成医患矛盾的主要原因,根据全国医疗损害责任纠纷案件的统计分析,医疗过错责任纠纷占了当年医疗纠纷案件绝大部分的比例。
医患关系管理的特点
1.医患关系具有互动性,不是单一的医生诊疗开单开药,病人吃药治愈的流水线工程。病人本身对疾病的发生、发展、预后可能带来焦虑、恐惧心理,这时候需要医生进行一个心理疏导和沟通,以此获得安全感和被尊重感。
2.患者对医院的认同和否定的持续性和惯性都很长。
3.两者对医学知识有差距,在医患关系中,患者通常是被动方状态,医生对患者有引导作用。
如何进行医患关系管理?
1.抓好医疗质量管理
2.增强医患沟通
事前预防医患矛盾发生是医患关系管理的重要途径,通过沟通、医生家访等工作让就诊者更多的了解治疗风险和治疗措施,掌握更多的医疗服务信息,加强病患对医生的信任和理解,降低医患纠纷。
3.开展病患满意度评价工作
定期咨询或了解在医疗机构就诊情况,收集其意见和建议,建立关于医院服务满意度管理系统。通过平台数据整理,得出当月各医生满意度评价机制,进行整改和奖励,以增强医务人员的责任感。正确对待就医者投诉事件,通过及时了解和处理,进行问题针对性的完善,促进医院改革和创新。
4.加强医德教育
加强医务人员医德、医风及职业道德培养,树立“救死扶伤”的高尚医德;贯彻和执行国家医改政策内容,杜绝医闹事件,规范行医;加强医疗信息透明度,建立医疗费用公示制度,提升对合理使用药品的意识。
总之,面对紧张的医患关系局面,提升医患管理不可能一蹴而就,构建和谐健康的医患关系任重而道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