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医院和患者是形成医疗行为的两在要素。随着医疗制度改革的进一步深入开展,医患矛盾经常见诸报端。那么分析原因,笔者认为:不平等医患关系的理念是造成医患矛盾的根本。患者从踏进医院门坎起就处于卑贱状态,医生俨然以救世主身份对待患者,自然形成了主动与被动、施恩与受恩的医患关系。因此,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刻不容缓。笔者认为:首先,要建立良好的医患沟通;其次要规范各项医疗活动行为、创新服务举措;再则要进一步加强制度建设才能有效的改善医患矛盾。
关键词:医患关系;医患矛盾;医患沟通
当前的医患关系较紧张,无论对于患者还是医方来说都是这样。许多站在患者一方的人说,这是医方没有医德造成的;站在医方的人说,患者不服从治疗“无理取闹”造成的,无论那种说法都对医患关系没有任何的积极意义,既不给患者带来任何实质利益,也不减轻医务人员任何社会压力,只有更激化医患之间的矛盾。
1医患矛盾关系的现状
1.1其相当多的矛盾是由于医疗费用与患者的期望值不相符所引起的。当病人付出自己难以承受的医药费而治疗效果又不够理想时,个别人就迁怒于医院和医生,使医院蒙受巨大的损失。其二由于医疗服务的特殊性,患者对医疗信息严重匮乏,不能以健康的心态、科学的态度认识和面对疾病。
1.2来自医疗方面的因素:其一是医院管理存在薄弱环节,如规章制度执行不严,个别医生责任心不强、技术水平低造成误诊误治等。其二是行风建设方面的问题如“红包”现象、药品回扣问题等。其三是服务态度方面的问题。其四是医务工作者不能适应现代医疗模式的转变,依然将疾病放在第一位,忽视了病人心理、生理的感受,只注意自己医疗技术水平的提高而忽视了与病人的沟通和交流,忽视了人文知识的学习和社会交流能力的提高。
假如我是病人,我需要什么?我希望有一个温馨、宁静、整洁、舒适的就医环境;希望医院有着条理清晰、方便快捷的就医程序。假如我是病人,我希望得到医术精湛的医务人员以一丝不苟的精神来对待;假如我是病人,我希望能用合理的价格得到优质、高效的服务。假如我是病人,我还希望有一个畅顺的医患沟通渠道,能和医务人员平等相处,当需要帮助的时候,不再茫然不知所措。
医患沟通是心灵和感情的沟通,良好、畅顺的医患沟通让病人感受到了一切病人为中心的医疗服务新模式。是的!在医疗市场竞争激烈的今天,病人选择医院,除了要看拼技术、看设备等硬实力外,还要看管理水平和服务水平等软实力啊!
和谐的医患关系需要医患双方共同去沟通维护,医院的进步发展需要我们全体职工的团结努力!在这医疗市场竞争激烈,医院生存发展的重要关头,我们职工更加应该众志成城,为医院的建设发展、为人民的健康幸福全心投入!我们相信,——二院必定会有灿烂美好的未来!
摘要:目的了解三级甲等医院住院患者临床决策和医患关系的现状,探索新的社会矛盾下医疗决策模式对医患关系的影响。方法采用横断面调查,对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10个护理单元(内科片和外科片各5个)符合纳入标准的住院患者发放一般资料调查表、患者决策参与期望量表、患者对医疗决策参与满意度调查问卷、医患关系问卷,采用SPSS22.0对以上资料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共收回有效问卷256份,其中139名(54.30%)患者选择医患共同决策模式,67名(26.17%)患者选择主动决策模式,50例(19.53%)患者选择被动决策模式。选择医患共同决策模式患者对医疗服务的总满意度得分为(76.73±2.32)分,明显高于主动与被动角色模式患者对医疗服务的满意度得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医患共同决策模式有助于提高患者满意度,促进和谐医患关系。
关键词:新的社会矛盾;医患关系;医患共同决策
我国社会化正处在快速发展的社会转型时期,也是一个社会矛盾的多发期。在全面深化改革过程中,医疗卫生领域是我国社会矛盾的多发领域。医患关系是医务人员和患者在医疗活动过程中发生的特定的医疗救助关系,其不仅仅是单纯的医务人员与患者之间的关系,是整个社会关系在医患交往过程中的一个集中体现。随着社会的发展,患者的自主意识逐渐增强,医疗纠纷发生率逐年攀升,医患关系已经成为和谐社会关系构建的焦点之一。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下,人性化医疗中诊疗方案的确定不仅需要考虑患者的疾病状况、所在医疗机构的医疗水平,同时还要考虑患者的偏好,鼓励患者参与到疾病诊疗的决策中来。医患共同决策(shareddecisionmaking,SDM)强调医方与患方共同参与到医疗决策中,是指医务人员运用医学专业知识,与患者充分讨论治疗选择、获益与损伤等各种可能的情况下,并考虑了各种可能的结局和患者的意愿,以期达到基于双方相互理解并且由医务人员与患者通过参与作出最适合患者个体的医学选择过程[1-2]。有学者认为[3]促进医患共同决策是解决医患纠纷的可能对策。本研究旨在了解三级甲等医院住院患者临床决策和医患关系的现状,探索决策模式对医患关系的影响。
1资料与方法
2结果
天津西青医院在先进性教育活动中,把努力构建和谐医患关系作为强化党员宗旨意识、密切党群干群关系的重要内容,按照“四不要”和“四为零”的总要求,即工作不要在我这里中断,问题不要在我这里出现,患者不要在我这里失望,医院形象不要在我这里受损;医患之间“零距离”,医疗护理“零缺陷”,患者心理“零负担”,服务质量“零投诉”,采取有力措施,改进工作作风,提高服务质量,以党员在先进性教育活动中发生的新变化,赢得群众满意,促进了各项工作的发展。
三、健全工作机制,靠完善制度促和谐。在完善科室主任任期目标责任制,强化其一手抓经营管理,一手抓医德医风的“一岗双责”的基础上,实行了医院对科室、科室对职工的医德医风目标管理责任制,院对科室、科室对职工逐级签定医德医风工作目标责任书,考核结果与科室、职工切身利益直接挂钩,并实行一票否决。严格按照“十必须”和“十不准”的行为规范,制定了西青医院行风建设“八个坚决不允许”的硬性规定,严禁任何人接受患者及家属的红包和物品,在医疗活动和业务活动中接受各种名义的“回扣”、宴请,坚决杜绝不合理用药、不合理检查、不合理收费。通过严格制度,规范医疗服务行为,树立医务工作者和医院的良好形象,进一步密切了医患关系。
据卫生部门在一些城市的调查显示,全国有48.9%群众有病不去就诊,有29%群众应住院而不住院,原因就是“看病难,看病贵”。其中有59%的家庭认为看病难,有92.8%的家庭认为看病贵。
一直来,我院都把解决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摆在日常工作的首要位置,不断去探讨和实践。经过多年的实践摸索,总结出了一套切合地方民情,符合本院实际的方法,不仅基本上解决了“看病贵,看病难”这两个问题,而且在市场经济下构建了和谐的医患关系。
一、融入星级理念,凸显优质服务,致力解决“看病难”问题
我院领导班子意识到构建和谐的医患关系,其根本在于解决群众“看病难”的问题。经验告诉我们,群众“看病难”根源在于服务的质与量未到位。为此,医院坚持以人为本,积极实施星级计划,为群众提供人性化的服务,致力解决“看病难”问题。
(一)融入星级理念,提供优质服务。
我院一直坚持开展“科技兴医,科技兴院”劳动竞赛和“新风杯”职业道德竞赛活动,广泛开展了创优秀技术、创优质服务、创优良作风、创优美仪表和学先进、比先进、赶先进的“四优三先”活动。在一线科室开展“青年文明号”和“巾帼文明示范岗”活动,在各病区全面实施整体护理,在各岗位上开展全方位的星级服务活动,致力为病人提供全面优质高效的服务。把“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理念落实到言行上,贯穿在整个医疗服务中。目的只有一个,就是让病人满意,让家属放心。
如何破解医患冲突难题,卫生系统党建、创先争优活动将面临严峻的挑战
新形势下开展卫生系统党建、创先争优活动,改善医患关系的对策与建议
本文作者:郭宁工作单位:宁波市妇女儿童医院
给病人多一点爱
人们常说:“有啥别有病,没啥别没钱。”每个人都有生病、看病的经历,人们生病以后除了忍受身体上的痛苦之外,还要忍受精神上的痛苦。生病让患者及其家人心力憔悴,如果这时遇到的医生或护士可以真心倾听你的疾苦,热心回答你的问题,那么你一定会觉得如沐春风,如释重负,感觉病情轻了许多。如果这时不仅没有得到医护人员的关爱,相反是冷言相对,那么你的身心就会受到挫伤。我大学毕业前的一次看病经历,让我对看病有了深刻的体会。
去年6月中旬,我因高烧咳嗽不止到某医院看病。但是,我的急病并没有得到急治,我先是排着长队挂号,然后排着长队候诊,还要眼睁睁地看着别人插我的队,一轮炼狱般的煎熬之后,才轮到又冷又累的我。医生简单地询问了我病情后,我又面临检查、检验新一轮煎熬。经过死去活来之后,我终于又回到医生面前,医生瞄了一眼结果,处方跟着就出来了。我试着问一下我的病情,他便不耐烦地说:“普通发烧感冒,没什么大不了的。”冰冷的面孔和生硬的话语,顿时使我无言以对。
当时的我身心正经受着病痛的折磨,倍感孤独、痛苦,我是多么渴望得到医护人员的关爱与救助,多么希望她们可以同情我的处境,理解我的心情,解答我的疑惑,打消我的顾虑,用他们的仁爱之心安抚我身心的痛苦。但某些医护人员冷漠、生硬、差强人意的服务态度让我望而却步。虽然他们医治好了我身体上的疾病,但给在我的心灵深处却留下了医护人员冷漠的身影。
医者父母心。在历史的长河中,医者,在人们的心中有着无比崇高的地位,人们从来不吝于把所有的赞誉授予生命的保护神,那是因为他们用仁爱与智慧铸造了一座座丰碑,仁医仁术是他们最坚持的职业操守。多少年来,广大医务工作者始终遵循这个职业准则,默默地工作着,无私地奉献着。正是如此,人们的身体健康才得以保障,社会才赢来和谐与安定。在“非典”时期,医护人员表现出来的视死如归的英雄气概,视病人如同手足的深情厚义,常常令人热泪盈眶。因为他们用仁心与仁术彰显着人性的伟大。
但是不可否认,确实有一小部分医护人员对病人缺乏仁爱之心。也许是因为她们每天忙碌地接诊病人,而变得麻木了;也许是因为她们面对严峻的医患关系,担心言多必失,而变得沉默寡言了;也许是因为她们责任心不强,对病人马虎了事……但是,正因为社会对医护人员和医疗工作不理解,所以我们更应该给病人多些关心;正因为目前医患关系紧张,所以我们更应该向社会展现我们的爱心。无论哪种原因,对于身心遭受疾病折磨的病人,缺乏爱心是不可以原谅的。
【论文关键词】医学生社会实践和谐医患关系
【论文摘要】构建和谐医患关系已成为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拟从医学生社会实践的角度研究和谐医患关系的构建,探讨加强医学生社会实践对构建和谐医患关系的重要意义和举措,希望能为医患关系的改善提供一种新的视角。
卫生部副部长高强在2007年全国卫生工作会议所作的《努力保证人民公平享有基本卫生保健》指出:“医患关系紧张,医疗纠纷增多,成为影响社会和谐的一个突出问题”,医患关系紧张已成为和谐社会构建的重要问题之一,众多专家学者对此展开了大量的研究,其中一些从医学教育角度进行了分析,但基本集中于课堂教学(包括临床教学),本文拟从社会实践的角度探讨和谐医患关系的构建。
1加强医学生社会实践对促进医患关系改善的意义
1.1培养医学生的责任感,提高医学生的医德和服务意识
“收红包、拿回扣、乱开药”,部分医生医德败坏是造成医患关系紧张的重要原因之一。“身不正则体不健、德不正则事不兴”,医疗行业作为一个特殊的行业,要求我们未来的医生不仅要“精于医术”,更要“诚于人品”,义诊等社会实践活动能很好地培养医学生良好的医德行为,促进医学生形成“医乃仁术”、“仁者爱人”的思想意识。由于传统的生物医学模式还未有效转化为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加上供不应求的医疗资源现状和医学技术化的不良倾向,目前我国医患关系的模式仍主要为主动-被动型,病人上门“求医”,一些医务人员服务意识淡漠。医学生参加志愿性质的社会实践活动有利于培养医学生的“救死扶伤”的使命感和“白衣天使”的神圣职责感,树立为人民服务的理念。
摘要:解决医患关系紧张问题,需要通过医院文化建设为患者提供满意的医疗服务和良好的人文环境,在医患之间建立互相尊重、彼此信任的关系。本文探讨了构建和谐医患关系下的医院文化建设,从加强企业医院文化建设角度,提出了构建和谐医患关系策略和建议。
关键词:企业医院;文化建设;医患关系;管理
医院是以病人为主要服务对象的医疗服务行业,优秀的服务文化是医院核心竞争力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广州新海医院作为一家国有企业医院,面对激烈的医疗市场竞争,人才、技术和设备虽然很难与公立三甲医院竞争,但在医院文化建设和医疗服务方面做得更好,也是医院与其他公立医院竞争的重要砝码之一。近年来,医院党委围绕“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主题,紧密结合医院实际,把加强服务文化建设作为加强医院文化建设的切入点,进一步明确医院文化的基本精神和核心理念,初步构筑了“以病人为中心”的医院服务文化,增强了医院的市场竞争力,提高了整体服务水平,为医院实现平稳较快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精神动力和文化支撑。
一、凝聚共识,精心培育医院服务文化之根
二、多措并举,用心浇灌医院服务文化之花
我国自多次医疗体制改革以来,医患关系逐渐紧张且不断升级,医生也成为一个高危险、低收入职业,并且是一个要求技术精专,品德崇高,不容许犯错的行业,世界权威科学杂志-柳叶刀认为中国医生正面临人身安全问题的威胁。医生上班有时甚至需要佩戴头盔和警棍,医护人员也从以往“白衣天使”转变为现在的“白眼狼”。作为医患关系的主体,患者在享有他圣神的权利的同时,也因重视他自身该履行的义务。下文中,笔者将重点论述患者的法律义务,从减少医疗纠纷的发生,建立以医疗义务为前提的法律环境,从而构建和谐的医患关系,本文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阐述患者的义务:
1.社会疾病防治义务
2003年在我国大面积流行的“非典”让我们记忆犹新,它波及世界多个国家,在我国报道中,疾病涉及24个省区市,波及266个县和市区。作为患者应该遵循配合治疗隔离的义务,《传染病防治法》第24条规定,医疗保健机构、卫生防疫机构对甲类传病病人和病原携带者,应当及时予以隔离治疗。国务院于2003年5月17日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第44条规定,在突发事件中需要接受隔离治疗、医学观察措施的病人、疑似病人和传染病病人密切接触者在卫生行政主管部门或者有关机构采取医学措施时应当予以配合。由此得知,患者应做的有防止传染病传播、流行的法律义务。
2.提供医疗资料义务。
医生的完善诊疗主要在于临床资料的收集,只有在完整、全面、准确收集资料的基础上才能定出符合实际的诊疗计划。曾经有这样一个案件,一位年轻的女性因两个月没来月经到某医院就诊,医生将其诊断为停经,并开出妇科调经颗粒及黄体酮治疗,经治疗半月后患者复查发现怀孕,后了解的自己所服药物有明确标示“孕妇禁用”,该女性想到医生未经检查即诊断“闭经”,存在明显过错,遂要求医院赔偿。但调查过程中发现,医生曾询问过此女士是否有性生活史,但女士矢口否认,并保证从未有过性生活,拒绝B超检查。《侵权责任法》第六十条中规定患者或者其近亲属不配合医疗机构进行符合诊疗规范的诊疗,医疗机构不承担赔偿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