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家孩子有小儿麻痹症的情况,现在差不多治疗好了,怕有后遗症,想问一下,小儿麻痹后遗症有哪些?
四川省人民医院
2024-05-3110:45
答感染HIV初期,部分患者可能出现皮疹症状。这些皮疹通常表现为小红点,随后可能发展为小的红色丘疹或斑疹,直径约为0.2-1cm,主要分布在躯干、背部、上肢、颈部和颜面等部位。这些皮疹与普通的病毒疹相似,没有明显瘙痒,但按压时可能有轻微疼痛。皮疹多为自限性,不经治疗通常会在1-3周内自行消退。同时,伴随皮疹,患者还可能出现发热、头痛、咽痛、乏力、盗汗、腹泻、厌食、恶心、关节疼痛、淋巴结肿大等类似感冒的症状,这些均为HIV病毒血症及免疫系统急性损伤的表现。然而,这些症状并无特异性,不能作为HIV感染的确诊依据,诊断仍需以化验结果为准。
答感染HIV初期的皮疹主要是出现在感染者头面部、颈部、前胸、后背、四肢等处,严重者可以遍布全身,为红色的或者是红褐色的斑丘疹,有时也可以呈现出紫色、黑色,多为散在的皮疹,偶尔也会成连成片,这些皮疹一般没有明显的瘙痒,有时会有轻度的压痛。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病毒命名为什么
诺如病毒有潜伏期吗
剖腹产麻醉后遗症有哪些
2024-11-1321:28
麻药后遗症怎么解决
2023-06-0617:08
剖腹产麻醉有后遗症吗
2024-07-2920:35
小儿病毒性心肌炎有后遗症吗
2024-11-2818:54
唐氏综合征和小儿麻痹有什么区别
2023-05-0509:31
答小儿麻痹症,也称为脊髓灰质炎,是由脊髓灰质炎病毒引起的一种传染病。这种疾病主要影响儿童,可以导致肌肉无力、瘫痪和严重的长期残疾。小儿麻痹后遗症指的是在急性病毒感染后持续存在的残疾和并发症。这些后遗症可能包括肌肉萎缩、关节畸形、脊柱侧弯、呼吸困难和生长问题。治疗后遗症的目的是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减轻症状,并防止进一步的并发症。治疗方法可能包括物理治疗、职业治疗、使用辅助设备(如轮椅、矫形器)、手术矫正畸形、以及疼痛管理。此外,心理支持和教育适应对于小儿麻痹后遗症患者及其家庭也是非常重要的。
答小儿麻痹症,即脊髓灰质炎,是由脊髓灰质炎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疾病的症状表现为:
1.前驱期,主要症状有发烧发热、食欲不振、多汗盗汗,还可能伴有烦躁不安、恶心呕吐、头痛咳嗽以及腹泻便秘等,此阶段通常持续1至4天。
2.瘫痪前期,患儿会出现高烧不退、四肢肌肉疼痛,活动或变换体位时疼痛加剧,同时皮肤发红、烦躁不安、多汗潮热等。
3.瘫痪期,病情更为严重,患儿会出现不对称性肌群无力,弛缓性瘫痪,腱反射逐渐消失,肌张力减退,若侵犯颅神经,还可能出现高热、意识障碍、抽搐等症状。
4.恢复期,在瘫痪后1至2周,患儿进入恢复期,从肢体远端开始逐渐恢复,但往往会留下受累肢体畸形和肌肉软弱疼痛等后遗症。
5.隐性感染:约占90%以上的病例,患者无任何症状,仅在血清中检测到特异性抗体。
6.轻型脊髓灰质炎:表现为发热、头痛、咽喉痛、呕吐、腹泻等非特异性症状,持续数天后自行缓解。
7.无菌性脑膜炎:伴有脑膜刺激征,如颈强直、克氏征阳性等。
8.瘫痪型脊髓灰质炎:表现为急性弛缓性瘫痪,多累及肢体,尤其是下肢,严重者可出现呼吸肌瘫痪,危及生命。
治疗上以对症支持治疗为主,预防则主要依靠疫苗接种。如果发现孩子有疑似小儿麻痹症的症状,应立即就医。
答小儿麻痹症称为脊髓灰质炎,其症状可以分为以下几种类型:
1.前驱期:患者常表现为发热、全身不适、食欲减退、多汗、烦躁以及恶心、呕吐、腹泻等,类似普通感冒的症状,一般持续1-4天。
2.瘫痪前期:在此阶段,患者体温可能恢复正常后再次升高,伴有高热、头痛、颈背及四肢疼痛,且症状随活动或体位变换而加重。此外,还会出现多汗、皮肤发红、烦躁不安等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的表现。
3.瘫痪期:一般在起病后的2-7天或第二次发热后的1-2天,患者可能出现不对称性迟缓性瘫痪,随发热而加重,热退后不再进展。
4.恢复期及后遗症期:瘫痪症状通常在1-2周后开始恢复,先从远端肢体开始,逐渐恢复至近端。若1-2年内运动神经元未能恢复,则可能进入后遗症期,表现为受累肌群萎缩、肢体畸形等。
如果发现上述症状,应立即就医。
1.面部肌肉无力:即便面瘫有所恢复,一些患者仍会存在一定程度的面部肌肉无力,致使表情不够自然,出现口角歪斜等状况。比如,有的人微笑时嘴角会歪向一侧。
2.眼睑闭合不全:面瘫有可能造成眼睑无法完全闭合,长此以往会引发眼部干涩,甚至导致结膜炎等眼部问题。
3.味觉减退:面神经受到损伤还可能影响到舌前三分之二部分的味觉感知,让患者觉得吃东西味道变淡。
4.听觉过敏:部分患者会对声音的敏感度提高,也就是听觉过敏。比如平常觉得正常的声音,此时会觉得刺耳。
5.面部抽搐:在面瘫恢复进程中,一些患者的面部肌肉会不受控制地抽搐,这被称为面肌痉挛。
6.面肌纤维性痉挛:患者患侧肌肉纤维出现快速、位置不恒定的搐搦性收缩,常伴随瞬目运动。
7.面肌联合运动:例如闭眼时口角会向患侧移动,或者在进行口角运动时患侧眼睛会闭上。
8.鳄鱼泪症候群:面瘫患者在咀嚼或者进食的时候,患侧眼睛可能会流泪,同时可能伴有面肌痉挛或者眼睛一大一小的现象。
9.继发性面肌痉挛:多在眼睑、口角、颈部肌肉等部位出现阵发性的不自主痉挛或者抽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