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轻人在大城市定居,把父母接到身边,但医保还在老家,不得不异地就医;退休前在一个地方工作,退休后在异地定居,又得面临异地就医;被用人单位长期派驻在外地,长期居住地与社保缴纳地不一致,只好异地就医;不幸罹患重病,为了较好的医疗资源,还是要选择异地就医……无论因为工作还是生活,异地就医正在牵涉越来越大的人群。
日前从无锡市人社部门获悉,无锡与上海实现了跨省异地就医门诊联网结算,这意味着,无锡人赴上海看病可划卡结算,免去了“跑腿垫资”的负担。与此同时,无锡异地就医转诊医院名单全面放开,参保人员办理备案时只需直接备案到就医地市或省份,即可在就医地市开通的跨省定点医疗机构进行就医结算。
这两项政策的落实将为参保人员带来哪些影响?实现直接结算之前要办理哪些手续?在上海异地门诊就医享受怎样的待遇?一起来了解一下。
可为哪些参保人群带来利好?
刷卡结算试点医院有哪些?
市民何先生罹患肝癌赴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求诊,后来,从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转诊到上海市第八人民医院,由于上海市第八人民医院不在原来的定点目录中,面临无法报销的窘境。此次异地就医转诊医院名单全面放开后,何先生将可以根据自身病情及居住地、交通等情况,选择全国跨省联网定点医院进行转诊。
在上海门诊就医享受怎样待遇?
无锡已备案的参保人员在上海相应联网医院发生的门诊医疗费用,持无锡发放的社保卡可按规定直接划卡结算,报销待遇沿用国家跨省异地就医住院费用直接结算规则,即实行就医地目录、参保地政策和就医地管理的方式进行。职工医保普通门诊、公务员补助和居民医保普通门诊均可直接划卡结算,其他特殊门诊待遇暂仍按照原方法,自费回无锡报销。
实现直接结算之前要办什么手续?
需要注意的是,普通市民卡不支持异地划卡结算,持有市民卡的市民,可持本人有效证件、社保卡或市民卡至社会保障卡服务网点办理换领手续。
异地就医和异地转诊有哪些不同?
办理异地就医后本地医保卡将被封锁
办理异地转诊后报销额度将打折
转诊则是针对异地就医的第四类人群——无锡看不了或者不愿意在无锡就医的人群。由于这是临时性的行为,本地医保卡不会封锁,但报销额度将会打折。
据了解,转诊分为两种情况。一种是医院转诊,需要市级三级医院开具转诊单,凭转诊单和社保卡到社保中心进行转院登记,这种情况下在社会保险规定的可报销范围内,个人需要多承担10%。而有些参保人员根据分级诊疗的规定,无法从医院获得转诊单,针对这种情况,无锡在2018年推出了自主转诊的新政,无法从医院获得转诊单的患者可到社保中心或无锡人社网上服务大厅进行自主备案,在相应联网医院也能直接划卡结算,此种情况下在社会保险规定的可报销范围内,个人需要多承担30%。
除此之外,如果没有进行任何备案就在异地进行就医,回到无锡后也能进行报销,但在社会保险规定的可报销范围内,个人需要多承担30%。不过特殊情况下,符合江苏省急危重症目录的突发状况,报销时依旧可以按照本地规格进行办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