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随行

读书本是一种心灵的活动,向来算为清高。“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所以读书向称为雅事乐事。但是现在雅事乐事已经不雅不乐了。

今天读书,或为取资格,得学位,在男为娶美女,在女为嫁贤婿;或为做老爷,踢屁股;或为求爵禄,刮地皮;或为做走狗,拟宣言;或为写讣闻,做贺联;或为当文牍,抄账簿;或为做相士,占八卦;或为做塾师,骗小孩……诸如此类,都是借读书之名,取利禄之实,皆非读书本旨。

亦有人拿父母的钱,上大学,跑百米,拿一块大银盾回家,在我是看不起的,因为这似乎亦非读书的本旨。

读书本旨湮没于求名利之心中,可悲。可惜现在也一样。

今日所谈,亦非指学堂中的读书,亦非指读教授所指定的功课,在学校读书有四不可。

一、所读非书。学校专读教科书,而教科书并不是真正的书。今日大学毕业的人所读的书极其有限。然而读一部小说概论,到底不如读《三国》、《水浒》;读一部历史教科书,不如读《史记》。

二、无书可读。因为图书馆存书不多,可读的书极有限。

三、不许读书。因为在课室看书,有犯校规,例所不许。倘是一人自晨至晚上课,则等于自晨至晚被监禁起来,不许读书。

四、书读不好。因为处处受训导处干涉,毛孔骨节,皆不爽快。且学校所教非慎思明辨之学,乃记问之学。记问之学不足为人师,礼记早已说过。

书上怎样说,你便怎样答,一字不错,叫做记问之学。倘是你能猜中教员心中要你如何答法,照样答出,便得一百分,于是沾沾自喜,自以为西洋历史你知道一百分,其实西洋历史你何尝知道百分之一。

学堂所以非注重记问之学不可,是因为便于考试。如拿破仑生卒年月,形容词共有几种,这些不必用头脑,只需强记,然学校考试极其便当,差一年可扣一分;然而事实上与学问无补,你们的教员,也都记不得。要用时自可在百科全书上去查。

又如罗马帝国之亡,三大原因,书上这样讲,你们照样记,然而事实上问题极复杂。有人说罗马帝国之亡,是亡于蚊子(传布寒热疟),这是书上所无的。在学校读过书者,皆当会心而笑。然想到教科书规范头脑,湮塞性灵,却又堪哭。

今日所谈的是自由的看书读书,无论是在校,离校,做教员,做学生,做商人,做政客有闲必读书。

这种的读书,所以开茅塞,除鄙见,得新知,增学问,广识见,养性灵。人之初生,都是好学好问,及其长成,受种种的俗见俗闻所蔽,毛孔骨节,如有一层包膜,失了聪明,逐渐顽腐。

读书便是将此层蔽塞聪明的包膜剥下。能将此层剥下,才是读书人。点明读书要能破俗见陋习,复人之灵性。

对死读书本固持陈念之人一段讥讽,令人心惊警惕。盖我们也未尝不有鄙俗之时。

并且要时时读书,不然便会鄙吝复萌,顽见俗见生满身上,一人的落伍、迂腐、冬烘,就是不肯时时读书所致。所以读书的意义,是使人较虚心,较通达,不固陋,不偏执。

一人在世上,对于学问是这样的:幼时认为什么都不懂,大学时自认为什么都懂,毕业后才知道什么都不懂,中年又以为什么都懂,到晚年才觉悟一切都不懂。

大学生自以为心理学他也念过,历史地理他亦念过,经济科学也都念过,世界文学艺术声光化电,他也念过,所以什么都懂,毕业以后,人家问他国际联盟在哪里,他说“我书上未念过”,人家又问法西斯蒂在意大利成绩如何,他也说“我书上未念过”,所以觉得什么都不懂。

到了中年,许多人娶妻生子,造洋楼,有身分,做名流,戴眼镜,留胡子,拿洋棍,沾沾自喜,那时他的世界已经固定了:女子放胸是不道德,剪发亦不道德,社会主义就是共产党,读《马氏文通》是反动,节制生育是亡种逆天,提倡白话是亡国之先兆,《孝经》是孔子写的,大禹必有其人……意见非常之多而且确定不移,所以又是什么都懂。

其实是此种人久不读书,鄙吝复萌所致。此种人不可与深谈。但亦有常读书的人,老当益壮,其思想每每比青年急进,就是能时时读书所以心灵不曾化石,变为古董。

读书的主旨在于排脱俗气。

黄山谷谓人不读书便语言无味,面目可憎。须知世上语言无味面目可憎的人很多,不但商界政界如此,学府中亦颇多此种人。然语言无味,面目可憎在官僚商贾则无妨,在读书人是不合理的。

所谓面目可憎,不可作面孔不漂亮解,因为并非不能奉承人家,排出笑脸,所以“可憎”;胁肩谄笑,面孔漂亮,便是“可爱”。

若欲求美男子小白脸,尽可于跑狗场、跳舞场,及政府衙门中求之。有漂亮脸孔,说漂亮话的政客,未必便面目不可憎。读书与面孔漂亮没有关系,因为书籍并不是雪花膏,读了便会增加你的容辉。

所以面目可憎不可憎,在你如何看法。有人看美人专看脸蛋,凡有鹅脸柳眉皓齿朱唇都叫做美人。

但是识趣的人若李笠翁看美人专看风韵,笠翁所谓三分容貌有姿态等于六七分,六七分容貌乏姿态等于三四分。

有人面目平常,然而谈起话来,使你觉得可爱;也有满脸脂粉的摩登伽,洋囡囡,做花瓶,做客厅装饰甚好,但一与交谈,风韵全无,便觉得索然无味。

“风韵”二字读书而来。性灵可决定面目,此处也说的这个道理。黄山谷所谓面目可憎不可憎亦只是指读书人之议论风采说法。

若浮生六记的芸,虽非西施面目,并且前齿微露,我却觉得是中国第一美人。男子也是如是看法。章太炎脸孔虽不漂亮,王国维虽有一条辫子,但是他们是有风韵的,不是语言无味面目可憎的。简直可认为可爱。亦有漂亮政客,做武人的兔子姨太太,说话虽漂亮,听了却令人作呕三日。

至于语言无味(着重“味”字),都全看你所读是什么书及读书的方法。

读书须先知味。读书知味。世上多少强读人,听到此语否这味字,是读书的关键。

所谓味,是不可捉摸的,一人有一人胃口,各不相同,所好的味亦异,所以必先知其所好,始能读出味来。

有人自幼嚼书本,老大不能通一经,便是食古不化勉强读书所致。袁中郎所谓读所好之书,所不好之书可让他人读之,这是知味的读法。若必强读,消化不来,必生疳积胃滞诸病。

口之于味,不可强同,不能因我的所嗜好以强人。先生不能以其所好强学生去读。父亲亦不得以其所好强儿子去读。所以书不可强读,强读必无效,反而有害,这是读书之第一义。

有愚人请人开一张必读书目,硬着头皮咬着牙根去读,殊不知读书须求气质相合。人之气质各有不同,英人俗语所谓“在一人吃来是补品,在他人吃来是毒质”。因为听说某书是名着,因为,要做通人,硬着头皮去读,结果必毫无所得。

过后思之,如作一场恶梦。甚且终身视读书为畏途,提起书名来便头痛。小时候若非有随时扔掉不喜之书之权,亦几乎堕入此道矣!

萧伯纳说许多英国人终身不看莎士比亚,就是因为幼年塾师强迫背诵种下的果。许多人离校以后,终身不再看诗,不看历史,亦是旨趣未到学校迫其必修所致。

所以读书不可勉强,因为学问思想是慢慢胚胎滋长出来。其滋长自有滋长的道理,如草木之荣枯,河流之转向,各有其自然之势。逆势必无成就。

树木的南枝遮荫,自会向北枝发展,否则枯槁以待毙。河流遇了矶石悬崖,也会转向,不是硬冲,只要顺势流下,总有流入东海之一日。世上无人人必读之书,只有在某时某地某种心境不得不读之书。

警句,有你所应读,我所万不可读,有此时可读,彼时不可读,即使有必读之书,亦决非此时此刻所必读。见解未到,必不可读,思想发育程度未到,亦不可读。

孔子说五十可以学易,便是说四十五岁时尚不可读《易经》。刘知几少读古文《尚书》,挨打亦读不来,后听同学读《左传》,甚好之,求授《左传》,乃易成诵。《庄子》本是必读之书,然假使读《庄子》觉得索然无味,只好放弃,过了几年再读。

对庄子感觉兴味,然后读庄子,对马克思感觉兴味,然后读马克思。读书要等兴味来。若有不喜欢之书,搁下几年,未尝不变做喜欢,于我心有戚戚焉。

且同一本书,同一读者,一时可读出一时之味道出来。

由是可知读书有二方面,一是作者,一是读者。

程子谓《论语》读者有此等人与彼等人。有读了全然无事者;亦有读了不知手之舞足之蹈之者。所以读书必以气质相近,而凡人读书必找一位同调的先贤,一位气质与你相近的作家,作为老师,这是所谓读书必须得力一家。

若单就读书,得力一家,失之于简率。然林语堂意思是要人找到师法对象,全心投入、气质浸润。此即读书以“情”读和以“智”读之区别。不可昏头昏脑,听人戏弄,庄子亦好,荀子亦好,苏东坡亦好,程伊川亦好。

一人同时爱庄荀,或同时爱苏程是不可能的事。找到思想相近之作家,找到文学上之情人,心胸中感觉万分痛快,而魂灵上发生猛烈影响,如春雷一鸣,蚕卵孵出,得一新生命,入一新世界。

GeorgeEliot自叙读卢骚自传,如触电一般。尼采师叔本华、萧伯纳师易卜生,虽皆非及门弟子,而思想相承,影响极大。当二子读叔本华、易卜生时,思想上起了大影响,是其思想萌芽学问生根之始。

因为气质性灵相近,所以乐此不疲,流连忘返,流连忘返,始可深入,深入后,如受春风化雨之赐,欣欣向荣,学业大进。

谁是气质与你相近的先贤,只有你知道,也无需人家指导,更无人能勉强,你找到这样一位作家,自会一见如故,苏东坡初读庄子,如有胸中久积的话,被他说出,袁中郎夜读徐文长诗,叫唤起来,叫复读,读复叫,便是此理。

这与“一见倾心”之性爱同一道理。你遇到这样作家,自会恨相见太晚。

一人必有一人中意的作家,各人自己去找去,找到了文学上的爱人,“文学上的爱人”,奇语,但极有道理。

读书若无爱情,如强迫婚姻,终究无效。他自会有魔力吸引你,而你也乐自为所吸,甚至声音相貌,一颦一笑,亦渐与相似,这样浸润其中,自然获益不少,将来年事渐长,厌此情人,再找别的情人,到了经过两三个情人,或是四五个情人,大概你自己也已受了熏陶不浅,思想已经成熟,自己也就成了一位作家。

若找不到情人,东览西阅,所读的未必能沁入魂灵深处,便是逢场作戏,逢场作戏,不会有心得,学问不会有成就。

知道情人滋味便知道苦学二字是骗人的话。苦学误人!警句。只可惜读教科书,却非苦学不可。然如能从浸润各色奇书来长己之才智,未必不能过考卷关。学者每为“苦学”或“困学”二字所误。

读书成名的人,只有乐,没有苦。据说古人读书有追月法、刺股法、又丫头监读法。其实都是很笨。

读书无兴味,昏昏欲睡,始拿锥子在股上刺一下,这是愚不可当。一人书本摆在面前,有中外贤人向你说极精彩的话,尚且想睡觉,便应当去睡觉,刺股亦无益。叫丫头陪读,等打盹时唤醒你,已是下流,亦应去睡觉,不应读书。而且此法极不卫生,不睡觉,只有读坏身体,不会读出书的精彩来。

若已读出书的精彩来,便不想睡觉,故无丫头唤醒之必要。刻苦耐劳,淬励奋勉是应该的,但不应视读书为苦。视读书为苦,第一着已走了错路。天下读书成名的人皆以读书为乐;汝以为苦,彼却沉湎以为至乐。

比如一人打麻将,或如人挟妓冶游,流连忘返,寝食俱废,始读出书来。以我所知国文好的学生,都是偷看几百万言的三国水浒而来,决不是一学年读五十六页文选,国文会读好的。

试问在偷读三国水浒之人,读书有什么苦处何尝算页数好学的人,是书无所不窥,窥就是偷看。于书无所不偷看的人,大概学会成名。

有人读书必装腔作势,或嫌板凳太硬,或嫌光线太弱,这都是读书未入门路,未觉兴味所致。

“春天不是读书天,夏日炎炎最好眠,等到秋来冬又至,不知等待到来年。”其实读书是四季咸宜。古所谓“书淫”之人,无论何时何地可读书皆手不释卷,这样才成读书人样子。读书要为书而读,不是为读而读。

一人要读书则澡堂、马路、洋车上、厕上、图书馆、理发室,皆可读。而且必办到洋车上、理发室都必读书,才可以读成书。

读书须有胆识,有眼光,有毅力。

说回前面论点,最后一点,也即读书全部之主旨,读出自己性灵来。胆识二字拆不开,要有识,必敢有自己意见,即使一时与前人不同亦不妨。

前人能说得我服,是前人是,前人不能服我,是前人非。

人心之不同如其面,要脚踏实地,不可舍己耘人。诗或好李,或好杜,文或好苏,或好韩,各人要凭良知,读其所好,然后所谓好,说得好的道理出来。或竟苏韩皆不好,亦不必惭愧,亦须说出不好的理由来,或某名人文集,众人所称而你独恶之,则或系汝自己学力见识未到,或果然汝是而人非。

学力未到,等过几年再读,若学力已到而汝是人非,则将来必发现与汝同情之人。刘知几少时读前后汉书,怪前书不应有古今人表,后书宜为更始立纪,当时闻者责以童子轻议前哲,乃“赧然自失,无辞以对”,后来偏偏发见张衡、范晔等,持见与之相同,此乃刘知几之读书胆识。因其读书皆得之襟腑,非人云亦云,所以能着成《史通》一书。

如此读书,处处有我的真知灼见,得一分见解是一分学问,除一种俗见,算一分进步,才不会落入圈套,满口烂调,一知半解,似是而非。

倾情推荐

《人生的态度》

林语堂

湖南文艺出版社,2019

索书号:I266/572

泰达图书馆三楼中文借阅库

政务类官网

滨海场馆类官网

天津场馆类官网

天津政务类官网

主办单位:中共天津市滨海新区委员会宣传部天津市滨海新区文化和旅游局

THE END
1.30个中国家庭阅读简史:时间带走一切,读书带走时间长江云这些报纸都是姥姥姥爷的"座上宾",每次看到中国外交、政治军事强大的时候,姥姥总是对我们祖国的富强赞叹不已,也经常会和姥爷一起边看边讨论着时事新闻,读到精彩的时候水烧干、饭糊锅也是常有的事儿。姥姥家的这种读书的氛围也耳濡目染着母亲,母亲每次买书都会工整的写下:"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这句名言,并从小就...https://news.hbtv.com.cn/p/1318173.html
2.想看历史类书籍下什么软件?专门看历史书的软件历史书籍app是喜爱读历史书的用户们必备的手机阅读平台,大家可以在这类应用上找到各个时代的历史类书籍,要知道它们可不仅仅只有古代经典著作,同时还拥有众多现代人编写的历史书,总的来说图书资源还是很丰富的。而且大部分的书籍都是免费提供阅读,还支持离线缓存哦,感http://www.downyi.com/key/lishishujiapp/
1.知道读书很重要,但真的看不进怎么办?以上只是基本的,如果你不读书,你也不会有什么机遇,因为你的思想也会禁固在底层,你的头脑也没有...https://www.mafengwo.cn/wenda/detail-21026798-21073934.html
2.关于读书的诗句六、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孔子 七、不读书的人,思想就会停止。狄德罗 八、欲速是读书第一大病,功夫中在绵密不间断,不在不速也。陆珑 九、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刘彝 十、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朱熹 十一、我一生的嗜好,除了革命之外,就是读书。我一天不读书,就不能够生活。孙...https://xiaoxue.ruiwen.com/shici/327987.html
3.有关读书的名言无论是在学校还是在社会中,大家都不可避免地会接触并使用名言吧,名言是我国文化悠久,博大精深的具体体现。你所见过的名言是什么样的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有关读书的名言,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有关读书的名言1 1) 年少从他爱梨粟,长成须读五车书。——王安石 ...https://www.cnfla.com/dushu/mingyan/1929283.html
4.文汇教育所谓“真金”,就是原著,特别是经典作家的原著,一读经典原著,就知道许多所谓“注经”之作是如何荒谬了。 02“读什么书” 这里已经涉及“读什么书”的问题。鲁迅在《读书杂谈》里,提出了这样的建议—— 爱看书的青年,大可以看看本分以外的书,即课外的书,不要只将课内的书抱住。……应做的功课已完而有余暇,...https://www.whb.cn/zhuzhan/xue/20180423/196005.html
5.最受教师喜爱的100本书!老师,你读过几本?“亲爱的莫非同学,我是你的同学冯韵达。我好羡慕你有那么多时间和精力,我想你一定是很有耐心的人,很认真很专注的人。虽然我们不曾见面,但我已经把你当作我们班上的一员。我最喜欢你的那首《立冬的诗》,我想知道立冬的时候你在想什么呢,是不是和我一样在读诗?” ...http://jjzx.know.edu.cn/wechat/website/newspage.htm?id=16b6be53-2687-47d5-bbf2-0a36c3f3cc37
6.高中生必看的励志书籍许多大学生不知道什么是批判性思维,不会正确的提问,不会阅读教科书……这是因为他们缺乏基本的独立思考能力。鉴于此,作者将亲身经历与学生自身问题相结合,亲授如何打破思考的局限,克服思考的障碍,学会创造性、批判性地思考问题的方法。 刘墉 《成长比成功更重要》...https://www.yuwenmi.com/lizhi/shuji/580027.html
7.想读书却又不知道读什么书,或者怎么读,您是否也存在这样的困惑...现在一般正规的书籍,作者都会罗列出相关的参考书籍,然后把这些相关的参考书籍记录下来,形成待读书单,你如果还想延伸阅读,或者研究学习,可以从这些参考书籍中选择一些来阅读。以此类推,当你阅读的书籍越多,你要读的,或者待读的书籍就会越多。这时,你还担心不知道读什么书吗? https://www.jianshu.com/p/4985259e88f3
8.林中小屋‖幸福实验清单最完整版(已更完)(林中小屋)剧评预计将挑战各种各样的实验,当然这些实验可能会失败,也可能会有点累,请不要受挫,唯一重要的是,您是否变得幸福。从现在起,我们一起出发去寻找幸福的秘诀吧!节目组最后贴出来的版本,共34个:#以下是按剧情来的实验清单#跟着一起玩才有意思1,把东西减少到一半今天的主题是极简主义。大家知道极简主义游戏吗?每天...https://movie.douban.com/review/9717280/
9.当你不知道读什么书的时候,这三本书或许能给你答案你理想的读书生活是什么样的? 不管房间大小,开辟一个属于自己的读书空间,用一间书房抵抗全世界;每天下班,看一篇书评,读一本书,在墨香中找寻生活趣味;如果累了,就去你所在城市的独立书店逛逛,说不定有奇妙的相遇;当你想去独自探寻这世界的美好时,书单,是最好的指引。 https://www.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6666491
10.10种读书的方法有哪些10、闲读法:我是如何读“快餐书”的 网络小说读一读,休闲娱乐美啊美。不想这么多了。 五种做读书笔记的方法读书笔记的方法 为了提高自己的写作能力,你不妨养成这样的习惯——不动笔墨不读书。鲁迅先生提出,读书要“眼到、口到、心到、手到、脑到” ,不动笔墨不读书。读书动笔,能够帮助你记忆,掌握书中的难点...https://www.jy135.com/edu/336563.html
11.读书的读后感宏大的计划,其“宏大”二字不在于文字的堆砌,而在于氛围的营造。于杭州西溪一畔,构筑一个远离电子产品的环境,让读书之人有机会摒弃一切世俗的侵扰,与书中的人物对话,无论是真实的交往,还是虚幻的沟通,总有一种情感是值得纪念的,我们真的能做到站在对方的角度去看世界、想问题、做决策。 https://www.unjs.com/dhg/6653049.html
12.世界读书日——为什么读书?经常读书的人,气质里藏着浪漫和文艺,生活里也一定是个诗情画意的人。 8. 读书就是把别人的思想变成一块石头,然后建立起自己的殿堂。我们都知道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而读百卷书之后,思想必定开阔。 多读书,不一定让你成为智者,但起码会避免让你变成一个怨妇。因为你早已知道人生的磨难是必然,而自己的抱怨毫无...https://m.chunyuyisheng.com/m/topic/26746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