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年中国宠物行业白皮书(消费报告)》显示,2023年数量就达到5175万只,同比增长1.1%;近年来,因为不文明养犬导致的“狗伤人”悲剧,时有发生。每年被猫狗咬伤的人数约有4000万。现实生活中,不文明养狗行为屡见不鲜。养犬要办证,遛狗要牵绳,但如此简单的道理却屡屡被忽视。
某社区召开会议,准备根据当地法规制定社区文明养狗公约,大家纷纷建言献策:
【推荐1】《浙江日报》报道,杭州市临安区板桥镇上田村全面推进新时代乡村振兴建设工程,以“党建+自治”为基,育乡村振兴之花。充分发挥基层自治力量在乡村治理中的作用,将党的领导与群众广泛参与紧密结合。通过法定程序选举村干部;充分发挥村民代表大会对重大事项决策的主体作用;建立规范的党务、村务、财务公开栏,实行事前、事中、事后全过程监督;全力推行“片组户”民情联系卡和服务百姓档案工作,积极回应群众诉求。
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强调,要切实抓好农村精准扶贫工作。湘西南某村村支部坚持贯彻党的精准扶贫思想,全面推进结对帮扶,通过产业扶持、教育培训、完善基础设施等政策措施帮助村民脱贫。抓好村委会的换届选举,由村里能人带领群众发展特色产业,扶贫工作组深入每家每户了解情况,召开村民代表大会和村民小组会,实行“一事一议”制度,充分调动广大村民参与家乡建设的积极性,克服“等、靠、要”的不良思想,积极发动广大村民捐资,形成“人人参与家乡建设”的良好氛围,做到“积小钱办大事”,通过村务公开,让全体村民了解捐资的去向。通过全体村民的积极参与,该村的重点帮扶工作真正落到实处,取得了明显成效。
基层治理作为国家治理的基础性环节,既是城乡居民社会生活共同体的“微细胞”,也是城乡社会网络的“微单元”。为了更好地发挥村民自治的优势,某村创新基层治理模式,贯彻“众筹微管”的理念,用“我的村我来治”的方式全面开展美丽乡村建设工作。
该村的“众筹微管”模式是在2020年6月中旬经全体村民户主大会表决通过后实行的。当地美丽乡村提升工程的建设,比如在哪里要建公园?公园怎么建?建成什么样?都是由全体村民自己讨论商量来决定。在村委会组织和指导下,村民自发组建“议事组”“建设组”和“监事组”,在美丽乡村提升工程的大框架内,自行决定建设内容,并由村里的富余劳动力来施工建设,为他们增收。在“众筹微管”体系之下,如何确保财务公开透明,让全体村民都能够满意?在村务公开栏上可以找到答案。关于美丽乡村建设的每一笔支出、每笔款项怎么用出去的都有非常明细的公示,再加上监事组的监督检查,确保整个工程项目公开透明。
基层是社会的细胞,基层治理是国家治理的基石。遵义市坚持以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在提升基层治理方面持续用力,不断深化“放管服”改革,持续提升群众安全感和满意度,推行“五在”楼栋工作法,激活基层治理末梢。
信息收集在楼栋,把民情民意聚在组织身边。常态化收集民情民意,推广运用“红城微家”小程序,用好事件上报、咨询求助、党员下沉等功能板块,实现“接诉即办”;物业小区设置“红色议事厅”“红色联络站”,定期收集居民意见建议。
问题发现在楼栋,把急难愁盼化在基层一线。收集居民群众在居住环境、社区建设、养老需求等方面问题,并建立完善工作台账,定期走访联系,收集群众问题。
环境治理在楼栋,把美丽家园建在群众身边。按照“先易后难、先急后缓、先实用后美化、先集体后个人”原则,通过评选“志愿服务之星”激发居民主动性、积极性。
暖心服务在楼栋,把党的温暖送到群众心里。优化党群服务中心功能,立足就近就便、开放共享,打造社区“15分钟服务圈”。动员各类社会组织、社会志愿服务者组建政策宣讲、法律援助、健康义诊、助老助残等公益团队,为群众提供专业化、多元化服务
贵阳市乌当区下坝镇聚焦乡风文明建设,积极探索村规民约“一商一会一修一印一讲”工作模式。下坝镇党委统筹、支部引领、党员带头、全民参与,在全镇各村铺开村规民约修订工作,为乡风文明建设开出一剂良方。
下坝镇谷金村率先召开《村规民约》修订商讨会,区镇两级人大代表、党员代表、群众代表等齐聚一堂,谈想法、讲需求、提建议。通过反复磋商,《下坝镇谷金村村规民约》完成修订工作。新修订的村规民约涵盖了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孝老爱幼等内容。随后,下坝镇党委负责同志到谷金村召开村规民约修订现场会,新版《谷金村村规民约》以全票通过。随着村民在新版村规民约上按下一枚枚鲜红的手印,谷金村村规民约正式启用。
随着新修订《村规民约》正式落地,包村领导、村民群众等围坐在一起,用拉家常的方式宣讲了新修订的《村规民约》,使村规民约在广大村民中进一步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推荐3】社区(村)是我们日常生活的地方,在这里我们会遇到很多涉及切身利益的问题,这些问题需要社会、社区(村)、个人共同努力解决,有时甚至要寻求法律途径解决。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电动车给我们带来出行方便的同时,由于电动自行车进楼入户停放和充电引发的火灾频频发生,有的甚至造成重大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应急管理部消防救援局统计,全国每年平均发生电动车火灾约2000余起。数据显示,有80%的电动车火灾是在充电时发生的,而电动车火灾致人员伤亡的,90%是因将其置于门厅、楼道或室内。
当前,部分老旧小区缺乏电动车停放和充电场所,部分新建小区由于停车场所布局欠合理,充电桩偏少,远不能满足住户电动车的停放及充电需求,即使建有充电桩的小区,如何引导人们自觉充分利用充电桩,也成为社区管理面临的问题。
材料二现在有很多家庭饲养宠物,但是宠物伤人引发的民事诉讼很多。2021年12月11日,赵女士带着5岁的孩子在小区内玩耍,孩子有些口渴,她上楼给孩子取水,便让孩子独自在小区凉亭内等待。同小区12岁的孩子王某擅自将家中的宠物犬牵出来玩耍,在经过凉亭时,宠物犬看到赵女士孩子手中的网球,挣脱牵引绳抢球过程将孩子手部咬伤。事后,赵女士将王某告上法庭,要求其承担全部责任并予以赔偿。
近年来,一些个人信息泄露事件反映出部分国家机关存在个人信息保护意识不强、处理流程不规范、安全保护措施不到位问题;一些不法经营者随意倒卖和泄露个人信息、“大数据杀熟”之类事件也时有发生,民众反响强烈。
2021年11月1日,作为首部专门保护个人信息的法律《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信息保护法》正式施行,该法律明确规定了不能过度收集个人信息、大数据杀熟,对人脸识别等敏感个人信息的处理作出规制,完善了个人信息保护投诉、举报工作机制等,充分回应了社会关切,为破解个人信息保护中的热点难点问题提供了强有力的法律保障。为信息处理者的合规工作提供了明确的方向性指导。
个人信息保护有了法律“安全锁”,但有了良法后,更重要的在于落实。从严惩治违法行为,全方位规范保护个人信息安全更为重要。
中央全面依法治国工作会议于2020年11月16日至17日在北京召开,习近平总书记出席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强调推进全面依法治国要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从把握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的实际出发,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以解决法治领域突出问题为着力点,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在法治轨道上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有力法治保障。这个会议非比寻常,它明确了习近平法治思想是全面依法治国的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对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推进全面依法治国的重点工作提出了“十一个坚持”的要求。
在网络时代,短视频是一种娱乐消遣的方式。部分视频制作者缺乏应有的文化素养和法律素养,为吸引眼球,获取流量和利益,通过摆拍造假的方式,将视频包装成容易引起网民共鸣的社会事件,对社会公共秩序造成不良影响,甚至可能侵犯他人权益,违反法律法规。同时,部分网民素质不高、缺乏判断力也是造成此现象的重要原因。对此,国家加大监管处罚力度,在全国范围内开展“整治自媒体无底线博流量”专项行动。整治的重点问题包括自导自演式造假、不择手段蹭炒社会热点、以偏概全设置话题、违背公序良俗制造人设等。
2023年7月1日,大学生马某某窃取学校学生的个人信息,制作公开网页,进入网页的人可以给该校女生的颜值打分。遭其泄露的包含学号、姓名、学院、籍贯、生日、照片等私密信息,并含有侮辱、诽谤等内容。
信息化时代,个人信息保护已成为广大人民群众最关心的利益问题之一,一些企业、机构甚至个人,随意收集、违法获取、非法买卖个人信息,危害人民群众生命健康和财产安全,我国高度重视个人信息安全的保护,《民法典》在第六章“隐私权和个人信息保护”中明确“信息处理者应当采取技术措施和其他必要措施,确保其收集、存储的个人信息安全,防止信息泄露、篡改、丢失”,马某某事件自2023年7月1日网络爆料,到7月3日上午警方刑事拘留嫌疑人,已在最大程度上遏制住了可能演化的风险,依法处理是必须,而事前的预防更是重点,生活在信息社会,增强个人安全意识,做好个人信息防护很有必要。
实施乡村(社区)“法律明白人”培养工程,是全国“八五”普法规划4个专项工程之一。“法律明白人”通常具有较好法治素养和一定法律知识,经过法治培训,能够积极开展法治宣传,带头参与乡村治理。
把“法言法语”转化成“乡音土话”,让村民真正听得懂、学得会、用得上;及时排查微风险、化解微矛盾,让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进村入户了解情况、收集群众法律需求,让基层治理更精准;对于经济困难的群体,提供法律援助,保障他们的合法权益……“法律明白人”日益成为群众身边的社情民意信息员、政策法律宣传员、矛盾纠纷化解员、法治实践引导员。截至2023年9月底,全国已培育“法律明白人”394万余名,基本实现“法律明白人”在每个行政村的全覆盖。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我们走的是一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人民民主是一种全过程的民主,所有的重大立法决策都是依照程序、经过民主酝酿,通过科学决策、民主决策产生的。
全国人大常委会2021年度立法工作计划中,包括《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组织法》《个人信息保护法》《乡村振兴促进法》等在内的共17件继续审议的法律案和23件初次审议的法律案,全部于中国人大网www.npc.gov.cn上公开征求意见。
组卷网拥有组卷网、组卷商标,若您发现其他网站违规使用,欢迎您向我们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