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强猪周期下业绩仍无起色正虹科技是转型还是被借壳?

《中国经济周刊》记者李永华|长沙报道

(本文刊发于《中国经济周刊》2017年第16期)

2016年至今,在猪肉价格多年持续低迷之后,我国生猪价格开启疯涨模式,创下5年来的新高,被称为“最强猪周期”。伴随着肉价的飙升,从饲料销售到生猪养殖的全产业链各大企业都赚得盆满钵满。然而,主营业务为饲料及生猪养殖、曾有“中国饲料第一股”之称的湖南正虹科技发展股份有限公司(下称“正虹科技”)却不仅未能借势走出业绩泥沼,反而延续了营收、净利双双下降的局面。

这家拥有中国饲料行业第一个驰名商标的老牌上市国有企业,业绩缘何持续下滑?在市场强烈的混改预期下,正虹科技会否迎来新的转机?

主业连续5年亏损连续12年无分红

正虹科技2016年年报显示,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2.30亿元,同比下降6.60%;净利润为202.45万元,同比下降58.54%;每股收益为0.01元。若扣除政府提供的443.20万元补助,正虹科技主营业务实际亏损361.75万元。

从正虹科技的营收结构来看,其饲料业务占比达96.86%,饲养业务占比仅2.55%,且同比下滑27.48%,猪肉价格疯涨对其业绩的直接贡献几乎可以忽略不计。与正虹科技业绩形成对比的是,“史上最强猪周期”带动了饲料行业的整体复苏。同为湖南饲料行业龙头的唐人神去年营收超过百亿元,净利超过2亿元,饲料销量同比增长约30%,为全年利润提供了较强支撑。此外,通威股份2016年净利润超10亿元,饲料销量超400万吨,同比增长5.66%;新希望去年饲料销量也增长了大约5%。

正虹科技历年年报显示,正虹科技不仅是2016年业绩低迷,从2012年至2015年,正虹科技实现的扣非净利润分别为-230.63万元、-3687.08万元、-480.42万元、-1364.43万元,再加上2016年亏损361.75万元,公司主营业务已连续5年亏损。

依靠财务投资与政府补贴,正虹科技并未触及连续三年净利润为负的退市红线。2013年,正虹科技净利润亏损2624万元。2014年,正虹科技通过二级市场出售方正证券股票293万股,获益2442万元,确保了净利润为正。2015年,公司两度出售方正证券股票,贡献利润1735.69万元,而公司当年的净利润总额仅为488.33万元。

低迷的业绩也让正虹科技自2005年起至今连续12年未分红,而不分红的理由一律为无利润可供分配。不过,在上市早期的1999年至2004年6年间,正虹科技5次分红,分红总额达1.64亿元。

或许是受其业绩不佳的影响,去年以来,正虹科技的管理层也出现了重大变动,半年内,公司总裁、副总裁相继请辞,另有数位高管任期届满后不再任职。

今年2月7日晚间,正虹科技公告称,公司副总裁陈晓军因个人原因向董事会申请辞去公司副总裁职务,辞职后将不在公司担任其他职务。去年9月29日,2012年起担任正虹科技总裁的张廼济也因个人原因请辞。

历史包袱沉重,拖累正虹科技转型脱困

岳阳市金融办2016年的一份文件对正虹科技的困境予以了全面解读。“正虹科技近几年的发展受不良资产拖累严重。上市时改制不彻底,原国有企业员工身份未置换,每年仅这些人员包袱约需额外支出210万元。正虹海原绿色食品有限公司(下称“正虹海原”)自投产后一直亏损,加上过去在帮助政府处理历史遗留问题时购入的正飞饲料、湘城置业,这3块不良资产每年亏损1050万元左右。”

在主业经营方面,该文件指出,正虹科技过去实行的多元化经营战略,导致点多线长,布局分散,在全国各地摊大饼式地分布着25家分公司或子公司,饲料总产量却只有55万吨。正虹科技2016年年报显示,其经营区域遍布全国各地,营收则主要来自湖南、安徽与江苏三地,其中湖南区域收入占比接近40%,而黑龙江分部仅贡献收入914万元。2016年,正虹科技18家主要子公司中仅有6家盈利。

正虹科技的股权结构也掣肘其转型之路。从1997年上市至今,正虹科技第一大股东始终是岳阳市屈原农垦有限责任公司,虽然其股权比例逐步降低,但一直是正虹科技的实际控制人,截至2016年底,其持股比例为25.13%。岳阳市金融办该文件称,“公司经营层急切想要加快处置不良资产,以便集中资源回归尚有一定优势的猪饲料主业,然而大股东基于各种担忧,难下决断。”

例如,正虹海原是正虹科技于2002年投资2.5亿元成立的现代化屠宰加工企业,但投产后却从未盈利,是正虹科技主要的亏损源。据悉,正虹海原曾有机会以较理想价格出售,但因大股东的犹豫不决错过了两次机遇,现虽然已经挂牌拟转让,但难觅买家。2016年,正虹海原亏损近400万元,超过正虹科技主营业务整体亏损。

对正虹科技来说,更大的威胁来自行业的变化。上述专家认为,饲料行业多年发展之后,行业格局大洗牌,强者愈强、弱者愈弱,行业主要以超大规模企业为主导,第二梯队企业主要依托区域市场,留给小规模企业的机会越来越少。饲料行业第一大企业——新希望2015年饲料收入就达417亿元;2016年,海大集团实现营业收入271.85亿,大北农饲料业务收入近148亿元,规模均远远超过正虹科技2016年约12亿元的营收规模。

正虹科技2016年年报称,大型集团企业区域市场占有率不断提升,(公司)市场空间日趋受到挤压;“一条龙”经营企业,以合同养殖等形式,绑定大量优质养殖户,切割走一定市场份额,导致(公司)市场开发难度提高,行业竞争更加激烈。

上述专家表示:“可以说,正虹科技已经到不得不转变的时候了。”

自身做大做强,还是被“借壳”重组?

不仅是正虹科技要谋求转变,整个饲料行业都在探索转型升级之路。多年来,作为连接原料与养殖的中间环节,受两头挤压,全行业毛利率偏低,且饲料行业内部同质化严重,竞争激烈。面对如此困境,不少饲料行业巨头如新希望六和、大北农、唐人神、金新农等纷纷向养殖业转型。

4年前,新希望这个曾经的饲料大王转而开始养猪和卖肉,把发展畜禽养殖作为主要任务,将盈利模式从低利润的饲料生产向畜禽养殖转变。新希望称,公司未来将向高利润型的食品终端企业转型。

与正虹科技营收结构类似的唐人神近年来也大力转型养殖业,其公开宣称的目标是,计划在2016—2025年累计投资90亿元,未来10年内扩产到600万头生猪出栏规模。

饲料行业回暖也给企业转型提供了较好的时机。据饲料协会统计180家重点跟踪企业数据,2016年猪饲料销量季度环比逐渐改善,其中第四季度饲料产量达到近年最高水平,同比增长10.6%,环比增长15.7%,猪饲料销量上行。

尽管如此,正虹科技并不急于业务转型。公司称,2017年第一大任务就是,剥离闲置资产,整合产业资源,集中资源聚焦饲料主业发展。

据《中国经济周刊》记者了解,对市场来说,在主业之外,正虹科技更大的想象空间是其作为“壳资源”的价值,近3年来,其股价也曾多次因借壳传言而被热炒。

今年2月10日,湖南省政府下发《关于国有企业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的实施意见》,《意见》明确提出,“鼓励非公有资本通过出资入股、收购股权、认购可转债、股权置换等多种形式参与国有企业改制重组,实现国有企业股权多元化,经营机制市场化。”

太平洋证券今年的一份研报分析认为,国企壳资源价值仍然较高,主要在于国企重组股票先天具备的政策优势(保牌动力足)以及在审批时的难易程度,正虹科技被明确列为潜在的借壳对象。

对于业绩长期低迷的正虹科技来说,实施混改或许正当其时。业内人士认为,该公司目前总股本为2.67亿股,总市值约为35亿元,市值低、股本小,称得上是优质壳资源,易被资本看中。

出售壳资源也符合岳阳当地政府的想法。岳阳市金融办上述文件称,“预计以后壳资源难以避免会贬值,要把握机遇加快引进战略投资,彻底完成正虹的国企混合所有制改革工作,使其真正完成向现代化企业的蜕变。”

THE END
1.2024年反刍饲料的发展前景3.3 中国主要生产商2021年主要业务和技术来源 3.4 中国主要生产商2021年反刍饲料原材料来源分析 第四章 2017-2021年中国反刍饲料不同地区 不同规格 不同应用销量分析 4.1 2017-2021年中国不同地区反刍饲料销量分布 4.2 2017-2021年中国不同规格反刍饲料产量分布 4.3 2017-2021年中国不同应用反刍饲料销量分布 4.4 202...https://www.cir.cn/R_ShiPinYinLiao/81/FanChuSiLiaoDeFaZhanQianJing.html
2.我国每年饲料需要多少粮食我国每年饲料大概需要2.5—3亿吨粮食。 2016年,饲料产量2.09亿吨2017—2019年,都在2.2亿吨多点2020年,2.52亿吨2021年达到2.93亿吨。 中国的生猪饲养量,占全球一半以上,年需要饲料1.3—1.5亿吨。肉鸡大概在120亿只,全球外贸30%的市场,需要饲料0.9亿吨。水产、反刍动物的饲料,也开始逐年增加。预计2022年饲料会超过3亿吨...https://edu.iask.sina.com.cn/jy/3kmrRrfbGvD.html
3.统计公报2017年2017年,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全市上下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持新发展理念,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紧扣“基础设施建设年”工作主题,克服多重困难,统筹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各项工作,经济社会发展取得新的成绩。https://www.leshan.gov.cn/lsswszf/tjgb/201803/3242afd1169b4fe5bfef77c8a6ce23f7.shtml
1.2017年我国工业饲料产量超2亿吨,产值超8000亿元2017年,工业饲料产量超过2亿吨,连续7年位居世界第一,年产值超过8000亿元,饲料安全监管持续强化,为保障畜产品安全奠定基础。 原标题:确保饲料安全 守住畜产品安全底线 饲料是现代养殖业的物质基础,是提供动物营养、保证动物产品品质的必需投入品。当前我国肉蛋奶等畜产品市场供给充足,充分满足了人民群众膳食营养需求,得益...https://static.nfapp.southcn.com/content/201801/16/c911294.html
2.25羟基维生素D3行业壁垒高2017年产量达到2660公斤2015-2017年中国25-羟基维生素D3产量 数据来源:新思界产业研究中心调研整理 与欧美等发达国家相比,国内25-羟基维生素D3的消费规模还较低。新思界行业分析师表示,随着我国饲料添加剂行业逐渐朝着天然化、有机化、减量化、无抗化、无痕化和功能化的方向发展,未来我国25-羟基维生素D3产品的需求将不断增加,从而会带动销...https://mp.ofweek.com/xincailiao/a145673227546
3.2024年饲料出海之印尼专题报告:养殖产业链高集约化,一体化龙头...根据Wind数据,2023 年印尼玉米产量约1270万吨,国内消费量约1400万吨(其中饲用玉米消费量980万 吨),国产玉米自给率达到92%。自2015年起,为扶持本土玉米种植业, 印尼政府限制签发饲料原料玉米进口许可证,只能通过国营贸易机构有限进口,印尼2017年以来印尼玉米自给率达到90%以上。 豆粕供应高度依赖进口。根据Wind数据,...https://m.vzkoo.com/read/20240823c837a108f34d5501308a62a2.html
4.雨顺组合个股深研丨金龙鱼:循环经济模式构建新护城河研发创新提升...2015年1月,益海嘉里与中国台湾丸庄酱油正式签约,成立丸庄金龙鱼(泰州)食品工业有限公司。 2017年,与台湾丸庄食品工业股份有限公司共同投资建设丸庄益海天然酿造酱油项目,主产优质酱油,包括黑豆酱油、黄豆酱油、豆麦酱油等各类高端天然酿造酱油。 2019年8月,丸庄益海天然酿造酱油项目举行产品上市发布会,推出一系列高端酱油新...https://stock.hexun.com/2021-04-06/203349821.html
5.中金:当前能繁母猪已见顶去化猪价处于底部拐点左侧图表:猪、禽、水产饲料产量同比变化 资料来源:中国饲料工业协会,中金公司研究部 从产品商转型平台商,推动饲料企业的份额整合:我国饲料行业竞争格局相对分散,2020年CR5仅约22%,我们判断中长期仍有集中空间。2020年饲料行业全面禁抗以来,下游养殖行业对饲料企业配方调整及技术服务的需求进一步提升,我们认为这也有望倒逼行...https://finance.eastmoney.com/a/202112242224653537.html
6.张云华:关于粮食安全几个基本问题的辨析农村改革四十年来有几个时期热别是近期我国粮食供过于求。2017年,我国人均粮食产量、包括净进口( 不含大豆) 的人均粮食占有量以及再包括年末库存的人均粮食占有量已分别达到 445 公斤、468公斤、637 公斤的高点。2010 年以来我国人均粮食( 谷物) 产量持续高于全球平均水平。建议确立年人均粮食产量400 公斤为粮食安全...https://www.zgxcfx.com/sannonglunjian/111641.html
7.一文读懂中国农业产业概况薯类作物食用部分含有大量淀粉和糖分,可作蔬菜、杂粮、饲料和制作淀粉、酒精等产品的原料,也是重要的粮食作物和食品加工原料,种植面积在粮食类作物中常年位列第5。 图表5:2021年中国主要粮食作物种植面积分布对比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 制图:农小蜂) 以2021年国家统计局数据为例,中国主要粮食作物种植面积排名仍旧是:玉...https://www.weihengag.com/home/article/detail/id/198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