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常规各指标参考范围及临床意义

1、血常规各指标参考范围及临床意义1、红细胞计数(RBC)正常参考值男:4.05.5X10的12次方/L(400万-550万个/mm3)。女:3.55.0X10的12次方/L(350万-500万个/mm3)。新生儿:6.07.0X10的12次方/L(600万-700万个/mm3)。临床意义红细胞减少红细胞生成减少,见于白血病等病:破坏增多:急性大出血、严重的组织损伤及血细胞的破坏等合成障碍:缺铁,维生素B12的缺乏等红细胞增多常见于身体缺氧、血液浓缩、真性红细胞增多症、肺气肿等。2、血红蛋白测定(HB或HGB)正常参考值男:120160

2、g/L(12-16g/dL)。女:110150g/L(11-15g/dL)。儿童:120140g/L(12-14g/dL)。临床意义血红蛋白减少多见于种贫血,如急性、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缺铁性贫血等。血红蛋白增多常见于身体缺氧、血液浓缩、真性红细胞增多症、肺气肿等。3、白细胞计数(WBC)正常参考值成人:410X10的9次方/L(4000-10000/mm3)。新生儿:1520X10的9次方/L(15000-20000/mm3)。临床意义生理性白细胞增高多见于剧烈运动、进食后、妊娠、新生儿。另外采血部位不同,也可使白细胞数有差异,如耳垂血比手指血的白细胞数平均

3、要高一些。病理性白细胞增高多见于急性化脓性感染、尿毒症、白血病、组织损伤、急性出血等。病理性白细胞减少再生障碍性贫血、某些传染病、肝硬化、脾功能亢进、放疗化疗等。4、白细胞分类计数(DC)正常参考值白细胞分类(DC英文缩写占白细胞总数的百分比嗜中性粒细胞N0.30.7中性秆状核粒细胞0.010.05(1%-5%)中性分叶核粒细胞0.500.70(50%-70%)嗜酸性粒细胞E0.0050.05(0.5%-5%)嗜碱性粒细胞B0.000.01(01%)淋巴细胞L0.200.40(20%-40%)单核细胞M0.030.08(3%-8%)临床意义中性杆状核粒细

4、胞增高见于急性化脓性感染、大出血、严重组织损伤、慢性粒细胞膜性白血病及安眠药中毒等。中性分叶核粒细胞减少多见于某些传染病、再生障碍性贫血、粒细胞缺乏症等。嗜酸性粒细胞增多见于牛皮癣、天疤疮、湿疹、支气管哮喘、食物过敏,一些血液病及肿瘤,如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鼻咽癌、肺癌以及宫颈癌等。嗜酸性粒细胞减少见于伤寒、副伤寒早期、长期使用肾上腺、皮质激素后。淋巴细胞增高见于传染性淋巴细胞增多症、结核病、疟疾、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百日咳、某些病毒感染等。淋巴细胞减少见于淋巴细胞破坏过多,如长期化疗、X射线照射后及免疫缺陷病等。单核细胞增高见于单核细胞白血病、结核病活动期、疟疾等。5、嗜酸性粒细胞直接计数

5、(EOS)正常参考值50300X10的6次方/L(50-300个/mm3)。临床意义嗜酸性粒细胞增多见于牛皮癣、天疤疮、湿疹、支气管哮喘、食物过敏,一些血液病及肿瘤,如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鼻咽癌、肺癌以及宫颈癌等。嗜酸性粒细胞减少见于伤寒、副伤寒早期、长期使用肾上腺皮质激素后。出血性疾病检查1、血小板计数(PLT)正常参考值100300X10的9次方/L(10万-30万个/mm3)。临床意义血小板计数增高见于血小板增多症、脾切除后、急性感染、溶血、骨折等。血小板计数减少见于再生障碍性贫血、急性白血病、急性放射病、原发性或继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脾功能亢进、尿毒症

7、分为高密度脂蛋白(HDL,亦称为高密度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LDL,亦称为低密度胆固醇,LDL-C)和极低密度脂蛋白(VLDL,亦称为极低密度胆固醇,VLD-C)三类。磷脂(PL),主要是磷脂酰胆碱、磷脂酰乙醇胺和神经磷脂等测定。非脂化脂肪酸(又称游离脂肪酸,FFA)测定。微量的类固醇激素和脂溶性维生素测定。载脂蛋白测定。三、血脂检查指标1、总胆固醇(TC)正常范围在5.235.69毫摩尔/升。如果超过5.72毫摩尔/升,可视为血脂增高。总胆固醇的水平主要取决于饮食、体力劳动、环境、性别和年龄。女性绝经后会明显上升;新生儿期浓度很低,哺乳后很快接近成人水平;随年

8、龄增长也有增高趋势。2、甘油三脂(TG)正常范围差异较大,在0.561.7毫摩尔/升。如果超过1.7毫摩尔/升,为甘油三脂升高,是动脉粥样硬化和冠心病的危险因素。如果低于0.56毫摩尔/升,称为低TG血症。见于一些脂蛋白缺乏的遗传性疾病或者继发脂质代谢异常,如消化道疾患、内分泌疾患(甲状腺功能亢进、慢性肾上腺皮质功能不全)、肿瘤晚期、恶病质及应用肝素等药物时。3、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正常范围是大于1.00毫摩尔/升。它的影响因素有很多,如年龄、性别、种族、饮食、肥胖、饮酒与吸烟、运动、药物等。4、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范围是低于3.12毫摩尔/升。高脂血症患者

9、LDL-C的治疗目标是在2.6毫摩尔/升以下。【增咼】常见于家族性咼胆固醇血症、Ha型咼脂蛋白血症等。5、脂蛋白(a)Lp(a)健康成人血清中浓度小于300毫克/升。【增高】可见于缺血性心脑血管疾病、心肌梗死、外科手术、急性创伤和炎症、肾病综合征和尿毒症、除肝癌外的恶性肿瘤等。【减低】可见于肝脏疾病,因为脂蛋白在肝脏合成。6、磷脂(PL)在肝脏合成最活跃,主要由胆汁和肠分泌,自粪便中排出。磷脂还是构成细胞膜的重要成分。正常范围在1.33.2毫摩尔/升。【增高】常见于胆汁淤积、原发性胆汁淤积性肝硬化、高脂血症、脂肪肝、肾病综合征等。另外,他对于未成熟儿(胎儿)继发性呼吸窘迫症出现的诊

10、断有重要意义。7、游离脂肪酸(FFA)正常情况下,在血中含量极微,而且易受各种生理和病理变化的影响。因此,不能凭一次检测结果来评判,要作连续的动态观测。【正常范围】在0.40.9毫摩尔/升。【增高】见于糖尿病、甲状腺功能亢进、肢端肥大症、库欣症、肥胖、重症肝疾患、急性胰腺炎等;【减低】见于甲状腺功能低下、胰岛素瘤、脑垂体功能减低、艾迪生病。四、血脂检查有哪些注意事项血脂受各种因素的影响而波动,因此在检查前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1)检查空腹血脂时,一定要抽取空腹12小时以上的静脉血,检查的头一天晚上8点以后禁食,不禁水。(2)抽血前应维持原来规则的饮食,并保持体

11、重恒定,千万不要在检查的头一天晚上参加宴会饱餐一顿,或吃夜宵。(3)在生理和病理状态比较稳定的情况下进行化验,46周内应无急性病发作。(4)检查时不要服用某些药物,如避孕药、某些降压药物等可影响血脂变化,导致检验的误差。(5)检查的头一天晚上一定要休息好,娱乐到半夜甚至通宵,第二天早上检查血压高、血脂也高。(6)血脂检查易受许多因素影响,到医院化验前务必注意上述的几种情况,这样才能确保化验结果的准确无误血液流变学血液流变学的研究对象、内容及其范围极为广泛。如血管的流变性、血液的流动性、粘滞性、变形性及凝固性等等。至于专门研究血液的流动性、血液的有形成分、血管和

12、心脏的粘弹性在各种疾病时的变化,了解这些变化的病理生理意义,以利于疾病的诊断、治疗和预防的血液流变学,又称为临床血液流变学或医学血液流变学。血液流变学是近二十年发展起来的一门新兴学科。主要是通过观测血液的粘度、流动、凝集等流变性和红细胞的变形及聚集、血小板的聚集、释放等指标来研究血液和血管的宏观与微观流变性的规律。血流变的检查意义,对疾病有预报性,如动脉硬化、高血压、冠心病、心绞痛、心肌梗塞、糖尿病、脑血管等疾病。危害血液流变性质的异常,将会引起机体血液循环障碍,其中尤以血液粘度为重要因素。血液粘度的低与高代表血液运输的优与劣或血液供应的多与少。血液粘度增加,循环阻力升高,血流速

13、度减慢,必然导致器官和组织,尤其是微循环灌流量下降,造成缺血缺氧,影响组织的代谢和功能,从而产生疾病。如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肿瘤、周围血管病及忧虑等,虽然有诸多致病因素,但均与血液粘度异常有关。至于血液病、遗传或免疫异常、休克和中毒等疾病的血液流变性会有更显著的改变。所有病程必然经过了一个或数个血液流变特性指标高的阶段,可见血液粘度与疾病的一系列病理过程有着密切的关系。因此,血液粘度是诊断各种病理过程发展的一个重要指标。同时,通过对血液流变性的检测,对某些疾病的发生、发展、转归以及预后提出了可靠的依据。目前,国内外对于血液粘度与疾病关系的研究越来越深入而广泛。很多研究表明

14、,在多种疾病(尤其是心、脑血管疾病)出现明显的临床症状体征之前,往往已有一种或数种血液流变指标的异常(血液粘滞因素升高),它标志着无症状的疾病病程已经开始,已经由健康人发展为亚健康人。检测血液流变性的重要意义之一就在于它可以为某些疾病提供一定的预报性资料。甚至在尚无症状之时,就可以在血液流变参数方面反映出来,如闭塞性血管疾病,预定血液流变性就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说明血液流动异常、停滞与血栓形成等。在一定范围内,血液流变学参数可作为诊断,甚至是早期诊断、疾病转归和疗效判断的主要指标。做血液流变性检测,及时及早发现在血液流变性异常的可逆阶段,及时采取改善血液流变性的措施,可以逆转此过程

15、,阻止疾病进一步发展。老年前期是血液粘滞性和凝固性由正常转变为异常的重要时期,也是发生冠心病的重要时期,延缓和防止心血管、血液系统的衰老是预防冠心病的重要措施。定期进行血液流变性检测,对预防或早期发现和早期治疗心、脑血管疾病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因此,中、老年人定期进行血液流变性检查,可防患于未然,这应该成为中、老年人保健的措施之一。各种参数全血比粘度(低切)正常情况:低切男:7.510.0女:5.88.1增加:常见于高血压病、脑血管意外、冠心病和心肌梗塞等。减少:常见于贫血疾病。全血比粘度(高切)正常情况:高切男:5.66.7女:4.76.01增加:常见于高血压病、脑血管意外、冠

17、红细胞、血小板带电荷强、血液粘度下降。见于血小板无力症、巨球蛋白血症、肿瘤、坏血病及眼用阿司匹林、保泰松、右旋糖酐等。纤维蛋白原(Fb)正常情况:2.43.7(g/L)增咼:感染,炎症,风湿、经期,手术后,DIC代偿期等。减低:播散性血管内凝血,胎盘早期剥离,分娩时羊水渗入血管形成栓塞等。全血还原比粘度(低切)正常情况:低切男:1420女:1221当血细胞比积浓度为1时的全血粘度值。以全血粘度与血细胞比积浓度之比表示。即(全血粘度1)/血细胞比积。其中(全血粘度1)为增比粘度,还原粘度则实际反映单位血细胞比积产生增比粘度的量,使血液粘度校正到同一血细胞比积浓度的基础上,以之比较。红

19、红细胞沉降率(ESR血沉)正常情况:男:021mm/h女:038mm/h贫血或血液被稀释血沉增快,是红细胞下降逆阻力减低,并不是红细胞聚集增强而增快。通过红细胞比积的血沉方程K值,可排除贫血或血液稀释对血沉的影响。K值高反映红细胞聚集性增强。若血沉快,K值大,血沉一定是快;血沉快,K值正常,是由于红细胞比积低而引起血沉增快。红细胞压积正常情况:男:0.420.47女:0.390.40红细胞压积是指红细胞在血液中所占的容积比值。是影响血液粘度的重要因素,血液粘度随红细胞压积的增加,而迅速增高,反之则降低。增高:各种原因所致血液浓缩如大量呕吐、腹泻、大面积烧伤后有大量创面渗出液等

20、,测定红细胞压积以了解血液浓缩程度,可作为补液量的依据。真性红细胞增多症有时可高达80注右。继发性红细胞增多症系体内氧供应不足引起的代偿反应如新生儿,高山居住者及慢性心肺疾患等。减少:各种贫血或血液稀释,由于贫血类型不同,红细胞计数与红细胞比积的降低不一定成比例,故可以根据红细胞比积和红细胞计数血红蛋白的量计算红细胞三种平均值,以有助于贫血的鉴别和分类。红细胞变形能力正常情况:男:3.95.0女:3.04.2降低提示溶血性贫血、血管性疾病、糖尿病、肝脏病。红细胞刚性指数正常情况:男:7.16女:7.14红细胞刚性指数越大,表明红细胞变性性越小,是高切变率下,血液粘度高的原因之一肝胆功能

21、检查肝功能检查是通过各种生化试验方法检测与肝脏功能代谢有关的各项指标,以反映肝脏功能的基本状况。肝功能检查对日常生活中常见的肝胆疾病,如肝炎、肝硬化、脂肪肝、胆囊炎、胆结石等的预防和治疗,都是极其重要的。肝胆功能检查主要项目分类肝功能检查的种类很多,主要包括以下几大类:(1)反映肝功能损伤的实验:包括血清酶类及血清铁等,以血清酶检查常用,如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碱性磷酸酶(ALKP)、r谷氨酰基转肽酶(rGT)等。临床证明,各种酶试验中,ALTAST能敏感地提示干细胞损伤及其损伤程度,其中,反应急性肝细胞损伤以ALT最敏感,反应其损伤程度则AST较敏感。

24、酐(Scr)参考值:正常情况:成人男79.6132.6卩mol/L女70.7106.1卩mol/L小儿26.562.0卩mol/L全血88.4159.1卩mol/L。临床意义:增加:肾衰、尿毒症、心衰、巨人症、肢端肥大症、水杨酸盐类治疗等。减少:进行性肌萎缩,白血病,贫血等3、血尿素参考值:正常情况:3.27.0mmol/L。临床意义:升高表示急慢性肾炎、重症肾盂肾炎、各种原因所致的急慢性肾功能障碍,心衰、休克、烧伤、失水、大量内出血、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症、前列腺肥大、慢性尿路梗阻等4、血尿酸参考值:正常情况:成人男149417卩mol/L女89357卩mol/L

25、60岁男250476卩mol/L女190434卩mol/L。临床意义:增加:痛风、急慢性白血病、多发性骨髓瘤、恶性贫血、肾衰、肝衰、红细胞增多症、妊娠反应、剧烈活动及高脂肪餐后等。5、尿肌酐(Cr)参考值:正常情况:婴儿88176卩mmolkg-1/d儿童44352卩mol-kg-1/d成人78mmol/d。临床意义:增高:饥饿、发热、急慢性消耗等疾病,剧烈运动后等。减低:肾衰、肌萎缩、贫血、白血病等。6、尿蛋白参考值:正常情况:定性阴性临床意义:正常人每日自尿中排出约4080蛋白,上限不超过150mg其中主要为白蛋白,其次为糖蛋白和糖肽。这些蛋白的0

27、值0.71.1mls-1/1.73m2(0.390.63mls-1/m2)最大清除值1.01.6mls-1/1.73m2(0.580.91mls-1/m2)。临床意义见菊粉清除率。儿童纠正清除值=1.73/儿童体表面积X实得清除值儿童体表面积与成人相差甚大,纠正公式为:最大清除值=1.73/儿童体表面积X实得清除值。10、血内生肌酐清除率参考值:正常情况:血浆一般情况下成人0.801.20mls-1/m2尿液成人男0.451.32mls-1/m2女0.851.29mls-1/m250岁以上,每年下降0.006mls-1/m2。内生肌酐

28、清除率降至0.50.6mls-l/m2(5263ml/min/1.73m2时为肾小球滤过功能减退,如0.3mls-1/m2(31ml/min/1.73m2)为肾小球滤过功能严重减退。注意:在慢性肾炎或其他肾小球病变的晚期,由于肾小管对肌酐的排泌相应增加,使其测定结果较实际者高。同样,慢性肾炎肾病型者,由于肾小管基膜通透性增加,更多的内生肌酐从肾小管排出,其测得值也相应增高。11、尿素氮/肌酐比值(BUN)参考值:正常情况:12:120:1临床意义:增高:肾灌注减少(失水,低血容量性休克,充血性心衰等),尿路阻塞性病变,高蛋白餐,分解代谢亢进状态,肾小球病变,应用糖皮质类固醇

29、激素等。降低:急性肾小管坏死。13、酚红(酚磺太)排泄试验(PSP)参考值:正常情况:15min0.250.51(0.53)30min0.130.24(0.17)60min0.090.17(0.12)120min0.030.10(0.06)120min总量0.630.84(0.70)。临床意义:肾小管功能损害0.50(50%)时,开始表现有PSP排泄率的下降。降低:慢性肾小球肾炎,慢性肾盂肾炎,肾血管硬化症,范可尼综合征,心衰,休克,重症水肿,妊娠后期,尿路梗阻,膀胱排尿功能不全等。肝功检查基本项目肝功能检查(1)反映肝实质损害的指标主要包括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

THE END
1.血常规最怕三种指标巢内网特邀杨铁生医生为大家讲解血常规最怕三种指标https://m.chaonei.com/mip/news/14540661.html
2.血常规最怕什么指标异常慢性胰腺炎血常规指标哪项会异常 陆德云 主任医师 审核 成都市中西医结合医院 消化内科 三甲 慢性胰腺炎患者血常规中的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百分比可能会有异常。其他血生化检查中血清淀粉酶和脂肪酶会有异常升高。 慢性 血常规最怕哪项高 李海滨 主任医师 ...https://www.360doc.cn/article/56826619_1104007415.html
3.了解奇妙人体?促进生命降食道最怕什么?最怕烫、热的东西。 经常喝特别烫的水、茶或食物,会反复地刺激食道黏膜,可能引发食道癌。所以,为了食道健康,大家注意不要经常吃滚烫的食物。 食物经过食道后会进入胃。胃里主要有胃酸和胃蛋白酶对食物进行降解和消化。胃酸是一种强酸。有时大家打嗝,突然觉得反酸,是因为胃酸到了食道刺激黏膜。 https://www.jianshu.com/p/b6ed4b7ce9da
4.谈谈血常规空腹与非空腹抽血的区别比如一篇2010年纳入17名健康成年人的研究发现,相比空腹时的血常规,进餐2-3小时后淋巴细胞计数会显著减少(从2.24×10^9/L → 1.82×10^9/L),其它一些指标变化尽管也在统计学上显著,但是没有临床价值。 目前暂时没有进食会影响血常规结果的决定性证据。 https://cont.jd.com/pccontent/232108
1.血常规都能查出什么病呢?提醒:若4项指标升高,要引起警惕贫血红细胞...血常规中的许多项具体指标都是常用的敏感指标,对于机体内许多病理改变都有敏感反应,其中又以白细胞计数、红细胞计数、血红蛋白和血小板最具有诊断参考价值。许多患者在病因不明时,可以做血常规检查,对其进行辅助诊断。此外,血常规检查还是观察治疗效果,用药或停药、继续治疗或停止治疗、疾病复发或痊愈的常用指标。 https://www.163.com/dy/article/JGL7E2RG0553TFC0.html
2.血常规最怕三种指标低名医问答血常规检查中,最怕的三种指标低分别是红细胞计数低、血红蛋白低以及白细胞计数低。这三种指标的偏低可能...https://www.liangyiyy.com/qa/info/1548957.html
3.内科护理学考试题及答案(1)血脂异常z动脉粥样硬化形成关系最密切的血脂异常为高胆固醇、高甘油三醋、高低密度和极低密度脂蛋白、低高密度脂蛋白。 (2)高血压病z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率明显增高。 (3)糖尿病:糖尿病多伴有高脂血症、血砸因子增高及血小板活力增高,使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病率明显增加,比元糖尿病者高2倍。 https://mip.ruiwen.com/shiti/1149536.html
4.体检报告上30个常见指标,偏高偏低代表啥?最全解说在这里!降教育大家每次拿到体检报告,看着各种不懂的医学名词一片迷茫,大概最懂的就是箭头的上上下下所表示指标的高高低低吧? 好啦,这下不用怕啦,我们都帮你搜罗来啦,以后体检报告就对着这个来了解~ 目录 1、血液生化指标 | 2、甘油三酯偏高 3、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 4、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https://www.lhzxyy.com.cn/contents/4907/17754.html
5.降医生:最怕看到这几个指标异常血常规主要包括白细胞、红细胞、血小板。如果出现明显异常,可能提示恶性肿瘤,得进一步检查。如果这些指标只是轻度升高或降低,不用太担心。 比如: 1.白细胞明显升高伴血红蛋白降低(贫血)和血小板减少(容易出血),要警惕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慢性粒细胞白血病;非血液系统的恶性肿瘤有时也会出现白细胞的异常明显升高。 https://www.jfdaily.com/sgh/detail?id=1208669
6.[转载]体检指标:肿瘤标志物详解血常规大小便常规等CA153 是乳腺癌的最重要的特异性标志物。30%-50%的乳腺癌患者的CA15-3 明显升高,其含量的变化与治疗效果密切相关,是乳腺癌患者诊断和监测术后复发、观察疗效的最佳指标。肺癌、胃肠癌、卵巢癌及宫颈癌患者的血清CA15-3 也可升高,应予以鉴别,特别要排除部分妊娠引起的含量升高。 https://www.douban.com/note/795758244/
7.炎性诊断指标中对诊断脓毒血症最有帮助的是()刷刷题APP(shuashuati.com)是专业的大学生刷题搜题拍题答疑工具,刷刷题提供炎性诊断指标中对诊断脓毒血症最有帮助的是()A.体温B.CRPC.血常规D.PCT的答案解析,刷刷题为用户提供专业的考试题库练习。一分钟将考试题Word文档/Excel文档/PDF文档转化为在线题库,制作自己的https://www.shuashuati.com/ti/10a2504ec2614b8a951c1984db5fbff9.html?fm=bdbds0bdfe09441696c9e2cd48eb482a9c66a
8.没力气也没精神!血常规多数指标都偏低特别是血红蛋白低至正常人没力气也没精神!血常规多数指标都偏低特别是血红蛋白低至正常人一半!医院初步结果是贫血!不过补血一个多月仍没什么起色!我怕会不会有什么其它疾病!_有问必答_寻医问药网http://wap.xywy.com/club/static/760/379510.htm
9.血常规最怕哪项高专家文章由于个体差异,一般没有血常规最怕哪项高的固定说法。血常规是一项常见的临床检查项目,用于评估人体的健康状况,其中主要包括白细胞、血红蛋白以及血小板的检查。检查中的任一数据不正常都可能提示存在相应的疾病,都需要引起警惕。具体分析如下: 1.白细胞:如果白细胞高,可能表示机体正在进行免疫反应或感染。可能是某些疾病...https://m.bohe.cn/article/mip/9h5ifo0ikx49q7o.html
10.血常规五项看地贫方法详解,MCV和MCH指标是主要参考值在临床上,地贫全称为地中海贫血症,又称为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属于是一种遗传性溶血性疾病,根据病情严重程度主要分为轻、中、重度三种类型,轻型地贫患者无任何临床症状,而重型地贫患者可能出现严重溶血现象,地中海贫血患者血常规可见异常,与MCV(平均红细胞体积)和MCH(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量)指标有关,下面一起来看看吧...https://m.sg.9939.com/a/5319.html
11.血常规中性粒细胞偏低怎么回事血常规中性粒细胞是检测身体健康的一项重要指标,引起中性粒细胞减少的病因有很多,主要分为三种情况:1、分布异常:血常规检测的是血流循环中的中性粒细胞,还有一半中性粒细胞可以附着在小血管壁上,检测不到;2、生成缺陷:疾病或物理化学因素抑制骨髓造血,导致生成减少https://m.vodjk.com/voice/detail/210205.html
12.教你看血常规最重要的三个指标血常规俗称血象,最重要的三个指标是血红蛋白(HB)、白细胞(WBC)、血小板(PLT或BPC)。有的病人还不懂得看,下文教你看: 有无贫血,看血红蛋白。 血红蛋白(Hb)正常值:男性 120~160 g/L 女性 110~150g/L 新生儿 170~200g/L,低于正常值为贫血。 https://www.chunyuyisheng.com/pc/topic/1615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