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自然元素,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铂金与生俱来的气质配合设计师的创作,罗伯特考因的铂金作品吸引了众多观展人的驻足。
光芒四射――铂金光泽映衬太阳的光辉
在一件胸饰中,罗伯特考因用稍稍弯曲的铂金制作了太阳的万丈光芒。“中间的宝石是一颗黄色的水晶。为了让水晶看上去像太阳,我们做了特殊的处理。”他翻过胸饰的背面,把水晶背面贴上的一层薄薄的切片展示给记者。他告诉记者,这是一层珍珠片,这样黄水晶同时具备了珍珠的晕彩。作为‘太阳’的核心,这颗黄色的水晶不再只拥有单一的水晶光泽,而是像一个小火球一样
在不同的角度反射出不同的光芒。
用什么来表达太阳的光芒呢当然是铂金。因为铂金的颜色洁白
纯净,拥有天然的白色光泽。在光芒的根部,罗伯特-考因镶上了多颗钻石,作为细节处理。用闪烁的钻石映衬铂金的洁白,这是他在作品中常常使用的技巧。他说:“钻石的光芒与铂金很搭配”。在另一件男士袖扣作品中,他在铂金上镶嵌了拥有100个切面的钻石。“这是我们品牌独特的切工方法,一颗钻石一共拥有100个切面。”拥有的切面多钻石看上去更闪耀。他的目的是,让灼灼闪耀的钻石和洁白的铂金交相辉应。
盛开的玫瑰――用铂金表达女性内心的愉悦
在另一件以自然的为主题的摆件中,罗伯特考因用铂金表达女性内心的愉悦。他认为,铂金珍贵独特而且纯净,非常适合女人。
在这件名为“自然的胜利”的摆件中,铂金和黑色的火山石做成底座。底座上,一朵朵由紫色珐琅制作的玫瑰娇艳欲滴的绽放。他说,这件摆件表达的是女士欢快的心情。“这是一个属于女士的时代。她们有能力搭建未来的舞台。这个世界需要她们的天赋。与过去的时代相比,她们的理解能力更强,更精通事故。”因此,罗伯特考因乐于用铂金制作首饰,表达女性的情感。
用首饰表达人们的情感,是罗伯特考因成为一个著名设计师
成功企业家的法宝之一,在4月的巴塞尔展中,金融危机是全球珠宝商不能回避,反复议论的话题。记者在展会现场看到,一些珠宝公司的展位拜访的客人稀少。一些多次参加巴塞尔展的业者告诉记者,就展会整体而言,与往年相比,珠宝馆的人气有所下降。“金融危机对珠宝首饰行业造成了一定的冲击。部分公司的业务受到了彩响。”针对罗伯特考因展览期间的业务,业者和记者的评价相一致:“访客众多,门庭若市,看上去丝毫没有受到危机的影响。”因为采访过程中不时有客人来访,记者的采访不得不断断续续地进行。当有重要的商业伙伴来往时,罗伯特考因表示歉意后离开;简单会晤后,他又抱歉地让商务伙伴在会谈室等候,返回采访区。
罗伯特考因乐观地认为,无论是金融危机中,还是未来,这些承载了美好情感的首饰都能拥有好的市场。“我们参与情感的瞬间,我们理解生活将通过欢乐与众不同。这只是我个人的做法,但很多人都是这样去征服消费者的心。”他将金融危机称为“特殊时期”。“在这个特殊时期,人们可能会改变以往的生活态度。人们更多的享受美食,享受生活中快乐的细节更多地回忆童年。当夜幕降临时,人们用各种活动愉悦自己,而不仅仅是进入梦乡。”这种享受生活的人生态度也将使人们更多地去消费,包括购买那些表达内心愉悦的首饰。
关于罗伯特考因(Robertocoin)
1人类对大自然的依赖和崇拜
2自然元素在服装设计中的运用
2.1自然元素应用于服装
服装是一个社会政治、经济、科技、文化的综合体,体现着人的价值观、伦理观、审美观、民族风貌和的时代精神。服装不仅浓缩着人类发展史和文明史,更是反映社会现实的一面镜子。自然元素就通过服装这一面镜子随着时代的发展呈现出不同的面貌。古往今来,不分种族地域人类不停地从自然中汲取灵感从自然中汲取材料利用自然元素变换着服装的色彩、图案、和材料。
2.1.1自然元素在服装色彩中的运用
2.1.2自然元素在服装图案中的运用
图案元素应用于服装表现为以印染、刺绣、提花、缀等各种手段在服装表面形成的各种抽象的或是具象的具有形式美感的装饰符号。早在夏商周时期,勤劳的古代中国人民就学会从自然中汲取图案应用于服饰的装饰。秦汉时期有代表性的织物图案就是人们学习自然利用自然的代表。马王堆出土的对鸟菱纹绮的图案组织,以双菱纹为骨骼,在菱纹中交替填饰以双鸟和图案化的植物纹,图案精巧而优美。相比较于2011年的国际时装周频繁出现的动物纹理印花,则是以另外一种方式在演绎大自然原始和自由的风貌,传达着奔放的气质。LouisVuitton的长颈鹿(图1)、熊猫,MiuMiu的鹅、大雁和蛇,前者在乎存在感和写实感,后者则强调神韵上的妖冶抽象,各有千秋。
2.1.3自然元素在服装材料中的运用
2.2自然元素在服装款式设计中的运用
自然元素在服装款式设计中的运用主要体现在对服装廓形的影响。服装的总体印象由外轮廓决定,是服装款式设计的基础。在大自然中,造型元素千变万化,随之人们可利用的元素也取之不尽。设计师自然不会错过这些模仿的对象。宋代的展翅漆纱襥头,即俗称的乌纱帽(图3),此帽制出于北齐,是一种黑色罗纱做的软胎帽,形为禽鸟展翅。制作者以自然中展翅高飞的禽鸟形象赋予帽子以新的型制。20世纪80年代,蝙蝠衫(图4)成为风靡一时的时尚款式,髦青年视其为必备的时髦行头。蝙蝠衫得名于它与众不同出奇夸张的袖子,跟衣服侧面连在一起,双臂展开,形似蝙蝠。以自然中的生物外轮廓为设计元素的服装还有诸如孔雀裙,喇叭裤,荷叶领,灯笼裤等造型。这些都是设计师利用自然元素在服装中的不同演绎的结果。
3自然元素在服装上的发展和创新
天文影响
气候因素
关中环线地区属于大陆性季风气候,春季温暖湿润、夏季炎热多雨、秋季多雨凉爽、冬季干燥少雪,四季分明、气候温和。在气候条件的影响下水资源丰富,形成了茂密的森林。气候作为一个相对抽象的概念,在景观设计中不同于其他的造景要素,不可以直观使用某种符号的提取用于景观设计中,但它与地域景观的形成有着密切的联系,并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在旅游景观的设计初期,需要对重视气候对地域景观的重要性,充分考虑气候气候要素的影响力度,设计出具有地域特征的景观环境。不同的气候决定了不同的地域景观,于是乎气候也就成为了地域景观的一部分。
地质构造
地质是表示地球质地状况的一个总和范畴。地质遗迹是在地球地质演化的过程中经过内部和外部的相互作用力,不断演变运动所形成的历史悠久的、稀有的、不可再生的自然遗产。例如在地质构造旅游景区中的山水名胜、自然遗产和自然景观,也包括利用地质环境,以及人类发展中地质与人之间的相互作用产生的地质灾害遗迹和地质资源的表现形式。
在地域景观设计的过程中,地质的构造往往会形成较大差异的旅游景观,而这些差异直接导致了一定地域范围内其风俗习惯、生活方式、地方饮食的不同,形成了不同的地域文化景观。
地形地貌
水体资源
人对水表现出的亲水感是人的一种天性,水边活动是旅游活动中重要的组成部分。不论在东方还是在西方,利用水体造景的历史都源远流长。早在中国古典园林设计中就有“无水不成园”的说法。文人墨客借水抒情,常在水畔曲水流觞,饮酒做赋,赋予水景以文化内涵。水体景观可以增加动态景观的情趣,拉近人与水的距离,当游客驻足观景时,瀑布或流动的水景,可使人心动;当人在移步观景时,静态水面犹如一面镜子,倒影的画面,体现出诗情画意的朦胧景观。
旅游区景观的水既有自然的,也有人工的;既是物质的,又是精神的。水对景区的生态系统是至关重要的,它的循环过程维持了景区内一切有生命的事物,人类是生活在为水所支配着的自然体系中的,并由此生存下来,同时得到了心灵的慰藉。所以说,水的效用往往表现出多层次性,人们无论是从精神上或是肉体上与作为基本生存条件的水都有着密切的关联。
植物生境
材料
关键词:云南自然人性浮华
雷平阳是以成功的诗歌创作初登当时文坛的,相继而出版了《云南黄昏的秩序》《我的云南血统》《雷平阳诗选》《云南记》《风中的群山》《普洱茶记》《像袋鼠一样奔跑》等作品集。《浮华》是云南组诗《基诺山上的祷辞(外八首)》的一首诗作。
所有读者都能从这首诗这里感觉得到雷平阳诗歌中的那种平实、简扑、决绝、穿透的魅力。此诗语言地域风格,平淡朴实,含蓄生动,童话色彩。全诗用语简单自然,运用了象征、反衬、比喻艺术表现手法。诗作里有明显的云南地域的风格,诸如“大理”、“苍山”、“玉局峰”;而且,这些都并没有被华丽辞藻所修饰和点缀,保持了那种清纯的地域遐想。雷平阳的诗歌意象在语言上表现为通过对词语的准确运用表现形象的场景,往下深究,可以理解为,一是作者对自然理解的深度,二是作者对语言的锤炼。他所极力表达的就是语言质朴和语言般的童话色彩其奇特的想象。它在用语上表现出诗歌的形象性。即不加雕饰的率真朴素,自然生动,韵味无穷,同时常常不是直接叙述,而是曲曲折折,婉婉约约的倾诉表达,选用确切的字眼,直接叙述,全用白描,不加修饰,显得真切深刻,平易近人。最后,“一群清冽的哑巴”,特别让人感觉具有童话般神奇的向往。这种返璞归真的精神世界,这种个性化的质朴语言,体现了诗人诗歌创作的真功夫。
总之,真诚是艺术的生命。庄子曰:“真者,精诚之至也。不精不诚,不足以动人。”诚如钱谷融所说:“在艺术创作中,决没有纯客观的、未经心灵观照过的真实;也没有独立于客观的描写对象之外的真诚”。
第五届“华语文学传媒盛典”颁奖典礼上授予雷平阳“二00六年度诗人”的颁奖辞中说:“雷平阳的写作简明练达、质朴有力。他的语言,具有石头和土地的光泽;他的感情,隐忍、细腻并保持着事物原生态的品质。他善于通过经验与智慧、人心与自然的语言驳难,澄明自身对事物的爱、对世界的好奇,以及对土地的敬畏。这个深怀赤子之心的诗人,总能在粗砺而渺小的细节中发现生命的欢乐和悲怆,正如他的散文,以风尘仆仆的行旅风格,测量大地的胸怀和灵魂的重量。”
参考文献:
[1]邓清海.论雷平阳诗歌艺术的哲学底蕴[J].昭通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8,(2):44—48.
关键词:中国古代诗歌自然科学元素自然科学
随着人类自身力量的不断强大,对一些问题的不断质疑,对一些自然现象认识的不断深入,人类逐步认识到一些自然现象原来是自然事物运动的结果,是有其规律的,可以把握,甚至可以运用,于是人类不再害怕,逐步从一些自然现象中获得启发,领悟人生、社会的一些道理。
一
中国古代诗歌是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之一,反映了古代社会生活的诸多方面:除传递人文情怀、描绘历史景观、刻画社会风俗,还有不少自然科学元素。中国古代诗歌不但含有众多的自然科学元素,还包含了自然科学的方方面面:气象学、天文学、地理学、农学、植物学、动物学,甚至建筑学等。
(一)中国古代诗歌涉及气象物候的内容特别丰富。
《诗经》的《豳风·七月》被认为是一首物候诗。其中一些诗句反映了各个月份的物候现象和农事活动。比如:二月份,“春日载阳,有鸣仓庚”;三月份,“蚕月条桑,取彼斧斨,以伐远杨”;四月份,“四月秀葽”;五月份,“五月鸣蜩”,“五月斯螽动股”;六月份,“六月莎鸡振羽”,“六月食郁及薁”;七月份,“七月流火”,“七月鸣鹦”,“七月亨葵及菽”;八月份,“八月萑苇”,“八月载绩,载玄载黄”,“八月其获”,“八月剥枣”,“八月断壶”;九月份,“九月授衣”,“九月叔苴,采荼薪樗”,“九月筑场圃”,“九月肃霜”;十月份,“十月陨箨”,“十月蟋蟀入我床下”,“十月获稻”,“十月纳禾稼,黍稷重穋,禾麻菽麦”,“十月涤场”,等等。
坡《有美堂暴雨》云:“游人脚底一声雷,满座顽云拨不开。天外黑风吹海立,浙东飞雨过江来。十分潋滟金樽凸,千杖敲铿羯鼓催。唤起谪仙泉洒面,倒倾鲛室泻琼瑰。”此诗概括而生动地描写了暴雨来临之际诗人正在浙江海边的一所房舍“有美堂”中所见到的一幕幕“浙东飞雨”过江的天气过程,真实写出暴雨来临前的一片天昏地暗的自然景象,十分传神生动。
(二)地理学的知识也出现在许多诗歌作品中。
例如,《诗经》叙述的“谷风”有两种,一是东风,是一种大中尺度的大气环流,春夏之期,和润的东风带来雨水,有利于谷物生长,《邶风·谷风》描述的“习习谷风,以阴以雨。黾勉同心,不宜有怒”就是这种风。另一种是中小尺度的大气环流,即山谷风,白天由山脚向山顶刮上山风,夜晚由山顶向山脚刮下山风,在一定的条件下,可造成强烈的区域性雷暴雨,《小雅·谷风》中描述的“习习谷风,维山崔嵬”就是这种风。
沈括在《梦溪笔谈·雁荡山》中说:“唐僧贯休为《诺矩罗赞》,有‘雁荡经行云漠漠,龙湫宴坐雨蒙蒙’之句。”认为这首诗准确地揭示了雁荡山的地理、天气特点。
(三)植物学知识在中国古代诗歌中也大量出现,尤以《诗经》和《楚辞》为甚。
《诗经》里的植物学知识不胜枚举,现仅略举一二言之:《鲁颂·泮水》:“思乐泮水,薄采其茆。”这里的“茆”是莼菜,莼菜为睡莲科水生宿生草本植物,自古以来就被视为蔬菜中的珍品,嫩茎叶可食用,还是抗癌症的佳品。
《周南·汉广》:“翘翘错薪,言刈其蒌;之子于归,言秣其驹。”一位青年樵夫,钟情一位美丽的姑娘,却始终难遂心愿。情思缠绕,无以解脱,面对浩渺的江水,他唱出了这首动人的诗歌,倾吐了满怀惆怅的愁绪。把高大的灌木做了柴草,把绿绿的蒌蒿割倒了聚拢起来,把马儿用蒌蒿喂得饱饱的,以便能够有机会去接时刻记挂的人。作为菊科的蒌蒿,历来就是人们桌上的凉拌菜,苏轼诗里云:“竹外桃花两三枝,春江水暖鸭先知。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河豚肉里有毒,而蒌蒿则是除芦芽之外解河豚之毒的佳品。
涉及植物学知识堪与《诗经》媲美的是《楚辞》。《楚辞》,尤其是其中的《离骚》与植物学的关系,早就引起了人们的研究兴趣。台湾的潘富俊、吕胜由先生,“希望能在古典文学与植物科学间凿开一条双方沟通的管道”。他们将《楚辞》中的草木全部拍成照片,并配以专业性的植物学解说,编成《楚辞植物图鉴》一书(该书2002年由台湾猫头鹰出版社出版)。据他们研究,《楚辞》中写到大量的植物,按作品统计,《离骚》写了28种,《招魂》写了14种,《九歌》写了40种,《九章》写了17种,《天问》写了9种。
限于篇幅,中国古代诗歌中所反映的其他诸如天文学、建筑学等科学领域的现象不再举例。
二
(一)自然科学知识是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描述,正确的描述来自对自然现象的细致观察和大胆质疑,而质疑是科学的起点,不质疑,不去探索,科学就不能发展。
屈原是《诗经》以后中国第一位伟大诗人,其代表作是“逸响伟辞,卓绝一世”的《楚辞》,他在《楚辞·天问》中提出四个问题。一问宇宙的起源;二问天体的形成;三问日月的运行;四问物质的结构。这些问题,经屈原一问,实际上都成了自然科学问题。
诗仙李白在《日出入行》中就对神的存在产生了质疑:“日出东方隈,似从地底来,历天又入海,六龙所舍安在哉?”他否定六龙的存在,认为太阳的运行,不是六条龙拉着在跑,那么作为龙的驾驭者羲和(太阳神)也就不存在了,“羲和,羲和,汝奚汩没于荒之波?”在他看来,太阳“似”从地底下升起来。一个“似”字,用得十分精当。太阳“似”乎从地底来,而不是真正从地底下升起来。由此可见李白在这里已经脱离了天圆地方说,认识到宇宙间日、月、星辰一直在运动着,“其始与终古不息”。这一观点在当时是难能可贵的。
(二)中国古代诗歌中大量的自然科学知识的出现,证明了中国古代诗人是一个热爱观察、热爱思考、勇于质疑的群体。
因为毕竟是诗人,他们的观照最终还是落脚在艺术、人生和社会上,所以,几乎是不可避免的,中国古代诗人总喜欢从他们所观察到的自然现象上联想到艺术、人生和社会,悟出一些艺术和人生的道理,这就形成了中国古代诗歌史上“理趣诗”,尤以宋代诗歌为甚。
如家喻户晓的“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野火暂时将繁盛的草烧光了,但是来年春风一吹,它们又绽出了绿色的小芽,并长成了一望无际的绿草地。诗人发现了真理,并形象地写出了这个真理,是对小草顽强生命力的礼赞,是一首生命的颂歌,蕴涵有深刻的哲理。
南宋大理学家朱熹的《观书有感》云:“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源头活水是池塘清澈的根本原因,这是一条自然规律,但是诗人这里却用“源头活水”来比喻学习,只有不断学习,才能取得日新月异的进步。它还给予我们更为深远的启示:源头活则池水深,根本固则枝叶荣,无论做什么事,都要从根本源头上解决问题。“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在这里,诗情和哲理达到了完美的结合。
像这样的例子俯拾即是,许浑的“溪云初起日沉阁,山雨欲来风满楼”;李商隐的“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坡的“月有阴晴圆缺,人有悲欢离合,此事古难全”“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王安石的“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无不在揭示自然科学原理的同时,参透人生和社会的某些哲理,而且浑然一体,了无穿凿的痕迹。
中国是一个诗歌的国度,其实,她何尝又不是一个科学的国度,我们在生活当中从来就没有忽视科学的元素,然而事实是,中国近代以来在科学上确实落后于西方,其根本原因到底在哪里,还有待我们进行深入的研究。
[1]袁珂.中国神话史.上海文艺出版社,1988.
[2]何新.诸神的起源.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6.
[3]朱狄.原始文化研究.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8.
[4]余冠英.诗经选.人民文学出版社,2003.
WuWen'gang
(HebeiUniversityofScienceandTechnologyTangshanBranch,Tangshan063000,China)
摘要:本论文通过对城市轨道交通站引入自然环境元素可能性的探索,打破这种简单的物质空间划分理念,通过创造多元化、多层次、相融合的空间,来满足人们全方位的身心需求,探索真正的“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创造和谐、舒适的生活环境。
Abstract:Thispaperelaboratesonthepossibilityofintroducingnaturalenvironmentalelementstotherailedtrafficstations.Itbreakswiththesimpleconceptofdividingspacephysically,andexploresareal"people-oriented"designideaaimedatcreatingcoordinatedandcomfortablelivingenvironmentforpeople.Thisideafocusesonanall-roundsatisfactionofhumanbeingbymeansofcreatingspacesofdiversity,multi-levelandintegration.
关键词:城市轨道交通自然环境元素灰空间
Keywords:urbanrailtransport;naturalenvironmentelement;greyspace
0引言
随着经济的迅速发展,仅靠公共汽车这单一交通系统已无法承受公共交通需求增长的巨大压力。国家提出大城市应把发展轨道交通列为城市公共交通发展的重点。所以,健全和完善城市轨道交通系统的设施建设,创造舒适方便的交通空间,已经成为发展城市经济、改善居民生活质量、建设小康社会的紧要任务。
1城市轨道交通站概论
1.1城市轨道交通系统在当今社会中的地位城市轨道交通的诞生和发展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但被重视和大规模修建城市轨道交通系统则是在上世纪七十年代以后。
北京地面交通拥堵情况日益严重,已成为阻碍其经济发展,影响城市形象的主要因素之一,发展快速轨道交通是解决北京交通矛盾的当务之急。城市轨道交通系统可以建在地上、地下或高架在空中,具有客运量大、投资省、污染小、建设周期短、有利于环境景观等优点,另外,其准点、快捷、安全舒适,人均占地道路少的特点是解决我国大城市人口密度高、人流高峰对交通压力大、城市污染严重等问题的理想方式。能大大缓解大城市内交通压力、分解地区之间的通勤客流量、提高居民生活质量,被称之为“城市交通的主动脉”。
1.2目前城市轨道交通站现状20世纪下半叶以来,伴随着我国的城市区域不断扩大,城市经济日益发展,人口逐渐上升。由于流动人口及汽车猛增,城市交通量急增。道路的相对有限性与汽车生产的相对无限性产生了尖锐的矛盾。汽车带来了交通堵塞、事故频繁、能源过度消耗、尾气与噪声污染等一系列社会问题。另一方面,现有地铁站内设施建设滞后、设备老化、维护困难,材料使用不当,设计上的生搬硬套,照明系统不尽合理,标识混乱不清等等,导致人们在使用时加剧了生理或心理的负担。这里有资金和管理的问题,也有不少是设计上的问题。为了满足社会需求,大力加强城轨系统建设,完善轨道交通软硬环境,是我国大中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重点。而完善城市轨道交通环境设计,为市民提供舒适的乘用空间,也成为建设和谐社会的重要一环。
2自然环境与人类社会
2.1人类对自然环境的破坏人是自然的一部分,自然环境是人类生存、活动并表现自己的基本条件,几个世纪前,人类对自然心存敬畏,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类利用自然,改造自然的能力不断加强,现代工业社会空前繁荣,使人类错误的认为已经凌驾于自然之上,无节制的资源开采,对环境生态的破坏,对自然规律的熟视无睹,这一切的后果是大自然对人类的报复:厄尔尼诺显现、全球变暖、气候异常,物种加速灭绝……,人类也已为此付出沉重代价。据联合国环境计划署在新德里召开的气候变化公约缔约方会议报道,每年世界范围内的干旱、洪水及其他环境灾害,使人们付出约700亿美元的代价。
国际生态环保设计流派兴起,在公共环境中创造田园似的舒适气氛,强调自然色彩和天然材料的应用,或采用许多民间艺术手法和风格;公众生活提倡环保,崇尚自然;在此基础上设计师们不断在“回归自然”上下功夫,师法自然,创造新的机理效果、运用具象的和抽象的设计手法使人们联想自然,这都证明人们环保意识的回归。
2.3自然环境对人类的重要意义人的自然属性决定了人类对自然环境存在心理需求和精神依存,在提倡环保、崇尚自然的今天,人们愈来愈重视生活质量,愈来愈向往亲近自然的生活方式。促进人类社会与自然环境融合,加强生态环保意识,强化人们对自然生态环境的重视和依赖这个过程反过来可以进一步促进优质生态环境体系塑造和保持。通过这个良性循环,实现“以人为本”和“保护环境”的一体化目标。
3城市轨道交通站引入自然环境元素
3.1城市轨道交通站引入自然环境元素的方式
关键词:浆果;色素;开发现状;存在问题;应用前景
长白山浆果资源也是极其丰富,味道独特、甜美。例如,软(狗)枣子、山葡萄、北五味子、山里红、糖李子、刺玫瑰、臭李子、耗子巴巴、红姑娘、蓝靛果等,它们在各种相应季节成熟、结果,很小的时候我便与它们相识,它们是长白山区孩童口中的零食,也是乡亲们眼中的良药。
浆果中色素种类含量丰富,花红素,原花青素等。多数人完全束缚了天然色素应用范围,其实除了用于快速消费品着色等简单用途外,浆果中色素还有医药、保健的功效。
我国目前年产天然色素1万t以上,但是野生浆果色素的提取量很少。因此,合理开发和利用长白山区的食用红色素资源,开发品质天然色素,将有利于改善人民健康状况,促进我国食品工业整体水平提升,同时也有利于长白山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变资源优势为经济优势。
为此,本文以长白山浆果为主线,研究、概括出长白山浆果色素应用现状、存在问题以及应用前景和开发保护措施,为长白山浆果色素研究提供理论基础。
1长白山浆果资源及色素种类
长白山主要浆果包括:托盘、软(狗)枣子、山葡萄、北五味子、山里红、糖李子、刺玫瑰、臭李子、耗子巴巴、红姑娘、蓝靛果等。下面依次概述浆果属性以及主要色素种类。
1.1托盘
学名树莓,又名覆盆子、马林果,是啬薇科悬钩子归半灌木性果树。一个托盘的形状与拇指盖差不多,由多个小粒聚集而成,血红颜色。外形像草莓,但中间和底部是空心的,形状也类似窝窝头。它有特别的香气,酸甜可口。除生食外,也可加工成果汁果酱。托盘主要生长于森林边缘、田周路旁,它的枝权有尖硬的刺。主要色素为花红素。
1.2软(狗)枣子
学称猕猴桃,落叶藤本植物果实。果实颜色青绿。软枣子和狗枣子实际上是两个不同属的野生猕猴桃,它们的外观特别相似,口感也差不多少。狗枣子的个头比软枣子大些,口味稍差一点。软(狗)枣子果实美甜。果肉营养丰富,含多样维生素、氨基酸,以及脂肪、蛋白、钙、磷、铁、镁等很多种微量元素和果胶等营养成分,被誉为水果之王。它含有的猕猴桃碱,对胃癌、食道癌、风湿、黄疸有预防和治疗的作用。主要色素为花青素。
1.3山葡萄
山葡萄是最常见的野生浆果,它能适应较艰难的生活环境,只要有相应合适的缝隙就会有它的枝蔓生长。从林地周边到山林深处,都可以看到它的踪影。它属于葡萄科,是落叶藤本植物果实。果实汁大都酸多糖少,富含多种对人体有益元素,适合酿造酒类和饮料。著名的长白山野生山葡萄酒就是以此山葡萄为原料酿制而成。长期饮用可用于软化血管,降低血压,防止心血管疾病。主要色素包括葡萄皮红色素、葡萄园花色素等。
1.4北五味子
又名山花椒,为落叶木质藤本果实。果实成熟后呈血红色,果实成串,晶莹剔透,在秋天的森林里独具一格,很远就能看到它的串串红意。近代医学研究,北五味子具有益智、安神、益气、滋。肾、生津、收汗等功效。可以完善脑力工作效率,增加、提高神经思维的灵活性,提高大脑皮层的调节作用,对高、低血压有调节作用,可以增强。肾上腺皮质分泌功能。五味子色素通常不太稳定,主要以糖苷等形式存在,即花色素苷。
1.5糖李子
学名山荆子,别名山丁子,是乔林种属果实。多生长于荒山坡、林地边缘杂木丛林中。果实大致阳历9月份成熟,呈深红色或黄色。刺玫瑰:别名玫瑰、红根。蔷薇科落叶灌木果实,多生于林缘、山路旁、山坡灌木丛中以及柞树林中。果实球形或椭圆形,阳历8到9月间成熟,成熟的果实呈红色,甜味。果实内中空,有绒毛质籽实,吃时要把这些东西除掉。主要色素为花青素和花红素。
1.6耗子巴巴
生长在沼泽灌木上的一种果实,果实颜色呈紫色或深粉红色,味道酸甜可口。主要色素包括花青素、花红素等。
1.7刺五加
别名五加皮、刺拐棒。茎密生细长倒刺,浆果状核果近球形或卵形,花期6~7月,果期7~9月。生于山地林下及林周,主要成分含有刺五加甙A、B、C、D、E,味辛、微苦,素有“小人参”之称。刺五加还具有抗衰老、益气健脾。针对脾。肾阳虚、体虚乏力、食欲不振、腰膝酸痛、都有一定功效。主要色素包括花青素、花红素。
1.8蓝靛果
蓝靛果,学名蓝靛果忍冬,又名羊、黑瞎子果、蓝果,属忍冬科忍冬属多年生落叶小灌木,果实为浆果,果汁为鲜艳的深红色。
浆果味酸甜,果实含有7种氨基酸及多种糖类、有机酸、维生素、矿物质和微量元素等。既可生食,又可以作为色素的原料,还可酿制酒、制作饮料和果酱等,产品具有极高的营养保健价值。蓝靛果的花、果实、嫩枝皆可入药,具有清热解毒的功效。蓝靛果花是蜜源。因其名贵、风味独特、污染少,具有滋补和药用疗效,所以深受国内外消费者欢迎,具有“第三代水果”之称。将蓝靛果果汁合理调配,可提供给人体生长所需的多种维生素、氨基酸和微量元素:配合使用合适的甜味剂,既可满足消费者口味上的需求,也可满足糖尿病人、肥胖病人等特殊人群饮用标准。主要色素有花青素等。
1.9红姑娘
别名酸浆,挂金灯,茄科草本植物果实。开花后膨胀成圆锥形气囊状,有一层外表皮包裹果实,果实为球形浆果,果实生长期呈鲜绿色,成熟后变成粉红色,大多成片生长在田间地头、森林丛缘、路旁。果味酸甜而略苦。果实、果皮均可入药,有泻火解毒、镇咳之功效。主要色素包括花青素、花红素。
2长白山野生浆果天然色素开发利用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
2.1长白山野生浆果天然色素开发利用现状
起初长白山天然色素的生产方法主要是采用传统的有机抽提法,生产厂家规模小,工艺落后,生产水平低,产品质量较差,缺乏核心竞争力。但是近年来,一些科研、生产单位开始尝试采用较新的方法,将较现代化的工程技术应用于天然色素的制取过程,这些技术较大程度的提升了长白山天然色素的科研生产水平,使产品质量、稳定性都有了较大的提高。但是长白山浆果
色素生产水平相比于发达国家还有相当的差距。色素生产厂家还应采用新技术,新设备,改进生产工艺,提高技术生产水平。
2.2长白山野生浆果天然色素在开发中存在的问题
长白山区浆果色素资源植物种类繁多,浆果色素植物资源蕴藏量丰富。吉林省农业区划委员会曾组织了有关单位根据《野生经济动植物资源调查暂行技术规程》,共同进行了长白山区野生经济植物资源的调查。结果是长白山区储量较大的色素资源植物有山葡萄约3.5万吨、蓝靛果约1.2万吨、五味子约2.5万吨、笃斯越橘约0.5万吨、野草莓约0.2万吨、刺五加约1.5万吨等。
面对如此得天独厚的浆果资源,为什么长白山浆果色素产量较低,质量不稳定归结有如下两点主要原因:
2.2.1天然色素生产规模简单,工业化生产种类较少,生产品种单一目前,对大部分浆果色素的研究、生产仍停留在实验室研究或小规模生产的阶段。而真正进行大规模生产的企业不多而且色素种类相对单一。目前已得到开发利用的长白山野生浆果天然食用色素生产的主要有:越橘红、蓝靛果红、山葡萄红等,产品主要有浸膏和粉末等,应用单一,主要用于饮料、酒中。
2.2.2天然色素开发工艺、设备落后,质量不稳定目前,长白山浆果色素生产的设备相对简单,生产工艺相对落后,多采用简单的浸提法。浸提所得物经过粗滤、浓缩等一系列加工工业程序制得浸膏,或加入一些麦芽糊精进行喷雾干燥生产出色素干粉。优质的原料在这样既简单又粗糙的生产工艺流程中,有效成分被大大流失,没有得到充分的利用,并且所得天然色素纯度不高,质量也不稳定,致使其在食品加工应用时带来诸多不利因素,削弱了其市场核心竞争力。
3长白山野生浆果色素资源开发利用的前景和措施
3.1长白山主要野生浆果色素植物资源开发利用的前景
我国应抓住机遇,立足于国内市场,努力开拓国际市场,充分利用长白山浆果资源优势,利用较新科技开发天然浆果色素:积极引导鼓舞企业采用当前先进技术,并且不断升级工业设备,提高产品产量、质量、生产技术与产品的核心生产力,长白山浆果食用色素的开发必将有着十分广阔的发展前景。
3.2长白山主要野生天然食用色素植物资源开发利用措施
长白山虽然蕴含着丰富的浆果天然色素植物资源,但在进行开发和生产的过程中要从基本工作做起,重点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3.2.1把色素植物资源情况经过详细普查后分类20世纪80年代的普查没将色素植物单独列出,如刺五加多归为中药类,是利用其皮及根部,而刺五加色素存在部位则主要是在果实。首先应对色素植物资源情况尽享更为详细的普查分类。
3.2.2加大野生浆果色素资源的引种栽培力度,选育、培育出优良浆果品种目前长白山栽培面积较大的有山葡萄,以酿酒、榨汁、素色原料为主,面积大约200hm2,品种主要有左山1等;五味子垦复园80余hm2,并已选出了适于当地条件的优株;笃斯越橘约50hm2,并选育了美国品种如美登、斯卫克等;红树莓30余hm2,并已选出丰满红等优良品种。
3.2.3建立并努力完善野生浆果保护性开发的标准化体系、法规体系以及良好的生产运行机制通过设立法律等途径设置资源保护区,保护那些稀有的浆果资源,通过改善、提高栽培技术及承包荒山林地等有效政策,使野生植物的开采、利用逐步走向标准化,避免野蛮采收等不良措施造成资源浪费,通过各部门的协调合作,使野生浆果资源的开发利用步入良性发展的轨道。
英文名称:JournalofUniversityofScienceandTechnologyofSuzhou(NaturalScienceEdition)
主管单位:江苏省教育厅
主办单位:苏州科技学院
出版周期:季刊
出版地址:江苏省苏州市
语
种:中文
开
本:大16开
国际刊号:1672-0687
国内刊号:32-1701/N
邮发代号:
发行范围:国内外统一发行
期刊收录:
CA化学文摘(美)(2009)
Pж(AJ)文摘杂志(俄)(2009)
核心期刊:
期刊荣誉:
Caj-cd规范获奖期刊
联系方式
期刊简介
[关键词]基层医院;自然分娩;未使用抗生素
自然临产阴道分娩过程中常出现会阴自然裂伤或行会阴切开术,因此在分娩后需要对会阴切口或裂伤口进行缝合。由于女性外阴结构的特殊性会存在伤口感染、愈合不良或伤口不愈合的情况[1-2],因此临床上经常常规使用抗生素以期预防伤口感染,但是近年来由于抗生素滥用情况比较严重,临床抗生素的合理应用已经引起各级医院的重视。本研究对本院2012年1月~2013年12月自然临产阴道分娩者作为研究对象,产后实施临床路径处理,未使用抗生素,旨在为基层医院妇产科抗生素的合理使用提供参考。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所有入选产妇随机分为两组,试验组245例按临床路径处理,但产后未使用抗生素,产妇平均年龄为(26.3±2.4)岁;孕周为37+3~41+4周,平均孕周39+2周;胎儿平均体重为(3450±120)g;平均总产程为(12.8±1.2)h;会阴Ⅰ~Ⅱ度裂伤80例;会阴切开165例。对照组241产后常规应用抗生素预防感染,产妇平均年龄为(25.5±3.1)岁;孕周37+2~41+4周,平均孕周为38+6周;胎儿平均体重为(3380±106)g;平均总产程为(13.2±0.8)h;会阴Ⅰ~Ⅱ度裂伤78例;会阴切开163例。两组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临床处理路径
1.3方法
对照组则在产后常规预防性使用抗生素,在伤口缝合后口服阿莫西林2粒,3次/d,连续4~5d,或静脉滴注头孢类抗生素2~3d,对青霉素或头孢类药物过敏者使用阿奇霉素口服或静滴,其余处理同试验组。
1.4观察指标
1.5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18.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用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以P
2结果
两组产妇产后均未出现会阴伤口感染情况,两组产妇会阴伤口甲级愈合率均在85%以上,且两组伤口愈合情况、产褥病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的平均分娩费用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表1两组产后伤口愈合情况、产褥病发生率及分娩费用比较
3讨论
自然分娩过程中常会发生软产道撕裂,且大多数有会阴裂伤,或由于会阴弹性欠佳阴道口较紧,为了避免会阴Ⅲ度裂伤及缩短第二产程,临床常实施会阴切开术[4]。由于会阴的解剖特殊性,会阴伤口容易被大小便及阴道分泌物如恶露等污染,特别是有阴道炎、内科合并症等高危因素的产妇,发生产后感染的概率明显上升[5-6]。以往为控制产后感染,对有软产道裂伤或会阴切开的产妇产后常规使用抗生素预防感染,甚至滥用抗生素,尤其是一些基层医院总担心自己医院医疗条件差,会导致感染机会增加[7]。
抗生素的滥用可使机体发生菌群失调、微生态环境改变,导致正常菌群定植力和抵抗力下降,使病原菌耐药,进而细菌侵入引起感染[8],同时抗生素可通过分泌到乳汁中,新生儿在吸吮乳汁的同时也吸入抗生素到肠道。孙敬等[9]对母乳中抗生素对新生儿肠道正常菌群建立的影响进行研究,结果显示,132例使用了头孢类及青霉素类的母乳中,116例检出含有抗生素,提示母乳中抗生素可破坏新生儿肠道正常菌群的建立,这可能是导致部分新生儿长期迁延性腹泻的原因,故自然分娩产后是否使用抗生素预防感染值得产科医生斟酌。
本研究产妇实施临床路径处理,试验组产妇在临床路径处理的基础上不给予抗生素治疗,但产时应严格无菌操作,用碘伏消毒,产后用1/(5000~10000)高锰酸钾溶液擦洗外阴,2~3次/d。高锰酸钾是一种强氧化剂,对多种致病菌、真菌、病毒等都有杀灭作用,常用作消毒药物。在妇科方面,1/(5000~10000)的高锰酸钾溶液外洗,有助于控制感染,收敛止痛、止痒,促进伤口愈合[10-11]。本研究结果显示,试验组产褥病发生率、伤口愈合率、伤口感染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平均分娩费用两组之间有显著性差异(P
综上所述,基层医院对无高危因素产妇实施临床路径处理即可,产后不需常规使用抗生素预防感染,这样可降低医疗费用,同时对母婴均有好处。对自然分娩的产妇,应以预防感染及控制感染为主;对感染可能存在高危因素采取综合措施,产程过程中严格无菌操作,正确估计会阴单性及胎儿大小,把握会阴切开时机,避免会阴Ⅲ度裂伤;胎盘娩出后应仔细检查软产道有无撕裂,如有则应尽快缝合伤口,缝合时按解剖结构对合好,不留死腔,局部有效止血,产后加强会阴护理[12-13]。
[参考文献]
[1]缪亚红.会阴侧切术切口感染危险因素的病例对照研究[J].现代预防医学,2011,38(3):480-481.
[2]谢蓉.会阴切口愈合不良临床分析与预防护理[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0,3(14):109-109.
[5]李琼.稀释碘伏冲洗会阴在预防产后感染护理中的意义[J].临床医药实践,2012,21(11):855-857.
[6]郝广英.中药会阴冲洗对预防产后感染的疗效观察[J].北京中医药,2011,30(4):300-301.
[7]孙福成.基层医院应用抗生素的误区与对策[J].中外健康文摘,2007,4(2):143-145.
[8]那.产科围手术期抗生素合理使用临床分析[J].现代诊断与治疗,2010,21(1):41-42.
[9]孙敬,陈会,邓林强,等.母乳中抗生素对新生儿肠道正常菌群建立的影响[J].江西医学检验,2007,25(2):116-118.
[10]杜才珍.高锰酸钾溶液处理会阴伤口的临床观察[J].中国医药导报,2008,5(4):143.
[11]刘向莲,李翠珍,魏淑玲.高锰酸钾溶液坐浴治疗会阴侧切口愈合不良40例临床观察[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0,31(1):55.
[12]哈斯图亚.会阴侧切术切口感染围术期危险因素探讨及对策[J].中国医药指南,2009,7(7):119-120.
新课程改革的目标之一,就是要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现代社会、科技发展的联系。《生物学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出,“要广泛利用学校周围的自然环境资源,自然环境资源是生物课程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广阔的自然界更是生物学教学的天然实验室,依靠自然界可以开展许多科学探究活动。”为了落实这些目标,教师应该创造性地开发和利用各种有效的课程资源。这样,有利于学生参与教学活动并提高教学效果,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如探究式学习),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增强他们的社会责任感。现在,结合本校的实际情况,谈一谈笔者对某些社区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情况。
本校地处农村,自然环境资源丰富,教师可带领学生到一些地方进行调查。调查前要明确调查的对象、内容、步骤和方法,特别强调要做好记录并注意安全。
1农田
玉米开花传粉时。
1.2对象
玉米。
1.3用具
记录本、放大镜、照相机等。
1.4内容
(1)它的叶脉是网状脉还是平行脉,进而判断它是双子叶植物还是单子叶植物;
(2)它的茎能不断加粗吗?为什么?
(3)它的根系如何?直根系还是须根系?
(4)它的花是单性花还是两性花?是雌雄同株还是雌雄异株?上方是雄花还是雌花?它是花序还是单生花?什么花序?
(5)它的花艳丽吗?是虫媒花还是风媒花?是自花传粉还是异花传粉?
(6)经常下雨为什么要及时排涝、松土?影响传粉吗?应怎样弥补传粉不足?
(7)农田里还有哪些生物?组成怎样的食物链和食物网?各种生物之间是什么关系?体现了生物与环境之间什么关系?
(8)用照相机拍下玉米的雄花、雌花、叶片、花柱等图片(见图1)。
1.5延伸
(2)玉米收获后种小麦前,为什么要深耕?
(3)绘制“玉米的一生”图表,表述种子萌发、生长发育、开花结果的过程(见图2)。
(4)爸爸妈妈在农村种地十分辛苦,供你们上学,你们应该怎么做报答他们呢?
2山上
春暖花开时。
2.2对象
生物及生活环境。
2.3用具
记录本、枝剪、小铲、标本夹、标签、采集箱、昆虫网、昆虫盒、展翅板、放大镜、照相机、小药箱等。
2.4内容
(1)采集多种植物标本(有苔藓植物——葫芦藓、裸子植物——侧柏、被子植物——各种花草),通过观察比较它们的
形态结构进行简单分类(见表1)。
(2)采集多种动物标本(有节肢动物——蝴蝶、蜜蜂、
蚂蚁、蜘蛛、蜈蚣、蝎子等,爬行类——蜥蜴、蛇等,鸟类——
麻雀,山鸡等、哺乳类——野兔等),通过观察比较它们的
形态结构进行简单分类(见表2)。
(3)了解各种生物的生活环境、生活习性。
(4)用照相机拍下生物的精美图片(见图1)。
2.5延伸
(1)回来后,把一些生物做成永久标本。
(2)分别对植物动物标本做进一步观察了解,分门别类,并做生物名片,展示在玻璃橱里,上课备用。
(3)撰写调查报告,明确生物依赖环境、适应环境、影响环境的观点。
3河边
夏季。
3.2对象
3.3用具
渔网、鱼箱、标本夹、标签、放大镜、照相机、塑料瓶等。
3.4内容
(1)采集一些植物标本(有浮萍、水草、莲、芦苇、水绵等),通过观察比较它们的形态结构进行简单分类(见表1)。
(2)捕捞一些鱼放到鱼箱中,观察它在水中游泳的情景,了解鱼鳍和侧线的作用;观察鱼呼吸的情景,理解鳃的作用。
(3)抚摸鱼体,了解黏液、鱼鳞的作用。
(4)捕捞蝌蚪和青蛙放到鱼箱中,区分它们的不同点,知道呼吸器官的改变(鳃肺、皮肤),观察青蛙的卵及雌雄抱对现象,理解青蛙生殖发育的特点(体外受精、变态发育)。
(5)了解青蛙(两栖类)在动物中的分类,比较分析各种动物的特点及进化关系(见表2)。
(6)用照相机拍下生物的精美图片(见图2)。
3.5延伸
(1)把大多数青蛙和鱼放归河里,养成保护生物的习惯。
(2)回来后,把一些生物做成永久标本。
(3)分别对植物动物标本做进一步观察了解,分门别类,并做生物名片,展示在玻璃橱里,上课备用。
(4)回到实验室解剖鱼,找到脊柱、鳃,知道鱼类是最低等的脊椎动物。
(5)撰写小论文——《青蛙的一生》,加深理解青蛙的生殖发育特点(参考图3)。
当然,本校的社区课程资源除自然环境资源外,还有高村的鸭子养殖场(通过观察了解鸟的形态结构、生殖发育、鸟卵的结构等)、防疫站(通过打疫苗知道抗体的作用、理解消毒隔离等预防传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