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HIV感染早期会有哪些表现?应做哪些检测?
艾滋病(AcquiredImmunodeficiencySyndrome,AIDS)是由人免疫缺陷病毒(HumanImmunodeficiencyVirus,HIV)引发的一种严重免疫系统疾病。HIV感染后最初几周,许多感染者可能不会出现任何症状,或者症状非常轻微,容易被忽视,这个时期被称为“HIV急性感染期”。一些人可能会出现以下症状:发热、喉咙痛、淋巴结肿大和疲劳等症状,类似于普通感冒。皮肤上可能出现红色或紫色斑点、疹子或湿疹;头痛、肌肉和关节疼痛。这些早期症状可能会在数周后自行消退,使感染者误以为已康复,然而病毒仍在体内悄悄地破坏免疫系统。
如果你怀疑自己可能感染了HIV,以下是可以考虑进行的一些检测:
1.HIV抗体检测:这是最常用的HIV感染检测方法之一,通常在感染后21天左右可检测到HIV抗体。
2.HIV抗原/抗体联合检测:这种检测方法结合了HIV抗体和HIV抗原的检测。通常在感染后14天左右可先检测到HIV抗原。
3.HIV核酸检测:这种检测方法最快可在感染后7天左右检测到HIV的核酸RNA或DNA,能够比抗体和抗原检测更早地确定感染。核酸检测通常用于HIV早期感染的筛查以及确认感染。
二、科学认识艾滋病·别再恐惧
1.什么是恐艾症?
恐艾症是艾滋病恐惧症的简称,是一种对艾滋病的强烈恐惧,并伴随焦虑、抑郁、强迫、疑虑等多种心理症状和行为异常的心理障碍。
2.恐艾症有哪些表现?
疑病型:认为自己感染了HIV,一旦出现发热、皮疹、淋巴肿大等症状就认为自己感染,反复检查,结果为阴性仍不能消除恐惧和担心。
强迫型:担心自己会被传染HIV,极力回避可能被感染的场合,一旦接触了自认被污染的物品反复大量清洗。
3.恐艾症如何治疗?
恐艾症是一种心理疾病,可以通过心理治疗缓解。
(缓解恐艾症的方法)
4.提高对艾滋病的认识
(1)知晓HIV传播途径:HIV主要传播途径包括性传播、血液传播、母婴传播,日常接触不会感染HIV。
(艾滋病传播途径示意图)
(2)选择健康的生活方式
(预防艾滋病的健康生活方式)
(3)了解HIV检测
疾控中心、县级以上医院、妇幼保健院和大部分基层医疗机构均提供HIV检测服务,个人也可以通过网络购买自检试剂。
(4)艾滋病不再是不治之症
感染HIV后立即接受抗病毒治疗并保持良好依从性,可以使体内病毒得到抑制,感染者能够正常生活甚至生育,存活至预期寿命。现在我国有艾滋病免费抗病毒治疗药物,以及医保报销的抗病毒治疗药和自费的抗病毒治疗药,满足HIV感染者的不同需求。
三、艾滋病病毒(HIV)暴露后预防
1.什么是HIV暴露后预防?
HIV暴露后预防(Post-exposureProphylaxis,PEP)是指:尚未感染HIV的人员,在暴露于高感染风险后,如与HIV感染者或感染状态不明者发生体液交换行为,及早(不超过72小时)服用特定的抗病毒药物,降低HIV感染风险的方法。
2.暴露后预防的效果如何?
作为一种预防HIV感染的重要措施,许多国家对PEP进行了大量科学研究和应用。PEP已经在很多国家应用,有效减少了暴露后传播。我国职业暴露后预防工作已经开展了二十多年,实施暴露后预防上千例,尚无阻断失败的案例,可见PEP预防效果良好。
3.哪类人群适用使用PEP预防HIV感染
所有与暴露源发生了可能导致HIV感染行为的人,均推荐尽早使用PEP。暴露源包括明确的或潜在的HIV感染者。PEP适用人群包括男男性行为者及跨性别女性、HIV感染者的性伴、静脉注射吸毒者、其他有高风险行为的异性性行为者、性侵受害者等。
4.暴露后预防用药怎么用?
5.服用了暴露后预防药是否仍要使用安全套?
PEP不能预防其他性病感染。因此,使用PEP期间仍应坚持使用安全套,避免感染其他性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