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不久,复旦大学公布了一份全国的综合医院排行榜和专科医院排行榜,可以看出大部分好的医院都集中在北京、上海、武汉、成都、广州等地;特别是北京和上海,拥有最多的好医院,即便是与北上广齐名的深圳在三甲医院数量上也远远不足,说明我国优质的医疗资源是存在不合理分配的情况的。而且我国的经济发展水平在东西部之间相差也比较大,东部的就业、医疗、基础设施等都要比中西部好不少。
跨省异地就医直接结算工作最早是在2016年开始的,可以说到现在为止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刚开始的时候各地的系统不一样,医保卡也不一样,直接结算较为复杂。2018年国家医保局成立之后,开启了一系列的改革工作。开发了全国统一的医保信息系统,用上了全国统一的医保药品目录,医保卡全部换成了社会保障卡使用,还有了全国通用的医保电子凭证。奠定了跨省异地就医直接结算的基础。
跨省异地就医备案方式有2种,其医保报销比例最高相差50%。
跨省异地长期居住人员:包括异地安置退休人员、异地长期居住人员、常驻异地工作人员等长期在参保省(自治区、直辖市)以外工作、居住、生活的人员;这种备案方式是不会降低报销比例的,按照统筹地区的报销比例和起付线进行报销的。如江西的居民医保在一级医疗机构的起付线100元,报销比例90%。而如果使用这种备案方式备案的,在上海的一级医院就医也是采用这种报销比例和起付线;不需要降低比例。
跨省临时外出就医人员:包括异地转诊就医人员,因工作、旅游等原因异地急诊抢救人员以及其他跨省临时外出就医人员。用这种备案方式的人相当于是在当地的医疗机构无法处理,所以需要转到外面就医,就差不多是转诊转院了,是会降低比例的,而且是在当地三甲医院的标准上进行降低的,一般会先行自付10%以上,也就是会在当地三甲医院的报销比例上降低10-20%左右。如同样的江西居民医保在上海一级医院就医,如果采取这种备案方式,报销比例在就只有40-50%了。最高会相差50%的报销比例。
所以说需要异地就医备案的,备案方式选择很重要,这是能直接影响待遇的。而且现在的备案很简单,即便已经住院开始了也可以备案,相对来说不会很复杂,一定要备案直接结算最好。直接结算的好处还有就是能够参照当地的医保目录,这是很关键的,比如说广西的参保居民到广东就医,直接结算的话使用广东的医保目录的,广东经济比较发达,在医保目录的制定上,比广西要好,能报销的范围更大,是能省下不少钱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