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上午,在深圳腾讯总部,记者见到了马化腾。背负着无数质疑,马化腾讲述了两天来对于这场战争所作出的各种判断和决策的缘由。
经济观察报:腾讯做出决策(宣布不再兼容360)之前是否想到会剥夺网民的选择权?
经济观察报:难道不能通过技术手段解决问题吗?
特别是周二的时候,我们看到对方在2000多万台电脑上又更新模块,诱导用户把好友列表也拉进来,就会形成病毒式的二次传播,如果按每个用户40个好友计算,那么就会感染更多用户。当时的形势已经非常危急,其他办法已经来不及,除非紧急下网阻止传播。用户当时很难了解这些,等了解了也晚了。
经济观察报:你跟周鸿祎之间有过沟通吗?
马化腾:好久以前有,今年没见过面,都是发短信。9月还有一次,那时候周鸿祎看到我们做电脑管家,感到很大的威胁。
经济观察报:周鸿祎看起来更像是一种防守型进攻,否则就有可能被腾讯逐步吃掉,是这样吗?
马化腾:大家都做就要靠公平竞争。扣扣保镖绝不是短期之内就能研发出来的,里面的很多清理内容连我们自己平时都没有注意到。
经济观察报:腾讯究竟有没有扫描用户的电脑、上传用户的数据?用户的隐私是否真的安全?
我们现在一天就能扫描出170万个木马。这也就是为什么我决心要腾讯自己来做安全软件。其实我真的不想做,要是杀毒厂商能挺住,我就不做。如果不处理的话,一天一百多万个账号被盗,不到一年就丢光了。
经济观察报:你怕不怕别人说腾讯垄断?
马化腾:也怕。但腾讯要证明自己不是垄断,腾讯在很多领域并不是最大的,例如搜索、电子商务,在IM上只是份额大而已。但是市场份额大并不代表垄断,垄断是你不给用户其他的选择,但是现在用户有选择。
谁会用伤害用户的方式来证明自己的垄断?难道我自己的用户我不心疼,360倒比我还心疼?这是有原因的嘛,而且这个原因就是旁边那个人(注:指360)造成的。
经济观察报:现在这件事让业界有一种担心,腾讯太强大了,如果以后再有哪家厂商与腾讯发生激烈竞争,腾讯是否也会让用户二选一?
马化腾:怎么可能呢?我们是在救急救灾的一个动作,这是有一个前提的,就是生死攸关的时候。有的时候我们写得很清楚但别人就是不信,或者不理解,我们也很郁闷
马化腾接受羊城晚报专访,详谈
12年来最惨烈的战争———
除了对抗和下网我们别无他法
羊城晚报:听说工信部已经出面调解腾讯和360之间的纠纷,现在进展怎么样?
羊城晚报:最后为什么选择了让用户“二选一”,也就是你说的自救?
羊城晚报:如果不下网,会有什么后果?
羊城晚报:360要这些资料做什么呢?
马化腾:360做安全只是一个借口,推即时通讯才是目标之一。
羊城晚报:何以见得?
羊城晚报:双方是不是已经在沟通?
马化腾:我们提出了三个条件———要求360必须在所有客户端完成对扣扣保镖和隐私保护器的卸载,公开承诺今后不拦截腾讯程序,并向腾讯公开道歉赔偿损失。政府部门一看也是合情合理,毕竟我是站在这里啥也没干,偏偏你来搞我,总不能搞完之后拍拍屁股就走人吧?!
羊城晚报:360答应这些条件了吗?
马化腾:它一度把扣扣保镖的入口关闭了。但是马上360安全卫士的7.5版本直接将扣扣保镖打包进去了,我们又跟政府投诉。还有用户已经装了扣扣保镖的,他们狡称用户自己不删除也没办法,这怎么可能,你的“云指令”不是很厉害吗?直接启动删除指令不就行了。
羊城晚报:是不是可以这样理解,工信部倾向于认定腾讯是无辜的?
马化腾:的确是。但考虑到用户,工信部还是希望求稳,不要波及面太大。在我们看来,有政府帮忙,至少能让它有个保证。如果能有个第三方认证,那是最好的,毕竟现在的法律对这部分认定模糊不清,很多时候厂商游走于边缘地带,有时候,它先泼脏水,你已经受到很大伤害,等你洗干净的时候什么都晚了。
羊城晚报:但现在网友们普遍反映,他们的选择权被剥夺。
羊城晚报:为什么不可以采用技术手段屏蔽360?
马化腾:我是应用层,它是底层!相当于我是“民用”,它是“军用”。除非直接删除它,但那样对方就可以告我违法。它敢做的事情,我们不敢做。
羊城晚报:这些扫描资料会上传吗?
马化腾:肯定不上传,我上传它干嘛?但如果发现木马,木马资料会被上传。
羊城晚报:木马资料会包含用户信息吗?马化腾:当然不会。
马化腾:我用得着这么麻烦吗?应用软件问题,定性就够了,用不着定量。有这么多调查公司,它们的数据已经足够清楚了。这种说法纯属污蔑,只能骗那些不懂软件开发的人。
马化腾:我们不放这种没道德的厂商的产品,直到现在,我们还在鼓励用户卸载。
马化腾:怎么可能,这次是在救急救灾、生死攸关的时候才做。之前,腾讯也跟很多公司发生过冲突,我们使用过这种方法吗?完全没有。我自己的用户,难道我不心疼?难道他一个外人反而比我心疼?
羊城晚报:你认为,腾讯一点问题都没有吗?
马化腾:先不考虑选谁的比例比较大吧。最关键的是先脱险。救命的时候,要不惜代价。
羊城晚报:会不会有用户离开?
羊城晚报:在你看来,这是不是腾讯历史上最大的灾难?马化腾:肯定是。而且是人祸,不是天灾。
马化腾:80%的用户只是知道有这么回事,只有15%的用户提示“下线”。羊城晚报:会不会扩大通知下线的范围?
马化腾:我们会像打外挂一样,打掉所有扣扣保镖。
羊城晚报:360说它托管了扣扣保镖和隐私保护器的源代码,这不就意味着它是没有问题的吗?
马化腾:托管源代码能说明什么问题?代码本身是没有问题的,可是它是采用云技术控制,把对手的软件配成“木马”,直接杀掉,神不知鬼不觉,托管又有什么用?!
羊城晚报:与周鸿祎有没有沟通?
羊城晚报:你答应了吗?马化腾:没有。也是因为这,让360想清楚了,先打腾讯。我还收到短信威胁,也报案了,公安也取证了,家里人还很担心我的安全,特地加强了安保。
羊城晚报:是什么时候?会不会只是开玩笑呢?能看看吗?
马化腾:是九月二十几号从周鸿祎的手机发出的,具体内容我就不说了,但口气绝对不是开玩笑。
羊城晚报:政府部门是不是介入很晚?
马化腾:其实很早,但定性很困难。腾讯面临的问题是,3天就完蛋了,我们必须要2天半解决问题。
羊城晚报:在监管上能不能有什么改进?
马化腾:确实需要一个中立机构,尤其是底层的安全问题。这个裁判最好不要做业务,它需要是非盈利机构。但如果这样,又怕留不住人才。原来我们一直不想做通用安全软件,认为有瑞星、金山这些制衡360就够了,但他们顶不住了,我只有做。
羊城晚报:传统的监管是不是也有点跟不上节奏?
马化腾:互联网的发展实在是太快了,像云查杀,根本无法来得及反应。但建议工信部特别重视这件事情,否则太恐怖了。
羊城晚报:这件事到现在为止,你有没有反思过,互联网到底出了什么问题?
事件一再升级,留给围观者越来越多的猜测:腾讯和360将为这场3Q大战付出多大的代价?
正如经济学家所说的,在这次360与腾讯的“战争”中,“苍蝇逼疯了大象”,而“大象”因此作出了不明智的举措,所受的影响也是立竿见影的。3Q大战后,腾讯的港股股价遭到重创,导致自今年2月以来的最大跌幅。
这也仅仅是账面数字,声誉和实际营收的损失才是关键。
不过,为了收复被恶意“屏蔽”掉的利润,腾讯宣布与360不兼容,将对腾讯声誉上有比较大的负面影响,腾讯也将面临一定的市场份额的损失。通信产业独立分析师刘宁波指出,随着2007年前后一批新兴即时通信工具的发展,同时使用2-3款即时通信软件的用户比例也逐步增大,已经超过了50%。如,阿里旺旺和慧聪发发,随着中国电子商务人群的进一步扩展,将逐渐占有中国电子商务的即时通讯市场。
来反观360,它会不会在这次事件中有什么损失?答案是,有,但它的目的也达到了。
以前周星驰的电影中经常会提到“打不死的小强”。而现在,360似乎正在扮演这么一个角色。从奇虎公司成立以来,360安全卫士就在互联网业界四面树敌,先是和阿里巴巴纷争不断,后来又与瑞星、金山等国内杀毒软件的同行隔空对骂,俨然成了互联网界的烂仔“阿飞”。
2007年8月10日,360与阿里巴巴的“流氓软件”官司有了二审结果。北京二中院判令奇虎网败诉,需赔偿阿里巴巴公司经济损失3万元及诉讼费4万余元。但阿里巴巴的上网助手和网络实名业务在2009年也终于宣布正式停办。
2010年3月初,360安全卫士7.0软件版本中,将百度开发的百度工具栏和百度地址栏两款软件定义为“恶评插件”,并闹上了法庭。随后,百度与360达成协议,360浏览器捆绑了百度工具栏,而360方面则通过计算流量的方式,“每个月从百度分得上百万元的收入”。
然而,昨日上午,中国互联网迎来历史上最大规模的不兼容事件:金山、搜狗、傲游、可牛、百度五家厂商继腾讯之后联手举行新闻发布会,表示将不兼容360系列软件,并联合披露了360的“八大谎言”。事件会否在有关部门的介入下和平解决仍有待观察。
但上述的首席技术工程师认为,“360的生死很难说。”该位人士表示,从360最早说腾讯窥探用户隐私,到一个月间不断放出腾讯的负面消息,到推出扣扣保镖让腾讯损失盈利工具等一系列动作看来,360并没有得到什么实际的好处,而腾讯则遭到重大损失。“从商业的角度讲,一个企业不会做损人不利己的事情。360这么做一定有它的目的,它这些动作也许都是为自己以后要推出某个产品作准备。相信答案很快就会揭晓。”
记者陆志霖报道:昨日,中国互联网正迎来历史上最大规模的不兼容事件:金山、搜狗、傲游、可牛、百度五家厂商联手举行新闻发布会,表示将不兼容360系列软件。包括百度负责客户端的副总监吴涛、傲游的CEO陈明杰,可牛的CEO傅盛、金山安全CEO王欣等均现身发布会。但五家厂商表示,目前不兼容的方式尚未确定,但是必须出来表明态度:“我们将选择最惨烈的方式,不惜玉石俱焚,与360战斗到底,永不妥协!”
“我们认为360是互联网历史上有史以来最大的安全谎言。”在昨日的发布会上,可牛CEO傅盛代表五家厂商列举了360“八大谎言”,称360长期以来打着“安全保护”,实施的却是“恐吓用户”,指出“360漏洞补丁最安全”、“云查杀”、“尊重用户”等均为谎言。同时傅盛也披露了360“4亿用户均沦为其筹码,用于满足其商业利益野心”,相对应的事件是“360就先后以安全的名义手刃金山网盾、拦截可牛杀毒、硬拆遨游浏览器、恶评百度软件,污蔑腾讯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