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防控知识100问(之三)

双手捂住口罩,快速呼气(正压检查方法)或吸气(负压检查方法)应感觉口罩略微有鼓起或塌陷。若感觉有气体从鼻梁处泄露应重新调整鼻夹;若感觉气体从口罩两侧泄露,应进一步调整头带位置。

42.哪些人员需选择使用头面部防护装备

近距离(1米以内)接触确诊病例或疑似病例的人员,应佩戴护目镜或防护面屏。

43.在使用手部防护装备时,应注意哪些事项

手部防护装备主要包括一次性使用医用橡胶检查手套,预计接触疑似病例或确诊病例血液、体液、呕吐物、排泄物及其污染物品的人员,应佩戴一次性使用医用橡胶检查手套,必要时佩戴两层。接触大量病例的血液、体液、呕吐物、排泄物等的人员,应佩戴长袖橡胶手套。佩戴前应检查有无破损,每次使用后应清洁和消毒。一次性使用医用橡胶检查手套应一次性使用。

44.戴口罩前要不要洗手

戴口罩前一定要清洗双手。

45.普通人使用后的口罩如何处理

按照生活垃圾分类的要求处理即可,处理后洗手。

46.疑似病例及护理人员用过的口罩应如何处理

按照医疗废物收集、处理,处理完后需清洗双手。

47.饮食方面要注意什么

多喝水,注意饮食清淡,多吃新鲜蔬菜水果。

48.是否需要加强锻炼

选择适合自身的锻炼方式有利于提高机体免疫力,适当的运动是有必要的。

49.人与人之间接触要保持多远的距离

至少要保持1米以上的距离。

50.打喷嚏时怎么办

打喷嚏时应该用纸巾或者手肘遮挡。

51.如何进行手卫生

手卫生是预防疾病传播的重要手段,在咳嗽或打喷嚏后、护理患者后、准备食物、用餐前、上厕所后等情况下,公众需开展手卫生。当手部有可见脏污,应使用流动水洗手。当手部脏污不可见时,可使用肥皂和流动水洗手,或使用速干手消毒剂。

52.如何正确洗手

(1)在流动水下淋湿双手;(2)取适量洗手液(肥皂)均匀涂抹至整个手掌、手背、手指和指缝;(3)认真搓双手至少15秒,具体操作为:a、掌心相对,手指并拢,相互揉搓;b、手心对手背沿指缝相互揉搓,交换进行;c、掌心相对,双手交叉指缝相互揉搓;d、弯曲手指使指关节在另一手掌心旋转揉搓,交换进行;e、右手握住左手大拇指旋转揉搓,交换进行;f、将五个手指尖并拢放在另一手掌心旋转揉搓,交换进行;(4)在流动水下彻底冲净双手、擦干,取适量护手液护肤;(5)擦干双手。

53.预防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需注意哪些方面

(1)勤洗手,保持手卫生。在咳嗽、打喷嚏、准备食物、饭前便后,接触动物或者处理动物粪便后,应使用肥皂和自来水洗手,或使用含有酒精成分的免洗洗手液。

(2)保持良好的呼吸道卫生习惯。咳嗽和打喷嚏时使用纸巾遮住口鼻,包好扔进垃圾桶;如果没有纸巾,请弯曲手肘掩盖口鼻,防止飞沫传播。

(4)佩戴口罩。尽量减少到封闭、空气流通差的公众场所和人员密集的地方,乘坐公交、地铁等交通工具时,建议佩戴口罩。

(5)出现呼吸道感染症状及时就医。出现发热、咳嗽等呼吸道感染症状时,及时到医院就诊,就诊或陪护就医时,要佩戴好医用外科口罩。

(6)不要接触健康情况不明的家禽家畜和野生动物,尽量减少到贩卖销售活禽、野生动物的市场,一旦要去,要佩戴好口罩。

54.预防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公众应该怎么做

(1)尽量减少外出活动,避免去疾病正在流行的地区。减少走亲访友和聚餐,尽量在家休息。减少到人员密集的公共场所活动,尤其是空气流动性差的地方,如公共浴池、温泉、影院、网吧、KTV、商场、车站、机场、码头、展览馆等。

(2)个人防护和手卫生,建议外出佩戴口罩。外出前往公共场所、就医和乘坐公共交通工具时,佩戴医用外科口罩或N95口罩。保持手卫生。减少接触公共场所的公共物品和部位;从公共场所返回、咳嗽手捂之后、饭前便后,应用洗手液或香皂流水洗手,或者使用含酒精成分的免洗洗手液;不确定手是否清洁时,避免用手接触口鼻眼;打喷嚏或咳嗽时,用手肘衣服遮住口鼻。

(4)保持良好卫生和健康习惯,居室勤开窗,经常通风;家庭成员不共用毛巾,保持家居、餐具清洁,勤晒衣被;不随地吐痰,口鼻分泌物用纸巾包好,弃置于有盖垃圾箱内。注意均衡营养,适量运动;不要接触、购买和食用野生动物;尽量避免前往售卖禽类、海产品、野生动物等的市场;家庭备置体温计、医用外科口罩或N95口罩、家用消毒用品等。

55.有疾病流行地区居住旅行史人员应该怎么做

(1)尽快到所在村支部或者社区进行登记,减少外出活动,尤其是避免到人员密集的公共场所活动。

(3)若出现可疑症状(包括发热、咳嗽、咽痛、胸闷、呼吸困难、轻度纳差、乏力、精神稍差、恶心呕吐、腹泻、头痛、心慌、结膜炎、轻度四肢或腰背部肌肉酸痛等),应根据病情及时就诊。

56.就医途中具体应该怎么做

(1)前往医院的路上,病人应该佩戴医用外科口罩或N95口罩。

(2)如果可疑,应避免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前往医院,路上打开车窗。

(3)时刻佩戴口罩和随时保持手卫生。在路上和医院时,尽可能远离其他人(至少1米)。

(4)若路途中污染了交通工具,建议使用含氯消毒剂或过氧乙酸消毒剂,对所有被呼吸道分泌物或体液污染的表面进行消毒。

57.已经发生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社区传播的地区,如何进行居家隔离

在社区传播地区,如果居民出现发热、咳嗽、轻度纳差、乏力、精神稍差、恶心呕吐、腹泻、头痛、心慌、结膜炎、轻度四肢或腰背部肌肉酸痛等任何可疑症状,应立即前往医疗机构就诊。

58.尚未发生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社区传播的地区,如何居家隔离

在尚无社区传播的地区,如果14天内曾有疾病社区传播地区旅行居住史,或曾有与来自疾病社区传播地区的可疑症状者的密切接触史,应尽快向所在村支部或社区登记,减少外出,避免前往人群密集场所;一旦出现前述可疑症状,应立即前往医疗机构就诊。

在尚无社区传播的地区,如果14天内无疾病社区传播地区旅行居住史,也没有与来自疾病社区传播地区的可疑症状者的密切接触史,但出现前述可疑症状,若症状轻微且没有潜在的慢性疾病(如肺或心脏疾病、肾功能衰竭或免疫缺陷等可增加发生并发症风险的疾病),经咨询医生,家庭环境适宜(最好具备单间隔离条件且有适宜看护患者的家庭成员)时,可考虑先进行居家隔离,直至体温恢复正常3天以上、所有症状消失。

59.居家隔离有何具体建议

(1)居住空间安排:可疑症状者需住在通风良好的单人房间,并拒绝一切探视。家庭成员应生活在不同房间,如果条件不允许,应至少保持1米距离,分床睡。可疑症状者应减少活动,限制居住空间,确保需要公用的空间(如厨房和卫生间)通风良好(保持窗户持续开放)。

(2)照顾安排:最好固定一位家庭成员照顾,这位家庭成员应身体健康状况良好且没有慢性基础性疾病。

(3)防止呼吸道传播:家庭成员与可疑症状者在同一房间时,都应该佩戴与面部严密贴合的医用外科口罩。如果口罩变湿或变脏,应该立即更换。口罩使用后应立即丢弃,随后洗手。咳嗽或是打喷嚏时,应佩戴口罩、用纸巾或弯曲的手肘掩护,随后洗手。及时丢弃遮盖过口鼻的一次性物品,或是及时清洁(使用肥皂清洗手帕)。

(4)随时保持手卫生:只要与可疑症状者有任何直接接触、进入可疑症状者居住房间、备餐前后、饭前便后或任何看起来手脏的时候,都需清洁消毒双手;如果双手不是很脏,可用速干手消毒剂。如果双手比较脏,则使用洗手液和流水清洗。使用洗手液和流水洗手时,最好使用一次性纸巾擦干双手。

(5)避免直接接触身体分泌物:不要直接接触可疑症状者的身体分泌物,特别是痰液、鼻涕和粪便。使用一次性手套进行口腔和呼吸道护理、处理尿便和其他废物。

(6)减少公用物品:不要公用任何可能导致间接接触感染的物品,包括公用牙刷、香烟、餐具、食物、饮料、毛巾、衣物以及床上用品。餐具经过清洗和消毒后才可以再次使用。

(7)清洗消毒:推荐使用含氯消毒剂和过氧乙酸消毒剂,每天经常清洁消毒居室地面和家具,例如房间内的餐桌、床头柜、床架及其他卧室家具;每天至少清洁消毒卫生间浴室和厕所表面一次。可疑症状者的衣物、床单、被罩、浴巾、毛巾等,应以60℃~90℃的水清洗并彻底烘干。在清洗前不要甩动污染衣物,避免直接接触皮肤和自己的衣服。戴好一次性手套和保护性衣物(如塑料围裙)后,再去清洁和触碰被人体分泌物污染的物体表面、衣物或床品。戴手套前、脱手套后要进行双手清洁及消毒。

(8)污染物的处理:在清洁和处置台面、清洗衣物以及处理分泌物时,使用过的手套、纸巾、口罩以及其他废物都应该放在患者房间专用的垃圾袋里面,标记为污染物再丢弃。

(9)出现以下症状时应立即停止居家隔离并及时就医:出现呼吸困难(包括活动后加重的胸闷、憋气、气短);出现意识问题(包括嗜睡、说胡话、分不清昼夜等);腹泻;高烧超过39℃;其他家庭成员出现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可疑症状。

60.养老院如何做好日常预防

(1)确保工作人员和护养老人掌握预防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的个人防护措施、手卫生要求、卫生和健康习惯,避免公用个人物品,注意通风,落实消毒措施。

(2)建立老人和工作人员的健康档案,每日开展晨检和健康登记。

(3)工作人员一旦出现发热、咳嗽、轻度纳差、乏力、精神稍差、恶心呕吐、腹泻、头痛、心慌、结膜炎、轻度四肢或腰背部肌肉酸痛等任何可疑症状,应立即停止工作并去医院就诊排查,排除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和其他传染性疾病后,方可重新上岗。

(4)建立探访人员登记制度,如探访人员有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可疑症状,应拒绝其探访。所有外来探访人员应佩戴医用外科口罩。

(5)通风换气保持室内空气新鲜。至少每半日开窗通风30分钟以上;不宜开窗通风的,应配备机械换气通风设备,保证室内无异味;在呼吸道传染病流行季节,应加强室内通风,必要时宜采用循环风空气消毒机等进行空气消毒;定期对空调通风系统进行清洗消毒。冬春季开窗通风时,应注意避免因室内外温差过大而引起感冒。

(6)洗手间应配备足够的洗手液、抹手纸或干手机,保证水龙头等供水设施正常工作。倡导老人养成经常洗手的好习惯。

(7)确保环境清洁卫生。经常晾晒老人的被褥衣服。活动室的桌椅、物体表面每天用清水擦拭1次,每周擦拭消毒1~2次;卧室的地面、窗台、床头柜、床围栏等,每天用清水擦拭1次;门把手、水龙头、便器扶手、便器水箱按钮每天清水擦拭1次,每周擦拭消毒1~2次。

(8)预备隔离房间,以供未来出现可疑症状的老人隔离治疗使用。有症状的老人应及时予以隔离,避免传染给其他老人。隔离房间应设置在人流不密集、通风良好、有独立厕所的单人房间,并处于养老院内的下风向。尽量使用独立的空调,如需使用中央空调,应关闭新风系统。隔离区的生活垃圾应统一收集,按医疗废物处理。

61.有老人出现可疑症状时,应采取哪些措施

(1)对该老人单间自我隔离,避免与其他人员近距离接触。

(2)有医护人员对其健康状况进行评估,视病情状况送至医疗机构就诊,送医途中应佩戴医用外科口罩,尽量避免乘坐公共交通工具。

(4)暂停探访活动。

(5)减少不必要的聚会、聚餐等群体性活动,不安排集中用餐。

(6)若出现可疑症状者的老人被确诊为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其密切接触者应接受14天医学观察。病人离开后(如住院、死亡等),应及时对住所进行终末消毒。具体消毒方式由当地疾控机构的专业人员或具有资质的第三方操作或指导。没有消毒前,该住所不建议使用。

THE END
1.新型冠状病毒个人防疫指南不论眼睛有多痒,在外面都不要用戴手套的手触碰眼、鼻、口。 出门时,请务必戴手套。 在公共交通工具上,请尽量不取下手套。 戴手套前,或摘下手套后,请按七步洗手法彻底清洗双手。 若人在外面,一旦取下手套,最好用免洗洗手液清洗双手后,再戴上手套。 https://weibo.com/ttarticle/p/show?id=2309404469612015124554
2.霍邱县第二人民医院——医务人员手卫生与医院感染管理洗手的时机 1、直接接触患者前后,接触不同患者之间,从同一患者身体的污染部位移动到清洁部位时; 2、接触特殊易感患者前后; 3、接触患者黏膜、破损皮肤或伤口前后; 4、接触患者的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伤口敷料之后; 5、穿脱隔离衣前后; 6、戴手套前、摘手套后; 7、进行无菌操作前后; 8、处理清洁、无菌...http://www.hqey.cn/UserData/DocHtml/972/2014/6/17/7431501015765.html
1.兰州市第三人民医院5.工作人员在进行手术操作时,戴无菌手套; 6.进行进入体腔的侵入性操作时,戴无菌手套; 手套使用的注意事项 1.医务人员进行侵入性操作时应戴无菌手套,戴手套前、脱手套后应洗手。一次性无菌手套不得重复使用; 2.手套只能作为洗手的附属品而不能代替洗手; ...https://www.lzmhc.com/print-af49bb2229d0476c8f2ed2ccb050905f.htm
2.知识科普个人防护的正确打开方式——勤洗手错误原因:肥皂或洗手液的泡沫可以起到清除细菌和去除油脂污垢的作用,但这个过程需要一定的时间。不使用肥皂或洗手液,或是简单冲水几秒,难以完全将手洗净。 错误3 用戴手套代替手卫生 × 错误原因:手套高度密封,戴了一段时间后,手上或多或少会滋生一定量的汗液及微生物。戴手套不能代替手卫生,戴手套前和摘手套后...https://m.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22535123
3.北京协和医院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大众防护问答3.0出门上街戴医用的一次性乳胶手套是没有必要的,注意勤洗手就可以。 14.手机需要清洁消毒吗? 有研究表明,手机表面可携带致病微生物。建议每天使用消毒纸巾擦拭至少一次。 15.一家中需要消毒么? 一般情况下,家中做到清洁就可以,通常不需要消毒。 16.我有点“小洁癖”,不消毒不放心,咋办? https://www.caztc.edu.cn/yqzt/info/1007/1216.htm
4.非常实用!新冠肺炎100问适合收藏40.一般人群出门除了戴口罩,是否应该戴一次性手套? 没有必要,怕冷就戴手套,注意勤洗手。 41.外出是否需要多戴几层口罩提高防护作用? 不需要,单层就可以达到防护效果,注意及时更换。 42.如何正确佩戴口罩?(以医用外科口罩为例) 佩戴前记得洗手,佩戴后也应尽量避免触摸口罩,若必须触摸口罩,应在触摸前后都要彻底洗...http://www.hbgstv.com/p/35681.html
5.医院预防感染测试题及答案18、我院第一季度多重耐药菌检出前五位是有哪些? 答案:产ESBL肺炎克雷伯菌、鲍曼不动杆菌、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产ESBL大肠埃希菌、铜绿假单胞菌。 二、是非题: 1、医务人员进行侵入性操作时应戴无菌手套,戴手套前应当洗手,摘手套后不必洗手。这种说法对还是错?为什么? https://m.oh100.com/kaoshi/peixun/408202.html
6.卫生知识测试题答案A进行侵入性操作时应当戴无菌手套 B戴手套前应当洗手 C摘手套后应当洗手 D若不是无菌操作不同病人之间可以不换手套 6、六步洗手法是:() A流动水洗手时可采用 B洗手的每步顺序不必有先后 C认真揉搓双手至少15秒 D应注意清洗指背、指尖和指缝 7、什么情况下必须先用流动水冲净双手,然后再使用手消毒剂消毒双手...https://www.ruiwen.com/shiti/1057490.html
7.干货:院感与防控76问答,值得收藏!(2)加强手卫生。接触病人前后、诊疗护理前、后应进行手卫生。手上有明显污染时,应洗手;无明显污染时,可使用速干手消毒剂。 (3)戴手套。可能接触病人的伤口、溃烂面、黏膜、体液、引流液、分泌物、排泄物时,应戴手套。脱手套后,须进行手卫生。 (4)必要时穿隔离衣。 https://cardiology.medsci.cn/article/show_article.do?id=a6a421946328
8.“手”护降你我同行因此,戴手套不能代替洗手,脱手套后严格执行手卫生。 医务人员手卫生情景解析 情景1: 医生甲去病室查房,一病室A、B、C三个患者,查房医生查完三个患者需要几次手卫生? 解析:根据《医务人员手卫生规范》指征,甲医生为A患者查房前需要进行一次手卫生(1个指征),A患者查房后一次手卫生(1个指征),B患者查房前A患...https://www.gmrmyy.com/jkzs/info_36.aspx?itemid=6991
9.戴了手套就不用洗手?——中国青年网答:客观来说,目前这个数据还不充分,因为分娩过程中产妇的分泌物等会和新生儿有接触,初步判断新生儿接触感染的可能性更大,这部分还需要进一步的研究。 ——出门戴手套是不是就不用洗手了? 答:无论是否戴手套,都要坚持洗手。这样才能够减少由于手污染造成的接触传播。 https://t.m.youth.cn/transfer/index/url/news.youth.cn/gn/202002/t20200212_12193456.htm
10.renweiyuan.com/news/detail?id=69(5)医务人员开展诊疗工作应当执行标准预防。要正确佩戴医用外科口罩或医用防护口罩,戴口罩前和摘口罩后应当进行洗手或手消毒。进出发热门诊和留观病房,严格按照《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办公厅关于印发医疗机构内新型冠状病毒感染预防与控制技术指南(第一版)的通知》(国卫办医函(2020〕65号)要求,正确穿脱防护用品。 http://renweiyuan.com/news/detail?id=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