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全面精准开展环境卫生消杀工作的通知
各村委会,镇直有关单位:
根据《关于印发<福建省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应急预案(第5版)>的通知》(闽应对疫情工作领导小组〔2021〕5号)、《关于印发<泉州市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应急预案(第5版)>的通知》(泉防控指办〔2022〕3号)和《关于印发<德化县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应急预案(第5版)>的通知》(德防控指〔2022〕2号)文件精神,结合我镇疫情防控环境整治工作实际,修订完善《盖德镇应对新冠肺炎疫情环境整治应急预案》,现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抓好贯彻落实。
(此页无正文)
2022年3月23日
抄送:存档。
盖德镇党政综合办公室2022年3月23日印发
盖德镇应对新冠肺炎疫情环境整治应急预案
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的指示批示精神,落实省、市、县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工作领导小组(指挥部)对当前疫情防控工作部署,根据新冠肺炎乙类传染病甲类管理的要求,依法、科学、规范、有序、有效防控新冠肺炎疫情,深入总结疫情处置工作,学习借鉴先进防控经验,做好“外防输入、内防反弹”工作,指导我镇抓好常态化疫情防控和应急处置,进一步做好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的环境卫生整治各项工作,特制定本预案。
一、工作原则
按照“属地为主、部门协同、分级响应”原则,依法依规开展环境卫生整治各项工作,以《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为依据,按照《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防控方案(第八版)》、《疫源地消毒总则》(GB19193-2015)、《疫源地消毒剂卫生要求》(GB27953-2011)等方案和标准开展病例居住过的场所、转运车辆等特定场所的消毒。工作场所、公共场所、各村和学校等场所的预防性消毒方法参照《关于依法科学精准做好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的通知》(联防联控机制发〔2020〕28号)和《消毒剂使用指南》(国卫办监督函〔2020〕147号)进行。
二、适用范围
本预案适用于盖德镇新冠肺炎疫情的预防和疫情发生后的应急处置等环境卫生整治工作。
三、组织体系
盖德镇防控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应急指挥部环境整治组由镇长许从清任组长,镇二级主任科员郑森林任副组长,镇派出所、民政办、统战部门、卫健办、镇卫生院、镇教育部门、镇工信商务办、镇村镇站、镇道安办、镇农业服务中心、镇市场监管部门、林业站、供销社、各村挂片领导为成员。工作职责:负责组织实施全镇环境卫生,特别是涉疫场所的整治各项工作。开展城乡爱国卫生运动,加强环境卫生整治,特别是沿街商铺等交易场所环境卫生的监管,活禽交易市场的监督和卫生处置力度;加强对学校、公园、街区、宗教场所等人员聚集场所的管控和消杀;承担领导交办的其他工作。
四、应急准备
各村要严格落实属地责任,根据《泉州市消毒队伍能力建设方案》要求,建立一支“专兼结合、第三方补充”的消毒队伍,通过“强化培训普及技能、深化实操演练提升能力”等途径,打造一支业务精、能力强、效率高的消毒队伍。各村、镇直有关单位要建立日常消毒管理制度,平战结合,平时开展常态化防控工作重点单位、重点场所的预防性消毒工作,以及重大活动卫生保障,当突发传染病发生、流行时负责辖区疫源地消毒工作。镇直有关单位要加强指导,督促本行业做好消毒工作,加强监督管理,确保消毒效果和质量。
五、分类应急响应
基于当前国内外新冠肺炎疫情流行形势,以及防控策略和措施调整的可能性,针对我镇辖区内新冠肺炎流行可能出现零星散发病例、多点散发病例、镇域内聚集性疫情、出现向周边乡镇扩散迹象的聚集性疫情等四种情形,采取相应的消毒措施,减少产生二次污染的风险,及时有效地控制疫情传播和蔓延。
(一)无疫情发生时,环境整治应以清洁卫生为主,预防性消毒为辅,作业人员一般采取普通级(劳保级)防护,重点做好各类垃圾投放点、垃圾收集容器、垃圾转运站、环卫工具间、环卫工具、公共厕所以及人流量较大的重点场所等的预防性消毒工作。
(二)有疫情发生时,镇应急指挥部启动应急响应后,各村、镇直有关单位组织人员在疫情处置一线指挥部领导下开展环境整治和消杀工作。作业人员需要加强防护措施,严格按照消毒工作程序开展消毒工作。
2.管控区。加强管控区内公共场所清洁消毒,每天对厢式电梯(楼道)等重点区域和电梯按键、楼梯扶手、单元门把手等人员频繁接触的重点部位进行消毒。规范设置生活垃圾临时收集点,按照属地管理原则,实行专车、专人收运、日产日清,专车在清运前和倾倒垃圾后进行全面消毒。合理安排运输路线,尽量避开人流密集区域,将收到的垃圾密闭转运至高内坑垃圾填埋场进行无害化处理。(责任单位:封控区域属地村居)
3.防护区。各村、镇直有关单位要深入开展爱国卫生运动,进一步落实“门前三包”责任制,重点清理背街小巷、城中村、城乡结合部、安置小区的卫生死角,强化日常保洁,日产日清;镇直有关单位要加强重点场所监管和卫生处置力度,做到“谁主管、谁牵头、谁负责”,全面开展卫生大扫除大整治行动。各重点场所清洁消毒要求和责任分工如下:
(1)沿街商铺、餐馆。要确保有效通风换气,保持大厅、电梯口、咨询台和售货区等区域环境整洁,及时清理垃圾;公用卫生间要保持干净整洁,配各足够的洗手液,保证水龙头等供水设施正常工作,有条件时可配备速干手消毒剂或感应式手消毒设备;对高频接触的公共用品和设施(如收银台、存储柜、购物车筐、电梯间按钮、扶梯扶手、卫生间门把手、公共垃圾桶等)物体表面要做好清洁消毒。(责任单位:镇工信商务部门、镇市场监管部门)
(2)民宿等密闭休闲娱乐场所。要确保有效通风换气,保持大堂、电梯口、前台等营业场所的环境卫生整洁,及时清理垃圾;旅游景点产生的垃圾要做到“日产日清”,清运过程中应采用密闭化运输;公共卫生间要保持干净整洁,配各足够的洗手液,保证水龙头等供水设施正常工作,有条件时可配备速干手消毒剂或感应式手消毒设备;各场所要定期做好电梯、公共卫生间、公共垃圾桶等公用设施和门把手等高频接触物体表面的清洁消毒。(责任单位:各村委会、镇派出所)
(3)宗教活动、老人活动等场所。要确保有效通风换气,保持办公区域和室内公共活动区域的环境卫生整洁,及时清理垃圾,产生的垃圾要做到“日产日清”,清运过程中应采用密闭化运输;公共卫生间要保持干净整洁,配备足够的洗手液,保证水龙头等供水设施正常工作,有条件时可配备速干手消毒剂或感应式手消毒设备;要定期做好办公区域、室内公共活动区域、食堂、公共卫生间、公共垃圾桶等公用设施和门把手、电梯按钮等高频接触物体表面的清洁消毒。(责任单位:镇派出所、镇统战部门、镇民政办,各村委会)
(4)学校、教育机构、医疗机构。盖德中小学、幼儿园要加强教室、宿舍、室内体育运动场所和图书馆等重点区域的通风换气,保持环境卫生整洁,校园垃圾“日产日清”;定期对教室、宿舍、食堂、公共活动区等场所地面和水龙头、灯开关、门把手、楼梯扶手、健身器材等高频接触物体表面进行清洁消毒;公共卫生间要保持干净整洁,配备足够的洗手液,保证水龙头等供水设施正常工作,有条件时可配备速干手消毒剂或感应式手消毒设备。医疗机构要加强行政办公区、诊疗区域、病房等室内场所的通风换气,所有区域保持干净整洁,加强医疗废弃物的管理,垃圾及时清理,并按照常规进行物体表面及地面的清洁消毒。(责任单位:镇教育部门、卫健办、镇卫生院)
(5)盖德镇公交车站。公交车辆要加强通风换气,保持环境卫生整洁,及时清理垃圾,每日开展客运站公用设施和公共区域的清洁消毒,公用卫生间配备足够的洗手液,保证水龙头等供水设施正常工作,有条件时可配备速干手消毒剂或感应式手消毒设备;每日开展车辆预防性消毒,座椅套等纺织物应保持清洁,定期洗涤、消毒。(责任单位:镇道安办)
(6)公共区域垃圾收集容器、垃圾转运车辆、垃圾转运站、垃圾填埋场等环卫设施。公共区域的果皮箱、分类垃圾箱(桶)、垃圾收集屋等垃圾收集容器,要每天收集、清理垃圾2次(垃圾量大的收集点,要随满随清)。垃圾收集容器及周边环境要保持干净整洁,定期清洁消毒;垃圾收集车(含手推车)、转运车每次作业完成后要立即进行清洁消毒;垃圾转运站要及时转运垃圾,保持干净整洁,每次转运作业完成后要全面清洗消毒。(责任单位:各村委会,镇环卫办、镇村镇站)
(7)公共厕所、公园广场。公共厕所要加强通风换气,保持环境卫生整洁,及时清理垃圾,每天全面冲洗消毒;要配备足够的洗手液,保证水龙头等供水设施正常工作,有条件时可配备速干手消毒剂或感应式手消毒设备。公园广场要保持清洁卫生,产生的垃圾要“日产日清”,要定期做好公共设施、座椅座凳、健身器材、果皮箱、垃圾桶等高频接触物体表面的清洁消毒工作。(责任单位:各村委会,镇环卫办、林业站)
六、应急响应终止
当县新冠肺炎疫情指挥部宣布应急响应状态终止,转入常态化防控后,环境卫生转入常态化管理,以清洁卫生为主,预防性消毒为辅。
七、工作要求
(一)强化责任落实。各村要做好应急准备,按要求组建消毒队伍,各行业主管部门要督促行业单位建立完善消毒队伍。根据疫情应急响应等级和流行病学调查结果,各村、镇直有关单位按照各自职责组织村、行业单位开展环境卫生清洁消毒工作,减少产生二次污染的风险。各村、镇环卫办要建立垃圾清运应急突击队,配备相应收运人员和收运车辆,按照属地管理原则,实行专车、专人收运,做好疫情封控、管控区生活垃圾专线收运处置。
附件:1.环卫行业防控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预防性消毒工作指南
2.防控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环卫作业人员个人防护指南
附件1:
环卫行业防控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
预防性消毒工作指南
一、垃圾桶收集
环卫工人穿戴整齐(口罩、手套、工作服/防护服),条件允许的配备消毒剂、喷壶及洗手液;收集果皮箱、分类垃圾箱(桶)、垃圾收集屋等垃圾收集容器内垃圾时,先对容器内垃圾进行喷洒消毒,再将容器内垃圾打包收进垃圾收集车,最后再次对容器喷洒消毒至湿润;垃圾收集车进入中转站前要进行喷洒消毒;垃圾收集容器、车辆、工具、工具间每天清洁消毒不少于3次。(建议采用有效氯250-500mg/L的含氯消毒剂进行喷洒或擦拭)
二、垃圾转运站
操作人员穿戴整齐(口罩、手套、工作服,必要时可穿戴护目镜、一次性雨衣/防护服、雨鞋/鞋套、帽子),站点配备消毒剂、背式喷雾器/喷壶、洗手液、75%酒精;站内每天清洗消毒不少于3次,每次用水全面冲洗,再用消毒剂对墙面、地面、站台、压缩装置、工具房、管理房、洗手间及周围环境喷洒消毒,至表面湿润;针对料坑/料斗、排污沟、机位、进出通道等重点区域可根据实际情况加大消毒频次。(建议采用有效氯250-500mg/L的含氯消毒剂进行喷洒或擦拭)
三、生活垃圾填埋场
作业人员穿戴整齐(口罩、手套、工作服,必要时可穿戴护目镜、一次性雨衣/防护服、雨鞋/鞋套、帽子),场区配备消毒剂、背式喷雾器/喷壶、洗手液、75%酒精;尽量减少填埋场填埋作业面,每天定时消杀3次,可用大型喷雾车辆或者设备对作业面及周边进行全覆盖喷雾;每日作业完成后及时覆膜;每天对进场道路进行清洗,次数不少于6次;针对路基箱、洗车平台、库区厕所等重点场所可根据实际情况加大消毒频次;设置专门人员消毒点,人员进入库区前、离开库区后应先立即喷洒酒精进行消毒,若无酒精消毒则进入库区前应穿戴防护到位,离开库区后立即更换防护品;对推土机、挖掘机等作业机械实行车内清洁擦拭消毒,每天不少于3次;垃圾转运车辆每次倾倒完垃圾后应在洗车平台使用高压水冲洗车辆,保证车辆外观干净,并对卸料处、轮胎等重要部位进行消毒。
四、转运车驾驶员及车辆清洗
驾驶员穿戴整齐(口罩、手套、工作服)并配备洗手液、75%酒精;下车作业时,需确保防护到位,返回驾驶室应洗手,条件不允许可使用洗手液;每天作业完成返回停车场后,应对车内擦拭、车外喷雾、净车入库;重点喷雾部位有卸料处、轮胎等。(建议采用有效氯250-500mg/L的含氯消毒剂进行喷洒或擦拭)
五、公共厕所消毒
保洁员穿戴整齐(口罩、手套、工作服/防护服),每天要对公厕全面冲洗一次,并随时保洁;保持良好通风,必要时应安装排气设施,强制排气;每天用有效氯为250-500mg/L含氯消毒剂对公厕全面喷洒消毒2次,至表面湿润,或采用含有效氯为250-500mg/L的含氯消毒剂对公厕地面、蹲位、门把手、水阀等部位进行擦拭或湿拖,并采用含氯消毒剂对清洁工具进行浸泡消毒;每天加适量漂白粉或漂粉精对化粪池进行消毒;如条件许可,应安装感应水龙头。
六、环卫工人休息室
保洁员穿戴整齐(口罩、手套、工作服/防护服),并配备消毒剂、背式喷雾器/喷壶、洗手液、75%酒精;每日在下午下班后进行消毒1次;按照全覆盖原则,对过道、门厅等公共部位进行喷淋消杀,至表面湿润,过后保持通风干燥;抹布浸泡酒精后擦拭门把手、水龙头、洗手池、小家电等常接触的物品;每个区域使用的保洁用具要分开,避免混用。(建议采用有效氯250-500mg/L的含氯消毒剂进行喷洒或擦拭)
附件2:
防控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
环卫作业人员个人防护指南
一、个人防护
(一)环卫工人在作业时要做好防护及消毒
2.一线保洁人员:穿工作服(或防护服),戴口罩、手套,作业时不得徒手捡拾垃圾,作业完成后,要及时洗手,换洗工作服。条件允许时,为保洁人员配备消毒液、喷壶及洗手液。
3.中转站操作工、填埋场作业人员、环卫设备维修工、巡查人员:穿工作服,戴口罩、手套、帽子,必要时戴护目镜、穿一次性雨衣/防护服、雨鞋/鞋套。作业时不得徒手捡拾垃圾,作业完成后,要及时洗手,换洗工作服。各站点场所须配备消毒剂、喷壶、背式喷雾器、洗手液、75%酒精。
4.转运车驾驶员:穿工作服、戴口罩、手套,车上配备一次性雨衣/防护服、洗手液,作业时不得徒手捡拾垃圾,作业完成后,要及时洗手,换洗工作服。
5.环卫工人脱防护用品应遵循的顺序:摘手套、洗双手→摘护目镜→脱鞋套/雨鞋→脱一次性雨衣/防护服→摘帽子→摘口罩(确保环境安全)→洗手。特别注意每个步骤之间的手卫生,严防污染。用后物品分别专门放置。
(二)环卫工人佩戴防护用品的注意事项
2.一次性雨衣/防护服,如被血液、体液、污物污染或者出现破损时,应及时更换。
3.离开一线作业场所应对佩戴的眼镜、护目镜等进行消毒。
4.口罩是防护的核心,要正确选择,合理穿戴,不能随意摘除。
二、一次性口罩
(一)一次性口罩佩戴方法
1.口罩有正反面,颜色深的是正面,应该朝外,而且口罩上有鼻夹金属条。
2.正对脸部是口罩反面,即颜色浅的一面。带有金属条的部分应该在口罩上方,不要戴反了。
3.分清楚口罩的正面、反面、上端、下端后,先将手洗干净,确定口罩正确之后,将口罩两端的绳子挂在耳朵上。
4.最后,将口罩佩戴完毕后,用双手压紧鼻梁两侧的金属条,使口罩上端紧贴鼻梁,向下拉伸口罩,贴紧面部,覆盖住鼻子、嘴巴和下颌,形成封闭的环境,让通气经过口罩而不是四周的缝隙。
(二)一次性口罩摘除方法
1.不要接触口罩前面(污染面)。
2.先解开下面的系带,再解开上面的系带。
3.用手仅捏住口罩的系带丢至专门的口罩垃圾桶内。
4.切记必须在安全区域摘除口罩。
三、手套
(一)戴手套的方法
1.打开手套包,一手掀起口袋的开口处。
2.另一手捏住手套翻折部分(手套内面)取出手套,对准五指戴上。
3.掀起另一只袋口,已戴着手套的手指插入另一只手套的翻边内面,将手套戴好。然后将手套的翻转处套在工作衣袖外面。
(二)脱手套的方法
1.用戴着手套的手捏住另一只手套污染面的边缘将手套脱下。
2.戴着手套的手握住脱下的手套,用脱下手套的手捏住另一只手套清洁面(内面)的边缘,将手套脱下。
3.一次性手套用手捏住手套的里面丢至垃圾容器内;可重复使用的非一次性手套应清洁消毒干燥后下次使用。
(三)戴手套的注意事项
1.戴手套操作中,如发现手套有破损时应立即更换。
2.作业完成后脱去手套,必须按规定程序与方法洗手,戴手套不能替代洗手,必要时进行手消毒。
四、护目镜
1.佩戴护目镜方法:佩戴前应检查有无破损,佩戴装置有无松懈,双手捏住系带系上护目镜,调节舒适度。每次使用后应清洁与消毒。
2.摘除护目镜的方法:捏住靠近头部或耳朵的一边摘掉,清洁消毒后放到指定位置。
3.护目镜的消毒方法:每次取下后,先用清水冲洗,再擦拭消毒。
五、其它使用物品消毒方法
1.手套、帽子、工作服、雨衣等可重复使用的防护品应保持清洁,每次或每天更换与清洁。可采用衣物消毒液、喷洒酒精、水洗、采用紫外线照射或挂于通风处通风等方式,都可以达到消毒的作用。
2.每次脱下雨鞋后,先用清水冲洗雨鞋表面,再喷洒消毒。
六、环卫作业人员洗手流程
环卫工人是与垃圾直接接触最为紧密的人,洗手是预防疾病最有效的方法。
1.在穿戴手套前、脱手套后以及作业过程中手套破损受到污染应及时洗手。
3.若不具备洗手条件,应用免洗手消毒剂进行手消毒。
七、常用消毒液种类及注意事项
(一)含氯消毒液(84消毒液):
1.84消毒液有一定的刺激性与腐蚀性,必须稀释以后才能使用,使用时应戴手套,避免接触皮肤。现用现配,一次性使用,勿用热水稀释。因为热水会促进氯的挥发,影响消毒的效果,还会使空气中氯气含量增多,过多吸入身体中导致中毒的风险。
3.不能和其他清洁剂混合使用。不能跟洁厕剂或洗涤剂混合使用,会引起氯气中毒。比如洁厕灵。
4.安全防止:使用完84消毒液后一定要把盖子拧紧放置在阴凉、干燥、通风的地方。
5.消毒液配比比例(仅供参考):
⑴搏浪84消毒液(500g/瓶)
本产品有效氯含量为4.0%-5.5%,按1:100倍水稀释后有效氯含量为400-550mg/L。
举例:16L喷雾器若装10升水,只需用1/5瓶消毒液,一瓶博浪84消毒液可用5次;16L喷雾器若装满水,一瓶博浪84消毒液可用3次。
⑵蓝月亮84消毒液(1200g/瓶)
本产品有效氯含量为0.67%-0.875%,按1:19倍水稀释后有效氯含量为400-525mg/L。该消毒剂一般用于办公场所消毒。
举例:16L喷雾器若装10升水,只需用半瓶消毒液,一瓶蓝月亮84消毒液可用2次。
⑶次氯酸纳消毒液(25KG/桶)
本产品有效氯含量为4.5%,按1:100倍水稀释后有效氯含量为500mg/L左右。
大桶消毒液需用量杯量取原液,1升原液大概配100升水,有效氯含量可达到450mg/L。
举例:16L升喷雾器若装10升水,按量杯量取0.1升原液,一桶次氯酸钠消毒液可用250次。
以上消毒剂配比浓度(有效氯含量为250-500mg/L)仅适用于日常生活垃圾转运的消毒需求,如使用在疫情隔离区的生活垃圾、废弃口罩收集等环节,则需提高配比浓度或增加消毒频次。
(二)过氧乙酸
1.使用方法:可采用浸泡法、擦拭法喷洒法。0.2%~0.4%溶液用于环境喷洒消毒。
2.注意事项:
a.对金属及织物有腐蚀性,消毒后应及时冲洗干净;
b.性能不稳定,须加盖保存并现用现配;
c.高温易爆炸,须存放在阴凉通风处;
d.溶液刺激性强,使用时须防止溅入眼中及皮肤、黏膜上,配制时需戴口罩及橡胶手套。
(三)酒精
(四)洗手液
该消毒剂对正常皮肤无毒无刺激,安全高效。使用时直接喷洒在手部,无须用水冲洗,即可达到消毒净手的目的。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
国内重要城市网站
省市网站
县(市、区)政府网站
主办:德化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为确保最佳浏览效果,建议您使用以下浏览器版本:IE浏览器9.0版本及以上;GoogleChrome浏览器63版本及以上;360浏览器9.1版本及以上,且IE内核9.0及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