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信工程专业课程模板(10篇)

导言:作为写作爱好者,不可错过为您精心挑选的10篇通信工程专业课程,它们将为您的写作提供全新的视角,我们衷心期待您的阅读,并希望这些内容能为您提供灵感和参考。

关键词:

课程建设;教学内容;课程体系;教学改革

一、以层次化培养思路构建课程结构框架

(一)通识教育层

通识教育层包括人文科学、文化素质,体育健康,数学、物理、计算机类基础性课程等。

(二)专业教育层

专业教育层包括专业理论基础知识和对应的实验、实训课程,是学生掌握专业知识、培养基本实践能力,构建专业知识结构的重要环节。

(三)能力培养层

能力培养层包括第二课堂、学科竞赛、企业实训等,实现学生个性化学习的目的。能力培养层主要是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创新教育层

创新教育层包括理论及实践教学中的创新环节、学术与科研活动。每个专业课程集群内都有专业教育层、能力培养层和创新教育层,做到每个课程集群都能自成体系,从而使得学生能够循序渐进地获得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的培养。

二、以工程化教育理念构建课程结构框架

三、通信工程专业课程集群建设

四、课程集群化建设的制度探讨

作者:孙元单位:湖南第一师范学院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

参考文献:

[1]吴中江,黄成亮.应用型人才内涵及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4(2):66-70.

[2]吴添祖,鲍健强.现代工程教育思想:从“专业化”到“工程化”———兼论地方工业大学教育模式的选择[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1998(1):23-29.

伴随着我国全面进入现代化、信息化、数字化的社会,在这种形势下,通信工程的行业的发展速度越来越快,通信工程行业市场对于人才的需求量越来越高,对学生的知识结构体系以及技能掌握情况有更高的要求。为了适应当前新形势环境下通信工程行业对于人才的整体需求,需要对通信工程专业课程教学进行改革和创新,将MATLAB软件应用其中。这样不仅能够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而且能够保证教学效果达到良好的水平,从根本上提高通信工程专业课程教学的整体质量。

一、MATLAB软件概念介绍

MATLAB软件的最初是由美国一家公司推出的,这种软件主要是将数据结构、编成特性以及图形用户界面进行有效的融合,能够促使这几种功能相互作用,发挥出更多的作用和价值。MATLAB为软件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其自身具有非常强大的数学计算功能以及图形化显示功能,能够将一些复杂性比较强的内容转换成为简单式的方式方法。其自身当中含有丰富的教学系统、统计系统以及工程计算函数,能够针对不同领域存在的问题进行切实有效的解决和分析,从根本上为各个领域提供一定的措施[1]。现如今,在社会经济的带动下,我国通信工程行业的发展越来越迅猛,在这种形势下,对于专业性的人才的需求量也在不断提升。因此,通信工程专业课程教学就显得越来越重要,要为当前通信工程行业市场培养出更多的优秀的人才,促使通信工程行业的长期稳定发展。针对通信原理课程来说,由于其自身的理论性比较强、数学推导比较复杂的特点,将MATLAB软件应用其中,能够简化一些操作步骤和理论知识,让学生能够以一种简单便捷的方式来进行学习,从而保证最终的学习质量和效果[2]。

二、通信工程专业课程教学中MATLAB的具体应用

三、MATLAB软件在通信工程专业课程教学中的应用实例分析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当前社会经济不断快速发展形势下,通信工程行业市场对于人才的需求量越来越大,对于人才自身的水平和技能要求也越来越高。因此,对于通信工程专业课程的学生来说,要从根本上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将MATLAB软件应用到通信工程的专业课程教学当中。这样不仅能够有效调动起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而且能够保证最终的教学效果,利用MATLAB软件当中的仿真系统,能够将一些复杂难懂的知识以一种简单、直观的方式呈现出来,让学生能够对知识有深入的了解和认识。MATLAB软件在通信工程专业课程教学中的应用,有利于将学生的主体性发挥出来,从而保证其自身的学习效果。

[1]周开利,邓春晖.MATLAB基础及其应用教程[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

[2]杨夷梅,杨玉军.Matlab教学中的方法与实践[J].中国电力教育,2010,(03).

[3]龙佳乐,应自炉,张建民.Matlab程序设计课程的教学探讨[J].电气电子教学学报,2010,(01).

[4]张志涌.精通Matlab6.5版[M].北京: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2010.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社会经济体制的转型,地方高等院校对于专业和课程设置等建设也正在进一步变革。通信工程作为理工科大学的一个重要专业,截止2006年6月,我国设有通信工程本科专业的学校达到246所,年招生人数达三万人左右,就业竞争激烈,这给地方院校的通信工程专业学生的培养也带来了一些新的变化和挑战。加强课程体系建设,对提高高等教育教学质量,增强社会竞争能力是十分重要的课题。本文针对地方高校通信工程专业在课程体系建设中,如何体现专业特色,培养符合社会需求的应用型人才,提高大学生的就业竞争力进行探讨。

一、通信工程专业的人才培养

2.通信工程专业的基本专业知识体系结构。在构建通信专业知识体系过程中,要努力做到六个统筹考虑:①知识体系与培养目标、培养手段和认知规律统筹考虑;②专业知识与人文素质教育统筹考虑;③强化基础理论、拓宽专业知识面与整合更新教学内容统筹考虑;④理论课程与实践课程统筹考虑;⑤必修课程与选修课程统筹考虑;⑥应用能力、创新知识与综合素质培养统筹考虑。通信工程专业的学科基础知识体系主要涵盖四大知识领域,分别是电路与电子学知识领域、信号系统与控制知识领域、计算机知识领域、电磁场知识领域。

二、课程体系改革措施

在厚基础、宽口径、强能力、高素质的人才培养基本思想指导下,结合地方高校发展的实际,具体措施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1.加强学科基础课程的教学,以课程的整体优化来指导局部的教学改革。电路理论、模拟电子技术、数字电子技术、高频电子技术、信号与系统、数字信号处理、电磁场与电磁波等课程构成了学科基础课的核心。为了使学生在知识结构上具有“基础扎实、适应面广、实践能力强”的特点,我们对课程内容进行整合更新,优化理论课程体系,改进课堂教学。例如:数字信号处理课程与信号与系统课程的知识合理分配。数字电子技术中,EDA知识与专业课中FPGA的应用知识的整合;电磁场与电磁波和微波技术、天线技术的知识体系优化;信息论与通信原理内容合理分配等等。另一方面,我校通信工程专业在自治区内是从高考一本线以上招生,学生素质相对较好,其中有一部分学生面临考取研究生的需求,针对电子信息类考研的课程,突出重点,加强这方面的理论教学。既满足了学生进一步深造的需求,也实现了厚基础、宽口径的培养理念。

2.增加通信工程专业导论课。开设通信工程专业导论课,是为了使通信工程专业的同学在大学一年级时,就能领先一步了解自己所学专业的重要现实意义,以及应用环境。进而在大学四年的学习中能有针对性地对组成通信框架的各个部分的具体细节做深入的学习和理解,从而避免学习的盲目性和一二年级时的迷茫心理。

三、问题与思考

尽管经过几年的改革与建设,通过采取上述一系列措施,使得我们地方院校的通信工程专业的课程体系方面,更加符合我校的实际情况。但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专业建设的发展与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对高等教育的要求还有很大差距。主要表现在:①实验室硬件的建设,在同类院校中具有绝对优势的亮点项目不多;②师资队伍中缺乏具有较高水平的学术带头人;③产学研合作虽取得了显著的进展,但是形式单一;④毕业生就业率持续走高,受到社会的好评,但是在重要的技术岗位或关键岗位的人数还不多。因此,我们根据地方院校的特点,从课程体系调整、课堂教学改进等方面对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进行探讨,目的就是更好地培养具有自己专业特色的适应社会需要的有用人才。

[1]孙云山,刘婷,张立毅.我国通信工程专业的发展现状[J].太原理工大学学报,2006,(24):85-86.

[2]高等学校电子信息科学与工程类本科指导性专业规范[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

[3]于慧敏,黄爱萍.信息与通信工程特色专业教学改革[J].电气电子教学学报,2010,32(6):96-98.

[4]张毅,郭亚利.通信工程(专业)概论[M].武汉:武汉理工大学出版社,2007.

[5]陈正宇.应用型本科院校通信工程特色专业建设的思考[J].科技信息,2008,(4).

一、通信工程专业课程运用案例教学的必要性分析

1.案例教学的优势

所谓案例教学是指在教师的指导下,根据教学目的要求,组织学生通过对案例的调查、阅读、思考、讨论和交流等活动,教给他们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和理论,进而提高他们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加深他们对基本原理和概念理解的一种特定的教学方法。[1]和传统的教学方式相比,它主要具有以下优点:

(1)它是一种启发式、讨论式、互动式的教学方式,而不是一种“填鸭式”和“满堂灌”的教学方式,教学形式的灵活性能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2)它具有工程真实性和知识迁移性的特点。[2]案例内容来自于真实环境和工程,和实际情况相符,能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工程能力;案例运用中包含某种原理和概念,通过案例分析达到某种知识传授的教学目标。

(3)它是一种以学生为主导的教学方式,教师在其中只起到引导作用,学生要完成案例讨论、分析、案例实践,需要先行学习部分知识,也需要和教师、同学进行充分的交流。因此这种教学方式能更好地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也能更好地激发学生学习的潜能。

2.通信专业课程的特点

(1)通信工程是信息与通信工程、电子科学与技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等学科交叉融合的专业,其专业课程所涉及的知识面广。

(2)通信工程专业课程是工程性很强的课程,如“移动通信”“光纤通信”“数据通信”“程控交换”等,其知识和教学内容起源于工程实践或者本身就是要解决工程问题。

3.通信工程师培养需要适合工程培养的教学方法

“教育回归工程,教学回归实践”正成为当代高等工程教育改革的主流趋势,[3]教育部也正在积极推行“卓越工程师计划”和“工程认证专业”教育。通信工程专业本科教育需要培养通信工程师,即能从事通信系统和网络的研究、设计、制造、安装、测试和维护的工程人才,其专业课程教学贴近于工程教学,需要寻找适合于工程人才培养的教学方法,比如前面分析的案例教学法。

二、通信工程专业课程教学实施案例教学的方法

1.选取适合案例教学的专业课程和教学内容

2.编写或选取合适的案例

案例是完成教学目标的载体,编写或选取合适的案例是实施案例教学的基础。[4]通常先从课程教学内容中提炼出需要掌握的知识点,再根据知识点设计出对应的案例,这些成系列的案例关联在一起就能完成知识建构。好的案例需要具有完备性(包括真实性、典型性、时效性和完整性)、移植参照性和综合性。

3.把握好案例教学实施过程中的几个要点

(1)发挥好教师的组织引导作用。在案例教学过程中,教师即要当好“演员”,又要当好“导演”。作为“演员”能解说、分析好案例,能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做好提问、倾听、反馈工作;作为“导演”能把控好教学流程,能把学生引导到正确的教学轨道中,防止课堂成为一个漫无目的的闲聊场所。

(2)发挥好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要提高案例教学的效果,学生应该积极参与到案例教学过程中。学生一方面要在课前做好前期知识的储备学习,另一方面在课中要积极参与讨论,善于观察与思考,适时给出自己的分析,多和教师以及同学进行交互,课后还要做好知识的提炼和归纳工作,为今后的工作实践积累经验。

三、长沙学院通信工程专业的案例教学实践

长沙学院通信工程专业定位于培养应用型工程人才,为加强其工程素质和能力培养,在专业课程教学中积极引入了案例教学实践,主要采取了以下措施:

1.加强研究,制订计划,打好基础,稳步开展案例教学方法改革

为开展好案例教学方法的改革,通信工程教研室组织专业教师进行过专题研究和学习,掌握了案例教学的基本理论、课堂场景构建方法、实施教学的具体流程、案例构建原则和方法,研究了案例教学在通信工程专业课教学的适应性问题。在2011年、2013年两次修订人才培养计划和教学大纲时,在提炼教学内容和归纳知识点的基础上,开设出一些全案例教学的专业课,如移动终端应用技术开发、移动通信网络工程、无线网络规划设计与优化等;决定数据通信与计算机网络、路由交换技术、SDH原理与技术等12门课程的部分教学内容引入案例教学。加强校企合作,联合开发教学案例。

2.积极培养适应案例教学的师资

从以传授知识、呈现知识为目标的传统教学方法过渡到以培养能力为目标的案例教学方法,大部分教师也表现出不适应。为此,展开了针对性的师资培训:一方面安排教师以兼职的形式到企业参加工程实践,增加其工程经验;另一方面采用观摩、专题培训的方式使教师掌握案例教学的流程和教学技巧。

3.建立案例教学的评价体系

评价体系分为两个层面,一是对学生学习效果的评判,不能和传统教学方法一样采用试卷测试的方式来进行,需要对学生在案例分析、讨论、方案提交、实践结果等方面的表现进行综合评价;再就是对案例教学过程与效果进行全程质量监控,包括对教师的前期准备情况、案例质量、教学实施过程和最终的教学效果进行全面评判。

四、工科教学实施案例教学的几点思考

长沙学院的教学实践表明案例教学适用于工科教学,能发挥很好的效能。但也要把握以下几点:

1.抓住案例教学的本质,而不是其教学形式

智慧是不可传授的,而是需要学习者去“悟”。案例教学提供的是一种亲验型或准亲验型教学模式,需要学生在分析、讨论和实践中去提高能力并获得知识。不要将其简单处理为理论课中的举例教学以及传统的实验实训,教学实践中要突出其教学目标的明确性,案例的真实性、综合性、启发性和实践性,教学过程的动态性,学生学习的主体性。[5]

2.摆脱案例教学对象的局限性,发挥其优长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ADOI:10.16400/ki.kjdks.2015.07.030

CommunicationEngineeringCurriculumSystemReform

Basedon"PublicQualityEducation"Concept

ZHAOYingxin,WUHong,LIUZhiyang

(NankaiUniversity,CollegeofElectronicInformationandOpticalEngineering,Tianjin300071)

AbstractReasonableorientationtrainingobjectives,andestablishingrequirementsofprofessionaldevelopmentcurriculum,isthekeytotheCultivationofinnovativetalents.Accordingtoprofessionalcharacteristicsofmodernengineeringdisciplinesneedsandcommunicationsengineeringcurriculumsystem,curriculumcontentoptimization,increasetheproportionofpracticeandstrengtheningtheteachingmanagementandotheraspectsofourschoolcommunicationengineeringteachingsystemreformofexplorationandpractice,inordertoestablishwithaNankaiUniversity"publicquality"featurecurriculumstructureinordertofosterhigh-levelprofessionals.

Keywordspublicqualityeducation;communicationengineering;curriculum

通信工程是电子工程的一个重要分支,同时也是其中一个重要的基础学科。通信学科从知识和人才两个方面支撑通信产业的进一步发展。但是,传统的通信学科教育与通信行业之间存在着差异,飞速发展的通信技术使高校通信工程专业的发展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因此,如何培养高素质的通信工程专业人才是急需解决的问题,而建立一个全局的、系统的、结构合理的课程体系是培养理论知识扎实、实践经验丰富的优秀毕业生的关键。

1通信工程专业人才培养的目标

教育的本质是促进人的发展,合理定位高校专业人才培养目标,设计符合专业发展要求的课程体系,有助于高校人才培养工作的顺利展开,有助于高校明确办学指导思想,提升竞争力。①

通信工程专业人才的培养目标依据教育部教学指导委员会制定的《高等学校电子信息科学与工程类本科指导性专业规范》,充分理解国家对通信工程类的人才的培养目标和培养规格。以《南开大学公能素质教育纲要》为指导,根据现代工学学科建设的需要和通信工程专业的特点,从而制定我校具有“公能”特色的人才培养目标。

我校不断强化学生全面素质和创新能力的培养,以“注重素质、培养能力、强化基础、拓宽专业、严格管理、保证质量”为教学指导思想,秉承“允公允能,日新月异”的校训,坚持育人为本,强化质量特色。

通信工程专业不仅要强调全面贯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方针,而且要适应经济建设和科技发展。在制定通信专业的培养目标过程中,要体现出通信事业现状和通信发展的方向,培养出通信事业需要的创新型技术人才。

因此,我校的通信工程专业着力培养具有高尚的道德品质、深厚的知识基础、优秀的专业能力、积极进取的创新精神、开阔的国际视野、特色鲜明的电子信息技术科学的专业人才。依据“厚基础,宽口径”的育人理念,培养具备通信技术、通信系统和通信网等方面的知识,能在通信领域中从事研究、设计、制造、运营及在国民经济各部门和国防工业中从事开发、应用通信技术与设备的创新型科学与技术人才。

依照这一培养目标,有必要细化素质、能力、知识等方面的具体要求,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建立与之相适应的课程体系,将培养目标落实到教学实践过程中。

2课程体系改革坚持的原则

课程体系是学校人才培养的总体设计,是安排教学内容、组织教学活动的基本依据,同时也是学校教学改革的总体反映。通信工程专业是应用性很强的专业,其课程体系的建设既要保证人才的知识系统性和学科前沿性的要求,又要体现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实践特性。因此,我校通信工程专业的办学理念坚持以满足国家重大需求为导向,瞄准国际发展前沿,理工兼备、综合发展。

在上述教学理念的指导下,通信工程专业课程体系的改革遵循以下几个原则:(1)秉承“允公允能、日新月异”校训,坚持“以人为本、立德树人”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办学方向;(2)学习和借鉴国内外知名高校成功的办学理念和经验,突出我校的历史积淀和办学精神,凝练通信工程专业的教学特色、优化本科课程教学体系;(3)科学、合理的分类设置基础课、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充分考虑专业间、课程间以及不同年级知识结构的关联度,避免因人设课的现象;(4)在全体专业教师范围内选拔胜任的任课教师,组成课程组,定期开展教研活动;(5)教授必须上教学第一线,承担并完成本科基础课教学任务;(6)深化教学方式改革,贯彻“讲一练二考三”要求。

3课程体系改革的内容与措施

3.1组织调研

3.2建设课程体系

构建“专业+模块”的课程体系,其中“专业”是保证通信工程专业人才的基本规格和全面发展的共性要求,体现“厚基础、宽口径”,“模块”主要是实现不同方向人才的分流培养,体现个性。

将公共基础课分为数学类课程模块、物理类课程模块、英语类课程模块和计算机类课程模块,专业基础课分为电子电路课程模块和应用设计模块,专业课分为通信理论模块、通信网络和专业实践模块。这种模块化的教学模式,是对传统教学模式的整合与创新。传统教学课程之间缺乏良好的衔接,彼此内容间有重叠。模块化课程可以使教学避免课程间的重复和脱节,适度把握课程间的交叉与渗透,构成完整的知识体系,帮助学生融会贯通。

各个模块课程的授课教师组成了课题组,以课题为引领,带动教师参与到课程建设中来,课题组通过顾问专家指导、讲座等形式完善课程和教材建设,合理设置专业课程结构,整合教学内容,改革教学方法,以期形成独具特色的教学体系。

3.3优化课程内容

同时,进行精品课程的建设,通信电路作为通信工程专业的基础课,将作为通信工程专业重点培养的精品课程,推出一系列教学改革措施,包括课时的调整、理论讲授与实际练习比重的调整、授课方式的改革、加强课程资源共享系统和共享制度建设等等,最终实现“讲一练二考三”的教学理念。

3.4增加实践比重

积极鼓励学生参加电子设计竞赛、③国创、百项等实践活动,利用开放实验室资源,组织学生形成研发设计小组。鼓励学生利用这些资源进行系统设计、电路焊接调试等动手练习,并组织专业教师指导,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能动性,进一步加强学生实验动手能力的培养。

3.5加强教学管理

成立教学指导委员会,通过听课、审核大纲等方式,加强教学规范化管理,进一步理顺教学管理体系,明晰职责,加强教学督导。实施院领导听课制度,明确教学系职责,强化过程管理。

建立课程建设课题组,以课题为引领,带动一部分教师参与到学校课程建设中来,通过顾问专家指导、讲座等形式完善课程和教材建设,合理设置专业课程结构,整合教学内容,改革教学方法,以期形成独具特色的教学体系。

4结束语

通过基于“公能素质教育”理念的通信工程专业课程体系的优化与改革,能够建立完善的具有“公能”特色的通信工程专业人才培养体系,使学生打好基础、全面发展的同时,适应经济建设和科技发展,在未来发展中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对个人、行业乃至社会的发展都将产生深远的影响。

基金项目:南开大学2014年本科教育教学改革项目

注释

1.学案导学教学模式

1.1学案导学教学模式内涵

“学案”是指教师根据学生的学习能力,知识的掌握情况以及学生的特点,为更好地指导学生进行学习,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而编制的指导学生学习方案M。学案与教案的主要区别在于,教案仅仅是为了教师课堂教学准备的,学案是为学生自学准备的。教案以教师教学为主体,学案是以学生学习为主体。“学案导学”教学模式是指以“学案”为载体,以“导学”为方法,教师的指导为主导,学生的自主学习为主体,整个教学活动由师生共同完成,主体性随着授课过程的需要,适时进行互动,是一种集以教师为主体和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为一身的混合型教学模式。该教学模式不同于传统教学模式仅注重学生听课能力的培养,更多强调的是对学生学习能力、创新能力等综合能力的培养,更适合社会对创新型人才的需求。

1.2学案导学教学模式的基本特征

(1)突出学生作为学的主体地位。传统的课堂教学偏重于“满堂灌”,教师教什么,学生学什么。在教学活动中,教师的目的仅仅是为了让学生掌握授课内容,学生的目的仅仅是为了学会教师所讲授的内容,应付考试,不利于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学案导学”教学模式重在“导”和“学”,这里的“导”是引导学生自学,不是传统教学模式中的“教”,“学”则是学生自学,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地位得到重视。

(2)师生平等对话,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发展和提高。传统的教学模式中教师高高在上,处于主导地位,学生只能被动接受,更多地体现的是老师的“霸权”主义。在新教学模式下,教师是引导者、服务者,为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帮助者,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可以随时与教师进行沟通,二者处于平等地位,每个学生都能得到老师的帮助,综合能力得到提局。

2.数字化网络教学平台背景下的学案导学教学模式构建

课前:首先,通过教学网站本次课程学习的知识内容范围、重点和难点,并配以多媒体课件。多媒体课件主要传统教学模式下教师授课的多媒体课件资料以及网络中优秀的授课视频资料,便于学生自主学习。然后,通过教学网站练习题,练习题围绕本次学习的知识点展开,目的是在课前阶段能及时掌握学生的自学情况。此阶段实际上是将传统课堂教学过程通过课程教学网站前移到课前,其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自学能力以及资料查找能力。

课中:采用问题式教学方法对学生进行提问,结合课前练习情况,更好地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并对共性问题进行深入地讲解,理顺本次学习内容的重点和难点,并布置思考题,进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同时提高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在学生完成思考题的过程中,对学习有困难的同学进行主动引导和帮助。有针对性的指导能让不同层次的同学综合能力都有所提高。

课后:反思和改进教学过程,并对课上学生所提出的问题以及学生掌握不牢固的知识点进行分析,设计覆盖这些问题的作业,通过完成作业,进一步巩固学生本次课程所学的知识。

3.新教学模式下的成绩评定方法

中图分类号:G642

0引言

1通信类课程内容实验设置

网络工程专业的通信类课程主要源自通信工程专业相应的课程,实验内容和手段丰富、成熟,主要问题是如何适当取舍。目前较常用的课内通信实验工具有两类:一是“教学实验箱+常用仪表”,二是通信仿真软件或系统。两者均可开展包括信号变换、编/解码、基带和频带传输、多路复用、无线信道衰落以及电信、移动等各类通信网络主要技术方面的实验,实验项目基本可涵盖理论教学中的所有重要知识点,并可与课堂教学同步展开;实验层次可囊括从基础验证实验到综合设计和创新实验,以及从综合课程设计到本科毕业设计课题;实验方法和技术都是长期教学经验的结晶和科研成果的浓缩。利用硬件实验箱或系统不但可以加深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还可熟悉实验工具的使用,提高动手能力。利用通信仿真软件,如MATLAB和SystemView等,界面直观明了,实验开展更加丰富灵活。例如,通过拖拽SystemView功能元件库中的图符块(Token)并配置好参数,就可构成各式各样的仿真系统,对相应信号频域和时域的波形进行动态观察及分析,概念、原理和现象显示清晰明了,分析窗口还可给出眼图、星座图及BER等曲线图,非常有利于学生加深理解和掌握课堂理论知识。

实验教学体系一般可分为基础验证、综合设计和研究创新三个层次。课内实验项目大多以验证性实验为主,综合设计性实验为辅,目的是为了加深对课程理论知识的理解,增强基本专业技能的训练。根据文献[2],由于专业定位、数理基础、学时限制等原因,网络工程专业通信类系列课程可设置在5门左右(见图1)。主要教学内容以基本的通信理论和电信、卫星、光纤、移动等通信网的关键技术原理为主,对一些复杂而抽象的信号变换、电磁传播等数学知识仅作介绍。课程理论及实践教学的基本要求是能支撑网络类系列课程的学习和实践。因此实验项目的设置也应与之相适应。我们根据教学实践经验,提出如下几点看法:

1)实验内容除了开设一些重要且较抽象的通信原理或技术方面的实验外,建议尽量设置一些与计算机类或网络类课程关联较大的实验内容。这样,不仅可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也有助于加强和巩固计算机和网络类课程知识。例如,除了专门设置调制解调、码分扩频等实验外,可选择数字信号编码(如CRC、HDB3编码)、计算机数据传输通信系统测试(见图2)等实验。在图2中,两台计算机通过通信原理实验箱连接,实验内容涉及计算机通信软件的设置与使用、RS232接口、数据通信控制规程、不同速率下的系统性能测量、信道误码和调制解调方式对通信性能的影响等知识点。

2)插图2具体实验项目安排要注意循序渐进、先易后难、先模块后系统。例如,在图2中,可先单独做BPSK/DBPSK实验和汉明编码实验,再做计算机数据传输系统测试实验。对于BPSK/DBPSK实验,如采用SystemView仿真软件,可先做BASK/BFSK的验证性实验,即给出完整的原理框图及所有图符模块和参数配置,实验目的是验证原理和熟悉仿真软件的使用。做BPSK/DBPSK实验时,则抽掉部分功能模块或仅给模块不给参数,让学生自己根据原理,设计、配置和调试系统,锻炼学生的综合设计能力。被抽掉的模块和参数最好是对应于学生容易忽视但又重要的知识点。

3)不同的实验项目可采用不同的实验工具,有利于学生了解和掌握更多的实验手段,也为今后毕业设计、创新研究甚至将来深造或科研打下一定基础。例如,“信号分析与处理”使用MATLAB工具,“数据通信”等其他课程就采用通信实验箱或SystemView仿真软件。在上述调制解调实验中采用SystemView,则在计算机数据传输系统实验中使用原理实验箱。如果条件允许,还可购置程控交换机、SDH设备、移动通信等实用设备,构建出真实的通信实训环境,通过开设演示验证、设备操作、配置、管理以及互通测试等各种类型的实验,使学生能尽快地建立真实、完整的通信和网络系统概念和掌握系统工作原理。

验证性或综合性实验能够使学生尽快熟悉并掌握实验设备,为后续进阶型及自主设计型实验打下良好的基础;使学生从实验中逐步增强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积累实用经验的能力。通过实验不但能够加深对基本理论知识的理解,还能提高工程实践素质,激发创新意识。

2综合课程设计和创新实验设置

通过提供高水平的实验系统或仿真平台,开设综合课程设计、本科毕业设计、创新项目竞赛等实验项目,使学生能进一步巩固基础知识、接触科研前沿、锻炼科研能力、提高工程素质、培养创新精神。

网络工程专业知识领域较广,口径较宽,需要开展和加强的实践项目也较多。因此根据专业培养目标,目前大多数院校开设的综合课程设计主要对应的是网络类系列课程,如网络工程课程设计、网络协议或应用软件开发课程设计、网络管理课程设计、网络攻防课程设计等。因此,如何在有限的实践学时内,开展通信类系列课程的综合课程设计及创新研究也是值得探讨的问题。我们认为可采取以下思路:

1)开展一些相对简单且与计算机或网络类知识紧密结合的综合课程设计,便于学生上手,提高积极性。例如,将计算机编程、仿真及硬件相结合,利用集成的仿真工具,通过电路原理图及硬件描述语言设计出通信电路,编译仿真后下载到实验板芯片上,并完成从设计、仿真到制作、验证的整个实验过程。

2)在网络工程等综合课程设计中增加一些与通信类知识单元有关的综合设计内容。通过购置一些程控交换设备、SDH光纤网设备、宽带接入网等设备,并集成入网络实训系统中,开设从底层通信到上层网络协议及应用,从语音到数据,从管理到传输,从接入网到核心网等综合课程设计内容。

3)结合毕业设计环节和创新研究竞赛,根据指导老师所从事的科研项目,如无线传感网、RF网、认知无线电等,开展一些有关通信新技术方面的研究和创新项目,并将这些科研项目设备融入到实验室网络与通信综合实验平台中,由此不断积累经验,完善系统,开设更多的综合或创新实验项目,丰富整个实验体系。

3结语

[1]毛羽刚,徐明,网络工程专业调查及思考[J],计算机工程与科学,2010(增刊1):60-61。

[2]毛羽刚,曹介南,徐明,网络工程专业通信类课程设置[J],计算机教育,2010(23):119-121。

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信息技术已经成为推动经济和社会生活迅速发展的强大动力,以信息技术为代表的高科技更是以惊人的速度不断发展,新技术和新方法不断涌现,这必然对通信专业人才的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作为通信专业人才培养起点和基础的高校通信专业教学,必须适应社会的发展与需求,培养出具有较高实践能力和一定创新精神的通信工程技术人才,这也是通信专业教学过程中需要面对的主要问题。通信专业课程所涉及到的知识庞杂,内容抽象,知识难以理解和掌握,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教什么,如何教值得我们认真思考。

1培养兴趣,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2多媒体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

传统的通信专业教学中,教师只是对通信专业的理论知识进行讲解,使课堂氛围枯燥、乏味,不利于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将多媒体应用于教学中,其教学形式生动、直观、形象,可以通过图文声像并茂的方式,多角度全方位的调动学生的情绪,注意力和兴趣,使学生能够突破文字描述的限制,多角度的观察对象,有利于对抽象的通信理论和技术原理的理解和掌握,有效的突破教学难点。对于一些设备的实际操作,也可以通过多媒体设备直接的展现在学生面前,这样学生就可以直观的认识到实际操作的步骤及注意事项,丰富了课堂教学环节的流程,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3加强实践教学

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共同构成了高等教育完整的教学体系。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相辅相成并紧密联系,在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科研能力等方面作用非常重要,将理论知识应用于实践,加强对知识的理解,促进学生实际操作能力的发展,提升学生创新和分析能力有效手段,是决定教学质量的关键环节[2]。

从通信行业的发展现状来看,通信工程专业人才的培养必须要求学生掌握综合的通信技术和通信设备的应用,从传统的专才培养转变成复合型技术人才的培养,在掌握良好的理论基础同时,还要有一定的实际动手能力[3]。因此为了向社会输送合格的通信专业学生,除了要在课堂上讲授理论知识外,还要通过大量的实践教学和专业实验,引导学生对理论的验证和理解,培养动手操作能力和创新能力。从通信工程专业课程的设置来看,理论课程有通信原理、模拟电路、数字电路、电磁场与电磁波、移动通信等,可以根据这些课程的内容、特点同时开设实验课程,使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加深理解。为了能综合应用知识,在基础实验结束之后,可以设置一些综合性实验和设计性实验,使学生在完成实验的过程中相互交流,分工合作,积极主动的参与学习,培养实际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建设通信专业实验室的同时,可以建立虚拟实验室,逐步构建通信专业的虚拟网络仿真实验系统。虚拟实验系统突破了传统实验室在实验场地建设、实验设备投资、实践教学资源等方面的限制,可以提供实验场景、交互操作、结果分析等功能。比如利用Matlab、LabVIEW等软件,可以利用相对较少的资金投入,实现对通信系统的仿真。这种方式不但改变了传统的实验方式,还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给学生更多的动手和创造空间。

总之,通信技术、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对通信人才的需求与日俱增,培养具备通信技术、通信系统和通信网等方面的知识,能在通信领域中从事研究、设计的通信工程技术人才是高校的责任。因此,必须不断提高教学质量,使学生在掌握理论知识的基础上,具备一定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适应现代化、信息化的需求。

【参考文献】

一、电子与通信专业简介

本科院校对电子与通信专业主要分为三个方向,包括电子信息工程、通信工程和微电子三个专业方向。虽然电子与通信专业课程教师主要以学术造诣高、教学与实践经验丰富的教授、副教授为主,也同时兼顾了教师的不同专业背景、年龄层次和讲授风格,采用老中青教师互相配合的方式。但是老师个人的讲授风格对学生影响较大,尤其是一些重要的专业核心课、精品课往往是由几名各具特色的老师组成课程团队[2]。以课程建设为核心的教学模式是保证课程质量的重要措施,对于刚刚入学的学生而言就需要尽快的适应这种新的教学模式和新的学习领域,因此有必要从小培养少儿对电子与通信专业的学习兴趣,让兴趣激发起学生对电子与通信专业学习的东西,使其从小就有明确的目标学习,只有这样才能够为我国培养出专业人才[3]。

二、课程教学效果

三、电子与通信专业缺陷

从小培养少儿对电子与通信专业的兴趣,经初步实施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效果。但根据几年调查当中少儿在电子与通信专业启航课程过程中,教师和学生反映的情况,还存在一些不足,主要体现在:(1)一些教师对知识点深浅度的把握不统一,过于深奥,少数教师不能够深入浅出的讲解专业知识基础,在教学过程中,应该以兴趣为主,不能盲目的让学生学习,教学重点有些盲目;(2)学生对多媒体教学不适应。部分学生表示幻灯片的切换速度过快,无法记笔记;幻灯片多字为主,缺乏生动的图片,降低了学生对电子与通信专业学习的兴趣;(3)缺少少儿电子与通信启航课程的教材。由于该课程的主要教学目的只是为了全面介绍电子与通信专业内涵,激发学习兴趣,这些不足导致不少学生反映无法自学,又没有教材,感兴趣的内容不知道怎么进一步学习。

四、电子与通信专业解决方法

五、结束语

参考文献

[1]彭良福,张传武.以就业为导向建设应用型的通信工程专业[J].教学与教学研究,2009,(12):58-59

一、问题分析及解决方案

1.学生需求多元化,培养定位困难

目前许多普通高校的通信工程专业都面临着专业培养目标和定位问题。由于不同层次的高校在经费、设备、师资、生源各方面都存在巨大的差异,没有目标地去参考标准培养计划无疑是非常盲目的。以地方本科院校为例,该类型高校往往面临缺乏高水平科研项目支持、设备投入经费紧张等诸多问题。并且学生的后续发展又呈现多元化态势,有部分学生可能要继续研究生阶段进行学术型研究,也有部分学生要去各层次单位就业。这给专业定位带来很大的困难,既不能照搬重点院校的培养模式,也不能单纯走职业化工程培训的道路,很容易就陷入“高不成低不就”的尴尬境地。面对不同需求的学生,老师在实践教学中无所适从。

要解决这一问题就必须从学生需求出发,开展可供选择性教学。一厢情愿的强迫式教育模式早已不能满足新时代下的需求。目前普通本科院校的学生主要有两个分流,一是旨在继续研究生学习的学生,另一个就是希望去就业的学生群体。应该在大二阶段就引导学生进行人生规划,可以结合学生意愿,开展让学生有选择空间的教学内容。真正实践学分制可以让学生选修不同方向的课程;同一门课程可以安排多于教学学时的实验供学生选择;同一个实验也可以提供不同的实验方式。比如一些原理性实验可以选择仿真,也可以选择在实验箱进行。只有当学生成为学习的主角,他们的主动性才能被调动起来。[1]

2.实验教学内容老化,形式单一

当前普通本科院校的通信工程专业实验较多是以面向各理论课程的试验台、实验箱进行教学,表现特点为多以验证性实验为主,学生所做的工作是以连接一些现有电路模块,通过一些固定好的测试点进行观察。这种被学生称之为“连连看”模式的实验开展形式很难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最后很容易使学生对实验感到厌倦而出现应付交差的心理,实验最后流于形式。除此之外,实验内容常年保持不变,各课程实验独立,缺乏系统性的前后联系。学生仿佛在知识的海洋上漂泊,却看不到方向,最终陷入迷茫。几年学习下来,作为通信工程专业学生却连通信系统的概貌都不了解。

另外,在实验组织形式上应不拘一格,以集中实验为主、开放性实验为辅,真正把感兴趣的同学吸引到实验室。创造条件鼓励学生参加电子设计大赛、申请创新实验项目、自主进行开放性实验,将各种形式有机结合,让学生的学习由被动变主动。[2]

3.师资力量薄弱

很多地方本科院校的通信工程专业建立历史都很短,往往都是从原来计算机、电气、物理等院系扩张发展而来。师资队伍呈现非专业化和年轻化,往往以其他专业转行的高职称教师和新毕业的研究生和本科生青年教师为主,不得不承认很多教师本身也没有从事过通信领域的实际工作。对通信领域没有整体系统认知的教师当然在教授学生时候也容易出现各种问题,教授某门课程往往也只是对该课程理论知识有所了解,所谓“头痛医头,脚痛医脚”,学生的水平自然无法得到全面的提高。

在当前师资水平提升的措施中要坚持教师队伍博士化、工程化工作举头并进。针对现在师资队伍薄弱的问题,可以倡导教师通过不同途径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学校应当制订人事政策,创造条件,在积极引进高水平人才的同时,结合教学团队发展和教师自身意愿,鼓励教师继续攻读博士学位,提高科研能力;鼓励教师进企业,参与横向项目,提高工程实践能力。教师队伍博士化和工程化两项工作可以举头并进,建设一支能文能武的教师队伍,坚决不能厚此薄彼。这两个方向不但不矛盾,还可以互相促进。师资队伍建设是保障教学质量的基础,只有抓好这项工作才有可能培养出优秀的学生。[3]

4.设备投入不够,专业实验开展困难

前面谈到,诸如科研经费缺乏、新校区扩张等原因导致很多院校都有资金紧张的现象。而通信工程的后期专业课程所需实验设备合专业仿真软件都十分昂贵,并且更新换代很快,普通的本科院校很难有能力开展全面的专业课程实验。许多专业课实验往往都只能借助通用仿真软件来实现,甚至无法开出。

像移动通信这些通信工程专业课的设备仪器和仿真软件相当昂贵,普通本科院校在通信工程专业课实验开展方面面临很大压力,许多实验流于形式。但是反过来讲,因为学生的程度和目标不同,也没有必要非得去购置全套的实验设备和器材。穷则思变,不妨把目标瞄向校企合作。解放思想,积极开展校企合作。

一方面可以联合企业开展通信类工程师的认证,考虑让有志于工程性工作的学生及早地接触相应认证课程,以此代替实践教学环节,对于有志于考研的学生可以深入开展软件仿真类实验内容,强化通信理论。另外,可以联合企业共建通信实验室,通过与企业交流,购置有应用价值的专业设备,进行设备共享,技术交流,人才合作培养。[3,4]

5.实验室人员匮乏,管理混乱

由于历史原因,高校实验室专职工作人员在职称评定和工作待遇上低于专任教师。实验室系列教师没有正高级职称,实验室岗位津贴低于同级别专任教师,导致实验室岗位流动性大,无法吸引高水平人才。这种情况下,很多普通本科院校的实验室通常是由极少数实验员管理日常工作,理论课教师担任实验指导教师,并没有专门从事实验教学的教师。实验室人员不参与实验内容安排和指导,实验教师可能又对实验室了解不够。这种情况很容易导致实验教学监管不到位的状况,出现问题两方互相推诿。实验教学监管不到位,实验质量无法得到保障。

没有过硬的师资队伍就不可能有过硬的教学质量,实践教学尤其如此。要取得良好的实践教学效果,不但要建设一支专业队伍,还要调动教师献身实践教学的积极性。岗位管理方面实验系列教师被要求跟行政人员一样坐班,却还要像专业教师一样在晚上、周末加班加点保证实验教学开展。并且实验人员的岗位津贴又低于同等职称专职教师。这样在潜意识里就形成一种概念――“实验人员低人一等”,所以实验室岗位就留不住人才。没有一支稳定专业的实验教师队伍当然无法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THE END
1.后室level28蓝骑士的介绍车友交流懂车帝提供后室level28蓝骑士的介绍的车友交流详细内容,懂车帝是一个汽车资讯平台,懂车更懂你。我们提供最新汽车报价,汽车图片,汽车价格大全,行情、评测、导购等内容,看车选车买车就上懂车帝。https://www.dongchedi.com/tag/ugc/15893070
2.后室backroomLevel998→此路向死,或向远方写在“层级介绍”前面:致敬:@幼儿园大佬 @FN=FN-1+FN+2 @维克特利没逝 @迷失冷光(victory)@...https://forum.eduzhixin.com/discuss-detail/23961
1.后室Level4.2后室Level 4.2-“大雾停车场”!胆小勿入!! “只能从学校里进入吗?” #后室 #后室实体 #恐怖 #恐怖游戏 #游戏高能玩家 发布于11月8日 天津市 相关推荐 App内查看更多 飞天小王子 27 #tabletop 37贰拾壹 19 送给朋友的 感觉还可以 cholexxx 337 收藏 评论 打开App看看...https://m.dewu.com/note/trend/details?id=244015958
2.深入后室攻略秘籍深入后室全攻略深入后室攻略专区Inside the Backrooms 游戏简介 深入后室是一款冒险游戏AVG游戏。游侠网深入后室攻略专区为大家带来最新精品攻略,视频攻略以及图文流程攻略,致力于为玩家提供最好的攻略浏览体验,深入后室攻略专区将长期更新推送新内容,想查看更多相关攻略的玩家可以持续关注。https://gl.ali213.net/z/70023/
3.2018日本GOODDESIGNBEST100发布(图文完整版)下面将以图文的形式为你介绍2018「GOOD DESIGN AWARD」最佳100的获奖作品。 关键词:新科技,新发现,新材料,新突破,细节改善,老龄化对策,应灾处理,灾后重建,小情调,治愈,日常生活问题,生活品质提升,环保 1、TouchFocus(眼镜) 受赏者:三井化学株式会社(東京都) ...https://www.digitaling.com/articles/110662.html
4.后室wiki这是一般情况下像你这样不小心脱离了现实,或者说,“卡出了现实世界”的人来到后室的第一站。后室就是一个由不同空间,我们一般称之为“楼层”,所组成的迷宫,每个楼层都有它自己奇怪的特性,并以一种诡异而复杂的方式连接在一起。有些楼层是相对安全的,比如你现在所在的Level 0,和接下来你会来到的Level 1,...http://backrooms.fandom.com/zh
5.2020年媒体技术趋势报告:13大领域89项变革全输出报告介绍了包括人工智能、合成媒体、区块链等共计13种前沿趋势,以及其中的89项具体革新。 ...杜克大学记者实验室的ClaimBuster则可以帮助记者进行事实核查。 弗兰肯算法的扩散 (Proliferation of ...这些系统都经过训练后最多可以理解语句中的代词。如果消费者问“狮子王在Cinemark剧院几点钟上映?然后...https://36kr.com/p/5267903
6.「后室介绍」level35一座空荡荡的停车场「后室介绍」level 35 一座空荡荡的停车场 怪谈介绍发布时间:10-30 21:32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销量排行榜 总榜单 Model Y 24.99-35.49万 全国销量48202 查报价单 海鸥 6.98-8.58万 全国销量47915 查报价单 宋PLUS新能源 12.98-18.98万 全国销量42382 查报价单 人气排行榜 总榜单 星瑞 9.97-14.57万...https://www.yoojia.com/video/812115597640543427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