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粮食产量连续6年超1.3万亿斤“十三五”时期5575万农村贫困人口脱贫

我国粮食产量从3000亿斤到4000亿斤用了14年,从4000亿斤到6000亿斤用了12年。而今,我国粮食产量连续6年稳定在1.3万亿斤以上,吃不饱饭的问题已经彻底成为历史。

从开展土地改革到实行农业合作化,从建立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到推进农村承包地“三权”分置,从打好脱贫攻坚战到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一系列改革举措推动“三农”领域焕然一新。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持续加大强农惠农富农政策力度,全面深化农村改革,稳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精准扶贫成效举世瞩目,农业农村发展取得了历史性成就、发生了历史性变革。

我国粮食产能再上新台阶

悠悠万事,吃饭为大。对于中国这样一个有着14亿人口的大国来讲,保障粮食安全是一个永恒的课题,怎么强调都不为过。

1949年我国粮食产量仅有2264亿斤,人均粮食产量209公斤,无法满足人们的温饱需求。上世纪50~70年代,粮食生产有了一定发展,1978年粮食产量6095亿斤。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不断建立和完善,启动农产品流通体制改革、彻底取消农业税等一系列举措出台,广大农民的积极性被激发,粮食产量得以快速增长。

2012年我国粮食产量12245亿斤,粮食综合生产能力跃上新台阶。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高度重视粮食生产,明确要求把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我国粮食综合生产能力不断巩固提升,牢牢守住了国家粮食安全底线。

“十三五”期间,14亿中国人的饭碗端得更稳。我国坚持“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确保中国粮食安全和主要农产品有效供给。完成8亿亩旱涝保收、高产稳产的高标准农田建设任务,划定10.88亿亩粮食生产功能区和重要农产品生产保护区,粮食产量连续6年稳定在1.3万亿斤以上,产能再上一个新台阶。

三大主粮均保持很高的自给率。其中,水稻、小麦自给率保持在100%,玉米自给率超过95%,肉蛋奶、果菜茶品种丰富、供应充裕,有效满足了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消费需求。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以及“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都把粮食安全放在了非常重要的位置,并为今年乃至今后一段时期的粮食生产能力设置了预期发展目标。

农业农村部部长唐仁健在今年全国两会“部长通道”上回答的第一个问题也关于粮食安全。他表示,今年全国冬小麦比去年增加了300多万亩,苗情和墒情非常好。“目前,小麦已大面积返青,一二类苗大概是87.5%,比上年提高了1个百分点。”

唐仁健表示,我国粮食已经保持17连丰。“目前我们人均粮食占有量474公斤,国际通常认为400公斤是粮食安全的一个标准线,我们已经连续多年超过了。”他说,我国粮食安全完全能保障,我们完全能端稳中国人的饭碗。

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

脱贫攻坚毫无疑问是过去几年党和政府主要抓的重点工作。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成功走出一条中国特色扶贫开发道路。按现行农村贫困标准(当年价)衡量,1978年农村贫困发生率为97.5%,农村贫困人口7.7亿人。

针对大面积农村贫困人口,我国坚持开发式扶贫,把发展作为解决贫困的根本途径。围绕“两不愁”即不愁吃、不愁穿,“三保障”即义务教育、基本医疗、住房安全有保障,改善贫困地区的基本生产生活条件。

党的十八大以来,扶贫开发被摆在了更加突出的位置,我国把精准扶贫、精准脱贫作为基本方略,开创了扶贫事业新局面。农村贫困人口快速减少,贫困发生率持续下降。

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指出,“十三五”时期我国脱贫攻坚成果举世瞩目,5575万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960多万建档立卡贫困人口通过易地扶贫搬迁摆脱了“一方水土难养一方人”的困境,区域性整体贫困得到解决,完成了消除绝对贫困的艰巨任务。

不仅如此,贫困群众收入水平也大幅提高。农业农村部副部长刘焕鑫去年12月中旬曾公开表示,产业扶贫政策已覆盖98%的贫困户,有劳动能力和意愿的贫困群众基本都参与到产业扶贫之中。

其中,直接参与种植业、养殖业、加工业的贫困户分别为1158万户、935万户、168万户;贫困劳动力在本县内乡村企业、扶贫车间务工的超过1300万人,占务工总人数近一半。“在产业扶贫的有力支撑下,贫困户人均纯收入由2015年的3416元,增加到2019年的9808元,年均增长30.2%。”

脱贫攻坚完成之后,如何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成为重点。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明确了“十四五”时期接续推进脱贫攻坚迈向乡村振兴的路线图:优先发展农业农村,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乡村振兴道路,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强化以工补农、以城带乡,推动形成工农互促、城乡互补、协调发展、共同繁荣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

今年的中央一号文件也延续了这一思路,把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放在了首要位置。

文件提出,脱贫攻坚目标任务完成后,对摆脱贫困的县,从脱贫之日起设立5年过渡期,做到扶上马送一程。过渡期内保持现有主要帮扶政策总体稳定,并逐项分类优化调整,合理把握节奏、力度和时限,逐步实现由集中资源支持脱贫攻坚向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平稳过渡,推动“三农”工作重心历史性转移。抓紧出台各项政策完善优化的具体实施办法,确保工作不留空档、政策不留空白。

记者注意到,就在3月22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意见》对外公布,指出打赢脱贫攻坚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后,要进一步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接续推动脱贫地区发展和乡村全面振兴。

农村改革取得重要进展

农村改革是农村发展的动力。党中央、国务院对农村改革高度重视,经过全国上下的共同努力,近几年农村改革持续深化,取得重要进展。

农业农村部党组成员吴宏耀此前曾表示,“十三五”以来,农村改革领域取得了很多成果,具体可以概括为“三个一批”。一是推动出台了一批顶层设计的改革方案;二是实施了一批纵深突破的改革试点;三是建立了一批成熟定型的法律制度。

“通过改革,初步构建起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四梁八柱’,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提供了制度和政策保障。”他说。

具体而言,首先是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取得重大进展。承包地确权登记颁证工作顺利完成,“三权”分置体系初步确立,《农村土地承包法》完成修订,党中央也宣布了第二轮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长30年,让农民群众吃上了长效“定心丸”。农村宅基地制度改革试点方案已经印发,将启动实施新一轮的宅基地制度改革试点,同时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农村集体土地征收制度改革全面扎实推进。

其次,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稳步推进。农村集体清产核资工作顺利完成,全国共清查核实农村集体资产6.5万亿元,土地资源总面积65.5亿亩。有43.8万个村完成了经营性资产股份合作制改革,确认集体经济组织成员6亿多人。

另外,新型农业经营体系加快构建。实施家庭农场培育计划和农民合作社规范提升行动,全国家庭农场超过100万家,农民合作社超过220万家,农业生产托管服务组织达到44万个。通过农业社会化、专业化服务,带动小农户进入农业现代化轨道,初步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的农业现代化道路。

农业支持保护制度进一步健全。农业农村部贯彻国家粮食安全战略,坚持“藏粮于地、藏粮于技”,实行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全国划定永久基本农田15.5亿亩,粮食生产功能区和重要农产品保护区10.88亿亩,国家完善农产品价格形成机制和收储制度,也建立了生产者补贴制度,都取得积极成效。

乡村治理体系建设成效明显。党组织领导下的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初步建立,农村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得到充分发挥,村民自治形式不断规范,法治乡村建设进一步加强。

城乡融合发展迈出坚实步伐。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扎实推进,建立了城乡统一的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居民基本医保和大病保险制度,全国95%的县通过县域义务教育基本均衡发展评估认定,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取得重大进展,城乡均等的公共就业创业服务水平明显提升。

THE END
1.2015—2020年,我国粮食产量同比增长超过1%的年份有几个?第二步,定位文字材料第二段“2020年,我国粮食产量66949万吨,比上年增加565万吨,较2014年增加6239万吨”,定位柱状图。 第三步,根据基期量=现期量-增长量,可得2014年粮食产量为66949-6239=60710万吨。根据增长率=(现期量-基期量)/基期量,可得 增长率=(现期量-基期量)/基期量,可得各年份粮食产量同比增速分...https://v.huatu.com/gktk/1PPSI.html
2.《中国的粮食安全》白皮书:粮食总产量2015年以来稳定在6.5亿吨以上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发表《中国的粮食安全》白皮书。白皮书给出了一系列有说服力的数据,比如有两个重要指标双双超过6.5亿吨:一是,粮食总产量2015年以来稳定在6.5亿吨以上;二是,2018年全国共有标准粮食仓房仓容6.7亿吨。我国实现了从温饱不足到全面小康的历史性跨越,这是一个了不起的成就,对世界也是一个巨大贡献。同时...https://m.yicai.com/brief/100360529.html
1.通过布局优化与结构调整提升粮食产能事实上,到2020年,全国粮食总产量达到13390亿斤,超额完成上一轮新增千亿斤粮食产能的预期目标。2023年,我国粮食产量达到13908.2亿斤,实现“二十连丰”,处于历史最好的时期。但需清醒认识到,粮食产能提升也面临着发展瓶颈,依靠传统路径难以实现突破,粮食供求紧平衡态势仍将持续。只有坚持向内发力,进一步调整粮食生产格局...https://www.fzgrain.com/index-article-details-doc-12829358.html
2.增产不忘减损“加减”之间耕好“无形良田”一粒米,千滴汗。今年,我国粮食产量预计将首次突破1.4万亿斤。近年来,我国加力推广先进储粮技术,多措并举推进节粮减损,一“加”一“减”之间,耕好“无形良田”。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决定》提出:“健全粮食和食物节约长效机制。”如何从流通、存储等环节共同发力推进节粮减损? https://news.cnjiwang.com/gnyw/202411/3898633.html
3.中国粮食总产量2015年以来稳定在6.5亿吨以上总产量2015年以来稳定在6.5亿吨以上粮食库存实饭碗端得牢(权威发布) 10月11日,江西省吉安市泰和县沿溪镇高产优质稻种植基地,农民正在抢收中稻。 邓和平摄(影像中国) 核心阅读 我国当前的粮食安全形势是好的,中国的粮食是安全的,老百姓的饭碗是有保障的。2004年以来,我国粮食生产实现了“十五连丰”,今年粮食产量有...https://m.yunnan.cn/system/2019/10/15/030398995.shtml
4.2019年我国粮油生产及进出口情况摘要:对2019年我国粮油生产及进出口情况进行了整理论述。2019年我国粮食生产再创历史新高,产量达66 384万t,粮食进口量较2018年下降12.75%,粮食出口量较2018年增长28.16%。据预测,2019年我国八大油料的总产量为6 666.0万t,较2018年增长3.7%,利用国产油料榨油量为1 202.8万t,较2018年增加10万t。2019年我国进口油料...https://www.chinaoils.cn/m/view.php?aid=20597
5.请说出我国近年粮食产量逐年增长有哪些原因?–手机爱问请说出我国近年粮食产量逐年增长有哪些原因?w*** 举报 全部回答 男*** 2018-02-13 65 0 我国粮食逐年增产,不外乎:第一是农业科技水平的提高,优良品种的种植,机械化程度的提高;第二应该是支农扶农的政策,如取消农业税,国家保护粮价等措施;第三是农民自身的种植及管理水平的提高等等!节约粮食,有很多方法和...https://m.iask.sina.com.cn/b/87u1jJqmdq41.html
6.新中国成立70年来我国农业农村发展走过辉煌的历程韩长赋重点介绍了70年来我国“三农”领域取得的五大历史性成就。 成功解决了14亿中国人的吃饭问题。1949年,我国粮食产量仅有2264亿斤,70年里先后迈过11个千亿斤台阶,现已连续4年稳定在1.3万亿斤以上,“油瓶子”“菜篮子”“果盘子”供应充足,用占世界9%的耕地养活了占世界近20%的人口,成为世界农业史上的奇迹,充...https://www.chinacoop.gov.cn/HTML/2019/09/29/156984.html
7.国家统计局相关负责人解读2019年主要经济数据:稳增长政策显效高质量成...2019年各地区各部门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农业发展的重大决策部署,毫不放松抓好粮食生产,积极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落实生猪保供稳价政策措施,粮食产量创历史新高,农业生产结构进一步优化,生猪存栏四季度出现止跌回升。 一、农业基础地位巩固,种植结构调整优化 ...https://www.jiaodong.net/news/system/2020/01/19/013990798.shtml
8.疫情之下,中国能否确保粮食安全?总的来看,我国库存的粮食足够多,稻谷和小麦库存均能满足1年以上的消费需求。具体来看,我国稻谷连续多年产大于需,阶段性过剩特征明显。2019年我国稻谷产量2.096亿吨,预计年度结余1430万吨,连续多年结余。小麦供求平衡有余,连续7年产大于需。2019年我国小麦产量1.34亿吨,预计年度结余1400万吨,同比增加870万吨。 https://news.cau.edu.cn/mtndnew/669606.htm
9.杨东群等:粮食减产影响我国粮食安全的分析与政策建议按照年人均480公斤的粮食需求量, 最少需要年产7.2亿吨粮食。我国历史上最高的粮食年产量是2015年6.2亿吨, 即便假设能够维持这一产量水平, 仍然还有1亿吨的缺口, 需要每年从国外进口。所以, 保障我国粮食安全已经成为迫在眉睫的重要任务。如果现有的粮田面积和粮食播种面积再减少, 必定会带来灾难性后果。https://www.zgxcfx.com/sannonglunjian/114351.html
10.20152019年黄河流域粮食产量统计数据本数据集主要收集了黄河流域各地区(以县区级单位,共103个)2015~2019年粮食年产量数据。数据主要来源于黄河流域各地区年鉴及省级统计年鉴。 主要统计的有河南省灵宝市、义马市、渑池县、济源市、新安县、孟津县、偃师市、孟州市、温县、武陟县、巩义市、荥阳市、中牟县、原阳县、封丘县、长垣县、兰...https://www.ncdc.ac.cn/portal/metadata/65cc40f3-7b5f-4cf0-8747-2558882f1f72
11....省历年粮食总产量历年陕西各市产粮量数据陕西近十年粮食产量...薯类在陕西粮食作物中比重为10%左右,陕西是我国马铃薯重要产区,陕北的定边、靖边等县是优质种薯繁育基地,陕南马铃薯主要跟玉米套种。 陕西省各市近十年粮食产量 从陕西全省来看,自2012年至2022年,陕西粮食产量先降后增,由2012年的1245.1万吨,下降至2014年的1197.78万吨;从2015年开始,陕西粮食产量持续上涨,至2022年增...https://m.maigoo.com/top/43691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