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磅!中华人民共和国2019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面积减少总产量增加
今天小薇小迅就和大家一起来
科普小知识!
问题1
我国的粮食产量包括哪些
我国年度粮食产量是指农业生产经营者日历年度内生产的全部粮食数量。按作物品种分类包括谷物、豆类和薯类三种,这与国际上(联合国粮农组织)“粮食即谷物”的概念有所差异。
谷物主要包括小麦、稻谷、玉米和谷子、高粱等豆类主要包括大豆、绿豆和红小豆等薯类主要包括马铃薯和甘薯等
国家统计局公布的全国粮食生产数据显示,2019年全国粮食总产量66384万吨,比2018年增加594万吨,增长0.9%。粮食产量增加的主要原因是粮食单产提高。
产量:粮食=谷物+豆类+薯类
问题2
为什么谷物播种面积下降较多,而粮食总播种面积下降较少呢
从公报数据看,2019年全国谷物播种面积9785万公顷,较上年减少182万公顷,而全国粮食播种面积11606万公顷,仅比上年减少97万公顷,这相差的85万公顷去哪儿了
主要原因是:种植结构调整
2019年,各地调整减少了低质低效作物种植,扩大了大豆、杂粮等优质高效作物种植规模,因地制宜发展经济作物,全国粮食作物、经济作物、饲草料种植结构进一步优化。2019年全国粮食播种面积11606万公顷,比上年减少97万公顷。
由于南方地区“双季稻改单季稻”、华北地区地下水超采区等低产地块逐渐退出小麦生产、东北地区种植结构调整等原因,2019年全国谷物播种面积9785万公顷,较上年减少182万公顷。
受市场价格和大豆补贴政策影响,东北地区减少玉米种植,增加大豆等种植,豆类播种面积1107万公顷,比上年增加89万公顷。薯类播种面积714万公顷,比上年减少4万公顷。豆类与薯类播种面积相抵后增加85万公顷。
谷物、豆类和薯类三大类作物合计播种面积净减少97万公顷。
播种面积:粮食=谷物+豆类+薯类
-97=-182+89-4
问题3
为什么粮食播种面积减少,而粮食总产量反而增加了呢
主要原因:单产提高
整体来看,2019年气候条件较为适宜,有利于粮食作物生长发育,2019年全国粮食作物单产5720公斤/公顷,每公顷产量比上年增加98.4公斤,增长1.8%。在维持2018年粮食播种面积不变的情况下,因单产提高,可使粮食增产1151.7万吨。
谷物、豆类、薯类三大类粮食单产水平均有所提高。2019年,谷物、豆类、薯类单产分别为6272公斤/公顷、1925公斤/公顷、4037公斤/公顷,每公顷产量分别比上年增加151.4公斤、39.8公斤和46.7公斤。
主要粮食品种单产均有不同程度提高。稻谷、小麦、玉米、大豆单产分别为7059公斤/公顷、5630公斤/公顷、6316公斤/公顷和1939公斤/公顷,每公顷产量分别比上年增加32.5公斤、213.9公斤、212.1公斤和40.9公斤。
综上所述,2019年全国粮食单产增加对粮食总产量增加量的贡献度为1151.7万吨,高于播种面积减少的影响度557.4万吨,促使全国粮食总产量净增加594.3万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