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首页
好书
留言交流
下载APP
联系客服
2012.10.12
不管是美国电商宗师亚马逊,还是国内的阿里巴巴,其业务模式与收入利润重心,几年就会有一变化。
很难想象,亚马逊如果只靠纯正的B2C业务,能走到现在;阿里巴巴,会死守在B2B。
更别说,那些更小规模的电商公司。
为什么身处其中的公司又常在寻求转型?也是因为离钱最近,离钱最近的地方最容易浮躁,浮躁对行业的积淀与公司的健康成长不利。
虎嗅梳理了近年来中国电商业里几起转型。它们有的是从外行转入电商,有的是从B2C转出去。我们发现:
1、除了刘强东当年是自主选择进入电商行业,其他转身做电商的,多少都有些被资本与市场“推”着走的意思。新一轮融资(拿钱)是目的?或转型是目的?已纠结在一起分辨不清。
2、忌两条腿甚至三条腿同时走路的转型,像麦考林。要转,就学刘强东,关掉所有线下店,学聚美,干脆换掉域名。公司已做了四年以上,却转变核心业务模式、并与此前业务双轮驱动者,虎嗅持谨慎观望态度。
以下是五起电商转型案例扫描。
京东:从光磁产品代理商转为电商
2001年的时候,京东还是一个光磁产品领域的代理商,销售量及影响力在行业内首屈一指。2004年,刘强东放弃实体店的扩张计划,进军完全陌生的电子商务领域。2004年1月,京东多媒体网正式开通,经营电脑产品:从光磁产品逐步扩充到主板、CPU等电脑核心产品。
转型背景:
偶然因素:2003年,SARS爆发,北京肆虐期间,中关村店铺无人关顾、产品价格遭遇跳水价,短短21天,刘强东亏掉了800多万元人民币,占其资金总额的三分之一。在那之前,刘强东的梦想本来是想走宏图三胞或国美路线,在全国开家电、IT连锁零售店。SARS之击,让他决定放弃线下,投奔互联网。
转型驱动力:创始人判断
现状:京东成为最近几年电商界最大的一匹黑马,2011年的净销售额达到了210亿元人民币。
麦考林:邮购公司转型为电商成立于1996年1月8日,是国内第一家获得政府批准的从事邮购业务的三资企业。并于2010年10月26日以“B2C第一股”的概念登陆纳斯达克。
上市时,麦考林80%的销售额来自于目录、邮购、实体经营等线下业务,上市后,麦考林开始向B2C的转型,大力扶植宣传麦考林旗下电子商务平台麦网,将更多的邮购客户转移到网购平台上,并终止了此前的门店扩张策略,直营店数目大幅减少。
麦考林CFO张磅在2011年3月的一段话自陈了麦考林上市后转型B2C的背景:
作为邮购公司起家的麦考林,在2010年以来发现整个市场格局正发生变化,国内B2C网站发展势头迅猛,许多公司纷纷拿到巨额融资,规模甚至高于麦考林IPO所得融资,这对麦考林的邮购业务造成了巨大的冲击。在这种形势下,麦考林决定调整战略,全力促进互联网业务增长,转型做网购B2C。
驱动力:更多是为了迎合资本概念、以及被市场热潮推动
现状:截止目前,麦考林向B2C的转型基本可谓失败。转型一年后的2011年底,麦考林方面又表示将放缓对互联网业务的投入。截止2012年第一季度,麦考林净营收3710万美元,同比下降22.8%,净亏损为420万美元。下图是麦考林的历史营收起伏及麦考林1年来股价走势图,其股价徘徊在1美元周围已有两月,退市风险在望。
1、市场大环境。2011年时,化妆品在互联网销售收入上已经排名第三,但是还没有一个垂直领域的巨头产生。而团购市场在2010年到2011年崛起了大量的公司,“千团大战”严重腐蚀了团购市场的盈利前景。
2、2011年3月左右,团美拿到红杉千万美元级别的A轮融资。据媒体报道,当时红杉计越问陈欧:“你们做的到底是传统B2C还是团购”
红杉等资本力量或许推动陈欧对团美下定决心进行转型。
驱动力:创始团队与VC结合实际情况的共同判断
现状:据称,2011年,聚美优品营业额达到了将近10亿,相比2010年,成长近15倍。
成立于2005年底的58同城截止2012年7月已经成为仅次于Craigslist、全球排名第二的分类信息网站。
最近,58同城CEO姚劲波对媒体承认,58同城要“让用户从单纯的看信息转变为到58同城交易,而且这个交易是可控的”。7月前后,携程、酷讯、聚齐等企业产品与服务已入驻58,58还上线了支付担保和同城快递服务。
而同时,58同城已完成了足足四轮融资,又遇资本市场冷风。面对依然没有盈利的状况,不管是要上市还是要做第五轮融资,58都需要寻求一个新概念或新模式。
驱动力:利润模式与估值不能平衡,流量找不到变现方式
现状:转型中。
最近一次转型背景:
在京东、天猫等一线B2C要么携资本、要么携流量的强压之下,像乐淘这样的二线渠道商生存发展之难可想而知。
以至于2011年第四季度,毕胜曾公开叹息:“电子商务是一场骗局,高成本、低毛利和盈利无望。”
2、配合第四轮融资。大约在2011年底、2012年初,乐淘完成第四轮融资。据乐淘方面的说法,这一轮是“几千万美元融资,但领投方及金额不便透露,老股东跟投。”
显然,在乐淘亏损、B2C盈利无望的前提下,乐淘要继续获得资本注入,需要有新的发展思路与概念,于是转型。
驱动力:产业环境恶化与资本新需求
现状:乐淘转型才走出了第一步,前景怎么样,还不好说。电商观察员鲁振旺对虎嗅说:“鞋子的渠道成本比较高,搞自有品牌可以获取高毛利,至少在5成以上,这相比乐淘过去的10%左右的毛利率有了明显提升,可运作空间更大一些。”但是,凡客也是做品牌的,现在一样巨亏……自有品牌电商也不是一条好走的路。祝乐淘好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