粮食安全题目答案解析,粮食安全题目答案解析2

保障粮食安全,亿万农民是主体。激发种粮主体积极性的举措有()。

A.粮食市场实行统购统销B.实施种粮补贴C.设置粮食最低收购价D.科学规划粮食生产布局BC

关于我国的粮食安全,以下说法错的是()。

A.粮食事关国运民生,保障粮食安全是个战略问题B.粮食储备是保障粮食安全的重要支撑C.保障粮食安全,要把“米袋子”“菜篮子”的责任完全推给市场D.保障粮食安全,要实现种业科技自立自强、种源自主可控

制约我国粮食安全的资源环境因素有()。

A.我国人多地少B.我国是天然的缺水大国C.全球气候变化D.环境污染

虽然我国粮食安全形势处于历史最好时期,但应当清醒认识到仍还面临着诸多挑战,包括()。

A.资源环境约束明显B.结构性矛盾突出C.粮食贸易危机加剧D.粮食安全战略随势而动BC

保障粮食安全,核心是(),一手抓产量、一手保质量,扎实推进“藏粮于地”“藏粮于技”。

A.提升粮食进口能力B.提升粮食综合销售能力C.提升粮食综合生产能力D.提升粮食出口能力

下列属于我国国家粮食安全战略的有()

A.以我为主B.立足国内C.适度进口D.科技支撑

为了确保我国粮食安全,必须()

A.大力开垦荒地B.减少粮食贸易C.实行计划供粮D.切实保护耕地

我国国家粮食安全是必须实现()绝对安全。

A.食品B.口粮C.品种D.技术

我国的粮食安全战略包括()?

A.确保产能B.立足国内C.适度进口、科技支撑D.以我为主BCD

要把保障()放在突出位置,健全粮食安全制度体系,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在探索现代农业发展道路上创造更多经验。

A.粮食储备B.粮食质量C.粮食安全D.粮食数量

以下哪些是本学期形势与政策课程的学习专题()?

A.书写“一国两制”实践新篇章B.保障粮食安全的中国策C.站在历史正确一边共创祖国统一伟业D.高效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BD

新中国成立初期,关于提升粮食产量和保障粮食安全的主要内容,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1966年粮食生产突破2亿吨B.1978年粮食生产突破3亿吨C.1950年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D.1950—1952年粮食生产年均增幅达13.1%BCD

关于我国的“粮食安全”说法正确的是()

A.转基因粮食安全、家庭粮食安全、粮食营养安全B.国家粮食安全、粮食运输安全、粮食营养安全C.国家粮食安全、家庭粮食安全、粮食营养安全D.国家粮食安全、家庭粮食安全、粮食储备安全

确保粮食安全始终是治国理政的头等大事,粮食生产要稳字当头,包括()。

A.稳产量B.稳质量C.稳政策D.稳面积CD

我国粮食安全之路越走越宽,体现在()

A.粮食产量稳步增长B.食物消费升级明显C.人口增长D.充足的粮食储备BD

压实粮食安全的政治责任,中央和地方必须扛起粮食安全的(),实行(),主产区、主销区、产销平衡区要责任一起扛,饭碗一起端。

A.政治责任B.党政同责C.全部.责任D.责任包干制

关于我国粮食安全说法正确的是()?

A.我国已基本解决粮食安全问题B.我国小麦目前需要进口C.我国大豆目前主要依靠进口D.我国暂未解决粮食安全问题

新粮食安全观指的是()

A.谷物基本自给,口粮绝对安全B.谷物绝对安全,口粮基本自给C.谷物绝对自给,口粮绝对安全D.谷物基本安全,口粮基本自给

压实粮食安全的政治责任,中央和地方必须扛起粮食安全的政治责任,实行党政同责,()、()、()要责任一起扛,饭碗一起端。

A.主产区B.主销区C.产销平衡区D.保护区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根本目的是()

A、确保国家粮食安全

B、建立新型土地承包关系

C、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

D、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

粮食安全是国之大者。要全方位夯实粮食安全根基,牢牢守住()亩耕地红线,确保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

A.十四亿

B.十六亿

C.十八亿

D.二十亿

为了防止(),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节约资源,保护环境,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根据宪法,制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反食品浪费法》。

A.食品安全

B.食品浪费

C.食品卫生

D.食品健康

我国建立何种制度以此保障粮食供给?

A.粮食安全预警B.粮食供给保障C.粮食安全保障

事件

目的

1947年

马歇尔计划

向西欧、日本等国家运送粮食等农产品,促使这些国家和地区经济发展,巩固美国的政治领导地位

1951年

实行共同安全法

用粮食等农产品配合军事“援助”,作为实行侵略政策的工具

1954年

国会通过第480号公法

对发展中国家实行粮食援助,力图使其在粮食上依赖美国,在国内外政策上受美国控制,并把它们纳入美国的势力范围内

1974年

通过“杰克逊瓦尼克修正案”

以削减粮食等供应相威胁,要求苏联在中东问题上让步

1980年

卡特总统对苏联采取部分粮食禁运

制裁苏联对阿富汗的侵略行为

——据魏崇寿《关于美苏粮食贸易问题》整理(1)根据材料,概括荀子保障粮食安全的主张。(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新中国初期中共解决粮食问题的特点。(3)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评价二战后美国的对外粮食贸易政策。

作为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我国必须立足自身解决粮食安全问题,要牢牢把饭碗端在自己手里。要保障我国粮食安全,下列哪项行为最有效?A、提高农民种粮收益

B、全面推行“光盘行动”

C、改造中低产田

D、培训农民科学种田

为了解决粮食安全、能源短缺等一系列全球性问题,科学界正在加紧开展对转基因食品与清洁新能源等项目的研究,以期在未来带领人们走出粮食和能源危机。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科学的发展已经不再严格遵循这一条常规的路线科学问题已经不仅仅起源于单纯、抽象的科学好奇心。“后常规时代的科学”正在来临。这段文字中“后常规时代的科学”指的是A、对非常规的科学问题进行的科学研究

B、为了满足产业需求而兴起的科学研究

C、指向紧急、迫切、高风险问题的科学研究

D、能够带来重大效益的科学研究

B、维持支撑

C、维护支撑

D、维持支持

人以食为天,食品安全尤其是粮食安全是根本,在水土资源刚性约束的条件下,种业成为挖掘增产潜力、保障食品安全的关键,它不仅是农业发展的战略产物,也决定着农业发展的水平和竞争力,而且是人类赖以持续生存发展的战略。这段文字主要说明了A、种业的重要性

B、粮食安全的重要性

C、环境保护的重要性

D、农业发展的重要性

(材料多选试题)

国以民为本,民以食为天。粮食安全问题事关国计民生和社会稳定,确保粮食安全是我国农业政策的两大基本目标之一。

下列关于粮食安全问题的表述,正确的有A、一国的粮食安全取决于其在国际市场上对粮价及购买数量的操控能力

B、粮食安全的关键在于确保国家粮库有充足的储备

C、坚持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加快发展现代农业的首要目标是保障国家粮食安全

D、我国始终坚持实行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确保18亿亩耕地红线,这一红线是中国粮食安全的警戒线

确保国家粮食安全,既要严守耕地红线,又要提高农业生产能力。下列不属于提高农业生产能力做法的是A、保护永久基本农田

B、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

C、推进农村土地整治

D、保护地理标志农产品

B、美国“次贷”危机,对我国粮食安全形成了威胁

C、国际热钱窥视中国粮食市场,将使我国粮食安全问题面临严峻挑战

D、大幅度提高国内粮食价格,缩小国内外价差,是我国应对全球粮食危机的重要策略

保障粮食安全,确保主要农产品基本供给,是保持国民经济健康持续稳定_______的战略需要。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A、运转

B、运作

C、运营

D、运行

为了粮食安全,某国家近一年来连续四次下调粮食出口退税率,以抑制粮食出口,但是,该国粮食出口仍然在不断增加,在国际市场上有很强的竞争力。以上所述如果为真,最能支持这一情况的是A、国际市场上粮食处于供不应求的状态

B、该国粮食的质量在国际市场上享有很高的声誉

C、该国粮食的价格在下调退税率后仍然比其他国家低

D、该国粮食的产量仍然在不断增加

受新冠肺炎疫情、气候变化、地区冲突等多种因素影响,世界粮食安全面临严峻挑战。从2013年发起“光盘行动”到2021年颁布实施《反食品浪费法》,再到呼吁世界各国加快行动、切实减少世界粮食损耗,中国倡议和举措为进一步保障世界粮食安全提供了理念和经验借鉴。由此可见A、我国践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为维护世界粮食安全作出应有贡献

B、粮食问题是全球性问题,已成为解决世界和平与发展问题的主要障碍

C、我国以负责任大国的姿态,主导构建休戚与共的新型国际关系

D、实现零饥饿、零贫困目标,是我国出于维护各国共同利益的考量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2002年全国稻谷亩产量约为小麦的1.6倍

B、2011年执行的国家粮食安全标准是人均粮食产量400公斤

C、2002年,全国平均每个农业劳动力的粮食产量不足1200公斤

D、2011年末全国总人口约为13.44亿人

粮食生产是国民经济的基础,耕地是粮食生产的基础。立足国内耕地资源、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是关系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重大问题。以下有关表述有误的是()A、人多地少是我国基本国情,人均耕地少于世界上许多国家

B、“坚守18亿亩红线”是指确保我国耕地面积不能低于18亿亩

C、除保障性安居工程外,任何住房用地均不得占用基本农田

D、目前,卫星遥感监测技术已被应用于我国耕地保护工作

要扛稳粮食安全这个重任。确保重要农产品特别是粮食供给,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首要任务。()

我国的“粮食安全”内容为()A.转基因粮食安全、家庭粮食安全、粮食营养安全B.国家粮食安全、家庭粮食安全、粮食营养安全C.国家粮食安全、家庭粮食安全、粮食储备安全(正确答案)D.国家粮食安全、粮食运输安全、粮食营养安全

从中国未来国家安全和粮食安全的前景出发,中国农垦体系必将成为中国农业现代化和承担保障中国农业安全责任的主力军。A.正确B.错误

当代中国农业之问一是谁来种田,二是怎样保障粮食安全,三是如何提高农业效益。()

A.正确B.错误

出于对粮食安全、重工业缺位的两种考虑,走出了一条人口高出生的政策。

牢牢把粮食安全主动权掌握在自己手里,严防死守18亿亩耕地红线,是2021年“三农”工作重点任务。

金融安全、粮食安全、就业安全、资源安全都被归类于经济安全中()A.正确B.错误

出于对粮食安全、重工业缺位的两种考虑,走出了一条人口高出生的政策()A.正确B.错误

全方位夯实粮食安全根基的具体举措不包括()。

A、取消种粮农民收益保障机制和主产区利益补偿机制

B、深入实施种业振兴行动

C、强化农业科技和装备支撑

D、全面落实粮食安全党政同责

以下哪些是我国粮食安全面临的挑战和风险

综合考虑国内资源环境、粮食供求格局、国际市场贸易条件,必须实施()的国家粮食安全战略。

水土保持工作关系国家生态安全、粮食安全。以下对水土保持工作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2022年,中方在二十国集团提出国际粮食安全合作八点倡议。以下属于倡议内容的提法是

截至2023年1月,以下那部法律中没有关于粮食安全的专门规定。

2022年,中国用不足全球9%的耕地,解决了约占全球()人口的吃饭问题,这本身就是对世界粮食安全的重大贡献。

下列不属于经济安全内容的是()。

要全方位夯实粮食安全根基,牢牢守住()亩耕地红线。

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全方位夯实粮食安全根基,牢牢守住()耕地红线,确保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

国家经济安全分为产业安全、商业安全、金融安全、财政安全和()。

()是实现我国经济发展、社会稳定和国家安全的重要基础。

保障粮食安全,核心是提升粮食综合生产能力,一手抓,一手保,扎实推进“藏粮于地”,“藏粮于技”。

粮食安全的隐患有哪些?

“粮食安全”的概念包括的内容有?

①我们要处理好放开收购市场与保证国家粮食安全的关系,________保护好耕地,不断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②毋庸________,中华优秀的民族文化是人类历史上的一笔宝贵财富。③小姑娘一下子________索然了,站在那里没有目标地东张西望。④当浮力大于物体所受的重力时,物体上浮,________物体下沉。下列选项中的词语依次填入括号中,最恰当的一项是

A.确实质疑趣味反之

B.确实置疑兴味否则

C.切实质疑趣味否则

D.切实置疑兴味反之

粮食安全问题事关国计民生和社会稳定。确保粮食安全是我国农业政策的两个基本目标之一。关于下列粮食安全问题的表述。正确的是

A.一国的粮食安全取决于其在国际市场上对粮价及数量的操控能力

B.粮食安全的关键在于确保国家粮库有充足的储备

C.确保粮食安全就要不断增强粮食生产

D.我国始终坚持实行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确保18亿亩耕地红线,这一红线是中国粮食安全的警戒线

2019年10月11日,国务院新闻办发布()白皮书,全面介绍中国粮食安全现状,系统宣示我国粮食安全政府立场和政策主张,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A.《中国的粮食安全》

B.《粮食安全》

C.《中国粮食安全章程》

D.《粮食安全章程》

2019年2月,《非洲粮食安全和营养区域概况》报告在埃塞俄比亚首都亚的斯亚贝巴发布。报告指出,撒哈拉以南非洲地区的饥饿人口在经历多年下降后出现持续上升。()

0.正确

1.错误

我国国情是人多地少,为确保粮食安全,近年来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不断强调,耕地保有量()亩的底线坚决不能动摇。

A.13亿

B.15亿

C.18亿

D.21亿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要确保国家(),把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

A.政治安全

B.粮食安全

C.经济安全

D.生态安全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我国粮食产量增加主要依靠夏粮

B.国家粮食安全战略及强农惠农政策成为我国主要粮食丰收的关键

C.推进农业生产经营方式转变不属于强农惠农政策

D.2010-2014年,粮食增产最多的是2012年

2015年,我国粮食产量历史性的实现“十二连增”,既保障了中国的粮食安全,又为经济基本面增添了亮色,让粮食生产的中国经验生动而厚重。然而,“十二连增”背后凸显出来的我国粮食生产特点值得我们深思,要辩证的看粮食的多与少。表面看是多了,但实际看是少了。下面哪项成立,可支持以上观点?

A.2015年,我国粮食产量达到12400亿斤,比1978年翻了一番

B.三大谷物稻谷、小麦和玉米合计产量10280亿斤,足以覆盖2015年9280亿斤的国内消费量

C.库存玉米约5000亿斤,稻谷约2000亿斤,小麦约800亿斤,均处于历史高位

D.粮食的基本自给是以减少粮食以外的农作物种植面积为代价的。2003年,粮食播种面积为14.92亿亩,占播种总面积的比重为,2014年增至16.91亿亩,占播种总面积的比重达到以上

A.以内需导向为基础

B.中国特色市场经济

C.以出口导向为基础

D.中国特色农村现代化

粮食安全是“国之大者”。要全方位夯实粮食安全根基,牢牢守住()亩耕地红线,确保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A.十四亿B.十六亿C.十八亿D.二十亿

()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A.粮食安全B.农业农村农民C.可持续D.环境话题

2019年7月15日,联合国发布的《世界粮食安全和营养状况》报告显示,近年来全球挨饿人数逐年增多,截止2018年全球面临食物不足困境的人数超过()亿。A.8B.9C.10D.11

民以食为天,(),粮食事关国运民生,粮食安全是国家安全的重要基础。A.食以优为先B.食以安为先C.食以粮为先D.食以肉为先

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保障粮食安全始终是国计民生的头等大事,要毫不放松抓好粮食生产,推动藏粮于地、藏粮于技落实落地,确保谷物基本自给、口粮绝对安全,把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要调整优化农业结构,加快突破农业关键核心技术,不断提高农产品的产量和品质,进一步提升有效供给能力。填入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A.要敢于打硬仗、哨硬骨头B.要聚力精准施策,咬定既定脱贫目标C.要夯实农业基础,保障重要农产品有效供给D.要向改革要动力,不断催生发展活力

2022年2月发布的中央一号文件明确了两条底线任务,即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A.农民收入取得新突破B.有效化解基层矛盾C.乡村治理迈出新步伐D.不发生规模性返贫

()规划纲要提出,以粮食生产功能区和重要农产品生产保护区为重点,建设国家粮食安全产业带,实施高标准农田建设工程,建成10.75亿亩,集中连片高标准农田。A.十二五B.十三五C.十四五D.十五五

为了保证粮食安全稳定,中国政府划出红线,即全国耕地面积总数至少保持在18亿亩以上。()A.正确B.错误

《中国的粮食安全》白皮书指出,中国依靠自身力量端牢自己的饭碗,实现了由“吃不饱”到“吃得饱”,并且“吃得好”。这归根结底取决于()。A.转变农业发展方式B.提高耕地产出效率C.促进农民收入增加D.稳定粮食种植面积

确保国家粮食安全是治国理政的头等大事,必须深入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把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以下属于“藏粮于地”“藏粮于技”的措施是①建设高标准农田②繁育新型良种③开荒扩种④推进农业机械化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

《中国的粮食安全》白皮书指出,中国坚持立足国内保障粮食基本自给的方针,实行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实施“()”战略。A.藏粮于地、藏粮于技B.优化农业产业结构C.藏粮于库、藏粮于技D.大力发展现代农业

下列句子中,有语病的是A.粮食安全问题不仅关乎口粮,更涉及世界经济发展、地区国家稳定,是事关人类生存的根本性问题。B.中国人对月亮有着别样的寄托,思乡、思亲、祈福、明志······这些美好的情感,浓缩着中华儿女浓浓的乡情和家国情怀。C.公安机关严打养老诈骗犯罪,抓获犯罪嫌疑人363名,打掉犯罪团伙13个,挽回损失至少在一亿元以上。D.家风教育是靠亲情的力量来拨动心弦、启迪心智,孕育的是润物细无声、“日用而不觉”的价值观。

黑土耕地是珍贵的土壤资源,是耕地中的“大熊猫”,在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中地位极其重要。2022年8月1日,世界上唯一一部国家层面立法保护黑土地的法律《中华人民共和国黑土地保护法》正式施行。关于此法,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黑土地指东北三省内具有黑色或者暗黑色腐殖质表土层,性状好、肥力高的耕地B.黑土层深厚、土壤性状良好的黑土地应当按照规定的标准划入永久基本农田C.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将黑土地保护工作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D.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破坏黑土地资源和生态环境。禁止盗挖、滥挖和非法买卖黑土

粮食安全是“国之大者”,关于我国粮食安全,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我国人均粮食占有量已经高于国际公认的400公斤粮食安全线B.我国已经累计建成9亿亩高标准农田C.目前我国国内粮食流通格局主要是“南粮北运”D.我国粮食存在普通粮源供给过剩与优质粮源供给不足的结构性矛盾

民以食为天。对中国这样一个人口大国来说,保障粮食安全是一个永恒的课题。为此,中央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坚守18亿亩耕地红线,其中不包括()。A.确保15.5亿亩永久基本农田主要种植粮食、瓜菜等一年生作物B.落实最严耕地保护制度,遏制耕地“非农化”、防止“非粮化”C.建立“辅之以利、辅之以义”的两辅机制保障D.鼓励大规模绿化造林以推动土地资源合理利用

未来几十年,人类仍将面临很多难题,气候变化、能源短缺、粮食安全、肥胖衰老……面对这些问题,没有人可以全身而退。但是,在解决这些复杂问题的过程中,企业必将______。减排技术的成熟、医药产业的进步已经让我们看到了希望,政府也必须______,积极引导企业创造和培育新的市场。

A.大展宏图高屋建瓴B.大刀阔斧因地制宜C.大有作为当仁不让D.大张旗鼓深谋远虑

为应对国家粮食安全问题,我们要加强国情教育和粮食安全教育,加大反对食品浪费的宣传教育力度,以节约粮食为荣、浪费粮食为耻的社会氛围,科学、文明的饮食文化。餐饮企业应转变经营理念,切实履行提醒义务,鼓励消费者适量点餐,在菜品分量上提供多样化选择,推行健康、文明的餐饮消费模式。积极推进节约粮食、反对食品浪费工作的法治化进程,加快推进粮食法立法进程,有利于促进粮食节约、反对食品浪费的法律机制。依次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缔造培训建造B.打造培植建设C.营造培养建立D.塑造培育健全

保障粮食安全,确保主要农产品基本供给,是保持国民经济健康持续稳定的战略需要。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运转B.运作C.运营D.运行

确保国家粮食安全,必须把发展粮食生产放在现代农业建设的首位,不断增强综合生产能力,坚持立足国内实现粮食()方针。

A.部分自给B.基本自给C.完全自给D.自给自余

保障粮食安全必须落实()战略,持续提高农业质量效益和竞争力。

A.乡村振兴B.脱贫攻坚C.三农D.藏粮于地,藏粮于技

保障粮食安全,关键在于落实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

A.正确B.错误

调研报告显示,人工影响天气在缓解干旱保障粮食安全、森林防火、生态保护、水资源安全等方面市场前景持续向好,且潜力巨大。实际上,它在一定程度上起着调节云水资源季节性和地区性分布不均的作用。科学推进这项工作表明()。

A.用人为手段可以使天气现象朝着人们预定的方向转化B.科学认识气象条件可以减少灾害的发生C.根据气象规律发生的条件可以很好地利用气象规律D.在认识气象规律的基础上可以改变气象规律

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促进农业稳定发展和农民增收。其中保障粮食安全的要害是()。

A.种子和耕地B.种子和化肥C.化肥和农药D.各项农业政策

粮食问题的解决要做到充分利用国内外两个市场、两种资源,把确保国家粮食安全与推进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提高农业综合效益和竞争力,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等长期目标结合起来。从唯物辩证法角度看,这体现了()。

A.—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B.联系地、发展地看问题C.集中力量解决主要矛盾D.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

2021年5月,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会议指出,保障粮食安全事关国家安全和发展大局,是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的首要任务。()

为确保我国粮食安全,必须严守()耕地红线。

A.14亿亩B.15.6亿亩C.17亿亩D.18亿亩

2019年10月,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发布《中国的粮食安全》白皮书指出,“确保谷物基本自给,口粮绝对安全”的新粮食安全观。我国新粮食安全观是指谷物基本自给和()。

A.粮食出口B.适度进口C.口粮自给D.口粮绝对安全

2020年中央一号文件要求,要稳定粮食生产,确保粮食安全始终是治国理政的头等大事。粮食生产要稳字当头。

A.稳政策、稳面积、稳产量B.稳政策、稳质量、稳产量C.稳质量、稳面积、稳产量D.稳政策、稳面积、稳质量

为了保证粮食安全稳定,中国政府已经“划出红线”,即全国耕地面积总数至少保持在18亿亩以上。

一些地方“圈地”搞开发,从局部看,减少了一小片耕地,似乎并不影响国家粮食安全,但从全局来看,如果每个地方都如此,那么中国十几亿人的吃饭问题就成了大问题。上述事实给我们的哲学启示是()。

A.矛盾是客观存在的B.看问题要分清主流和支流C.只有搞好局部,才能使整体功能得到最大的发挥D.正确把握因果关系,提高实践活动的自觉性和预见性

粮食安全是国家安全的重要基础,我国为保障粮食安全所推进落实的战略为()。

A.深入推进农村改革B.推进保护性耕作,推进农业绿色发展C.坚守18亿亩耕地红线D.藏粮于地、藏粮于技

今年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提出,要进一步明确粮食安全的工作重点,确保谷物的基本自给,粮食绝对安全,()亩耕地红线仍然必须坚守,同时现有()必须保持基本稳定。

A.6亿生态质量B.18亿耕地面积C.20亿基本农田D.22亿森林牧场

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指出,必须坚持()、确保产能、适度进口、科技支撑的国家粮食安全战略,中央二十字方针对粮食生产及安全保障做出部署是非常及时,必要的。

A.以我为主、立足国内B.独立自主、立足国内C.以我为主、稳定粮价D.自力更生、严防通胀

被称为一国发展的三大安全是()。

A.粮食安全、能源安全、经济安全B.粮食安全、能源安全、金融安全C.能源安全、金融安全、环境安全D.粮食安全、金融安全、文化安全

()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途径。

A.高度重视粮食安全问题,保护农业用地B.持续加大对农村建设的财力人力投入C.提高农村类高等院校的师资力量D.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进行战略调整

2015年中央一号文件《关于建立健全粮食安全省长责任制的若干意见》指出,我国要不断增强粮食生产能力,要进一步完善和落实粮食()。

A.县长负责制B.区长负责制C.市长负责制D.省长负责制

粮食安全省长责任制,必须充分发挥考核的()作用。

A.先锋B.堡垒C.模范D.导向

要增强我国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确保国家粮食安全和重要农产品有效供给,必须加快发展()农业。

A.现代B.传统C.开放D.先进

2019年10月14日国务院新闻办发表(中国的粮食安全)白皮书,全面介绍中国粮食安全现状,系统宣示我国粮食安全政府立场和政策主张,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粮食安全是治国安邦的大事,是社会发展的支撑,14亿人要吃饭是我国最大的国情,只能依靠自身力量来解决,其中蕴含的哲学道理是()。

A.内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依据B.内因是事物发展变化的唯一原因C.外因在事物发展过程中可有可无D.外因的作用有时可以超过内因的作用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全年经济工作的首要任务为()。

A.切实保障国家粮食安全B.大力调整产业结构C.着力防控债务风险D.积极促进区域协调发展

当今世界,人类面临的主要全球性问题有()。

A.人口问题B.粮食安全问题C.网络安全问题D.能源安全问题

国以民为本,民以食为天。作为人口大国和农业大国,只有守住耕地红线,我国粮食安全的根基才能稳固。随着农村经济发展,农民对改善居住环境的要求愈发迫切,住房需求量增加,超标占用宅基地建房、占用耕地建房等行为屡禁不止。尤其是在工业化、城镇化推进过程中,不少城市周边、交通便利区域的优质耕地占用情况堪忧。由于后补充的耕地质量往往较差,即使保持耕地面积稳定,粮食和农业产能也难以提高。因此,耕地保护需守住“两条红线”,缺一不可,且迫在眉睫。画横线处“两条红线”指的是

A.耕地质量与农业产能B.城镇耕地与农村耕地C.农业耕地与产业耕地D.耕地面积与耕地质量

今年我国粮食丰收已成定局,但粮食安全基础仍不稳固,粮食安全形势依然不能大意。我们一定要对粮食安全保持清醒认识,绝不能因为当前粮食供求宽裕,就认为粮食安全可以;绝不能因为目前国际粮价低于国内粮价,就简单地认为可以靠买粮过日子。要树立粮食安全忧患意识,,正视风险,应对挑战。依次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为所欲为未雨绸缪B.一挥而就防患未然C.高枕无忧居安思危D.安然无虞亡羊补牢

2021年5月6日,李克强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部署进一步促进粮食生产稳定发展,切实提高粮食安全保障能力。对此,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稳定和完善稻谷小麦最低收购价、玉米大豆生产者补贴政策B.首次开展三大粮食作物完全成本保险和收入保险试点工作C.中央预算内投资、省级统筹的土地出让收益使用等对产粮大县给予倾斜D.今年要建设1亿亩旱涝保收、高产稳产高标准农田

某地区将百亩良田用来种树,称是为了防治大气污染,殊不知生态环保和粮食安全都是关系我国长期可持续发展的大事,两者是的。绝不能为了生态保护而放弃粮食安全。确实,在实现温饱上,我们已经取得了的成就。我们这个14亿人口的大国粮食生产连续17年丰收,让国外专家大为赞叹。但我们要有居安思危的忧患意识,在粮食安全问题上,不能打丝毫折扣。依次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并行不悖举世瞩目B.相得益彰史无前例C.珠联璧合震古烁今D.齐头并进无与伦比

2022年“中央一号文件”要求牢牢守住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不发生规模性返贫两条底线,下列不属于坚决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底线要求的是()。

A.拓展东西部协作工作领域,深化区县、村企、学校、医院等结对帮扶B.支持农业大县聚焦农产品加工业,引导企业到产地发展粮油加工、食品制造C.巩固提升脱贫地区特色产业,完善联农带农机制,提高脱贫人口家庭经营性收入D.编制国家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实施方案

我国耕地就那么多,必须始终绷紧粮食安全这根弦,耕地有限,但技术进步无限。在耕地稳定的情况下,要满足我国人民日益增长的粮食需要,保证粮食产量持续稳定增长,避免“米袋子”“菜篮子”,必须坚持农业科技,从培育好种子做起,加强良种技术攻关,靠中国种子来保障中国粮食安全。依次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受制于人自立自强B.妄自菲薄自强不息C.先声夺人生生不息D.阳奉阴违历久弥新

为了解决粮食安全,能源短缺等一系列全球性问题,科学界正在加紧开展对转基因食品与清洁新能源等项目的研究,以期在未来带领人们走出粮食和能源危机。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科学的发展已经不再严格遵循一条常规的路线;科学问题已经不仅仅起源于单纯、抽象的科学好奇心,“后常规时代的科学”正在来临。这段文字中“后常规时代的科学”指的是

A.能够带来重大效益的科学研究B.为了满足产业需求而兴起的科学研究C.对非常规的科学问题进行的科学研究D.指向紧急、迫切、高风险问题的科学研究

国以民为本,民以食为天。粮食安全问题事关国计民生和社会稳定,确保粮食安全是我国农业政策的两大基本目标之一。下列关于粮食安全问题的表述,正确的有

A.一国的粮食安全取决于其在国际市场上对粮价及购买数量的操控能力B.粮食安全的关键在于确保国家粮库有充足的储备C.坚持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加快发展现代农业的首要目标是保障国家粮食安全D.我国始终坚持实行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确保18亿亩耕地红线,这一红线是中国粮食安全的警戒线

A.维护支持B.维持支撑C.维护支撑D.维持支持

中国正处在历史上粮食安全形势最好的时期。这个“好”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粮食产量高、库存充足;二是市场供应稳、粮食价格稳;三是保障能力强、调控能力强。2004年以来,我国粮食生产实现了“十五连丰”,今年粮食产量有望继续第五年超过1.3万亿斤;我国口粮实现完全自给,谷物自给率一直保持在95%以上,粮食库存充足,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物质基础是坚实的。这段文字的核心观点是

A.我国的粮食安全问题已经解决B.我国的粮食生产实现了完全自给自足C.我国目前的粮食形势很好D.我国目前粮食的保障能力很强

粮食安全国家安全

A.传统文化中国文化B.家庭和谐社会和谐C.主流媒体纸质媒体D.地摊经济马路经济

发展现代农业,要在稳定粮食生产,确保国家粮食安全基础上,着力构建现代农业的

A.产业体系、加工体系、经营体系B.产业体系、加工体系、销售体系C.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D.生产体系、经营体系、销售体系

作为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我国必须立足自身解决粮食安全问题,要牢牢把饭碗端在自己手里。要保障我国粮食安全,下列哪项行为最有效

A.提高农民种粮收益B.全面推行“光盘行动”C.改造中低产田D.培训农民科学种田

保障粮食安全,确保主要农产品基本供给,是保持国民经济健康持续稳定()的战略需要。

粮食生产是国民经济的基础,耕地是粮食生产的基础。立足国内耕地资源、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是关系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重大问题。以下有关表述有误的是()。

A.人多地少是我国基本国情,人均耕地少于世界上许多国家B.“坚守18亿亩红线”是指确保我国耕地面积不能低于18亿亩C.除保障性安居工程外,任何住房用地均不得占用基本农田D.目前,卫星遥感监测技术已被应用于我国耕地保护工作

当前,中国粮食安全形势持续稳定好转,但也要。粮食事关国计民生,粮食安全这根弦片刻不能放松。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严阵以待B.居安思危C.持之以恒D.高瞻远瞩

确保国家粮食安全,既要严守耕地红线,又要提高农业生产能力。下列不属于提高农业生产能力做法的是()

A.保护永久基本农田B.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C.推进农村土地整治D.保护地理标志农产品

近年来,我国面临的农业安全复杂性不断增加。下列关于农业安全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为确保我国粮食安全,多部门制定了《沙漠蝗及国内蝗虫监测防控预案》,要求各地严防境外沙漠蝗入侵危害,继续做好国内蝗虫防治工作B.生物安全三级实验室需要从事某种高致病性动物病原微生物实验活动的,需要报省级以上畜牧兽医主管部门批准C.根据现行规定,举报为防控非洲猪瘟作出特别重大贡献的,可一次性给予举报人10万元奖励D.2020年是我国第三次全国农作物种质资源普查与收集行动的收官之年

A.国内外市场的粮食价差及其扩大,是影响我国粮食安全的一个潜在因素B.美国“次贷”危机,对我国粮食安全形成了威胁C.国际热钱窥视中国粮食市场,将使我国粮食安全问题面临严峻挑战D.大幅度提高国内粮食价格,缩小国内外价差,是我国应对全球粮食危机的重要策略

为了粮食安全,某国家近一年来连续四次下调粮食出口退税率,以抑制粮食出口,但是,该国粮食出口仍然在不断增加,在国际商场上有很强的竞争力。以上述如果为真,最能支持这一情况的是

A.国际市场上粮食处于供不应求的状态B.该国粮食的质量在国际市场上享有很高的声誉C.该国粮食的价格在下调退税率后仍然比其他国家低D.该国粮食的产量仍然在不断增加

确保国家粮食安全和主要农产品有效供给,是发展农业的首要任务。()A.正确B.错误

2019年10月,我国发表《中国的粮食安全》白皮书。白皮书指出,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把粮食安全作为治国理政的头等大事。目前我国的谷物自给率超过,这里的谷物品类包括()。A.水稻B.小麦C.大豆D.玉米

粮食生产是国民经济的基础,耕地是粮食生产的基础,立足国内耕地资源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是关系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重大问题,以下有关表述错误的是()。A.人多地少是我国基本国情B.“坚持18亿亩红线”是确保我国耕地面积不能低于18亿亩C.除保障性安居工程外,任何住房用地均不得占用基本农田D.目前,卫星遥感监测技术已被应用于我国耕地保护工作

今年的中央一号文件继续强调了粮食安全的重要性,并做出重大政策调整,即A.谷物基本自给,口粮绝对安全

坚持粮食以下自给

加强耕地保护,开展农业资源休养生息试点

增加粮食进口,确保粮食市场平稳

食为政首,粮安天下。稳住粮食安全压舱石,才能稳住百价之基,稳住百姓的幸福感。下列与我国粮食安全有关的说法,有误的是()。A.2020年粮食生产要稳字当头,坚持稳政策、稳面积、稳产量,核心是稳面积

近年我国稻谷和小麦还不能够自给,2020年稻谷、小麦生产目标是10亿亩以上

我国粮食产量约占世界的,养活了世界近的人口

2020年要强化粮食安全省长责任制考核,推进稻谷、小麦、玉米收入保险试点

保障粮食安全,出路在科技。过去,从抓紧培育优良品种、“中国粮主要用中国种”,到提高物质技术装备水平、大量智慧农机开进田间地头,农业插上了科技的翅膀,许多先进技术在广阔田野大展身手。目前,我国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已达,农作物品种实现大规模更新换代,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超过。未来,在生物种业、重型农机、智慧农业等领域加大投入、加强创新,真正实现“藏粮于技”,我们就能在高基点上实现粮食生产新突破。这段文字意在强调A.我国粮食安全已取得的重要成就B.实现藏粮于技须加强投入和创新C.科技贡献率已迈入世界先进行列D.科技是保障粮食安全的不二法则

2015年,我国粮食产量历史性的实现“十二连增”,既保障了中国的粮食安全,又为经济基本面增添了亮色,让粮食生产的中国经验生动而厚重。然而,“十二连增”背后凸显出来的我国粮食生产特点值得我们深思,要辩证的看粮食的多与少。表面看是多了,但实际看是少了。下面哪项成立,可支持以上观点A.2015年,我国粮食产量达到12400亿斤,比1978年翻了一番

三大谷物稻谷、小麦和玉米合计产量10280亿斤,足以覆盖2015年9280亿斤的国内消费量

库存玉米约5000亿斤,稻谷约2000亿斤,小麦约800亿斤,均处于历史高位

粮食的基本自给是以减少粮食以外的农作物种植面积为代价的。2003年,粮食播种面积为14.92亿亩,占播种总面积的比重为,2014年增至16.91亿亩,占播种总面积的比重达到以上

10月16日所在周为全国粮食安全宣传周,你校将以“珍惜粮食”为主题,举办英语征文比赛。请你写一篇短文投稿。

内容包括:

1.粮食的重要性;

2.珍惜粮食的倡议。

3.参考词汇:全国粮食安全宣传周:NationalFoodSecurityPublicityWeek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耕地是我国粮食安全的关键。只有用自己的手攥紧中国耕地,才能端稳中国饭碗,才能实现粮食安全。()

√、是

x、否

保护耕地红线,确保粮食安全,是全体国民的责任,尤其是监管机构和职能部门的责任。有关部门必须以高度的政治责任和主体意识担当起这一关乎国计民生的重任。_______________。但是,在一些农村地区,农村宅基地的安排和耕地的使用具有较大的“弹性”和“操作空间”。有为数不少的农户占用耕地作为住房建设用地往往是通过先“上船”后“补票”的方式——先把房子建好,等待有关部门找上门来再做工作,上交一定数量的罚款,即可相安无事。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所以,对于土地的管理须慎重严格

B、因此,对于耕地的保护是刚性要求

C、因为,宝贵的土地禁不起随意折腾

D、虽然,农民不再仅靠种地维系生存

全力抓好粮食生产。全方位夯实粮食安全根基,强化藏粮于地、藏粮于技的物质基础,健全农民()的机制保障。

A

种粮挣钱得利

B

遭受自然灾害获得赔偿

C

地方抓粮担责尽义

D

参与乡村建设

在粮食安全问题上,我们一刻也不能掉以轻心,必须做好()。

A.两产B.两藏C.两保D.两辅

土壤在()以及气候变化等方面都起着重要作用。

A.粮食安全B.水安全C.能源安全D.减缓生物多样性丧失

为保证国家粮食安全和食物安全,有()区和()带农产品主产区,主要分布在限制开发区内。

A.六B.七C.二十三D.二十四

要严格实行粮食安全党政同责,压实各级党委和政府保护耕地的责任,稳步提高()。

A.粮食综合生产能力B.粮食产量生产能力C.粮食质量生产能力

下列哪项不属于粮食安全的四个维度之一()A.粮食获取B.粮食稳定性C.粮食消费

我国提出,要守住国家粮食安全底线,落实()战略,加大粮食生产政策扶持力度,确保面积稳定,确保产量保持在1.3万亿斤以上。()A.藏粮于地B.藏粮于技C.藏粮于地、藏粮于技

关系全球粮食安全的“末日粮仓”位于哪个欧洲国家?

只有重视农户的粮食储藏,改善(),提高农户储粮技术水平,才能真正保证整个国家的粮食安全A.储藏条件B.粮食质量C.储存能力D.储存结构

THE END
1.要使国家粮食安全长治久安必须守好的“三条红线”是()。C.国家 点击查看答案 第5题 我国的“粮食安全”内容为()。 A.转基因粮食安全、家庭粮食安全、粮食营养安全 B.国家粮食安全、家庭粮食安全、粮食营养安全 C.国家粮食安全、家庭粮食安全、粮食储备安全 D.国家粮食安全、粮食运输安全、粮食营养安全 点击查看答案 第6题 保障国家粮食安全,要靠()。 A.科技 B.增...https://m.ycpai.cn/souti/97DABAC7.html
2.2022年全国粮食安全宣传周启动新华社北京10月10日电(记者王立彬)为深入实施国家粮食安全战略和乡村振兴战略,建立健全粮食安全宣传教育长效机制,2022年世界粮食日和全国粮食安全宣传周活动10月10日在线上启动。10月16日是世界粮食日,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将全球活动主题确定为 “不让任何人掉队。更https://m.gmw.cn/2022-10/10/content_1303169365.htm
3....报告202324◇综述:拒绝食物浪费,保障粮食安全综述与报告在2021年4月公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反食品浪费法》中,食物浪费被官方定义为:“对可安全食用或者饮用的食品未能按照其功能目的利用,包括废弃、因不合理利用导致食品数量减少或者质量下降等。”党和国家高度重视厉行勤俭节约、反对铺张浪费。但是,受讲排场、爱面子等不良风气和习俗的影响,我国长期存在食物浪费现象。因此,...https://www.fjlib.net/zt/fjstsgjcxx/zbzl/rdzt/202308/t20230829_474215.htm
4....我国家庭教育进入“依法带娃”的时代;种子法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家庭教育促进法开启了我国家庭教育进入“依法带娃”的时代;种子法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促进农业和林业的发展;噪声污染防治法保护和改善生活环境,保障人体健康……这体现了()不知如何解决,为此小编给大家收集整理2022年,我国一批新的法律法规正式施行。家庭教育促进法开启了我国家庭教育进入“依法带娃”的时代;种子法保障...https://www.duote.com/tech/xxyxgl/343049.html
5.MYHD?分享~粮食安全的内核&生活价值若没有国家粮食安全,家庭粮食安全就得不到保障。只有国家粮食获取能力充足时,该国家或地区的居民家庭才能实现粮食安全。而家庭粮食安全是国家粮食安全的基础,是粮食安全的基本目标。仅仅有国家粮食安全,并不能保证全部居民家庭的粮食安全。在国家整体获取粮食能力充足时,还要通过调节收入分配、粮食救济等手段,保障每一个...https://m.sohu.com/a/116082810_450260/
6.国家粮食安全,中文例句,英文例句浅论国家粮食安全与农民增收的协调发展 13. aggregate household food security index 家庭粮食安全综合指数(粮安指数) 14. Grain to Green Program and China Food Production and Food Security; 退耕还林与我国粮食生产及粮食安全 15. Chinese Food Security Research from Worldwide Food Crisis 从世界粮食危机...http://www.dictall.com/st/21/20/2120874FA56.htm
1.粮食安全宣传周你知道哪些关于粮食安全的知识呢?一起来答题吧...1.我国的粮食安全内容为( ) 。 A.转基因粮食安全、家庭粮食安全、粮食营养安全 B.国家粮食安全、家庭粮食安全、粮食营养安全 C.国家粮食安全、家庭粮食安全、粮食储备安全 D.国家粮食安全、粮食运输安全、粮食营养安全 答案:C 2.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粮食安全问题,指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根本在( )。 https://www.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24980200
2.粮食安全∶国家安全A.传统文化∶中国文化B.家庭和谐∶社会和谐C...华图公务员题库为您发布粮食安全∶国家安全A.传统文化∶中国文化B.家庭和谐∶社会和谐C.主流媒体∶纸质媒体D.地摊经济∶马路经济,更多试题请关注2020年江苏公务员考试《行测》试题(A卷)试题.https://m.ah.huatu.com/2022/0530/2325438.html
3.世界粮食日和全国粮食安全宣传周活动方案范文(精选6篇)(一)节约一粒粮 家庭在行动 1.“节粮小窍门”征集活动。由粮食部门、妇联组织共同牵头,以省为单位,向广大居民家庭征集“节粮小窍门”。每省要挑选20项效果突出、简便易行、实用好用节约粮食的小窍门、小经验,于9月30日前上报全国妇联、国家粮食局。国家粮食局将与全国妇联等单位一起对各省(区、市)上报的小窍门...https://www.cnfla.com/huodongfangan/2475828.html
4.全国粮食安全宣传周活动策划方案(精选10篇)为了确保活动顺利进行,往往需要预先制定好活动方案,活动方案是活动的书面计划,具有内容条理清楚、步骤清晰的特点。那么什么样的活动方案才是好的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全国粮食安全宣传周活动策划方案(精选10篇https://www.oh100.com/zhichang/5344930.html
5.试论中国粮食安全问题(精选6篇)从上可见,粮食安全的内涵是不断充实发展的,由数量安全到质量安全,由国家粮食安全到家庭粮食安全,由营养安全深化到可持续安全。20多年以来,这个概念一直处于演变之中,但其最基本的内容仍然是保证全世界的人都有权利得到最起码的营养。几经演变,按联合国粮农组织的解释,是指“所有人在任何时候都能获得足够安全和富有...https://www.360wenmi.com/f/file50vdwlq7.html
6.粮食安全始于耕地7篇(全文)粮食安全可以分为四个层次, 即世界粮食安全、国家粮食安全、家庭粮食安全和个人营养安全。国家粮食安全是核心层次。作为国家粮食安全, 从本质上讲, 就是指一个国家满足粮食需求以及抵御可能出现的各种不测事件的能力, 其决定性因素是粮食生产及消费的能力和水平, 同时和国家经济发展水平及外贸状况有着密切的联系。国家...https://www.99xueshu.com/w/ikey2oul0tso.html
7.2022年全国粮食安全征文范文(精选50篇)在日常的学习、工作、生活中,许多人都有过写征文的经历,对征文都不陌生吧,借助征文可以提高我们的语言组织能力。为了让您在写征文时更加简单方便,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2022年全国粮食安全征文范文,欢迎大家分享。 全国粮食安全征文 篇1 同学们,当我们看到鲜艳的https://www.yuwenmi.com/fanwen/zhengwen/3417789.html
8.世界粮食日全球气候变化影响粮食安全家庭农业与粮食安全 家庭农业与国家和全球粮食安全息息相关。无论是在发展中国家还是在发达国家,家庭农业是粮食生产领域的主要农业形式。尽管家庭农民缺少获得诸如农业投入物和支持物等生产资源,但是他们认真管理自己的土地,以维持较高的生产力水平。 巴西家庭农民在不到25%的土地上平均提供若干主要作物约40%的产量。美...https://www.cma.gov.cn/2011xwzx/2011xqxxw/2011xqxyw/201410/t20141016_264142.html
9.“中国人引以为傲的粮食产能,何以出现萎缩态势?”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粮食生产取得了巨大成就,粮食产量自2015年以来连续8年保持在6.5亿吨以上,为保障国家安全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基础。粮食主产区是国内粮食生产的核心区域,承担着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重要职责。2003年12月财政部印发《关于改革和完善农业综合开发若干政策措施的意见》,正式划定河北、河南、黑龙江、吉林、辽宁、...https://i.ifeng.com/c/8ZgXxCjLR4Y
10.关于粮食安全的倡议书范文(精选13篇)在发展不断提速的社会中,倡议书在我们的视野里出现的频率越来越高,倡议书是由某一组织或社团拟定、就某事向社会提出建议或提议社会成员共同去做某事的书面文章。为了让您在写倡议书中更加简单方便,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关于粮食安全的倡议书范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https://www.unjs.com/fanwenku/38302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