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100kW光伏并网电站构建计算100kW光伏并网电站包括集中电站并网系统和数据采集及监控系统。集中电站光伏并网系统由太阳能电池方阵、光伏接线箱、直流配电、集中逆变器、交流配电系统等组成。集中电站系统的太阳能电池方阵由3个完全相同的太阳能电池子方阵组成,总容量约为102.9kW,每个方阵由14×7电池组有序排列,具有一定的朝南的倾角和偏东方位角,每块电池板功率350W。所有子方阵的直流输出汇集入一台安装于控制室内的直流配电柜,并经过并网逆变器系统和变压器将电能并入电网。数据采集系统由并网光伏发电站关键数据采集系统和气象数据采集系统构成。并网光伏发电站关键数据由集中并网逆变器采集存储,主要采集直流侧电压、电流,电网各相电压、电流,每日发电量、总发电量等;气象数据则由专门采集系统进行采集存储,主要采集的数据包括风向、风速、雨量、环境温度、组件温度和辐照等。采集的这些数据可在控制室的上位机中显示存储,并实时监测现场的发电状况。光伏并网电站系统结构图如图1所示。
2光伏并网电站(100kW)仿真研究
3结论
[关键词]光伏组件现状发展趋势研究方向
引言
1.光伏组件发展现状
太阳能电池是迄今为止全世界使用最多的光电能量转换装置,自从1941年有关光伏电池的报道以来,1954年成功研制转换效率为6%左右的单晶硅光伏蓄电池。在70年代之前,太阳能电池的造价昂贵、转换效率较低,在70年代以后随着工艺水平与转换效率的提高,太阳能光伏电池的使用才越来越多,但是与常规的发电手段相比较而言,成本仍然难以让人接受[3]。
目前来说,整体各种类型的光伏蓄电池转换效率为:非晶硅电池14.5%(初始)、12.8%(稳定),单晶硅电池24%(4cm2),多晶硅电池18.6%(4cm2),InGaP/GaAs双结电池30.28%(AM1),碲化镉电池15.8%。从上世纪60年代,国内也开始光伏电池的研究,当然也取得了不少让人值得骄傲的成绩。目前来说,我国的光伏电池转换效率为:多晶硅电池14.5%(2cm×2cm)、12%(10cm×10cm),非晶硅电池8.6%(10cm×10cm)、7.9%(20cm×20cm)、6.2%(30cm×30cm),二氧化钛纳米有机电池10%(1cm×1cm)、单晶硅电池20.4%(2cm×2cm),多晶硅薄膜电池13.6%(lcm×1cm,非活性硅衬底)。
目前来说,单晶硅、多晶硅光伏组件仍然是市场的主体部分,单晶硅的转换效率一般在17%左右,多晶硅的转换效率一般在19%左右。如图1所示为单晶硅硅片,如图2所示为多晶硅硅片。
从第一块光伏电池研发出来之后,晶体硅电池一直是行业内的霸主地位,至今无人撼动,其成熟的技术、较为简单的工艺制造在以后的几十年里也不会被其他结构组成的光伏电池所取代,当然全世界各国的专家学者也在努力降低生产成本、提高光伏组件的转换效率,也取得了很多成绩。我国科学家在04年研制出了新型硅晶体光伏电池,其转换效率可以达到25%左右,紧随其后日本科学家在07年也研制出了转换效率高达23%的HIT太阳能光伏电池。晶体硅电池的转换效率的不断提高,使得晶体硅电池在光伏电池中的地位越来越牢固。如图3所示为光伏组件由晶体硅电池组成的实物图。
为了积极做好项目前期施工技术规范书编制及过程施工质量监督工作,以及配合其它部门零星土建工程需求,保障土建工程质量。针对土建专业制定每月工作计划,跟踪重点项目,督促现场施工单位做好整改工作。今年共签订建筑施工合同26项,其中包括单项工程11项,零星土建项目共计15项。完成值休楼加装铝合金及纱窗、集控楼休息室装修改造、厂区光伏板清洗用水管道工程、检修楼及值休楼外墙脱开空鼓、厂区绿化自动喷淋项目、全厂零星土建检修、全厂建筑物沉降观测点检测、供水改造土建项目等50余项零星土建工程项目,从施工方案的编写到施工过程中监控项目质量,及时协调办理外委修理申请单、完工验收单等。
可靠性工作扎实、稳步、有序开展,每月及时准备好基本资料、基础数据,以便于数据的随时录入,以保证录入数据的准确性。按月统计发电主机的可靠性数据,将发电主机可靠性信息报送上级公司,按时完成编写月度可靠性分析报告。
负责牵头部门内的生产费用管理、创新课题、标准化、创星级企业工作。积极开展生产三项费用的管控,落实费用责任部门,使生产费用到实处,有效控制费用支出。组织协调部门人员建立建全创星资料,完善创星管理工作。根据公司标准化工作开展计划,今年标准化工作重点在工作标准,5月份已全面修订部门各专业工作标准,按年初制定的标准修订计划及时完成标准修订工作,2020年度完成8个工作标准、10个管理标准、15个技术标准的修订工作。
广东:确定开展资源节约活动
总体目标和具体目标
广东省政府结合本省实际,提出开展资源节约活动意见。其总体目标和具体目标如下:
一、总体目标:按照国务院要求,从2004―2006年,经过3年的努力,使全省人民特别是各级领导干部的资源意识和节约意识显著加强,资源节约技术和管理水平大幅度提高,资源节约政策法规和标准不断完善,资源利用率明显提高,耕地减少趋势得到遏制,资源瓶颈制约得到有效缓解。全社会自觉节约资源的机制初步形成,全省资源节约工作上一个新台阶。
二、具体目标:力争到2006年,全省万元生产总值能耗下降至0.92吨标准煤(当年价)。其中,重点耗能行业:吨钢综合能耗0.82标煤、网内火电供电煤耗371克/千瓦时、每吨水泥综合能耗150千克标煤、每吨原油加工综合能耗126千克标煤。节能率为4%,3年全社会节约能源量折合1500万吨标准煤。具体为:
节约用电:2006年节电13亿千瓦时,能源利用效率达到35%。
新能源与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到2006年,全省新增风力发电容量18万千瓦;全省太阳能热水器(系统)保有量80万立方米,光伏发电能力达2兆瓦。
节约用水:到2006年,全省万元生产总值取水量下降10%,水的重复利用率提高5%。其中万元国内生产总值用水量345立方米;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180立方米;全省农田灌溉亩均用水量790立方米,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65%。
节约用地:到2006年,确保全省4886万亩耕地总量不减,全省耕地总量动态和占补“双平衡”。
资源综合利用:到2006年,全省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达85%,其中,粉煤灰、煤矸石的资源综合利用率分别达70%、78%。
新型建筑材料:到2006年,新型墙体材料生产能力50亿标准砖,新墙材使用量约38亿标准砖,占墙材总用量的比例约30%。
散装水泥:2006年散装水泥供应量3100万吨,散装率达到36.47%,节约油、煤、木材、电等综合经济效益15.5亿元。
环境资源:到2006年,工业废水回用率达50%,城市生活污水处理率达40%以上。
省政府还明确了工作机制和部门职责,制订了具体措施,以确保上述目标的实现。
贵州:开展节能降耗“521”工程
贵州省决定在全省工业企业中开展节能降耗“521”工程活动。其工作目标和基本要求如下:
一、工作目标
二、实施节能降耗“521”工程的基本要求
纳入“521”工程的重点企业要做好以下工作:
(一)制定企业3年节能降耗工作规划和分年度实施计划,制定单位产品能耗赶超先进水平目标日程表,落实赶超先进水平目际的保障措施。
(二)加强用能管理,设立能源管理岗位,聘任能源管理人员,建立三级节能管理网,建立健全能源管理制度,按合理用能的原则用能,建立节能工作责任制。
(三)健全能源管理基础工作,加强能源消耗计量管理,健全能源在企业流转全过程的原始记录、统计台账。
(四)搞好企业能源消耗定额管理,单位产品能源消耗指标分解到车间、班组、个人,严格考核单位产品能源消耗。
(五)加强耗能设备的运行管理,培训重点耗能设备的操作人员,不经过培训,不得在耗能设备操作岗位上工作,耗能设备的能耗指标要达到合理用能标准。
(六)建立、健全能源利用状况分析报告制度,对企业能源消费量、单位产品、产值能耗量、工序能耗、设备能源利用率等能源经济指标和能源管理、节能技术改造等情况进行分析研究,查找节能潜力,并向有关部门报送能源利用状况报告。
关键词:温室效应;顶层设计;生态红线;绿色GDP;绿色经济;可持续发展
一、低碳经济的概念
根据近年调查统计可知,全球二氧化碳排放比重均有上升趋势。加拿大(550000千吨)、韩国(630000千吨)、德国(840000千吨)、国际运输业(1070000千吨)、日本(1360000千吨)、俄罗斯(1800000千吨)、印度(2070000千吨)、欧盟(3740000千吨)、美国(5300000千吨)、中国(10330000千吨),而世界二氧化碳排放量(35270000千吨)。比较2007年世界各国二氧化碳排放份额(见图1)就会发现,加强国际间的合作(人才、资金、技术)来应对全球气候变暖是值得探讨的课题。中英之间的合作领域包括燃料、绿色建筑、清洁技术、高效能源、基础设施投资、新能源汽车领域(零排放小汽车)等等。发达国家可通过投资与合作的方式,与发展中国家在低碳技术领域取得双赢。
二、珠海、佛山、东莞的可持续指数比较
三、低碳经济先行城市珠海、佛山、东莞的新型产业布局
四、绿色金融
绿色金融实质就是将市场的资金引向“绿色生产,高效节能”的企业,从而引导更多企业在生产过程中注重节能减排。珠海正在探索建立绿色信贷扶持机制,让贷款人明确环境保护法律责任。政府支持金融机构和企业发行绿色债券,鼓励绿色信贷资产证券化。大力发展绿色租赁、绿色信托,支持设立各类绿色发展基金并实行市场化运作。佛山则大力发展“民间金融街”和互联网投融资新平台“{海众投”,为中小企业提供融资上市以及高新技术引进吸收。在东莞,加工制造型小企业正值转型升级的关键节点,环保标准的提高使其资金压力越来越大,一些银行推出了专门针对小企业节能减排技术改造的信贷产品,帮助企业渡过了难关。东莞商业银行体系通过信贷杠杆建立了与绿色经济相匹配的信贷制度。
五、结语
发展经济必须摒弃“先污染,再破坏,后治理”的理念,树立“生态美则百姓富”的新型理念。陆续创建“国家森林城市”已经成为我国经济转型期的战略重点。建起一座座“绿色银行”让保护生态者不吃亏、能受益、可持续,决不让百姓守着青山绿水过穷日子。可以说,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因此,我国目前在低碳经济的发展对策方面应“坚持绿上享利,生态民生齐头并进”。中国将在2017年启动全国碳排放交易体系,中国和欧盟城市和企业之间的实践合作将成为这些良好经验向全球推广的榜样。届时,我们将一如既往地按照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走下去。
参考文献:
[1]南昌发展城市森林,向“打造生态文明建设的江西样板”[N].人民日报,2015-11-23.
今年以来,我乡认真贯彻落实县全委会和三干会精神,深入开展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围绕县委、县政府提出的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任务,奋力攻坚,扎实工作,前半年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主要指标如期完成。下面,简要汇报如下:
一、上半年经济运行情况
按照“2311”发展战略,以龙头产业为引领,以园区规划为核心,以基地建设为载体,狠抓项目,发展生猪、肉兔、核桃产业、小米小杂粮加工,成效显著。
1、主要经济指标超额完成
截止目前,农村经济总收入预计完成3528万元,同比增长10.4%;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349万元,增长18%;税收完成17.8万元,同比增长9.1%。乡镇企业增加值实现156万元,同比增长8.6%。实现了任务“过半”,预计全年主要经济指标可圆满完成。
2、产业发展和项目建设情况。
(2)项目建设方面:一是王家垴万头生猪项目建设一期工程完成,二期建设全面启动。该项目位于__乡王家垴村,总投资1808.37万元。去年完成投资1250万元,截止5月底完成投资450余万元,已建成猪舍等生产区建筑面积8500平米,饲料生产及产品库建筑面积1039平米,办公区建筑面积600平米,职工宿舍等后勤区建筑面积350平米,检验检疫中心100平米,销售服务部100平米。考虑市场和发展效益,6月份与山西大同佳联农业发展有限公司签约,引资1500万元,继续扩大建设规模,建设猪舍2000平米,饲料生产及产品库1000平米,职工宿舍200平方,绿化、硬化3000平米,购置空调、热风炉等配套设施,引进种猪500头,目前项目完成立项批复,办理了前期手续,主体工程已开始建设。建成后可年出栏商品猪10000头,年销售收入1698万元,年纯利润608万元。同时采用龙头企业带动养殖农户的发展方式,为社会提供100多个就业机会,可充分利用当地丰富的饲草资源,降低养殖成本,极大推动我乡养猪业的发展,具有良好的社会效益。二是蒋家庄金谷子杂粮有限公司万吨小米精加工生产线建设项目。总投资1633万元,去年完成投资1260万元,截止5月底完成373万,项目建设全部完成。
3、美丽乡村建设情况。蒋家庄美丽乡村建设,总投资200万元,截止5月底完成投资120万元,完成健身广场、跃进门、凉亭、便民服务中心、洗浴中心主体设施建设,建成200平方光伏发电项目、完成旧村改造完成工程量的60%,村庄绿化、污水处理系统及附属配套工程将于8月底前全部完成。
二、经济运行态势分析:
总体来讲,上半年我乡主要经济指标均按计划完成,经济运行的主要特点:一是种养业仍是我乡的主打产业,起着主导作用。二是近年来引进的个别企业今年将成为我乡经济发展新的增长亮点。三固定资产投资,主要集中于去年工程项目续建,新签约项目进展缓慢,投资侧重于种养殖业,道路交通等基础设施建设资金未能落实。四项目签约数量单一,储备项目落地尚有困难。五是一产较之去年同期有所上扬。其主要原因是农建设施作用不断壮大,部分设施农业发展较快,核桃经济林管护工作初见成效。
三、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在取得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楚地认识到了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一是企业自身力量有限,重点项目推进资金十分紧张。二是农村集体经济发展乏力,支撑经济发展的企业数量有限。三是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缓慢,农民观念滞后。
四、下半年工作计划及措施:
(一)目标任务:
1、抓好业生产,确保粮食产量稳定在5000吨左右;
2、农村经济总量达7700万元,绝对增加700万元,同比增长700万元;
3、固定资产完成200
0万元,全年完成3349万元,增长12%。4、招商引资完成3300万元,完成年计划的110%。
(二)、主要措施:
一是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配合县完成村高架节水灌溉工程建设,提高粮食产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