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养狗最新规定2023

第一条为了规范养犬管理活动,保护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维护市容环境和社会秩序,根据《深圳市养犬管理条例》《深圳经济特区市容和环境卫生管理条例》等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本市行政区域内养犬登记、免疫检疫、户外活动及其他管理,适用本规定。

军用、警用犬只以及动物园、专业表演团体、科研机构等单位因工作需要饲养犬只的管理不适用本规定。

第三条市城市管理和综合执法部门(以下简称市主管部门)负责组织、协调本规定实施的有关工作;区城市管理和综合执法部门(以下简称区主管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的养犬管理工作。

第二章养犬登记

第四条饲养犬龄满三个月的犬只,养犬人应当主动向区主管部门申请办理养犬登记。

养犬登记服务点是指区主管部门及其委托的街道办事处或者其它政府机构设立的养犬登记受理机构,具体负责办理养犬登记、发放犬牌和养犬登记证等工作。

第六条个人办理养犬登记的,应当向养犬登记服务点或者便民点提交下列材料:

(一)养犬登记表;

(二)身份证明;

(三)犬只全身彩色照片和犬只头部正面彩色照片,全身彩照要求四肢站立、侧身回头、面向镜头能看清犬只双眼,犬只不得穿着衣物或者佩戴饰品;

(四)犬只免疫证明。

第七条单位办理养犬登记的,应当向养犬登记服务点或者便民点提交下列材料:

(二)营业执照或者其它单位证明文件;

(三)管养犬只人员身份证明材料;

(四)犬只全身彩色照片和犬只头部正面彩色照片,全身彩照要求四肢站立、侧身回头、面向镜头能看清犬只双眼,犬只不得穿着衣物或者佩戴饰品;

(五)犬只免疫证明。

第八条区主管部门应当按照以下规定办理养犬登记:

(二)申请材料需要进行专业技术审核的,在七个工作日内完成审核,符合条件的,办理登记手续;

(四)申请材料存在错误或者不符合《深圳市养犬管理条例》及本规定的,要求申请人进行更正;

第九条办理登记的犬只,应当植入电子标签。

电子标签是指可通过直接注射植入犬只体内的宠物电子芯片。

第十条电子标签的标准由市主管部门明确,电子标签的植入由区主管部门负责。

第十一条犬只植入电子标签,应当由取得执业兽医师资格证书的专业人员进行。

区主管部门可以自行招聘执业兽医师,也可以通过购买服务的形式,交由宠物医院或者具备专业能力的犬业服务单位为犬只植入电子标签。

第十二条养犬人应当在办理完养犬登记手续的三十日内,前往区主管部门指定地点为犬只植入电子标签。

第十三条犬只因特殊情况暂时不能植入电子标签的,由执业兽医师确认后,经区主管部门同意,可暂缓植入电子标签。养犬人应当在特殊情况消除之日起五个工作日内为犬只植入电子标签。

犬只因犬龄、体质等特殊原因不能植入电子标签的,由执业兽医师确认后,经区主管部门同意,可以不植入犬只电子标签。

第十四条办理养犬变更登记的,应当向区主管部门提交以下材料:

(一)原养犬登记证;

(二)个人登记养犬的提供养犬人身份证明;

(三)单位登记养犬的提供单位证明和管养犬只人员的身份证明;

(四)地址、联系方式、姓名的变更材料。

区主管部门受理变更申请后,按照本规定第八条的规定办理。

第十五条办理养犬过户登记的,应当向区主管部门提交以下材料:

(一)养犬过户登记表;

(二)原养犬登记证;

(三)原养犬人、购犬人或者受赠人的身份证明。

区主管部门受理过户申请后,按照本规定第八条的规定办理。

第十六条办理养犬犬牌、登记证、电子标签补办登记的,应当向区主管部门提交以下材料:

(一)养犬补办登记表;

(二)养犬人身份证明。

第十七条办理养犬注销登记的,应当向区主管部门提交以下材料:

(一)养犬注销登记表;

第十八条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区主管部门应当注销其养犬登记证:

(一)申请办理养犬注销符合《深圳市养犬管理条例》规定的,即时注销;

(二)未按《深圳市养犬管理条例》及本规定办理注销手续,期限已届满的;

(三)犬只被依法没收的。

第三章犬只日常管理

第十九条养犬人饲养犬只应当尊重社会公德,遵守公共秩序,不得干扰他人正常生活,不得破坏市容环境卫生和公共设施,不得虐待、遗弃饲养的犬只。

鼓励市民以领养代替购买,主动参加养犬知识讲座,规范养犬行为,树立文明养犬形象。

第二十条养犬人不得驱使或者放任犬只恐吓、伤害他人。犬只有突发性攻击行为的,养犬人应当及时制止。

第二十一条犬只类型按照以下标准划分:。

(一)超小型犬:肩高不满25厘米,且体重不满4千克;

(二)小型犬:肩高25厘米以上不满40厘米,或者体重4千克以上不满10千克;

(三)中型犬:肩高40厘米以上不满60厘米,或者体重10千克以上不满30千克;

(四)大型犬:肩高60厘米以上不满70厘米,或者体重30千克以上不满40千克;

(五)超大型犬:肩高70厘米以上,或者体重40千克以上。

犬只肩高是指身高,不包括头部。

第二十二条养犬人携带犬只外出时,应当按照犬只类型为犬只束不同长度犬链:

(一)超小型、小型犬只牵领人手至犬只项圈区间的犬链长度不得超过2米;

(二)中型及以上犬只牵领人手至犬只项圈区间的犬链长度不得超过1.5米。

第二十三条养犬人携犬进入电梯等拥挤场合,应当自觉收紧犬链,使犬只紧贴牵领人腿部。

区主管部门发现犬只的,养犬人应当自接到区主管部门通知之日起七日内凭身份证件、养犬登记证到指定的犬只收治中心领回其犬只。

第二十五条鼓励养犬人对饲养的犬只实施绝育措施。

第四章犬只收治

第二十六条犬只收治中心是由区主管部门自行设置或者通过政府采购提供犬只饲养、医疗、免疫、绝育、救治、处置等服务的机构。

向区主管部门提供犬只收治服务的专业机构应该持有合法的营业执照、防疫证照,具备相应的资质。

第二十七条区主管部门应当设置一处以上犬只收治中心。

第二十八条犬只收治中心应当配备执业兽医师、驯养人员、保洁人员等,应当对接收的犬只制订专门的工作规范,妥善照顾好犬只,严禁虐犬。

第二十九条犬只收治中心设计、建筑应当符合动物防疫要求,采光、通风、消毒、污物和污水的排放设施齐全,并定期开展消毒防疫工作。

犬只收治中心应当设置办公区、犬只接收区、隔离区、医疗区、生活区、领养区、仓库等功能区。

犬只生活区应配备足够数量的犬舍,确保每只犬的休息空间不低于2平方米,每10只犬的活动空间不低于20平方米。每间犬舍需配备足够数量的犬笼,每只犬应当配备一个犬笼,超大型犬和大型犬犬笼空间不低于1.5立方米,中型犬犬笼空间不低于1立方米,小型犬和超小型犬犬笼空间不低于0.5立方米。

犬只收治中心接收犬只,应当对每只犬进行编号、拍照,并对犬只的接收区域、品种、毛色、体重、性别、年龄、健康状况、收治日期等基本信息进行登记。

第三十一条进入收治中心生活区的犬只应当按照以下规定进行分类安置:

(一)生病或者受伤的犬只与健康的犬只分开;

(二)幼犬与成年犬分开(除非幼犬正处于哺乳期);

(三)公犬与母犬分开;

(四)具有攻击性的犬只与其它所有犬只分开;

(五)正在哺乳的犬只与其他所有犬只分开。

在安置具有攻击性或者潜在危险的犬只笼子外,应当标有明确的警示标识。

第三十二条收治中心犬只应当在确保接种狂犬疫苗以及驱除寄生虫后,方可由公众领养。

第三十三条犬只收治中心严禁吸烟,以免对动物的健康造成损害。

第三十四条区主管部门应当组织执法人员培训捕犬技能,并配备有效捕犬工具及防护装备。

捕捉犬只时,应当尽量避免对犬只造成伤害,在运输、移交过程中做到安全、无伤害移交。

第三十五条区主管部门应当自接收、捕捉、暂扣或者没收犬只之日起四十八小时内将收治犬只送至相应的犬只收治中心。

第三十六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区主管部门应当对犬只进行收治:

(一)流浪犬;

(二)放弃饲养的犬只;

(三)暂扣或者没收的犬只。

第三十七条犬只进入收治中心后,区主管部门应当确认犬只是否为无主犬。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按照无主犬只处理:

(一)自接收之日起超过七日仍不能查明养犬人的;

(二)养犬人自通知送达之日起超过七日未予认领的;

(三)查扣犬只逾期无人认领的。

第三十八条任何单位或者个人发现流浪犬的,可以报告区主管部门进行处理或者将其送至区主管部门指定的犬只收治中心。

第三十九条无主犬经执业兽医师检验检疫合格的,由区主管部门向社会公布犬只待领养信息,并可以由符合规定条件的个人或者单位按照本规定办理领养手续。

鼓励有关行业协会、动物保护组织等社会团体收容和救治犬只,但不得用于经营活动。

第四十条犬只领养应当按照以下程序进行:

(一)发布领养信息:区主管部门确定适合领养犬只,发布领养信息,对外公开招募领养;

(二)申请领养:领养人向区主管部门提出领养申请;

(三)资格审核:区主管部门审核领养人是否符合《深圳市养犬管理条例》规定的养犬条件;

(四)评估领养人:区主管部门通过与领养人交谈或者组织知识测试,并根据领养人与申请领养犬只相处情况,客观谨慎地筛选领养人,并于三个工作日内告知领养人可否领养犬只;

(五)办理领养手续:适合领养人签署领养协议并办理养犬登记;

第五章犬只处置

第四十一条在遵循谨慎、关爱动物的前提下,经区主管部门同意后,犬只收治中心可以对下列犬只按照执业兽医师出具的评估意见予以处置:

(一)诊断患有绝症的犬只;

(二)诊断患有危重传染病晚期的犬只;

(三)因难以治愈的创伤受苦且无治疗价值的犬只;

(四)属烈性犬品种且具有较强攻击性的犬只;

(五)超出犬只收治中心收治能力并且超过14天无人领养的犬只。

第四十三条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随意掩埋或者抛弃犬只尸体,不得设置坟墓埋葬犬只尸体。

犬只尸体是指犬只在饲养、诊疗、收治过程中,因自然终老、疾病、事故、处置或者其他原因死亡的犬只尸体。

第四十四条养犬人、动物诊疗机构、犬只收治中心应当在犬只死亡后24小时内将犬只尸体送至指定的收集点或者深圳市城市废物处置中心作无害化处理。

第四十五条犬只尸体处理信息应及时录入犬只管理电子信息系统。

THE END
1.超限梁标准2023最新规定车友交流截止到2023年11月已经更换了三根后减震,2023年12月在铁岭保养时发现左后减震又出现漏油现象,由于铁岭...重点来了:你家什么狗更新了 01-15 热闹水饺 江苏省电动汽车充换电设施用电价格 江苏省为了促进新...酒后驾车引发交通事故《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三十三条交通肇事罪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因而发生重大...https://www.dongchedi.com/tag/ugc/14632410
2.法律职业资格考试法律职业试卷一练习题及答案172023但是,法律、行政法规另有规定的 ,依照其规定 C)报请上一级行政机关决定 D)报请县人大常委会决定 答案:B 解析:。《行政许可法》第57条。 13.单[选题]依《维也纳条约法公约》,甲乙丙三国都是一项多边条约的缔约国。如果甲国对该条约 的某项条款提出了保留,乙丙均未提出保留,下列哪项判断是正的?() A)如...https://max.book118.com/html/2023/1204/6104225010010015.shtm
1.撞到狗算交通事故么一、撞到狗算交通事故么 撞到狗在一定条件下可被认定为交通事故。交通事故在法律上的定义是车辆在道路上因过错或者意外造成的人身伤亡或者财产损失的事件。 如果狗是有主人的,且当时处于合法的管理状态下,比如有牵引绳等,车辆撞到狗导致狗受伤或死亡,狗主人遭受了财产损失,这就可能构成交通事故。 但如果狗是无人...https://www.66law.cn/laws/3071048.aspx
2.普法形堂丨车犬相撞谁责任?原来法院这样判现实生活中,自由和责任是对等的。宠物饲养人在照顾宠物的同时,也需要以高度的责任心约束好宠物,使之处于自己的监管之下,避免宠物伤人、亦避免宠物被伤。只有自律,共同遵守法律法规规定和社会文明规范,才能更好地避免侵权事故的发生,共同建设和谐社会。 来源:法音吉语 ...https://m.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29362537
3.合肥宠物狗出门不拴绳一律捕捉然而,随着宠物数量的增加,不少主人忽视了对犬类安全管理的重要性,一些狗狗出门时没有绳索拴住,这种行为不仅可能引起交通事故,还会影响市民正常生活和工作秩序。为了保障公众安全,合肥市政府决定实施“宠物狗出门不拴绳一律捕捉”的政策。 根据最新法律法规,无论是居民区还是商业街区,如果发现有未经拴绳或牵引控制的情况...https://www.lynecx.cn/geng-duo-chong-wu/477501.html
4.2023年法律职业资格考试《客观卷二》模拟试题五《民法典》第49条规定“自然人被宣告死亡但是并未死亡的,不影响该自然人在被宣告死亡期间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的效力”本题中,虽然黄某被宣告死亡,但由于黄某并未死亡,因此宣告死亡的判决不影响黄某偿债行为的效力故D选项错误综上,本题正确答案为C选项.【单项选择题】甲乙订立赠与合同,约定如果乙考上研究生,甲将...https://www.yxfsz.com/view/1629708894040330242
5.中国养狗的法律规定?法律知识听律网一、宠物狗被遗弃咬伤他人,原主人是否承担责任,怎么规定 宠物狗被遗弃咬伤他人的,如果能够找到其原主人的,则原主人就要承担侵权赔偿责任。因为我国法律规定,遗弃的动物在遗弃期间造成他人损害的,由动物原饲养人或者管理人承担侵权责任。【法律依据】《民法典》第一千二百四十九条,遗弃、逃逸的 2024-10-04 15次阅读 ...https://www.471.cn/zhishi/269171.html
6.广东宠物协会通报广州宠物中毒:超40只狗因疑似中毒死亡11月16日晚,广东省宠物行业协会官方公众号发布声明,称近期协会陆续收到广州地区多起宠物狗疑似中毒的报告,事件引起了社会广泛关注。为全面了解事件情况,保护广大宠物的健康安全,协会已于第一时间启动应急响应机制,开展相关调查工作。 一、事件情况通报 经初步统计,目前已确认有超过40只宠物狗因疑似中毒死亡,事件主要集中...https://news.dayoo.com/gzrbrmt/202411/17/170628_54747644.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