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先生的部分扣款记录。受访者供图
家长即使事先不知情,但维权时往往也会遭遇“退款难”
手机游戏大受欢迎,也吸引了包括未成年人在内的很多玩家,玩游戏时,充值问题往往不可避免。近日,多位投诉者向新快报反映,自家未成年的孩子在大人不知情的情况下多次进行游戏充值,最多高达两万元,而在向游戏所属公司申请退款时往往会遇到了“退款难”的情况。
■新快报记者肖韵蕙
孩子充值后删了转账记录
“可是孩子明明充值了17000多元,怎么能只退7000多元呢”李女士说,自己家境不好,家里有两个老人和两个孩子,这未退还的1万多元已经抵得上自己家好几个月的生活费了。李女士称,自己明明已经上传了所有能证明孩子未成年的资料并且审核成功过一次,怎么现在剩下的又不能退了呢
3月12日,李女士称腾讯客服仍只答应再退3800元,理由是“只退半年内充值的款项”,但再前充值的钱就不能退了。
有人申诉后至今未获退款
回应
家长可通过“成长守护平台”对孩子的游戏消费进行主动管理
当日晚上,李女士对新快报记者表示,已收到全部退款。
关于未成年人充值消费的监管问题,腾讯方面表示,基于2017年推出的健康系统,腾讯通过接入公安实名校验和人脸识别验证等方式,强化对未成年人身份判定和对游戏行为的限制。
腾讯方面还表示,从以往经验看,绝大部分未成年人游戏消费除了挪用成年人的身份信息,还获取了成年人的支付信息。因此,腾讯一方面提醒家长注意保管好自己的身份信息、移动设备及支付密码等,避免造成不必要的损失,另一方面也会持续完善自身工作,与家长加强协同,希望避免未成年人非理性消费的发生。
点评
家长有权要求游戏运营商退款
广东法制盛邦律师事务所律师杨娟表示,我国民法总则规定:”十八周岁以上的自然人为成年人。不满十八周岁的自然人为未成年人。八周岁以上的未成年人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实施民事法律行为由其法定代理人代理或者经其法定代理人同意、追认,但是可以独立实施纯获利益的民事法律行为或者与其年龄、智力相适应的民事法律行为。”所以未成年人在游戏内进行大额充值不属于“纯获利行为”也不是“与其年龄、智力相适应”的民事法律行为,如果父母拒绝追认的话,应属于无效行为,家长有权要求游戏运营商退款。
杨娟建议,家长可以对网络游戏是否具备相应发行运营资质及相应许可进行审查,对于未按照法律规定办理审批手续的游戏,家长可以向文化主管部门进行投诉和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