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沙晚报掌上长沙11月18日讯(全媒体记者李广军)驾培市场持续火爆,驾校资质却是鱼龙混杂,由此引发的驾考培训合同纠纷也时有发生,不少消费者表示,驾校培训费“易买难退”,令人头疼。记者了解到,今年以来,长沙法院审结多起有关机动车驾驶员培训的纠纷案件,法官提醒,在选择驾校时,不能只看价格,要选择有资质、口碑好的驾校,避免选择不正规或存在欺诈行为的驾校。
驾校停办,强制学员加价“转校”?
18岁的小王刚上大学,花3000元报名了某驾校,并签订合同。当小王在休息日兴冲冲跑到驾校练车时,却被告知该驾校无法经营,场地已经关闭。该驾校未对小王进行任何培训,并在他毫不知情的情况下安排到其他驾校培训。因其他驾校存在另行收费、拒签合同等情形,小王表示不同意,要求退费却被拒,于是诉至雨花区法院。
法院审理认为,小王与驾校之间的培训服务合同,系双方真实意思表示,合法有效,双方均应当按照合同约定履行。驾校未对小王提供培训服务,也没有证据证明小王同意并接受了变更方案,因此驾校收取的培训费应当退还。
签订合同后一直无法考试,解除合同
未取得驾驶员培训资质,返还培训费
某培训公司成立于2023年4月,经营范围显示有机动车驾驶员培训内容。同年9月,罗先生与该公司达成驾驶员培训合意,并支付了驾驶员培训费3000元,双方签订合同,就有关培训、费用缴纳等事项进行了约定。但培训公司收费后一直没有为罗先生进行注册和驾驶员培训服务,罗先生要求公司退还所交的培训费,但公司一直拒绝退还,为此罗先生诉诸法院。同年11月,长沙市交通运输局出具证明,证实某培训公司未在该局完成机动车驾驶员培训备案,未取得驾驶员培训资质。
雨花区法院认为,本案中,某培训公司在明知自身未在交通运输部门完成机动车驾驶员培训备案,未取得驾驶员培训资质的情况下,擅自与罗先生达成培训合意、签订合同并收取其培训费,该行为因违反行政法规强制性规定而无效,公司由此取得的财产应当予以返还,遂判决某培训公司返还罗先生培训费300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