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证券从业资格考试《法律法规》高频考点(1)证券从业考试

考点:证券公司反洗钱工作(第二章第一节)

考点解读

一、反洗钱的定义

二、客户身份识别和客户身份资料保存的基本要求

金融机构应当对其分支机构执行客户身份识别制度、客户身份资料和交易记录保存制度的情况进行监督管理。

证券公司、期货公司、基金管理公司以及其他从事基金销售业务的机构在办理以下业务时,应当识别客户身份,了解实际控制客户的自然人和交易的实际受益人,核对客户的有效身份证件或者其他身份证明文件,登记客户身份基本信息,并留存有效身份证件或者其他身份证明文件的复印件或者影印件:

(一)资金账户开户、销户、变更,资金存取等。

(二)开立基金账户。

(三)代办证券账户的开户、挂失、销户或者期货客户交易编码的申请、挂失、销户。

(四)与客户签订期货经纪合同。

(六)转托管,指定交易、撤销指定交易。

(七)代办股份确认。

(八)交易密码挂失。

(九)修改客户身份基本信息等资料。

(十一)与客户签订融资融券等信用交易合同。

(十二)办理中国人民银行和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确定的其他业务。

金融机构应当保存的客户身份资料包括记载客户身份信息、资料以及反映金融机构开展客户身份识别工作情况的各种记录和资料。

金融机构应当保存的交易记录包括关于每笔交易的数据信息、业务凭证、账簿以及有关规定要求的反映交易真实情况的合同、业务凭证、单据、业务函件和其他资料。

金融机构应采取必要管理措施和技术措施,防止客户身份资料和交易记录的缺失、损毁,防止泄漏客户身份信息和交易信息。

金融机构应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保存客户身份资料和交易记录,便于反洗钱调查和监督管理。

金融机构应当按照下列期限保存客户身份资料和交易记录:

(一)客户身份资料,自业务关系结束当年或者一次性交易记账当年计起至少保存5年。

(二)交易记录,自交易记账当年计起至少保存5年。

如客户身份资料和交易记录涉及正在被反洗钱调查的可疑交易活动,且反洗钱调查工作在前款规定的最低保存期届满时仍未结束的,金融机构应将其保存至反洗钱调查工作结束。

同一介质上存有不同保存期限客户身份资料或者交易记录的,应当按最长期限保存。同一客户身份资料或者交易记录采用不同介质保存的,至少应当按照上述期限要求保存1种介质的客户身份资料或者交易记录。

法律、行政法规和其他规章对客户身份资料和交易记录有更长保存期限要求的,遵守其规定。

金融机构破产或者解散时,应当将客户身份资料和交易记录移交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或者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指定的机构。

根据《证券公司反洗钱工作指引》第二十一条证券公司应当妥善保存客户身份资料和交易记录,保存方式和保存期限按照国家有关规定执行。

交易记录包括关于每笔交易的数据信息、业务凭证、账簿以及有关规定要求的反映交易真实情况的合同、业务凭证、单据、业务函件和其他资料。

第二十三条保管期届满,凡涉及涉嫌洗钱未查清的有关资料,包括客户身份资料和交易记录、可疑交易报告等,应单独保管到事项完结为止。

第二十四条证券公司破产或者解散时,应当将客户身份资料、交易记录、大额交易报告和可疑交易报告移交中国证监会指定的机构。

第二十五条证券公司应根据反洗钱法律法规的要求,建立反洗钱工作保密制度,明确本公司反洗钱工作保密事项的内容以及查阅、复制反洗钱保密档案的审批流程。非依法律法规规定,证券公司及其工作人员不得向任何单位和个人提供反洗钱保密事项信息。

三、洗钱和恐怖融资风险评估及客户分类管理要求、应当提交可疑交易报告的情形及后续控制措施

根据《证券公司反洗钱工作指引》第十六条证券公司应根据中国人民银行《金融机构大额交易和可疑交易报告管理办法》,监测客户现金收支或款项划转情况,对符合大额交易标准的,在该大额交易发生后5个工作日内,向中国反洗钱监测分析中心报告。

第十七条证券公司应当根据反洗钱法律法规要求,制定本公司的可疑交易标准,在办理具体业务过程中发现金额、频率、流向、性质等方面存在异常情形,经有效分析识别认为涉嫌洗钱的,应当在其发生后10个工作日内向中国反洗钱监测分析中心报告。

第十八条对既属于大额交易又属于可疑交易的交易,证券公司应当分别提交大额交易报告和可疑交易报告。

对同时符合两项以上大额交易标准的交易,证券公司应当分别提交大额交易报告。

第十九条发现可能涉嫌犯罪的,证券公司应及时报告中国人民银行当地分支机构和当地公安机关。

第二十条证券公司应建立相应的信息系统,用于大额和可疑交易信息的采集和报送。

四、涉及恐怖活动资产冻结的流程及要求

根据《涉及公布活动资产冻结管理办法》第一条为规范涉及恐怖活动资产冻结的程序和行为,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公共利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反洗钱法》、《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加强反恐怖工作有关问题的决定》等法律,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适用于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依法设立的金融机构、特定非金融机构。

第五条金融机构、特定非金融机构发现恐怖活动组织及恐怖活动人员拥有或者控制的资产,应当立即采取冻结措施。对恐怖活动组织及恐怖活动人员与他人共同拥有或者控制的资产采取冻结措施,但该资产在采取冻结措施时无法分割或者确定份额的,金融机构、特定非金融机构应当一并采取冻结措施。对按照本办法第十一条的规定收取的款项或者受让的资产,金融机构、特定非金融机构应当采取冻结措施。

第六条金融机构、特定非金融机构采取冻结措施后,应当立即将资产数额、权属、位置、交易信息等情况以书面形式报告资产所在地县级公安机关和市、县国家安全机关,同时抄报资产所在地中国人民银行分支机构。地方公安机关和地方国家安全机关应当分别按照程序层报公安部和国家安全部。金融机构、特定非金融机构采取冻结措施后,除中国人民银行及其分支机构、公安机关、国家安全机关另有要求外,应当及时告知客户,并说明采取冻结措施的依据和理由。

第八条金融机构、特定非金融机构及其工作人员对与采取冻结措施有关的工作信息应当保密,不得违反规定向任何单位及个人提供和透露,不得在采取冻结措施前通知资产的所有人、控制人或者管理人。

第十条金融机构、特定非金融机构不得擅自解除冻结措施。符合下列情形之一的,金融机构、特定非金融机构应当立即解除冻结措施,并按照本办法第六条的规定履行报告程序:(一)公安部公布的恐怖活动组织及恐怖活动人员名单有调整,不再需要采取冻结措施的;(二)公安部或者国家安全部发现金融机构、特定非金融机构采取冻结措施有错误并书面通知的;(三)公安机关或者国家安全机关依法调查、侦查恐怖活动,对有关资产的处理另有要求并书面通知的;(四)人民法院做出的生效裁决对有关资产的处理有明确要求的;(五)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情形。

第十一条涉及恐怖活动的资产被采取冻结措施期间,符合以下情形之一的,有关账户可以进行款项收取或者资产受让:(一)收取被采取冻结措施的资产产生的孳息以及其他收益;(二)受偿债权;(三)为不影响正常的证券、期货交易秩序,执行恐怖活动组织及恐怖活动人员名单公布前生效的交易指令。

第十四条资产所有人、控制人或者管理人对金融机构、特定非金融机构采取的冻结措施有异议的,可以向资产所在地县级公安机关提出异议。受理异议的公安机关应当按照程序层报公安部。公安部在收到异议申请之日起30日内作出审查决定,并书面通知异议人;确属错误冻结的,应当决定解除冻结措施。

第十七条中国人民银行及其分支机构对金融机构执行本办法的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对特定非金融机构执行本办法的情况进行监督、检查的具体办法,由中国人民银行会同国务院有关部门另行制定。

第十八条中国人民银行及其分支机构、公安机关、国家安全机关工作人员违反规定,泄露工作秘密导致有关资产被非法转移、隐匿,冻结措施错误造成其他财产损失的,依照有关规定给予处分;涉嫌构成犯罪的,移送司法机关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十九条金融机构及其工作人员违反本办法的,由中国人民银行及其地市中心支行以上分支机构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反洗钱法》第三十一条、第三十二条以及中国人民银行有关规定处罚;涉嫌构成犯罪的,移送司法机关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第二十条本办法所称金融机构、特定非金融机构,是指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反洗钱法》等法律法规规定,应当履行反洗钱义务的机构。依据《非金融机构支付服务管理办法》(中国人民银行令〔2010〕第2号发布)取得《支付业务许可证》的支付机构适用本办法关于金融机构的规定。本办法所称冻结措施,是指金融机构、特定非金融机构为防止其持有、管理或者控制的有关资产被转移、转换、处置而采取必要措施,包括但不限于:终止金融交易;拒绝资产的提取、转移、转换;停止金融账户的开立、变更、撤销和使用。本办法所称资产包括但不限于:银行存款、汇款、旅行支票、银行支票、邮政汇票、保单、提单、仓单、股票、债券、汇票和信用证,房屋、车辆、船舶、货物,其他以电子或者数字形式证明资产所有权、其他权益的法律文件、证书等。

考点练习题

1.证券公司应当保存的客户资料包括()。

I.记载客户身份信息、资料

II.每笔交易的数据信息、业务凭证、账簿

III.反映证券公司开展客户身份识别工作情况的各种记录和资料

IV.反映交易真实情况的合同、业务凭证、单据、业务函件

A.I、III

B.I、II、III

C.I、II、III、IV

D.I、II、IV

参考答案:A

解析:公司应当保存的客户身份资料包括记载客户身份信息、资料以及开展客户身份识别工作情况的各种记录和资料。

2.证券公司客户资料在业务关系结束后,证券交易信息在交易结束后,应当至少保存()年。

A.5

B.10

C.15

D.20

解析:证券公司客户资料在业务关系结束后,证券交易信息在交易结束后,应当至少保存5年。

THE END
1.分支机构是分支机构吗?法律上是如何规定的?法律分析:分支机构够包括分公司,但不等于分公司。企业分支机构主要有两种形式:一种为分公司;一种为...https://www.findlaw.cn/wenda/q_37554801.html
2.分支机构登记的法律规定是什么法律常识在线法律知识查询《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登记管理条例》第四十六条对分支机构登记有何规定 分支机构的登记事项包括:名称、营业场所、负责人和经营范围分支机构的名称应当符合国家有关规定,分支机构的经营范围不得超过公司的经营范围 公司设立分公司的,应当自作出决定之日起三十日内向分公司所在地公司登记机关申请登记;法律、行政法规或者国务院...https://www.lawpa.cn/changshi/1079119.html
3.法律法规法律规定分支机构应当办理登记的,依照其规定。 分支机构以自己的名义从事民事活动,由此产生的民事责任由法人承担。 第七十一条 设立人为设立法人从事的民事活动,其法律后果在法人成立后由法人承受;法人未成立的,其法律后果由设立人承受,设立人为二人以上的,承担连带责任。 第七十二条 法律对合作社法人有规定的,依照其...http://lawyer.ruc.edu.cn/flfg/430310d423b24a87a35570efe731b220.htm
4.中国人民银行对有关金融机构分支中国人民银行法律法规一、为配合人民法院解决“执行难”问题,中国人民银行向各商业银行和非银行金融机构下发了《关于加强金融机构依法履行生效法律文书的通知》(银发[1999]352号)。《通知》规定,“各金融机构应主动履行法律义务。对生效法律文书中规定由分支机构承担责任的,应首先由金融机构的分支机构履行责任,该分支机构自身无力履行的,由...https://code.fabao365.com/law_219152.html
5.2020年法考客观题试题(卷一回忆版单选部分)所谓立法者目的解释,也叫主观目的解释,是指根据参与立法的人的意志或立法资料揭示某个法律规定的含义。故,C选项不当选。关于六种法律解释方法在使用上的位阶顺序,现今大部分法学家都认可下列位阶:文义解释一体系解释一主观目的解择一历史解释比较解释一客观目的解释。但是,这种位阶关系只是初步的,是相对而非绝对的,...http://www.dujiaoshou.com/fakao/zhenti/202111088296.html
1.外国公司分支机构的法律地位有什么规定,规定是啥外国公司对其分支机构在中国境内进行经营活动承担民事责任。2、经批准设立的外国公司分支机构,在中国境内从事业务活动,必须遵守中国的法律,不得损害中国的社会公共利益,其合法权益受中国法律保护。3、外国公司撤销其在中国境内的分支机构时,必须依法清偿债务,依照本法有关公司清算程序的规定进行清算。未清偿债务之前,不得...https://m.66law.cn/v/wenda/2878472.aspx
2.湖南省市场监督管理行政处罚裁量权实施办法及基准【法律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第一百九十二条第一款:外国公司在中国境内设立分支机构,必须向中国主管机关提出申请,并提交其公司章程、所属国的公司登记证书等有关文件,经批准后,向公司登记机关依法办理登记,领取营业执照。 【处罚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第二百一十二条:外国公司违反本法规定,擅自在中...http://www.chenxi.gov.cn/chenxi/c113876/202307/08a79a85cf9a48dc95bc156760bd8333.shtml
3....人员后续职业培训大纲(试行)》的公告法信《公司法》共11章,分别是总则、有限责任公司的设立和组织机构、股份有限公司的设立和组织机构、股份有限公司的股份发行和转让、公司债券、公司财务、会计、公司合并、分立、公司破产、解散和清算、外国公司的分支机构、法律责任、附则。学习《公司法》的目的是使证券从业人员进一步熟悉《公司法》,掌握公司的设立和运行机制...https://www.faxin.cn/lib/zyfl/ZylfSimple.aspx?gid=A110387
4.金融机构应要求其境外分支机构和附属机构在驻在国家(地区)法律...金融机构应要求其境外分支机构和附属机构在驻在国家(地区)法律规定允许的范围内,执行《金融机构客户身份识别和客户身份资料及交易记录保存管理办法》的有关要求,驻在国家(地区)有更严格要求的,遵守其规定。如果《金融机构客户身份识别和客户身份资料及交易记录保存管理办法》的要求比驻在国家(地区)的相关规定更为...https://www.shuashuati.com/ti/b641db983ea1424f81d0808d902f7bd9.html?fm=bdbds7834989df0c1e429e3beba2b25cb618e
5.关于电梯维保的法律规定有哪些(关于电梯维保的法律规定)第一条 为加强对电梯日常维护保养活动的监督管理,保障电梯日常维护保养的质量和安全,避免和减少电梯事故,根据国务院《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等法律、法规的规定,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 本规定所称电梯是指动力驱动,利用沿刚性导轨运行的箱体或者沿固定线路运行的梯级(踏步),进行升降或者平行运送人、货物的机电设备,包括...https://www.rdhyw.com/know/show-2737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