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贵州省特岗教师考试中,教育学知识点一直是大家感觉难于背诵和理解的。今天主要给大家讲解一下课程的分类。这一知识点一般是以单选备考,主要以分类依据、概念判断、例子的形式考查大家对这个知识点是否能正确理解和区分,故需要大家进一步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
课程的分类
一、按照学科固有属性划分:分为学科课程和经验课程
1.学科课程:是以文化知识为基础,按照一定的价值标准,从不同的知识领域或学术领域选择一定的内容,根据知识的逻辑体系,将所选出的知识组织为学科的课程。
【关键词】间接经验、学科。
【理解】学生学习的是别人总结好的有系统、有逻辑的知识。
【主导价值】传承人类文明,使学生掌握、传递和发展千百年来人类积累起来的知识文化遗产。
【代表人物】夸美纽斯、赫尔巴特、斯宾塞。
【举例】语数外音体美;物理课;化学课;生物课等。
2.经验课程:是从学生的兴趣和需要出发,以儿童的主体性活动的经验为中心组织的课程。
【关键词】直接经验。
【主导价值】使学生获得关于现实世界的直接经验和真切体验。
【代表人物】杜威、克伯屈。
二、按照课程内容的组织方式:分为分科课程和综合课程。
1.分科课程:是指从不同门类的学科中选取知识,按照知识的逻辑体系,以分科教学的形式向学生传授知识的课程。
【关键词】分科教学、单一学科。
【理解】强调的是课程内容的组织形式,给学生传授不同门类、不同学科的知识。
【举例】语数外音体美、物理课、化学课等;我国最早的分科课程是“六艺”;西方最早的分科课程是“七艺”。
2.综合课程:是一种多学科的课程组织模式,它强调学科之间的关联性、统一性和内在联系。
【关键词】多学科。
【理解】综合课程强调把多个学科融合起来。
【代表人物】怀特海。
【举例】语言与历史、生物学、综合自然学科等。
三、从课程设计、开发和管理主体来区分:分为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
1.国家课程:是根据所有公民基本素质发展的一般要求设计的,它反映了国家教育的基本标准,体现了国家对各个地方、社区的中小学教育的共同要求。
【关键词】国家、全国各地。
【理解】由国家教育部设计开发的课程。
【主导价值】通过课程体现国家的教育意志,确保所有国民的共同基本素质。
【举例】语文课、数学课等。
2.地方课程:是地方教育主管部门以国家课程标准为基础,在一定的教育思想和课程观念的指导下,根据地方经济、特点和文化发展等实际情况而设计的课程。
【关键词】地方、XX省。
【理解】由地方设计开发的课程。
【主导价值】通过课程满足地方社会发展的现实需要。
【举例】《贵州省情》。
3.校本课程:是一个以学校为基地进行课程开发的民主决策的过程,即校长、教师、课程专家、学生以及家长和社区人士共同参与学校课程设计的制定、实施和评价活动。
【关键词】XX学校、XX学校老师。
【理解】校本课程强调的是以学校教师为主要人员开发设计的课程。
【主导价值】通过课程展示学校的办学宗旨和特色。
【易混知识点】
分科课程VS学科课程
分科课程:强调课程内容的组织形式。
学科课程:强调课程内容固有的属性。
【小试牛刀】
1.环保机构下属一所学校为了向本校学生宣传环保意识,专门开设了学习垃圾如何分类的课程。这门课程属于()。
A.综合课程B.国家课程C.校本课程D.地方课程
1.【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课程的类型。按照设计开发主体,课程分为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及校本课程(学校课程)。其中,校本课程是指学校在确保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有效实施的前提下,针对学生的兴趣和需要,结合学校的传统和优势及办学理念,充分利用学校和社区的课程资源,自主开发或选用的课程。其主导价值在于通过课程展示学校的办学宗旨和特点。题干中这所小学是环保宣传单位的下属小学,并且是专门开设环保课程宣传环保意识。体现了这所学校的办学特色和结合自身优势开发校本课程。C项正确。
2.将课程划分为学科课程和经验课程的依据是()。
A.课程内容的组织方式B.课程任务不同
C.课程呈现方式D.课程内容属性
2.【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课程分类的分类标准。课程按内容属性可分为学科课程和经验课程。学科课程是指根据学校教育目标、教学规律和一定年龄阶段的学生发展水平,分别从各门学科中选择部分内容,组成各种不同的学科,彼此分立的安排他们的教学顺序、教学时数和期限。经验课程又称活动课程,它打破学科逻辑组织的界限,以学生的兴趣、需要和能力为基础,通过学生自己组织的一系列活动而实施的课程。故正确答案为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