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后服务主要包括安排学生做作业、独立阅读、体育、艺术和科普活动,以及娱乐游
戏、拓展训练、开展社区和兴趣小组活动、观看适合儿童的电影等。2022年2月24日,
教育部办公厅根据儿童早退、家长晚退的事实,提出了《关于做好中小学生课余服务工作
为全面贯彻落实省教育厅、市教育局《关于搞好小学生校内课后服务工作的指导意
见》,***从2022-2022学年度第二学期开始全面实施校内课后服务工作。为将此工作坚
实大力推进,融合我校实际情况,特制订如下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学校积极开展校内课后服务,着力化解小学放学后、家长上班前学生无人看护等社会
政府学生在读出席丰富多彩的兴趣小组活动,大力唤起学生的自学兴趣,发展学生的个性
特长。为全面育人、推动社会人与自然平衡作出积极主动贡献。
二、课后服务实施原则
1、无偿性原则。课后校内服务工作在校园内展开。学校科学、合理利用教室、操场、
功能科室、师资等免费为学生展开全方位的服务,不以任何名义缴纳任何费用。
2、科学性原则。课后服务课程的设置,将校内外各种课程资源进行统筹安排,精准
化制定校内课后服务内容。全面保障服务工作的科学性与合理性。
3、安全性原则。学校进一步健全安全管理制度。制订并全面落实严苛的考勤、监管、
应急预案等措施。明晰岗位分工,责任全面落实至每一位教师。百分百同时实现课前与课
后、课上与课下无缝贯通。保证校内课后服务期间每一位师生的人身安全。
4、自愿性原则。针对学生校内课后服务工作,完全遵循家长自愿的原则。对于是否
服务内容等,在自愿的前提下,凡是参与课后服务的学生,家长在学校下发的服务工作致
家长一封信中,进行书面签字提出服务申请。
三、领导非政府机构
领导小组成员的岗位职责:
1、深入细致自学领悟上级文件精神,多方介绍实际情况,严格制订校内课后服务工
作的实施方案。整体精心安排、介入方案大力推进进程。
进行总结。针对服务工作推进过程的活动形式、活动内容、活动场地、师资配比等不合理
的问题及时进行调整和优化。
3、深入细致服务工作当中,搞好每天活动的监管与评选。全面确保“弹性离校”全
体师生的人身安全。针对评选结果定期举行段某某,展开交流、总结,力争每一个活动小
组活动的积极开展都富有成效。
四、课后服务形式与内容
学校立足实际,充分利用各种校内外资源,本着“因校施教”的原则,以培育自学兴
趣、发展能力特长、开阔视野、可观学识为目的,以校级和班级社团活动居多积极开展例
如下课后服务内容:
1、校级社团活动:充分挖掘现有师资资源,根据师资能力与特长,组织开展合唱、
舞蹈、器乐、书法、国画、花篮、足球、轮滑、机器人、航模等系列校级社团活动。
2、班级社团活动:充份拓宽学科的外延,着力培育学生各项自学的兴趣与能力,积
极开展德政、劳动、写作、写字、手抄报等系列班级社团活动。
一年级:4:30——5:40二年级:4:30——5:50三年级:4:30——5:55
四、五年级:4:30——6:00六年级:4:30——5:40
六、课后服务要求
1、不出席活动的学生,家长在原放学时按时直奔孩子回家。
4、对校级社团活动学生,实行指导教师与班主任无缝隙衔接管理。班主任清晰掌握
本班各校级社团活动的参与人数。每日校级课后服务活动结束,指导教师与班主任进行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