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案释法|小伙贷款3万多买私教课,第二天就后悔要退款,能退回多少?
25岁的小海(化名)是一名java工程师,平时工作起来久坐不动,还经常加班到深夜。几年下来,小海比学生时代胖了好几圈。去年7月,小海在加班结束的回家路上,路过一家健身房,被推销的健身活动吸引了。
在健身教练的一通游说下,小海当即决定办卡、买私教课。按教练定的训练计划,小海买了2600元的半年卡一张,又花了3.2万元买了30节常规私教课和48节康复私教课。
几个课加起来总价有3.5万元,小海一下子拿不出这么多钱,就通过借呗、花呗分期、信用卡等方式,分成多笔订单支付了这笔钱。等小海买完课,已经晚上11点多。第二天中午,健身教练约小海在晚上9点去上第一节私教课。可睡了一觉起来的小海越想越后悔,打起了退堂鼓,晚上8点多回复教练:“我有点想退钱,我不想干了。”小海还表示,自己这等于是借贷款买课,“我为此不安了一整天,我怕我信用违规,也怕家里出了事情急需用钱,我是该退钱还是来上课?”健身教练就劝小海说:“每个月就还2000多元,你安心锻炼,我们给你做好了计划。”但随后小海就明确表示:“我爸妈明确反对我付钱,我怎么退钱?”
■法官说法
承办法官提醒,在进行购买健身卡、私教课时,要保持理性。如消费者一次性充值数万元,甚至贷款数万元消费的,很容易埋下纠纷隐患。本案中,健身房的发展可能因这些消费纠纷受影响,小海最终也花了1750元为自己的一时冲动“买单”。
此外,消费者在签订合同时应当注意审查合同格式条款,不要只听信美好空洞的承诺,对于合同中的履行期限、服务方式以及合同解除、违约责任的约定应当尽可能充分详细了解并确认。
上个月,杭州市体育局、杭州市市场监督管理局、杭州市消费者权益保护委员会联合推出的《杭州市健身服务市场合同(示范文本)》(以下简称示范合同),消费者可以对比参照,来看看健身房给出的格式合同条款是否存在显示公平的情况。
在示范合同中,就对健身房消费纠纷中常引发争议的条款做了更为公允的约定。
例如约定消费者因为客观原因,如公司搬家、生病等转卡,健身房不收费;会籍和私教的双方违约金额比例分别为不超过10%、25%;如消费者违约,需要付给健身房违约金;如健身房突然关闭,要将剩余的年卡和私教费用退还消费者,同时需支付违约金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