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自治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2023年我区十大消费投诉热点,其中餐饮和住宿服务类、文化娱乐体育服务类、美容美发洗浴类投诉热点中,都涉及预付式消费过程中存在退款问题。预付式消费究竟存在哪些问题?如何破解难题?记者对此进行了采访。
预付式消费频遇退费难题
“群里大多数是孩子家长,之前给孩子报名参加课外培训,后来培训机构负责人跑了,家长们面临退费难。”家长刘女士说,2020年,她缴费2万元,在金宝贝国际早教乌鲁木齐中心店(以下简称“金宝贝”)给孩子做课外培训。2022年春天,金宝贝突然关门,家长投诉后,市场监督管理部门联系到金宝贝负责人,经协商,金宝贝将孩子转到另外两家培训机构名下继续课外培训。
家长秦女士说,她与其他家长曾向市场监管、教育等部门投诉,由于联系不到金宝贝负责人,问题至今没解决,“监管部门建议我们通过司法途径解决,但找不到人,没法起诉。何况起诉周期太长,家长们也耗不起。”
市民何女士在大足神农乌鲁木齐店办理的会员卡,卡里还有2000多元没消费,该店关门后无法退费。何女士提供
3月15日,大足神农乌鲁木齐友好店大门紧闭。记者胡大敏摄
14日,记者在乌市友好南路一家酒店负一楼看到,大足神农乌鲁木齐友好店大门紧闭,酒店一位保安说,这家门店去年夏天就关门了。
约定不明监管盲区增加取证难度
近日,多名家长在石榴云12345问政平台反映位于乌鲁木齐市CCMALL时代广场二楼的美吉姆早教店关门,此前给孩子报的课程无法继续上。图为3月15日,美吉姆CCMALL时代广场店已暂停营业。记者胡大敏摄
建议银行三方托管降低预付消费风险
美吉姆早教CCMALL时代广场店发布的闭店通知。记者胡大敏摄
“建议新疆学习国内一些城市的做法,尽快出台地方性预付式消费法律法规。”新疆法爱律师事务所主任律师康明远说,同时要加大预付式消费的监管力度,执行银行三方托管,经营者需先去监管部门注册,消费者把预付款打给银行,消费者消费一次,银行转给经营者一次,如此可以有效防范经营者跑路,减少消费者损失。
康明远同时建议,职能部门要对发卡商户及其主要管理人员设定资质门槛,如要求经营者无重大违法违规行为、无欺诈消费者行为的不良记录等。“尽快建立黑名单制度,对失信企业与个人进行登记和公示,在工商执照办理等方面提高门槛。”
施亮提醒,消费者在预付式消费时,一定要选择规模较大、证照齐全、信誉度较高、经营状况良好的商家。此外,办卡时要理性消费,不要被优惠“冲昏头脑”。“经营者也应坚守诚信原则,加强行业自律和规范管理,对预付卡的消费方式、售后服务等方面设立明确的使用规则,并与消费者签订书面合同来约定双方的权利义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