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样解决方案--用于半导体晶片制造(Fab)的工作场所
一、标准编制的意义
二、标准编制背景
(一)现行标准
1987年,国务院颁布了《公共场所卫生管理条例》,为配合条例的实施,1988年原卫生部颁布了《公共场所卫生标准》,1996年,根据上述法规、标准的执行情况,原卫生部组织对公共场所卫生标准进行了修订,颁布了现行的12项公共场所卫生标准(见表1)。
表1现行公共场所卫生标准
序号
标准国标号
标准名称
1
GB9663-1996
旅店业卫生标准
2
GB9664-1996
文化娱乐场所卫生标准
3
GB9665-1996
公共浴室卫生标准
4
GB9666-1996
理发店、美容店卫生标准
5
GB9667-1996
游泳场所卫生标准
6
GB9668-1996
体育场所卫生标准
7
GB9669-1996
图书馆、博物馆、美术馆、展览馆卫生标准
8
GB9670-1996
商场(店)、书店卫生标准
9
GB9671-1996
医院候诊室卫生标准
10
GB9672-1996
公共交通等候室卫生标准
11
GB9673-1996
公共交通工具卫生标准
12
GB16153-1996
饭馆(餐厅)卫生标准
(二)标准名称与内容的主要修订
现行12项公共场所卫生标准以场所进行区分,分别规定了不同公共场所的卫生指标与限值。本次修订后的标准将原标准按场所进行分类改变为按监测指标进行分类;根据不同场所、不同指标类别,增加了推荐性卫生要求;增加了公共场所集中空调通风系统的卫生学指标;增加了公共场所用品用具的种类和卫生学指标,内容上与原标准体系具有一致性和延续性,是对原标准的整合和优化,由于体例的变化,新标准名称改为《公共场所卫生指标及限值要求》。
三、重要指标及主要修改部分的修订依据
(一)普遍提高了公共场所新风量卫生要求
现行标准对3星级以上宾馆/饭店、舞厅等新风量要求30m3/(h?人),3星级以下宾馆/饭店、影剧院等、体育馆、商场、交通工具、餐馆新风量要求20m3/(h?人),酒吧、茶座、咖啡厅新风量要求10m3/(h?人),其他场所无要求。本次标准修订对有睡眠、休憩需求的公共场所新风量不小于30m3/(h?人),其他场所新风量不小于20m3/(h?人),实现了对公共场所的全覆盖。
新风特指室外新鲜空气,室内外有效的空气交换是稀释公共场所室内空气污染物浓度,保证室内空气质量,达到人体健康需求的有效措施。在现阶段,由于集中空调系统等机械通风措施在公共场所的普遍应用而使提高室内空气“新鲜”程度成为可行的卫生要求。
(二)大部分室内空气污染物卫生要求与GB/T18883统一
(三)提高了游泳池水、沐浴用水水质卫生要求
与现行《公共浴室卫生标准》和《游泳场所卫生标准》比较,本标准无论从水质卫生指标数量还是卫生限值均有大幅度提高。
沐浴用水增加嗜肺军团菌不得检出的要求,对控制沐浴水军团菌污染所导致的疾病传播十分重要。
泳池水多项指标的卫生限值更加严格,浑浊度由5提高到1,pH由6.5-8.5提高到7.0-7.8,菌落总数由1000提高到200,大肠菌群由18个/L提高到不得检出。浑浊度是反映游泳池水物理性状的一项指标,本标准规定池水散射浊度与生活饮用水一致,国内游泳场所调查表明常规的水处理工艺可将浑浊度净化到≤12NTU,世界卫生组织《游泳池水环境指导准则》指出游泳池水浊度宜在0.5NTU,根据经济可行原则,结合我国国情,本标准将游泳池水浑浊度限值规定为不得大于1NTU。《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2006)主要考虑的是水的酸碱度对输水管道的腐蚀性影响,规定生活饮用水pH的范围在6.5~8.5之间,但在游泳池水处理中,大多数消毒剂的杀菌作用取决于pH值,因此必须使pH值保持在一种消毒剂的最佳有效范围内。本次修订等同采用CJ244-2007游泳池水质标准,将游泳池水pH限值范围规定在7.0~7.8之间,与国际上大多数国家规定的pH值范围接近。水中总大肠菌群国际上均以100mL水样中污染的总大肠菌群最大可能数(MPN)表示,很多国家对大肠菌群的限值要求规定为不可检出(OMPN/100ml),因此本次修订我们也将总大肠菌群定为不得检出。
通过本次修订,我国游泳池水水质已接近国外发达国家和国际泳联的标准。
《公共场所集中空调通风系统卫生规范》(WS394)是原卫生部于2012年9月19日发布的卫生行业标准。该规范规定了公共场所集中空调通风系统的设计、质量、检验和管理等卫生要求,由于有专门的标准对集中空调的卫生学指标进行规定,为了保持标准的一致性,本标准规定公共场所集中空调通风系统应符合《公共场所集中空调通风系统卫生规范》(WS394)的要求。
上一页
下一页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广安门外大街168号朗琴国际大厦A座16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