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训机构「跑路」怎么办?22名大学生的退费维权之旅

作者简介:李孟超,青岛某高校法学院大三在读,武大学硕备考中。曾入围「小城杯公益诉讼大赛」复赛。

相信很多同学都和我一样,认为大学生活总得给自己找点除了按时上课之外的事情做。在2018年,我通过一场宣讲会了解到某英语培训机构。这家英语培训机构主打沉浸式英语学习课程,包括电影课、阅读课、西方文化课等一系列通过英语口语教授的课程。课程一共分为六个级别,老师在跟学生推销课程时会让学生做一个测试,看学生的英语水平处在哪一个级别,然后根据学生的个人意愿,自行选择提升多少个级别。

本人高考英语135,自信满满做了测试,结果测试水平只达到了Level2,还有4个级别的提升空间。当时也不知道是自己真的想要学好英语还是单纯受了销售人员的蛊惑,花了两万块报名了4个等级的提升课程。事实证明(包括我后期和这些销售老师进行了沟通以及去其他的培训机构了解他们所谓的销售话术),原来我并不是有多爱学习,其实就是受了他们的蛊惑。

他们的推销确实很有煽动性,但是实际的教学质量以及老师课后的督促效果也并没有达到当时所说的效果,就好像是春晚那个买保健品的小品,一个普普通通甚至质量差到能蹦弹簧的床垫子,经过一番话术后,就变成了神乎其神的保健品。当时我还觉得这种推销很可笑,没想到这样的话术我也会碰到,只不过保健品变成了英语课,长命百岁的愿望被替换成了学好英语的心理。

事已至此,我心想就当买个教训了,但是,麻烦事却远不止于此。

因为去年的疫情,所有人无法返校,这种沉浸式的学习模式也改成了线上模式,学习效果自然是大打折扣。虽然大家反映过几次问题,但也没多说什么,毕竟是因为疫情不能返校嘛,我们都可以理解。

开学之后,我去找老师问秋季学期什么时候开课。过了几天老师就在课程群要求我们发各自的课表,并且表示近几天就能开课,但没有提到具体的上课方式。我就接着去问,这学期总该恢复线下授课了吧。结果老师回复道,还是继续线上课。我心想这不是开玩笑嘛,没有了线下这种沉浸式的英语学习环境,还提升什么英语能力。当我把这个消息告诉给别的同学时,他们也比较懵圈,都说以为是线下授课,所以有的同学已经把自己的课表给发了出去。

到了这种境地,我觉得我们这些花了钱的穷大学生应该见面聊聊,商量接下来应该怎么办。见面之后,本来不是很熟悉的我们因为对同一个机构的吐槽和不满,聊得热火朝天。我们既知道他们喜欢和稀泥,又害怕他们会跑路,所以一时半会也没想出什么主意。因为是我召集大家的,自觉有责任提供点建议供大家选择。我说咱们线上找老师沟通,你看他们的回复像是有一个沟通的态度吗?线上说不清楚,大家看就由我和张立龙(另一位同学)去把老师约出来,表达一下咱们的诉求,看他们是否给我们解决问题。

「如果他们不解决怎么办?」碰面的几个同学问。

我也不知道怎么办,心里没底,不过这个时候只能给大家打气:「如果不行的话,咱们就起诉他。先好好和他商量,谈不成就走法律这条路。」

「走法律这条路能行吗?咱们的胜算几率大吗?」

「你想啊,咱们当时签订的合同,他都不给咱们上课了,你说是谁的问题当然是他们的问题了,我看咱们赢的机会还是比较大的。」

接下来我就按照上述的三个步骤介绍维权经过。

聊完之后我们就把协商的内容通知给群里的其他同学。

「来学校上课的问题就在于同学们是分散在大学的两个校区,到底是哪边迁就哪边呢?另外,课程质量怎么保证?」

群里的这些回复表明同学们不同意这些敷衍了事的解决方案。

我前面已经提到,我们当地的教体局在2020年6月份便准许校外培训机构开课,所以培训机构主张因为疫情(不可抗力)不能开课是不成立的。另外,我们当时签订的合同有约定不能退款,说的是因为学生的原因才不能退款。那么现在是培训机构变更合同的履行方式,所以这并不是不能退款的情形。

再退一步说,这种班级课程又不是高大上的一对一私人订制,就算是因为学生的个人原因而要求退费,也应当是可以的。所以这个禁止退费的条款也应当属于排除学生权利的格式条款,应当是无效的。最后这个课程主管还说:「你们愿意起诉就起诉吧,我们最坏的打算是申请破产保护,反正现在这个机构已经没钱了。」

这句话可真把我逗笑了。她意思就是,哎我懂法律,我知道我作为股东只承担有限责任,所以我不怕你告我,这就是典型的地痞无赖作风。

我的一位老师曾说过这么一句话:「不懂法不可怕,因为不懂法的人知道自己几斤几两,如果遇到法律问题一般会很虔诚地去请律师等专业的人咨询,那什么样的人可怕呢?就怕学的法律知识一瓶子不满半瓶子晃荡,这样的人迷之自信。」遇上这种人不用法律制裁都对不起她自以为是地钻法律漏洞的行为,我必须治治她。

我当时正在修《破产法专题》这门课程:《企业破产法》第35条规定,「人民法院受理破产申请后,债务人的出资人尚未完全履行出资义务的,管理人应当要求该出资人缴纳所认缴的出资,而不受出资期限的限制。」学习这一条时,我打开天眼查,发现这家培训机构的大股东实际缴纳的出资只有20万,另有80万还没实际缴纳。如果像那位「课程主管」说的那样,他们要申请破产保护的话,那我也不怕他们,破产应当缴纳的认缴出资也足够退款的了。

看完这一条,我以为找到了制裁她的法律,但当我把想法反映给课程老师时,老师提出了很现实的问题:破产程序周期长,不确定性大,就算最后判股东加速缴纳出资,但如果股东没钱怎么办,破产费用谁出呢?

唉,用这条法规制裁不了她,好伤心。

既然课程主管把话说到这个份上,协商算是走不成了,那接下来就走调解。

走到这里,已经一个月了,兜兜转转又来到了我既熟悉又陌生的法律。这时有人向我建议,你解决这个问题别采取横向手段,要纵向解决。我不太明白,问了以后才知道,他是想让我一个人去联系退回自己的钱,带上这么多同学,这不就是让对方觉得你想把事情闹大吗,怎么还会退你钱呢?

但我不同意这种观点——第一,我们已经做出了很多让步,包括说剩余课程的钱款也可以相应减少一些,然而培训机构的态度始终强硬,不愿意协商;第二,我们说好了要团结,这还没开始走法律途径呢,我要是做出这种事,不说别人,就说其他21位同学怎么看我们法学生?所以我谢绝了他的好意。

行政主管部门的调解不奏效,最终还是来到了最后一步。我当时觉得诉讼起诉,尤其是22位同学一同起诉并不是件易事,所以我从一开始就没打算借一人之力到法院起诉。

我写了一份情况说明,很快便引起了检察院的重视。不过我们的情况并不符合公益诉讼的条件,接待我的检察官认为我们的情况属于支持起诉的情形,建议我先提交带有大家签名的支持起诉书。

当我提交部分学生的资料以及申请支持起诉书后,第三天崂山区检察院就联手区教体局、市场监管局成立诉前职能联动小组,想通过诉前调解的方式解决退费问题。当检察官把职能联动小组开会的照片发给我们时,心想终于有人愿意回应我们的诉求了。

检察院和职能部门积极准备调解和诉讼的事宜。而我则去负责收集整理维权学生的证据资料以及发动同学寻找其他的维权学生。在这个过程中,我发现有很多同学的法律以及维权意识还是比较薄弱的,比如签约之前不会去看这家机构有没有具备培训资质、不会仔细查看合同的限制性条款以及因为怕麻烦而不愿意维权。

说到这呢,我就举个例子,这位同学是我之前在教培机构认识的。因为刚开始维权的人比较少,我就挨个去找可能存在退费问题的学生,所以当时就找到他了。我说,你看机构现在都不能给我们恢复线下上课,课程质量根本没法保证。他说这么个机构没倒闭还能进行线上课就算好的了。我一想,说得也是。然后我又说,那机构没能力提供线下课,总该退还剩余的课程费用吧?这位同学回答道,哪个机构不想留住人,接着赚这些钱,谁想这么轻易的就把客户放走?我一想,也有道理。我又说,那不退还费用,这个机构负责人总该跟同学好好商量一下吧。然后这位同学说,公司老板都这样,哪个不是态度差,还想多扣点钱的。

他说到这里,我就觉得,这个同学要么是家里有矿,不在乎这几千块钱,要么就是英语机构的股东。热脸贴着冷屁股,我何苦?所以我就不聊了。不过等到后来他得知检察院要支持起诉时又来找我,想一起加入维权。我说行,前提是你得保证以后不当这样黑心的老板。

虽然接下来检察院和职能部门做了很多努力,积极调解,但是这个机构负责人就是不联系我们,拒不配合。十多天就这样过去了,最后我们放弃了调解,准备起诉。

就这样我们就开启了等待庭审的模式。收到法院通知,2021年1月21号开庭。寒假的时候我正好留在青岛实习,所以正好能以当事人的身份和律师一起去开庭,这是我作为当事人第一次参加庭审,心里还是蛮激动的,而当我看到被告也就是机构负责人时,我的心情就不只有激动了。

因为被告给我们教过课,在我们眼里她是位讲课蛮有意思的老师,和曾经给你讲过课的老师对簿公堂,我心里是会有些异样感觉的,说不出来是愧疚还是什么,只想着如果这位负责人能尽快把钱退了,我们也就心平气和地做个调解。

22位同学将质证程序挨个走了一遍,用了5个小时才把这个环节给搞定,中间甚至有过一次法院下班断电。庭审程序结束后,法官试图做被告的调解工作,我觉得被告根本就没理解我们主张全额返还培训费的目的,她还以为我们是狮子大开头,不想调解。其实我们这仅仅是想要给她施压,敦促她主动来和解。在法官调解的过程中,被告还说我们学生造谣她不退费,给她个人造成了负面影响,这话简直要笑死我。

当天我们并没有达成调解意见,我看她这个老赖的样子,真担心就算达成调解,她也会说是她可怜我们,想要尽快平息事态才给我们几个钱打发我们,而不是我们应该得到的。如果我们能拿到判决书,诉求能得到法律的认可是再好不过的了。后来法官也来做我们的调解工作,考虑到有3个同学的证据并不完整,如果继续死磕,他们3个很有可能败诉。所以我们以退还所有同学剩余课程的费用为条件,同意和解。今年的四月份,我们22名维权的大学生均拿到了自己的剩余课程费用和民事调解书。

我们的案子结束了,但是它的影响还在持续。检察院以本案为试点,探索民事支持起诉导入法律援助的新机制;检察院连同市场监管局等部门联合开展完善全区预付费消费机制的工作。

这便是我历时6个月,涉及22名大学生,退还费用共计12万余元的维权经历。它能有一个比较圆满的结局,离不开身边人的努力——检察官和律师的帮助,老师的建议以及朋友的聆听与鼓励。在此,我诚挚地向你们表达谢意,有你们陪伴的维权我不孤单!

教培机构的课程价格都不便宜,所以如果真的需要报名培训,一定要擦亮眼睛。一是要看机构有无教育培训资质,没有资质的培训机构,其注册名称往往是「某某教育咨询公司」;二是要警惕课程销售人员的洗脑话术,这些销售人员成功签约学员后拿的提成很高,所以推销起来天花乱坠,不能轻信他们的话。要看他们许诺的培训服务,是否在合同里面明确约定了,没明确约定的,基本上都是钓鱼。

维权过程中,有同学出主意,说那个负责人再不还钱就去她家门口堵她,等我看到群里这条消息时,已经有好几个人附和起来了。大家都有气愤的情绪,我也不例外。但在现实中这种行为是很不可取的,因为我们维权一是为了要回钱,二是为了要个说法,也就是公平正义。如果去她家堵她,万一我们情绪激动动了手,不论是道义上还是法律上,都有可能承担相应的责任,得不偿失。

最开始的时候要明确大家的诉求,只有统一了大家的诉求,接下来不论是去协商还是去寻求帮助,你说的话才有代表性;遇到一个人解决不了的问题、大家可能听不懂的问题(例如什么是保全担保的限制条件),一定要群策群力,一起商量、解释清楚。

THE END
1.线上培训为由诈骗收费如何处理?遭遇线上培训诈骗收费,应当果断采取行动维护自己的权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您可以...https://www.findlaw.cn/wenda/q_46424662.html
1.线上网课机构存在的欺骗消费者行为,如何维权线上网课机构存在的欺骗消费者行为,消费者可以先与线上网课机构协商退费;协商不成,向市场监督管理局、消费者协会等部门进行投诉举报;还可以向人民法院起诉维权。消费者与网课机构的合同怎么处理,网课机构是否涉嫌犯罪,下面由华律网小编为你详细解答。 一、线上网课机构存在的欺骗消费者行为,如何维权 1、与线上网课机...https://m.66law.cn/laws/1989436.aspx
2.普法疫情期间落入消费陷阱?12348律师帮您来维权!如果培训机构将已缴费课程改为线上课程,在双方自愿、平等协商同意的情况下属合理;如培训机构强制要求消费者接受属不合理。消费者和培训机构可以在自愿、平等协商的基础上,选择解除合同退还学费,或选择变更培训合同内容,如延期培训、置换课程等。对于某些培训机构借故拒不退费、强制变更课程的“霸王条款”,消费者可以保留...https://www.shantou.gov.cn/stswsj/gkmlpt/content/1/1725/mpost_1725110.html
3.以案释法当教育培训遭遇“退费难”维权困局该如何破解?随着企业对人才要求的提高,各类教育培训机构也如“雨后春笋”般层出不穷,但与之相伴的“报班容易退费难”却成为众多消费者面临的共同难题。有的人在长时间的等待中逐渐失去了耐心,主动放弃权利;有的人则还在尝试以各种方式来维权。近日,孝南区法院民二庭便成功调解了一起这样的教育培训合同纠纷案件。 https://www.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23814304
4.培训机构退费难?该怎么维权?看看法院怎么判!培训机构退费难?该怎么维权?看看法院怎么判! 作者:MingYuGuanLi 在日常生活中,很多人都有过这样的困扰:在教育机构购买了舞蹈课/健身课/游泳课/书法课等等,预存几千元课时费,上了几节后因为兴趣下降/不认可课堂质量/教育机构迁址等诸多原因不想去了,作为消费者自然是想要求退费的,但很常见的,很多商家会不同意退费...https://maimai.cn/article/detail?fid=1844979861&efid=tnYLPw5y8YXCmUmpIVC3ZA
5.培训机构“不过包退”兑现难维权咋还要跑到“千里之外”?小华介绍,今年3月,他想要报考社工,做这方面培训的机构比较少,中公教育正好有相关课程,他就在网上报名了中公教育的社区工作者招聘(含写作)——笔面协议班,费用是6380元。当时,机构承诺“不过包退”,没有被录取可以退还4380元培训费用,符合退费条件后30-45个工作日内,甲方将把退款支付到乙方提供的银行账户。 https://wxrb.com/doc/2022/11/11/219369.shtml
6.短视频培训机构拒绝退费欺骗消费者怎样维权1、培训机构不退费欺骗消费者的,消费者可先和消费者协会进行举报投诉。 2、举报投诉无果的,消费者可以向法院起诉。 行动建议: 1、培训机构不退费欺骗消费者的,消费者可先和消费者协会进行举报投诉。 2、举报投诉不成功的,消费者可向对方所在地法院提起民事诉讼。 3、起诉需要准备好相关的证据材料,比如双方之间签订...https://m.64365.com/special/20639127/
7.图解培训机构交费容易退费难,咋办?热线猫教你维权热线猫教你维权 当培训机构服务未到位 当退费成了问题、产生纠纷 怎么办?怎么办 最近,热线猫发现 有不少可爱的大朋友们 在反映培训机构问题诉求上 容易误判,用错诉求模板 今天 就让热线猫带你熟悉一下 培训机构问题诉求的正确打开方式 亲们,只需点击“微服务”...https://static.nfapp.southcn.com/content/202110/22/c5861269.html
8.培训机构违规销售大课包家长维权遭遇退费难近两万元学费只能退...面对退费要求,机构称我已经用掉了新课包的17节课,只能退一半课时费。但机构此前从未告知我启用新课包,并且按照合同规定,新课包启用时间是明年,因此我不认可机构的说法。我让机构提供我们第一个课包的消课记录,机构也没有提供。特别是8月份我在新闻上看到多地‘灰姑娘’机构相继闭店的消息后,心中更加着急,希望...https://www.xiancn.com/xzt/content/2023-08/23/content_6772185.htm
9.向"霸王条款"亮"红牌"法院判决退回消费者培训费2023年3月16日,刘璐向河北省吴桥县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请求解除培训协议,退还剩余培训费7230元。 合同条款存玄机 维权退费遇难题 在提交答辩状期间,培训公司依据合同条款对管辖权提出了异议,并提交了《管辖权异议申请书》。 培训公司辩称,双方签订的《培训服务合同》第九条第二款明确约定:“如有未尽事宜,甲乙双方应友...https://www.chinacourt.org/article/detail/2023/08/id/7480916.shtml
10.疫情期间培训机构无法正常上课,可以申请退款吗游泳健身而如果没有相关协议或凭证,那么想要退费就会比较困难。大机构还好一些,资金积累较多,比较爽快。小机构可能维持困难,不那么容易退还。 疫情期间培训机构无法正常上课的情况对线下培训机构来讲很普遍。至于可不可以申请退款还是要看你和培训机构沟通如何。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培训机构来说,疫情不影响线上课程的进展。如果你报...https://www.liivbook.com/post/20148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