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员们都没想到,去年刚刚宣布完成6亿元B1轮融资的“开课吧”,如今已无法兑现“购课全额返款”的承诺。当初在销售人员诱导下,分期购课的学员们,却依然在还款。
>>她的经历很典型
承诺全额返学费
先后贷、借款五六万购课
结果返款无法兑现
小雪说,12月27日,“开课吧”销售向她推荐了“职业精英实战特训”,同样称是“奖学金班”,3个月后可以全额退款。28日,她通过“芝士未来”贷款7980元购课。今年1月20日,又有销售人员向她推荐“开年大课”,称老师为行业精英,一年只开一次,学完课程即可全额返款。21日,她用“芝士未来”贷款6800余元购课。
小雪说,3月18日,她又被“开课吧”销售人员推荐了“事业编制上岸无忧计划”课程,费用2.5万余元,也是奖学金班,报名后就能分6期返款,“当时我信用卡已经没有额度了,花呗额度也不够。”小雪说,销售人员建议她使用花呗、信用卡组合贷进行购课,“我担心还不上分期贷款,销售让我放心,说分12期贷款,第二个月就开始返钱,6期就能返完;如果期间考上事业编,会立即全额返还。”最后,她通过贷款、借款等方式凑齐了购课费。
“很多课程都是从‘免费学’开始,逐渐变成了奖学金班,然后让我贷款购课。”小雪说,今年4月底,“职业精英实战特训”“开年大课”先后结课,“事业编制上岸无忧计划”课程也迎来了首期返款,但钱却迟迟到不了账。她联系老师,发现当初的销售或不回消息,或称已经离职。意识到出现问题,她上网查询,发现很多学员都在反映“开课吧”返款难问题。
小雪说,她曾向北京的“12345”市民热线反映,后“开课吧”客服回复称,最迟6月底返款。6月20日,她再次联系有关部门。30日,“开课吧”客服回复称,会在7月20日至25日返款,“这已经是第三次推迟返款了,我不敢相信他们。”
小雪说,作为刚毕业的学生,她每月工资4000余元,但每月仅“开课吧”的购课贷款,她就得还2300余元,其中不包含向朋友借的2万余元。6月,她向家人坦言,“我妈知道后很惊讶,说她刚刚在‘开课吧’销售的推荐下,分期贷款近5000元,购买了‘情绪密码’课,也是承诺返款……”
>>他们的经历很相似
不仅学员“退费难”
老师也反映没拿到课时费
与小雪遭遇相同遭遇相同的学员还有很多。6月30日,华商报记者联系到多位曾在“开课吧”购奖学金班课程的学员。
学员一:每月生活费1000元相信返款承诺借贷13800元
学员雷蒙(化名)是甘肃某大学计算机专业学生,去年5月,他通过一次“地推”了解到“开课吧”,发现宣传教师中,有计算机业界“大牛”胡某,便报名了“免费试听课”,通过试听课加上了“开课吧”销售人员。
雷蒙说,去年6月,销售人员向他推荐了“名企研发工程师领航就业班”,称该课程为奖学金班,购课费13800元,完成8个月的学业后,可一次性返还购课费,“我说我家里条件不好,一个月生活费只有1000元。销售推荐我用‘芝士未来’分期贷款,称免息服务。”为提升自己,他报了名,“分12期,每期1150元。”今年2月结课后,他没有等到返款的消息,却等到了销售人员离职、新的销售人员接任的状况,“问及返款,对方一推再推,至今都没有消息。”
雷蒙说,家里经济条件不好,一直以来,他都通过打零工等方式凑钱还款,“有时实在没钱了,只好向家里开口,但我至今还没敢将这件事告诉家人。”
学员二:销售称贷款购课后分期返款结果仅返了一次钱
赵蕊说,因为没有存款,销售推荐她使用“芝士未来”分期贷款,分6期,每期4300元。3月24日,她交款后开始学习。4月25日,她交了第一笔分期贷款。5月9日,她收到了第一笔返款,“之后,我按时还按揭,但‘开课吧’再没有返款。他们每次都说财务没有通知。”
课程老师:不清楚“开课吧”销售模式至今大部分报酬未拿到
6月30日,记者联系到曾在“开课吧”任教的老师刘美(化名)。她说,她和“开课吧”属于合作关系,只负责讲课,具体是不是“奖学金班”等,她不清楚。去年年底,“开课吧”工作人员联系到她,称希望她到“开课吧”平台录播、开设直播课,“我们年底签协议后,他们就对课程进行了销售。”
维权群统计:已登记超6000人未返金额超5500万元
6月30日下午,华商报记者见到小雪。她说,6月底,她通过网络联系到一“开课吧”返款维权群,群内有来自全国各地的学员,有四五百人,“他们说奖学金班名额有限,结果大家报的都是奖学金班。”
记者联系到维权群群主,他说,群内不少学员都是在“开课吧”销售人员诱导下,通过花呗、京东白条、信用卡等网贷平台进行购课,很多学员在表达贷款额度不够后,销售还会推荐“芝士未来”贷款分期,他说:“‘开课吧’和‘芝士未来’之间应该有合作关系,否则不会不计信誉额度,进行放贷。”
群主说,目前,他已建立7个维权群,涉及超过2000余人,其中不少人都分期贷款了四五千元至数万元不等,均购买的是“奖学金班”,承诺完成课时后一次性全返,或分期后第二个月开始返贷款,但最后均未返款或未全额返款,“6月28日,我在网上设置了一个线上登记表格,目前已经有数千名学员进行了信息登记。”根据线上统计表显示,截至7月1日下午2时,表格登记超6000人,未返金额超5500万元。
记者调查
“开课吧”公司法定代表人
曾任“芝士未来”高管
“开课吧”CEO发内部信:
“降本增效”幅度过大过快致退费延期
6月29日下午,“开课吧”CEO方某发布员工内部信。该信对学员退费延期进行了回应。他说,“开课吧”在今年3月至6月进行了“降本增效”的调整,但因调整幅度过大、过快导致团队动荡和舆情增大,引起收入骤减和短期裁员成本骤增,导致工资晚发和部分学员退费延期。他计划通过借钱、融资等方式解决困境,并透露已有投资机构和他进行了深度沟通。华商报记者张鹏康